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系统要我当地主>第33章 小丫头

  杜衍四处游历是以增进见闻为目的的,想着日后入朝为官后好做到不被外物所蒙蔽耳目, 所以走过那么多地方的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对于竹雕, 他也是跟人交游后才接触的,虽然接触的时间尚短, 可他好歹也算是见识过不少文人亲自雕刻竹木的, 根雕、浮雕、透雕以及留青雕, 他都有所了解。可宋玉延送给他的臂搁, 并不太符合以上所说的雕刻技法。

  他觉得这臂搁倒是有点像留青雕, 可是他所接触过的留青雕,一般是只留下刻有图案的那层青皮,若想具体展现该图案,也只是在图案上采取阴刻的办法, 划出线条来。

  而眼前的臂搁呢?

  上面也是只留下了一支梅花范围的青皮,可是真正令他眼前一亮的是,这支梅花雕刻得玲珑有致, 它没有用阴刻的线条来展现枝节的坚硬、梅花的花瓣, 反而是利用青皮的厚度来表现梅花的层次关系……

  若说青皮的厚度是三分, 那么宋玉延在雕刻枝节时,有些地方留了三分, 一些地方留两分, 还有些地方只留一分。而这三分关系中,也不是突然变化的,而是层层递进,让这支梅花一下子形象了起来、灵活了起来!

  上面的竹刺也已经被磨掉, 他忍不住拿在手里摩挲,仔细地感受臂搁上的纹路。

  这若是一幅画,倒还不至于让他产生如此情绪,因为在他看来,这“画”的功夫还是可以再精进一下的。

  可是这臂搁的精致以及层次关系,足以遮盖画工的不足!

  而且他听闻宋玉延从未学习过书画,可要想刻出这样的作品,那必定得有不浅的绘画功底才行。所以在他的心里,宋玉延必然是在族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默默地努力学习绘画。

  “即使生活环境再恶劣,也从未失去学习和进取之心,这孩子性格坚韧,对生活也拥有一片赤忱之心,如同当年的我!”杜衍心中感慨万千,都忍不住为他跟宋玉延的坚忍不拔而感动了。

  可惜,他比较擅长的是书法,不然可以跟她交流一下。不过,既然宋玉延不曾学习过书法,那他为何不能指点一下她呢?若是能趁机跟她探讨一下竹雕也是极好的!

  想到这里,杜衍倒十分期待与宋玉延的下一次相见了。

  _____

  不知道杜衍脑补了这么多的宋玉延拿着书辞别了他就回家了。她白天就干活,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雕刻,看书的时间都是从吃完饭后去散步消食的功夫里挤出来的。

  不过宋玉延虽然会写繁体字,但是对于没有标点符号,又是竖版文言文的书,要完全读懂读透还是稍微有些难度的。

  好在她从小被爷爷敦促学习书法和国画,倒间接习读了一些古籍。加上杜衍有个很好的习惯,便是在自己的书上会注释一些自己的见解,这就方便了宋玉延在反复咀嚼消化这些内容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唐浩根来找她的时候,对于如何治理害虫,她恰好有些眉目了,只是她还未实验过,也不好主动去找唐家要菜田当试验田。

  现在唐浩根也希望能有更加经济实惠的办法来代替生石灰,那她正好可以拿唐家的田试验一下。

  “除了深耕翻土外,还可取兔粪二十斤,加水三斗,沤制十几天,再喷洒,能灭地根虫等长在地里的害虫。另外也可以用新鲜黄瓜蔓两斤,捣烂后加几合水喷洒,能防治菜青虫和菜螟。”

  唐浩根:“……”

  他的本意是敦促宋玉延多读书来着,为什么宋玉延不按套路出牌?

  “你认真的吗?”唐浩根想了很久,憋出这么一句话来,他想知道宋玉延是不是忽悠他的。

  若是在以前,他肯定立马就信了七分。

  也难怪他不太信任宋玉延,主要是他现在是以挑选妹婿的眼光来看她的,对她的态度就微妙了起来:他是不希望宋玉延当他的妹婿的,可是他妹妹要真对这人动了心,他也无可奈何啊!

