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无鞘>第14章 神仙

  后来,每当提及钱流,沈晚卿都有一万句好话要说,实在是他这半生所遇之人当中,再无一个能跟道通天的宗主相提并论的人,恨只恨自己不是女儿身,如若不然,只怕他当场就要说出以身相许的话了。

  钱流为沈晚卿准备的居所并不奢靡堂皇,但胜在僻静清幽,一棵两人合抱的槐树将半个院子都笼在树下,尤其庭院还有一口古井,据说已历百年之久,井水甘甜清冽,泡茶尤其好喝;至于侍婢美姬,沈晚卿虽自诩风流,却不爱这些豢养起来的女子,便只能心领钱宗主的好意了。

  除此之外,钱流怕他寂寞,还给他找了一个玩伴。

  这个玩伴可不得了,他是南汉宰相崔胜之孙,亦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银月剑,崔术。

  沈晚卿到广陵的第二天,崔术便来拜访,自言受钱流所托,要带沈晚卿好好领略广陵的风土人情,一尽地主之谊。

  崔术是这么说的,“我与钱流情同手足,况且我还算是他与方山子的半个媒人,虽然他二人的结局算不上完满,但人事总无常,还是不能太过强求,所以钱流的朋友就是我崔术的朋友,沈兄跟我不必见外。”

  沈晚卿没想到银月剑是这么一个爽朗大方、不拘小节的人,“崔兄,好说好说。”

  有了崔术这么一个本地人在旁,沈晚卿在广陵可谓是如鱼得水。

  他在江都时因着朱无繇的原因,轻易便与江都城里的那些贵族子弟交好,当然这也与他豪爽、不拘小节有关。

  如今来到广陵,又有一个崔术,其人也是不拘小节,交友广泛,沈晚卿由他引荐,很快在广陵有了名气,广陵的世族子弟、或寓居在此地的江湖人士,都混了个脸熟。

  至于当初用来作借口的居宁,他倒是听说南汉国主时常不理政事,从宫里偷跑出来跟这些江湖侠客、文人雅士喝酒辩论,不过沈晚卿一次也没见过,想是无缘。

  沈晚卿也不强求,依旧是有宴就去,有酒就喝,转眼到了除夕,平日一起喝酒的人都在各自家里团圆,沈晚卿孤身一人,实在无趣,便提了一坛酒,让下人包了一盒梅花酥,带着就出门去了。

  南汉四季如春,广陵更是数十年不下一场雪,虽是冬季,却丝毫不冷。

  正值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烛明亮,便是不提灯笼也不会认错路;鞭炮声此起彼伏,间或夹杂着街边人家传来的欢声笑语。沈晚卿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街上,经过一户人家门口时,险些被从门里冲出来的孩童撞到,那家出来一个妇人,呵斥了几个孩子两句,忙向沈晚卿道歉,又向他拜年。

  沈晚卿便也还礼:“过年好。”

  此地习俗是开门遇到的第一个陌生人要给礼钱,给多给少不要紧,最要紧是讨个好彩头。

  那妇人没想到甫一打开门就能碰见人从家门口经过,身上没带礼钱,她叫住沈晚卿,忙回屋去取,沈晚卿便笑眯眯等着,待收了礼钱又进屋喝了杯酒方才告辞。

  沈晚卿一路往城外去,这一路上相当热闹,不少达官贵人骑马驾车、携仆带婢往城外走,都想着去寺里上头香,也有不少人直接在路口焚香烧纸,一路上的火把和灯笼将通往妙伽山惠远寺的山路都照亮了,远远看去仿佛一条几欲腾飞的火龙,攀住妙伽山不停颤动。

  沈晚卿借这些达官贵人的光,走到山脚下才转向另一个方向,他怕山路难走,还特意向路人借了一盏灯笼。

  深一脚浅一脚地不知道走了多久,沈晚卿凭着以往的记忆,绕过一座不高的山,再一抬头,已到了妙伽山的背后,颤动的火光和袅袅的诵经声都显得那么飘忽渺远、遥不可及。沈晚卿走出了一身汗,他停住脚步,挑高灯笼四下看了看,跳上一块凸起的石头又将周围环境仔细辨认了一番,这才确认了方向继续往前走。

