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喻恬寻找合适的地方这件事占据了原舒大部分时间精力,这种事情她上辈子没做过,这辈子做起来也格外生疏。

  首都地方很大,能够使用的写字楼也不少,原舒第一个想的是,让喻恬和自己距离近一点,毕竟上辈子就是这样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而且长时间见面会增加自己暴露的可能性,让自己和喻恬的关系变得更僵。

  权衡之下,最终选地方时,原舒反而是绕开自己附近这圈地方。

  这个学期又过去大半,Y国的天气渐渐变暖,夏天的雨水反而不如秋冬多,这几天扑面而来的风是带着燥热的。

  宿舍里的空调嗡嗡响,喻恬工作室的计划书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她的启动资金不需要很多,家里的支持和她之前攒下来的钱足够了,所以省下找投资的环节,最重点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推出去,让别人知道。

  首都如她这样的工作室有无数家,推到全国就更多了,很多都是默默无闻甚至入不敷出,这不是喻恬想要的结果。

  上辈子她开工作室的时候自己已经拿了两个国际大奖,国内国外小奖项也拿了不少,至少对熟悉珠宝设计的人来说,“喻恬”这个名字不算未曾听闻了。

  但现在不是,提前建立工作室最大的弊端就在这里,大奖是有自己的评定时间周期的,有些一年一次,有些两年一次甚至四年一次,在拿奖前她要做些能够让人信服她工作室的事情出来。

  这段时间来,她在积极寻找国内有没有需要珠宝首饰设计的合作,但这些要么是还不如她手上拿的这个奖有含金量,要么是有已成规模的工作室公司在竞争,喻恬争不过。

  她一只手支着脑袋,另一只手不断滑动屏幕,试图找些有合作价值的邀约。

  摆放在电脑旁边的是一个镜子,喻恬眼神一晃,看向镜子里的自己。

  金色的头发已经过了最开始褪色严重的时期,现在处于一个没一开始好看但还是看得出染过的程度,可能是染发这件事真的会上瘾,她已经在想要不要放假前再去染一次了。

  放在一边的手机响了两声,喻恬收回眼神,坐直身子拿过手机,是“疑似骗子”发过来的。

  喻恬拢着眉,她亲人和要好的朋友都在国内,所以她手机里是一直备着两个地方的时间的,这会儿华国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早就过了该睡觉的时间。

  喻恬稍稍回想片刻,发现对方经常在这个时候还没睡,往常的聊天记录里,华国凌晨一两点对方还在线也是有的。

  她没第一时间打开对方发过来的文件,而是问:“这么晚了还没睡吗?”

  自从自己说要回首都开工作室后,对方自主揽下寻找地方的任务,喻恬原本以为那是句客套话,或者随便发几个有出租的办公楼让自己挑选就完事了,没想到这些天下来对方是认认真真地在首都选地。

  平白无故受了别人这么些好意,喻恬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又说:“我工作室的事情还有好几个月,不急的,缓一点没事,你工作如果很忙的话,也要注意休息,我看你好像经常熬夜。”

  几千公里外的原舒站在灯光明亮的办公室内,她刚刚忙完一阶段工作,又将最近知道的各种办公楼信息整合好发给喻恬,累了一晚上终于得空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

  窗外灯火通明,这个点还在加班的人并不算少数,楼下也时不时有车子经过。

  从她这个位置能够看到AC珠宝楼里也亮着灯,应该是最近有什么急单,她记得这栋小楼里很少有工作到这么晚的时候。

  原舒顺着这个话题,思路自然而然偏移到喻恬身上,喻恬上辈子好像很少加班,虽然重生前那段时间两人都很忙,但好像也没到这个点还没休息的程度。

  但这些只是原舒脑子里一个隐隐的记忆,实际上她也记不清喻恬那几年里到底有没有长时间的加班或出差。

  她依靠过往的经验以及对国内时事政策的记忆,保持公司每一步都走得快且正确,又慢慢回想首都接下来几年的各个大变动,即便当时她远在江城,重心也在江城,但还是能记起这边的很多事情,为自己和喻恬都选个好地方。