  宋玉延拿出《氾胜之书》以及《齐民要术》,很认真地推荐给他:“我们要相信科学,但是这些先人累积下来的经验之道,也还是有可取的地方的!”

  书是不可能借给唐浩根的了,毕竟还得还给杜衍,但是唐浩根在衙门当差,还是有很多机会借阅衙门里的藏书的。

  不过,唐浩根是不可能真的去看这两本书的,因为他平日里已经够忙的了,闲暇时都拿来读《论语》、《春秋》跟《礼记》了。

  于是他去衙门借了这两本书回来扔给唐枝,“宋大郎说这两本书里有解决害虫之法,他已经找到了,不过你若是信不过的话,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唐枝道:“大哥你怎的真去找她了?”

  唐浩根摸了摸后脑勺:“先前我们也谈过了,矿灰还是有些贵的,你也快及笄了,所以嫁妆的事情还是得早做准备,所以能省的钱还是省一下。”

  唐枝愣了一下,道:“大哥,我的婚事还早着呢,无需这么早提。”

  “我自然不会让你这么早嫁出去,但是大哥也希望你将来能找一个好夫婿,带过去的嫁妆多一些,你便能多几分底气,才能活得跟在家一般恣意。”

  不管怎么样,都得比宋家的家底丰厚许多,这样一来,他妹妹才能压得住宋大郎……虽然从目前俩人相处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宋大郎被他妹妹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身为大舅哥,他是怎么都嫌不够的!

  在唐枝略感动的时候,唐浩根又叮咛道:“这两本书我就不看了,你自己好好琢磨!”

  虽然识字,但是文化程度实在是没有兄长那么高的唐枝看着两本书也有些发愁,或许等她从里面找到宋玉延所说的解决之道时,她家的菜估计都得被虫子啃没了。

  若是请宋玉延帮忙吧,可兄长都已经麻烦了人家一次,她不应该再去麻烦人家。最后她左思右想,秉着邻里和谐友好相处的原则,还是厚着脸皮去找宋玉延了。

  宋玉延没察觉出她心里的别扭,不仅为她讲解了防治害虫这部分的知识,还将其余的耕种之道也一并说了。

  经过短短几天系统的学习,唐枝发觉原来种地也能有这么多门道在里面。

  她回去后就按照宋玉延提供的办法,搜集兔粪、黄瓜蔓等捣鼓起来。

  原本说好了不管这事的唐浩根又暗搓搓地关注了起来,因为他想着,这法子要真的管用,他可以向县令推荐一下。

  朝廷上下都重农轻商,县令的职责之一就是督促百姓耕种,而明州这地方能耕种的土地太少了,要是遇上天灾、虫害等,收成往往不怎么好。所以如果能找到什么方法治理虫害,由县令去推行的话,对百姓而言那也是好事一件。

  看在宋玉延这么仗义地帮了唐家的忙的份上,在她要去伐竹的时候,唐枝想到宋玉延可能需要雇人帮她把竹子给运回来,为了替对方节省开支,便主动把唐家的牛车借了出去。

  只是——

  宋玉延一脸真诚:“我不会驾牛车。”

  她在现代连机动车驾照都没拿,更别提操作难度更高的牛车了。

  唐枝:“……”

  唐浩根要当值,没空驾牛车送宋玉延一程。而最近找宋玉延买竹编制品的人还是挺多的,所以她对竹子的需求也在增加,自然不可能等到唐浩根有空了才去买竹子。

  基于这种现状,唐枝只好让妹妹到宋家去玩,顺道照看一下宋家的两个小萝卜头。而她自己则驾着牛车跟宋玉延一块儿去了鳖子山。

  _____

  唐枝虽然自幼在慈溪县长大,但是她到鳖子山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到了鳖子山后,她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宋玉延牵过牛车,到了山脚下的酒肆,跟那儿的老板闲聊了几句。谈笑间,酒肆老板就十分大气地揽下了帮她看管牛车的事情。

  “你在这里喝过不少回酒吧?”唐枝问。

  宋玉延笑道:“只喝过一回。”

  唐枝不信,只在这里喝过一回酒,对方怎么可能这么大度地帮忙看管牛车?

