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创了新高, 不仅因为有飞行嘉宾的加入,而且所有人的表现都和之前两期有点不同。就连一贯喜欢插科打诨的主持人,也格外深情地称赞起姜严的手艺, 甚至后来还夸张地和她说谢谢。

  【也真是舔得有些夸张了,一个葱油饼而已, 面团贴上去烙几下就好,竟然还真情实感道谢, 醉了。】

  【不得不说,空降就是厉害。独占C位不说,还一人拿两个第一,其他人想不认输都不行啊。】

  【前面说的没错, 资本的力量 1, 呵呵。】

  【呜呜呜在寝室看饿了,明天我也想吃粗炒。】

  【前面怎么那么多阴谋论,就不能允许人家真做得好吃吗?接受别人优秀有那么难吗?】

  网上关于这期节目的议论始终不停,节目组似乎也有意想要维持热度,不定时放出一些小花絮。例如姜严抓着夏伊宁的手坚持要让她上药,又例如姜严做菜的时候, 坐在台下的夏伊宁目光专注,脸上有隐约可见的紧张等等。

  不过这些花絮里, 播放量最高的,竟然是姜严和夏伊宁吃同一块饼的片段。李小元跟曲澜就贡献了不少反复观看的次数,每次都能从中嗑到不同细节。

  曲澜眼带羡慕:“能跟夏经理分着吃一块饼真好。起初我羡慕的是姜主任, 可是看到后来,我竟然又羡慕起夏经理了。”

  李小元笑她:“我就不一样了, 我从始至终羡慕的是那块饼。”

  她俩你一言我一语在姜严面前说个不停, 让姜严也没法专心继续看帖子。

  “你们在我办公室耗了这么久, 到底想听什么?”

  李小元笑嘻嘻主动承认:“就是想知道你俩为啥要吃同一份啊,是不是节目组特地安排的?”

  这种人造糖事后最让人下头,李小元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恨不得姜严立即还原现场。

  “因为做出来的饼全被分光了,到最后变成我没得吃,所以夏经理就勉为其难把她那份分了一点给我。”

  李小元拍了曲澜肩膀,得意道:“我就说了嘛,哪里需要刻意演,这就是真情流露。哪怕剩下最后一口饭,我也要和你一起吃。”

  大概是平时偶像剧看多了,李小元竟然能如此自然地说出这样的话,惹得姜严跟曲澜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比起姜严,夏伊宁部门的人就不敢和她开这样的玩笑。虽然也会偶尔提到看了节目,但大多都是笼统说好看,顺便跟风夸了姜严几句。

  秦益珊平时不怎么爱看综艺,可因为夏伊宁,她破天荒追看起来,连花絮都没放过,而且还特意打开了弹幕。

  这天她在夏伊宁办公室和她讨论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故作随意问起:“姜主任平时在家也做饭吗?”

  夏伊宁停笔,摇摇头:“家里有厨师。”

  “节目上她的动作那么熟练,我还以为常在家里实践。”

  夏伊宁也不知姜严到底是何时会做这些的,或许她以前就会,只是一直没表现出来。可是那口感,和婚宴上的如此接近,又让她感到疑惑。

  想起前阵子姜严总爱去钱老板的店里,也许真是跟着钱老板学的也说不定。厨师行业的规矩她了解不多,姜严到底怎么说动钱老板的她也无从知晓。

  “大概她天赋不错,学得比较快。”

  秦益珊见她不打算深聊,便又换了个话题:“你们的蜜月旅行准备得怎么样了?打算哪天开始休假?”

  本该在这个月开始的蜜月之旅因为录制综艺的缘故而被延后,夏伊宁如果休假,秦益珊就要替她分担一部分工作。

  “还没定。”

  这下秦益珊真有点意外:“还没定?你不会是不想去了吧。”

  夏伊宁还真是这么想的,她跟姜严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蜜月去为新婚升温。最近那些花絮她也看了,网上有不少评论都在嗑糖,说她们比发布会的时候恩爱多了,这也让她暂时不用再去想如何增加互动的事。

  秦益珊见她没什么兴致的样子,心里的猜测又近了一步。

  “我听说这月底好像会有一个新的项目要进入筹备阶段,一直到明年上半年,都是重点。”

  言下之意,这个项目绝对是重量级的诱人。

  果然比起蜜月的话题,这个话题更能吸引夏伊宁。她眼眸亮了一下,问:“是之前跟AG签约的那个?”

  AG是欧洲最大的传媒集团,旗下有多个业务分支,去年年底和夏氏签订了一份大合同。

  “是,听说那边也很重视,从总部派了专员过来,说是会一直跟进。”

  夏伊宁记得当时规划的时间好像是在今年十一月底启动,怎么突然提前了?