  走不多时就来到一片梅花林,这片梅林开的娇艳近乎有些妖异了,花朵粉白似云霞,在夜里分外扎眼。沈晚卿随手折了一枝梅花,随后钻入梅林,七拐八拐走了不少冤枉路,终于找到了那个不起眼的坟茔。

  说是坟茔,实际上只是一个连墓碑都没有的土包罢了。

  沈晚卿将灯笼放在旁边,梅花酥拆开摆好,小心地将自己进来时折的那一枝梅花放在梅花酥上。他面对着坟茔盘腿坐下,也不说话,只一口一口地喝酒。

  一坛酒不多,沈晚卿却喝了将近一个时辰,离开时他将酒坛子带走,路上讨得的几枚铜钱却留了下来,跟梅花和梅花酥放到了一起。

  沈晚卿站起身说:“梅姑,我走了,明年若还在广陵,再来看你。”

  他其实并不知道这里埋的是谁,也不清楚梅姑是谁,是他连容貌和姓名都不知道的娘亲还是其他什么人,为何连个墓碑都不立?贺姬一概没说,只是让他闲暇时来祭拜一下。

  沈晚卿没什么所谓,也不多问,既然师父让他来,他就偶尔来祭拜一次,因不知道这位梅姑生前喜好什么,便从这片梅林和梅姑的称呼先入为主,认定她必然极爱梅花,故而每次来都会带一包梅花酥,再折一枝梅花留下。

  这荒郊野外,月黑夜暗,周围是一片乱生的梅林,沈晚卿也不指望能找到原路出去,他只向着有光亮的方向走,遇到路障越过或避开。

  最亮的莫过于妙伽山惠远寺了,熊熊燃起的明烛高香几乎要将整个寺庙烧着,仿佛是红尘中腾腾升起的嗔痴爱欲;后山笼在混沌难辨的静谧夜色里,只一条陡峭石阶上山。

  梅林与妙伽山后山之间还隔着一道逾三丈的万丈悬崖,一棵枯树横卧,连接两头权作过崖之桥。

  沈晚卿刚走出梅林就听见悬崖对面传来一阵打斗声,他隔得远看不太真切,只能看到几个朦胧的影子跳来跳去,但从声音来辨认,似乎是七、八人围攻两人,其中一个人还不会武功,被另一个看着像护卫的人拼死护在身后。

  怎么除夕之夜都有人打打杀杀的?晦气。

  沈晚卿看了片刻,不想多管闲事,转身就要走,对岸的人却看到这边一豆光亮,也不管看到的是人是鬼,高声喊道:“神仙,救命!”

  沈晚卿没憋住,哧的一声笑了出来。

  这一声显然是不会武功的那个人喊的,虽然听着狼狈、慌乱、急切,嗓音却十分清润,即便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也叫沈晚卿心头一颤。

  这样的一把好嗓音,想必是个美人。

  沈晚卿由声辩人,先入为主地认定这人是个美人,心里不想叫这嗓音好听的美人失望,便转了回来,揣着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架子,提着灯笼慢悠悠地过了桥。

  那男子看他过来,不由得一喜,又叫了一声:“神仙救命!”

  黑衣人见他真的过来了,摸不清他的深浅,手上攻势不减却还得防备着沈晚卿出手,其中一人道:“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免得引火上身。”

  沈晚卿站着不动,只将灯笼提高了一些,打量了一番后,说:“神仙不就是要满足凡人愿望?否则这惠远寺何以香火如此鼎盛,想必就是佛祖灵验罢。”

  他看这些人武功路数诡异,武器短小、形如弯月,擅长群攻近战,就沈晚卿所知,江湖上与其相似的门派组织多在南楚七十二仙山一带。

  南楚的人跑到南汉杀人?看来这两人也不简单,有意思。

  沈晚卿将灯笼挂在旁边树上,照亮了周围方寸之地,他也不多废话,直接冲入人群,牵制住两个人往树旁引,随后掌风一晃,那两人慌忙躲避,沈晚卿打了个空,却借机将对方手里的武器夺了过来,趁着对方反应不及,刀刃向外往前送出,刀尖划过这两人咽喉,一刀毙命。

  这些人看到同伴被杀也丝毫不以为意,仍然紧咬着那两人不放,沈晚卿弯腰将另一把刀也捡起来,两只手握住刀柄掂了掂,随后冲杀上去。

  他用惯了长剑,平日对刀法也无甚研究,方才那一下看着厉害,不过是占了个出其不意的便宜,这会儿真打起来才发现,握着这两把刀还不如赤手空拳呢。

  沈晚卿越过这些黑衣人,看向那以一敌众的侍卫,发现他用的是剑,于是道:“咱们两个换换武器吧,这刀我使不惯。”

  那侍卫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回头看了一眼,似是询问另一个人的意见。

  那清润嗓音道:“给他。”

  沈晚卿与他交换了武器,长剑入手猛地一挥,凌厉剑气将面前冲开一道口子,沈晚卿激赏道:“好剑!”