  唯独是家里的琐事和喻恬的喜好习惯,这半年多来她一直在记笔记,每次想起一些以前的和喻恬有关的事情,她就会记下来,等以后和喻恬重归于好了,可以用上,现在笔记也没有多少记录。

  这些事情原舒不敢细想,甚至用“琐事繁多且碎小所以不好记住”来麻痹自己,但这掩盖不住她和喻恬认识八年交往六年,连对方的喜好都记不清晰这件事,她是一个极不称职的交往对象。

  手机震动时,原舒迅速解锁进入聊天界面,半年多的聊天,喻恬渐渐也会主动找她了,但次数还是很少,更多的是自己起一个话题两人才能聊下去。

  她为喻恬找好借口,Y国学业忙而且受时差影响,对方可能记不清华国的时间。

  看到喻恬发过来的两句话,原舒心里抖了一下,她尝出了两个信息,一是喻恬是知道华国时间的,时差不构成影响;二是喻恬隐隐有她熟悉的样子了。

  第二点让原舒心神一震。

  以前的喻恬会关心她有没有加班,工作累不累,作息健不健康,还会叫她多休息别太忙,甚至直接上手帮她处理工作。

  创业初期忙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全公司都跟着一起忙,也没有人问一句要不要休息,久而久之原舒也忘了自己的作息是不是出了问题,直到今天被喻恬这么一问,她才后知后觉自己已经很久没在十二点前入睡了。

  原舒抿着唇,一时间居然生出一点委屈,疯狂地想和喻恬倾诉这段时间公司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又签成了几个合作,她又加班了几周几个小时。

  她将这些不合时宜的情绪全部压下,调出理性的自己,文字的回复可以掩盖屏幕对面操作者的情绪,原舒将自己打在对话框里的字反复读几遍,确定没问题了才发过去。

  喻恬只觉得她的回复有些慢,像是还在忙。

  文件里是首都重点地区几个办公大楼的优缺点和租用信息总结,喻恬对首都地价变动也是有些许记忆的,但她发现对方发过来文件里列出的“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几乎把接下来几年会蓬勃发展的地方都准确涵盖了。

  眼光真不错,喻恬在心里赞赏。

  思至此,喻恬再一次对对方表达自己的谢意,顺便再劝对方注意作息健康。

  上辈子她也见过不少因为熬夜身体健康大打折扣的人,所以她对自己的朋友都会唠叨几句作息问题,李星和赵一野就被她唠叨得不想熬夜,裴迪也受过她的“照顾”,如今到了这个“疑似骗子”。

  喻恬心里确认自己已经把对方当成朋友了,最开始虽然疑虑重重,但这半年多来对方除了做一些帮自己忙的事情外,就没损害过自己的利益,如果真是骗子,那这骗子成本也太高了。

  但目前自己对对方的备注依旧是“疑似骗子”,该要换一个了,喻恬换一只手支撑脑袋,盯着镜子想要换一个什么。

  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长相,不管是这份整合好的文件还是之前收集的信息,都不是几分钟就能做完的东西,对方想必花了不少心思精力在这上面。

  那这样看来,自己回国后好好招待一下对方似乎也很合理,反正工作室在首都成立,对方工作的地方也在首都,只要对方愿意,见个面并不麻烦。

  喻恬在心里不断计量判断,认为对方这段时间对自己态度其实很热情,即使自己早期不冷不热的,对方也不见得有被打击到,应该不是不愿意见面那种,她再三权衡发现没有问题后,主动问:“等我回首都了,我们要不要见个面?”

  怕对方认为她的态度奇怪,喻恬又补充道:“我之前在展会加的另一个人,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就是想多交个朋友,没有恶意的。”

  远在华国的原舒刚刚组织好语言打算发送,看到喻恬发过来的两条信息,她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是她想过无数次的事情,但不该是在现在发生,不该是在她毫无把握的时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