  “是AG方面的要求,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公司就同意了。”

  这件事,肯定是夏晨永和夏晨旭处理的。

  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秦益珊忍不住留她:“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把蜜月改期,先参与这个项目?”

  夏伊宁也正有此意,如果她错过了开始阶段,后面想要再融入就会很辛苦,也很被动。

  她几乎当场就要同意了,但又突然想起什么,临时改口道:“我晚上回去跟姜严商量一下再决定。”

  秦益珊满是期待的脸上露出一丝失落,大概是没料到夏伊宁竟然还要征求姜严的意见。

  虽然蜜月是两个人的事,但公司上下都知道,姜严在夏伊宁面前其实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

  网上的议论还在持续,随着参与讨论人数的增加,话题开始变得五花八门,关注点也开始延伸。不过姜严自己最喜欢浏览的还是那个关于#传统美食到底有没有消失#的话题,聚集的大多是对觅食情有独钟的人,讨论热烈,气氛却相对融洽。

  大概是爱吃的人大多热爱生活,心里总是存着一份美好的念想。大家由葱油饼为起点,逐一列出自己念念不忘的美食。

  其实有不少现在仍很常见,但大家又都一致认同:早就不是以前的味道了。

  姜严去老店的时候,看到钱茗也在刷这个话题。她点了碗柴爿馄饨,吹了口热汤,慢慢吃起来。

  “钱老板今天怎么不在店里?”

  钱茗最近来店里的时间变多了,只要她不开播,几乎就会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我爸去丁叔店里了,今天他店里装修正式收尾。”

  这也意味着老店的翻新正式结束,接下来就该考虑宣传的问题了。

  姜严问钱茗有什么想法,想看看这些日子老板们是不是有对策了。

  “我听他们商量完以后好像还是准备按照老办法,在店面贴告示,然后周围发传单。”

  “那你觉得呢?”

  “我肯定觉得在网上做宣传最方便的,整个海城都能看到。”

  姜严也觉得网络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老店这次重点想要吸引的是年轻客群。

  “但现在网络营销成本也不便宜,好多平台其实都要买流量的。就像我们做游戏主播吧,新出的皮肤都得自掏腰包抽抽抽。要是你皮肤太少,观众还不乐意看呢,真是太卷了!”

  对于钱茗这样的小主播,为了维持人气,有时的确得倒贴钱。

  “而且我爸他们好像天生对营销特别抵触,上次他们在店里讨论的时候,我插了一嘴,结果我爸挥手直接否决了。”

  “为什么?”

  钱茗叹气摊手:“他们觉得这就像是虚假宣传,因为网上很多广告都说得特别夸张,然后客人来店里以后觉得受到欺骗,弄得不愉快。”

  老店没发生过,但老店附近的铺子就出现过不少类似情况,所以当黎家的商业代表来谈判时重点强调以后会统一营销,这些老板心里就产生了抵触。

  姜严心里想的则是另一个方案,当然也要借助网络的便利,却不是像常规套路那样走夸大营销的路线。

  等她把馄饨吃完,连汤都喝了大半后,钱老板终于回来了。

  “小姜来了啊,怎么也不事先说一声。”

  “今天上午刚好在附近办事,中午有空就过来看看。”这段时间她忙着综艺的事,的确有些日子没来了。

  但晚上群里讨论的时候她一般都会参与,所以也不见生疏。现在这些老板都不拿她当外人,大家也都知道她家有钱,夏家更有钱,老店这些家当她看不上。

  加上钱老板一直对她赞不绝口,几次交往后也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挺稳重实在,自然而然就将她融入了圈子。

  钱老板沏了壶茶才坐下来,听姜严问起宣传的事,他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怎么,你也跟小莱一样,觉得发传单这法子不行?”

  “也不是不行,只是辐射范围太局限,达不到宣传效果最大化的目的。不过这个办法可以保留,用在别的地方。”

  钱老板见她这么说,知道她有想法:“有什么你直说,不管能不能用上,我们都可以学习参考一下。”

  姜严也不扭捏,说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年轻人花在网上的时间很多,而且对于网络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其实比想象的还重。在网上做宣传是有必要的,只要把握好宣传的重点就行。不要去夸大店面的历史,也不要营造什么老板的人设,就实实在在把产品摆上去,广而告之就好。”

  钱老板似懂非懂,网络宣传他接触得不多。之前很抗拒,但自从店里有了网红探店,的确带来不少新客人,也让老店重现生机。

  “你的意思是,把我们店里卖的东西都拍照放在网上就行?那跟菜单还有朋友圈九宫格有啥区别?”

  “不需要全部都放上去,把每家店的代表作展示出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