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严带来的证据基本能证明的确有黄牛以假乱真, 至少是真假参半在卖。如果问题只出在这还好办,说明老店的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

  可是李小元当时的失望之情深深触动了姜严, 让她不敢就此结束。

  钱老板见她还打算继续追踪,感到不解:“我们改包装再增加二维码验证真伪应该能暂时解决问题,小姜你还在担心什么?”

  “我分析过网上那些差评,来源五花八门,发评的人背景看上去也不尽相同,我觉得问题可能不止这一个。”

  姜严向来心细,她这么一说,钱老板也不敢拍板说肯定无事。但除了黄牛假货是能看到证据的, 其他的都只是推测而已。

  “但工厂那边等着我们继续生产, 虽然是有人情在,别人也没催,但让那么多条生产线空等我们也不是事啊。”

  不过几位老板都很信任姜严,既然她不放心,他们也没非要坚持马上继续投产, 毕竟食品安全的事可大可小。

  “先把黄牛这边的渠道截断,其他方面再给我一点时间。”

  姜严最近在家不画画了,但常盯着手机屏幕发呆。

  夏伊宁倒了杯茶放在她面前,坐到她旁边的沙发上:“还在想老店的事?”

  “嗯, 在想这几个账号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呢。”

  夏伊宁随意瞟了眼屏幕,也没看清具体内容。但这个头像最近姜严一直在看, 她已经很熟悉了。

  “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可以让人去查一下。”

  姜严却不愿采取这个方式:“这样查到的信息不是我想要的。”

  她想要的不仅仅是账号主人的身份, 而是那些差评的真实性。

  她发现, 最初发出差评的几个账户其实也是相互有关联的, 例如他们曾经同在一个美食话题组里, 又或是他们在某个软件上是相互关注的。

  他们都曾经转发过彼此的一些评论,可以说他们在网络上算是“熟人”。但同时他们其他评论的信息是分散的,各自有不同侧重点,都是高频的生活琐碎,基本可以判断是活跃且真实的账户。

  夏伊宁听她说了黄牛的事,也觉现在的人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也再次对姜严的细心暗加赞赏。公司人多眼杂,姜严中午翻垃圾桶的事,当天下午上班不久就传到她耳朵里了。

  夏伊宁回家后没提,还是姜严从老店回来后把照片给她看了才弄清楚内情。如果姜严迟了一步或是矫情些,那袋垃圾说不定就被清洁工收走了。

  “如果实在觉得没有头绪,不妨换个角度。”

  姜严闻言转头看她:“例如?”

  “假设就是老店的东西有问题,假设评论里说的都是真的。”

  姜严一听便抿了唇,下意识不愿这么认为。

  夏伊宁把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安抚道:“只是假设,你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按照他们说的话去验证。”

  网上的消息向来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分辨。很多人说话也只是挑愿意表露的那部分信息,有时为了让读者赞同支持自己的观点还故意突出情绪对立的部分,导致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愿意真情实感相信网上看到的信息了。

  “完全当成是真的?”姜严将信将疑,再次翻出那些差评。

  夏伊宁点头:“对,就当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客人,买到的都是质量有问题的食品,说的也都是真话。”

  姜严顺着这个思路,挨个代入了一遍,发现了的确有这种可能。

  “可是不同的客人,不同的时间买到有问题的产品,那很有可能是生产阶段就有问题。”

  姜严当即给钱老板打电话,让他和工厂的负责人联系,尽快去一趟生产车间。

  三天后,钱老板告诉姜严,的确是有条生产线电路不稳,在温控方面有故障。

  这样看来,的确是品控的问题。听上去虽然严重,但问题总算是找到了,姜严松了一大口气。

  换了生产线后,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加上新换了包装,网上差评少了很多。姜严让钱茗再次联络那几位最初发过差评的客人,承认是老店的产品有瑕疵,愿意免费赔偿,希望他们可以接受。

  这一次,这些客人几乎都有所回应。有人说老店愿意承认不足及时整改就可以了,也有人真来店里拿了新品回去,之后重新发表了评论。

  而最初态度坚决的那个账号,在不久之后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老店的复兴不仅仅是口味的复兴,还是责任心和良心的复苏》。

  文章详细阐述了此前对于老店的期待、观望、尝试和失望种种心路变化。每个阶段的心态不同,期望值也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对老店复兴的支持与激动。同时也再次详细解释了之前发表差评的原因,同时表达了收到老店的解释与整改成果后的喜悦。

  最后,这篇文章被一个美食大V转发,同时评论道:“我用小号作为一名普通客人去体验老店复兴的诚意,现在我用大号来为老店复兴的努力背书。”

