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爱情就是个屁【完结番外】>第225章 落叶归根

  清明节放假,正好周六日一起放三天。

  以往他是没注意什么节假日,反正在平远的那几年不管是什么节不节日,除了加班还是加班。而且他本身就不是个爱过节的,尽量避免去过节的人,但是现在公司放假了,他也就放假了。

  王总是一早就飞回关城去了,这种节日大家族的人才是一个不少地都要回去。

  从那一年进了程家的门到现在,关平想他从来都没把自己当成过程家的人,也不见得那个家里的人就把他和他妈当成一家人了,所以在程家的许多场合与他们母子二人也不会去出现在,程家的家族祭祖也与他们母子二人无关。

  只是想起小城的两个老人,关平还是去了个电话,老人让他有空过去小城玩,反正放假正好有时间他就干脆过去那边好了。最后一天上完班,一下班他就直接开车往小城过去了。

  到了夜里很晚才到,屋里的灯火还亮着,两位老人一直都在等着他。

  在院子外面停好车,关平一下车就见到了等在那里的两个老人,快步地走了过去。

  “孙,你回来了啊,我刚还和老头子还在说你怎么还没到,一说你你就到了。”老太太拉着孙子的手,笑得是那个开心啊,两眼眯眯的一脸慈祥。

  后面跟着的老先生还是那张严肃的老脸,话里还关心地问孙子,“吃晚饭了吗?你外婆还给你留了菜。”

  “路上吃过一点东西,现在肚子还真有些饿了,谢谢外婆。”老人的一句回来了,关平感觉自己的眼睛一热,听着老先生的话,他对老太太说道。

  “哪里用跟外婆说谢谢呦,快进屋快进屋,都这么晚了,我去把菜给你热热。”老太太拉着他的手把他往屋子里面走进去,他笑着跟着老人。

  有这么一瞬间,关平觉得眼前这个才是他的家,这里才有等着他回来的亲人,而不是那座城里那栋冰冷的大宅子。

  夜里两个老人都睡下,小城的夜晚很安静,在这里大家都是早早地就睡下了。才躺下床,床头的手机响了起来,是袁锦晟来的电话,看了一眼他就接了起来。

  现在在男人来电话的时候,关平也不会故意地不接他的电话,电话是接,面也见。但是有的东西一旦过去了,就很难再回到从前的那种心,他对袁锦晟的心已经没有从前的温度了,剩下的是避之不得的无可奈何。

  “……嗯,放假了。”被问起公司是不是放假了,关平说道。

  “我这几天不在海城。”

  “……在宜城这边。”

  反正他不说那个男人也有本事知道他在哪里,关平知道他一提小城的名字,男人就知道他在哪里了。关平也不会到现在还傻得觉得他的那点出身在袁锦晟那里会是什么秘密,这个男人不说不代表他不知道。

  不是谁都能像袁锦晟那样一出生就是富贵命,就算是中间有那么一段起伏波折,这个男人依然是那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而不是他这种连出生都算不得光彩的人,所以在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他就在袁锦晟的身上看到许多他身上没有的东西,因而也被那个男人深深地吸引了。

  他从前也会问自己到底喜欢袁锦晟什么,以至于那些年里那么死心塌地地去爱着一个人。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在你的眼里百般都是好;一旦有一天你不爱了,什么都是枉然。要说他不爱袁锦晟,也不是没有,只是情情爱爱这种东西,原本就是奢侈地很,是他奢望了,奢望的还是一个对他来说遥不可及的男人。

  即便是现在那个男人缠着他不放,但是谁又能说爱情这点东西能持续多久呢?一年两年三年,还是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呢?他是累了,也不想再去爱了。

  挂了电话后,躺在床上,关平盯着屋顶看着,脑子里闪过很多东西,想得太多就是最后失眠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就听到外面的声响了,人就醒了。

  第二天起来他陪着两个老人山上去祭祖,一起的还有关家族内的其他人。这些年他是来到这里而已,但是对关家族内的其他一些人并不熟悉,见过几个面熟的,他也会主动地同别人打招呼。

  “你这是如玉的孩子啊,也这么大了,二十好几了吧?结婚了吗,你这是在哪里工作啊?”