  这剑长三尺有余,削铁如泥,这些刺客擅长近战,却被长剑阻挡,一时近不了他的身。

  那侍卫护着身后的男人躲到了沈晚卿的身后。

  沈晚卿往后看了一眼,却因不敢分心没看清楚那男子长相,旁边树上挂着的灯笼被他们打斗时的剑气扫到地上,轰的一声烧了,只留下个黑漆漆的骨架,沈晚卿心疼道:“哎我的灯笼,这还是我问别人借的呢。”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沈晚卿这句话,那些刺客打了一声呼哨就撤退了,好像怕沈晚卿问他们要赔偿灯笼的钱似的。

  沈晚卿收起剑,“还没赔钱就跑了,小气。”

  他回过头将剑还回去,接剑的却是那男子,再一看,那个侍卫已经倒在了地上,看起来伤的很重。

  那男子接过剑道了谢,沈晚卿可借这个机会将对方看了个一清二楚。

  凤眼狭长,内勾外翘;唇如弯弓,怒也含情。

  沈晚卿想,我倒是从未见过这样好看的人,竟比楼小楼还要美上三分,只可惜是个男子。

  沈晚卿被他看了一眼,只觉心头一悸,一时间分不清自己是心动还是别的什么,就要上前,那男子又轻飘飘地往这边扫了一眼,沈晚卿霎时回过神来,想张嘴又怕自己油嘴滑舌唐突了美人,只好默不作声帮忙把那侍卫扶起来,又封了他几处大穴,算是好人做到底了。

  直到分开后沈晚卿才猛然惊醒,“糟糕!忘记问他姓名了!”

  又想,莫不是山中梅花成精?

  又觉不对,南楚怎么会派人专门来南汉杀一只花妖呢。

  再想起那个男子叫的那句神仙,只怕他才是神仙吧?

  沈晚卿回来便托人打听了一番,却也没听说七十二仙山最近跟谁结过仇,或是有什么大动作,尤其是不会到南汉来,只听说南楚的国君一直有对南汉用兵的想法,两国交界处常有小规模冲突发生。

  对沈晚卿来说,这却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两件事,听过也就忘了。

  出了正月,有一天崔术来找他,进门就先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连柴房也不放过,随后说道:“冯蔓跟我说最近老不见你人,给你送的请帖也不见你去,我当你是家里藏了个美人,却也没有。”

  崔术说完,眉毛一扬,等沈晚卿说话。

  “我家里是没藏什么美人,不过我除夕那夜出去,倒确实遇上了一个美人,那真是叫我一见倾心,害了相思病了。”

  崔术没抓着重点,反倒问:“除夕那天我邀你来我家,你不来,反而独自跑出去,你去了哪里 ?”

  “你别打岔,我从头跟你说。”

  沈晚卿略去祭拜梅姑的那一段,将自己英雄救美的事迹跟崔术讲了一遍,不成想崔术听完以后,脸色奇怪,半晌没有说话。

  沈晚卿觉得奇怪,便问道“崔兄,怎么了?莫非我是撞了邪了?”

  “那倒不是,”崔术欲言又止,忙打开扇子扇了几下风,说:“过几日就是花朝节了,宝花楼有个百花宴,你去不去?”

  沈晚卿说:“我不去。”

  他心里还记挂着那个惊鸿一瞥的美人,这么些日子了,那美人杳如黄鹤不见了踪影,连片衣角都没捞着,沈晚卿实在没兴致参加什么百花宴,看什么花。

  崔术看他一眼,“你真不去?”

  “不去,没心情。”沈晚卿回的斩钉截铁。

  崔术神神秘秘道:“你可知这宝花楼的主人是谁?”

  沈晚卿有些疑惑,还不待他回答,崔术就替他说了,“就是你心心念念的那个美人。”

  崔术说完大笑而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我废话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