  曾经发表过差评的账号也纷纷更新了最新体验,表示对老店改进后的品质非常满意,同时对老店的整改速度表示震惊和感动。

  这些不愿意接受店家私聊的“硬骨头”客人,期待的永远都是真真正正去改进品质而不是息事宁人的诚意。

  真正的差评消除了,剩下那些就好办了,一眼就能看出谁是真的客户谁是浑水摸鱼趁乱抹黑。那些一看就只是跟风指点的账号在失去了原文支持后显得如此单薄,后继乏力。

  黎万年看着网上口碑突然转向,也始料未及。

  “爸,这不对劲啊,我没听说老店有找过哪家公关公司,怎么突然就让他们扭转局势了?”

  黎万年把手机丢回桌面,冷着脸:“这些人都是老油子了,做生意几十年,没两把刷子也撑不到现在。我只是没想到他们对网络的东西也玩得这么熟练,看来还是小瞧他们了。”

  之前去谈收购,这些老板一听要做宣传是连连摇头,现在竟然懂得利用舆论反转口碑。

  老店的问题解决后,姜严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状态。夏伊宁之前没觉得,有过对比以后才发现,原来家里的气氛竟会因为姜严的心情而有明显变化。

  姜严正盯着炉子的小砂锅,在估算着时间,夏伊宁拿着橙汁靠在料理台上跟她聊天。

  “这次老店的风波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算小。能够用这种方式解决,还顺带收获了网上关注和好评,真是难得。”

  姜严趁着间隙抬眸看了看她,轻笑着说:“是啊,前阵子可把钱老板他们急坏了。”

  夏伊宁看了看她,低声道:“你不也一样。”

  “嗯,你说什么?”姜严没听清她刚才的话。

  “没什么。”夏伊宁轻咳了两下,“我觉得你可以和钱老板他们学习一下。”

  “我不是正在学吗?”姜严用眼神示意炉子上正在文火煮着的东西。

  “不仅是厨艺,你还可以向他们学习一点处理危机的方法,又或是做生意的经验?”

  夏伊宁这话语气倒不怎么强势,纯属建议,但也听得出含了点期许。

  见姜严只是低头抿唇笑笑,夏伊宁以为她又是不想,不免有点急了。

  “这次解决风波的方式很好,我觉得可以借鉴,将来对你的工作说不定有所帮助呢?”

  姜严忍住笑,看着她,眼里的意思却好像在说,你还没放弃对我工作上的激励啊?

  夏伊宁被她这么看着,脸颊有点微热,下意识错开眼,握紧了手里的杯子。

  语调倒还是维持着镇定,是她一贯的风格:“向优秀的人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总是没错的。”

  姜严没说好或是不好,却转了个话题:“你好像很欣赏钱老板?”

  “不仅钱老板,我对老店们的老板们都很尊敬。”

  “你不觉得他们守着一方小店是不思进取,胸无大志?”

  “不会,他们是在坚守最初最纯粹的东西。”夏伊宁顿了一下,又说,“我承认他们的生意规模的确不如主流推崇的高大上,但如果人人都向往去做最顶端最新颖的,那谁来守护传承平凡和细微的传统?”

  姜严眼眸亮了一下,夏伊宁偶尔督促她应该更进取一些,她还以为在对方心里,是看不上老店这样并没想着最终上市的生意。

  她们难得借着一个话题继续聊下去,丝毫不觉得时间已经晚了,也没人急着回房。

  厨房里的牛腩香味逐渐散了出来,夜里做这个真是太挑战人的自律了。夏伊宁从料理台直起身走了过去,想看看姜严下班回来就开始忙活的东西到底有多惊艳。

  姜严慢慢揭开锅盖,之前还很含蓄的香味一下子就扑面而来,藏匿在热浪里,强烈冲撞,霸道又高调。

  夏伊宁没忍住,倾身又往前探了些,本能地想要看清令她如此震撼的美食究竟有何魔力。

  然而抢先冲击她脸颊的却是蒸汽,和姜严的唇。

  姜严十分专注看着锅里的动静,按照老板们的交代,在揭开盖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太急,不可以一下子全部掀开。一定要缓慢有序,让空气逐渐进入,这样才能最后强化入味。

  她也没在意,等她听到耳边的动静再转头,避让已是不及,唇就这样擦着夏伊宁柔嫩的脸颊而过。

  两人皆是一怔,谁也没说话。

  姜严的手被持续冒出的蒸汽烫了一下,这才回过神,赶紧把盖子放到旁边,再把锅里的牛腩倒出来。

  夏伊宁退开两步站在旁边,垂眸不知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