  “我们这么多年没见过如玉回来过,她从前可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女大学生,又是个漂亮的。她是嫁到哪里去了啊,也没过她的消息……”女人的岁数应当是同他母亲相当,只是面容没有他母亲保养地好,看起来要老十岁那样,拉着他就是噼里啪啦地问他妈的事。

  关平的脸上笑着,心里也并不喜欢这个女人的无礼,默默地把自己的手抽回来。女人这么一开头,别的人也七嘴八舌地问起了他,这里面不乏真的关心他母亲的,当然也不乏是带着恶意的。

  一开始他还笑着去应付,后来就干脆闭嘴不说了他。关平太明白人的这种心理,见别人过得不好他才最是开心,要是别人好了他就巴不得别人不好,可不见得他们问起你就是真的关心你。

  当年的关如玉在这小城里是出了名的美人,小城里也就关老师家出了一个女大学生,也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女人的嫉妒心总是特别地强的,见到比自己优秀太多的同类,就巴不得别人的日子过得不好,更何况这么多年关如玉的确是没有再回来过小城一步,给了这些人诸多的猜测。

  老先生板着一张脸很是不高兴,话说得也很是直接,低声喝道,“好了,都别提她了,她回来就回来,不回来就不回来。有什么来问我就好,问我孙做什么?都问了这么多年,你们还没问够吗?”

  他就这脾气,老先生的话一出,围着关平问话的人一下子就噤声了,多事的人自然是知道关老师不喜欢人问起他的女儿,有点别的心思是一脸的尴尬,眼神闪躲地走到别处去了。

  也不是没人当老先生的面问过,但是问过的都是被老先生呛了一脸,之后就没人敢当着老先生的面再提起关如玉了。

  老太太忙地出来打圆场,瞅了不高兴的老先生一眼,知道人是生气了,给了孙一个眼神,让他去安抚这脾气不好的老头儿。

  因着这么一段插曲,后来还真的没人敢当着他的面问什么了,为此关平是松了一口气,专心地照顾两位老人。

  小城一面是山,清明时节上山扫墓祭祖的人也不少,爬了一天的山,老太太的腿脚不好发疼,第二天关平和老先生都没再让老太太去了,就剩下他们爷孙两个和关家的其他人一起去。

  “……我阿爷就在这座山,我阿父也在这里,我阿爷的阿爷也在这座山上,我们关家的祖祖辈辈都埋在了这里。孙啊,等我和你外婆死了,你也把我和你外婆埋在这里。人老了就要落叶归根,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根在哪里,才最是可怜。”老先生满是皱纹干枯的手摸着松树,浑浊的双眼看着远方。

  老先生转过头,看着他的孙说道,“你别学你那个妈,人的路是自己选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半辈子就这么地过来了。路,自己要选择好,别走歪了,一走歪了,就难以回头了。”

  “嗯,外公说的是,关平心里明白。你和外婆的身体健康,是要长命百岁的。”关平知道老先生说的是他的妈妈,可不是,一辈子都不知道根在哪来,就连他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根在哪来。

  要说怨吗?也许从前是有的,但是现在他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每个人的无奈,即便是选择错了,那也是自己走的路,而他也有他自己的路要去走。

  下山的时候,关平扶着老先生下去,心里不知道在他没来的那些年里,是老先生自己走下去的,还是别人扶着他走下去的。不过以他对老先生的了解,怕是这个倔强的老头就是自己拄着木棍也要自己爬山,也许还和老太太相互搀扶着一起走。

  在小城里陪着两个老人一起生活,这里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却是最是让人舒心。

  见到两个老人相互相持地过着他们的日子,人这一辈子大概就是要有这么一个知暖知热的人在身边,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了,有这么一个人一起一辈子才不会过得太煎熬。

  对于老先生和老太太之间的老来相依,他想就是没有他,两个老人的日子也能过得好好的。关平的心里也唯有羡慕,不是谁都能找到那个知冷知热的人。也许他选的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但是他现在已经走在这个路上了,想回头又谈何容易?

  到假期结束他就要回去海城了,明天还要回去上班。中午吃过午饭后,关平同两位老人告别了,踏上了回去海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