  只不过宋玉延没有解释,她也不想多事,便没去追问。

  看见一路上都有不少人跟宋玉延打招呼,她不由得侧目:“没想到你在这儿的人缘还挺不错的。”

  “他们都是一群十分热情的好人。”宋玉延道。

  又是这般乐观开朗的模样!唐枝被她的笑容闪了一下。

  想到自己也曾经被宋玉延夸作好人,她道:“在你的眼里,也没什么坏人了吧!”

  “怎么会,只不过若是我遇到会让我产生不适的人,我一般会敬而远之。也就不会有机会让你知道其实我的眼里,也有所谓‘坏人’的。”

  唐枝问:“怎样的人会让你产生不适?”

  宋玉延思索了一下,道:“大抵是很混账的人。”

  唐枝又沉默了,她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这个标准也叫没标准!

  闲聊间,俩人便闻到了一股若有似无的尿骚味。唐枝皱眉想避开,宋玉延顿了一下,却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唐枝想叫住她,但是也不好开口,只能捏着鼻子跟了上去。随着俩人越走越深,那味道也越来越浓烈。很快,在她们的面前,便出现了一处用竹木搭建起来的简陋茅房。

  宋玉延看着边上那几棵发白的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她大概猜到这个茅房是怎么一回事了。

  “宋大郎,你今日怎么带着一个小娘子一块儿来了?”有跟宋玉延喝过酒的伐木工刚从茅房里出来,看见她们便笑嘻嘻地问道。

  唐枝看见他还在绑裤腰带,赶紧转过身去。而宋玉延也是下意识地挡在了唐枝的前面,微微一笑,道:“这是我妹妹,今日过来帮我的忙的。”

  “原来是宋小娘子。”男人讪笑,他还以为宋大郎也开窍了来着。

  待男人一走,唐枝才剜了宋玉延一眼:“你说谁是你妹妹呢?!”

  宋玉延道:“可是小丫头你比我小不是吗?”

  唐枝气的跳脚:“你喊谁小丫头呢,我才不是小丫头!”

  才十四岁,不是小丫头是什么?宋玉延心里想着,不过想到这小丫头好面子,便道,“嗯,是我喊错了,你别生气。”

  唐枝听了这话才想生气,她看起来是这么小气的人吗?在宋玉延的眼里,她就是这么容易生气的?

  “哼,我大度着呢,懒得跟你置气!”唐枝道。

  宋玉延无声地笑了一下,唐枝见周围经常有人进出茅房,就想把宋玉延扯走,“你想上茅厕吗?否则来这里做什么?”

  这时,白粲气喘吁吁地来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白蜡树,随后才重重地吐了一口气。当他看见立在不远处的宋玉延后,便欣喜地呼道:“宋大郎,你来了!”

  宋玉延来了就好,不来的话他反而要担心呢!

  自从宋玉延告诉他白蜡树的作用后,他的心情就一直很兴奋和紧张,他对这几颗树寄予了厚望,又担心别人会砍掉它。

  辗转反侧几夜,他才想出了一个法子——既然不能告诉别人这几棵树的价值,那他为什么不能让别人主动远离这几颗树呢?

  所以他想到了在树下小便,用尿骚味来使大家避开它们。一开始他这个法子还挺管用的,大家一靠近这几棵树,就被臭味熏得下不去手。

  可是慢慢地,也有人喜欢跑到树下大小便了,他发现后,觉得这样下去也不行,所以干脆在不远处搭个茅房,大家平日就在茅房里解决生理问题,而等他们习惯茅房边上有几棵树后,就不会再去关注那几棵树了。

  果然,他的这个办法不错,大家都习惯将茅房搭建在有地方遮挡的地方,这些树的位置正好。虽然有人关注过上面的虫子,不过都不认识那些虫子,也就没当一回事。

  尽管如此,他还是会每天都借着上茅房的机会跑来盯着这几棵树。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白蜡虫开始孵化,他就担心宋玉延不来了。毕竟懂得制作蜡烛的只有宋玉延,她要是不来了,他的赚钱大计就得搁置了。

  所以宋玉延一来,他就比拿到工钱还要高兴。

  “嗯,只要这儿还未封山,我自然会过来。为了生计,也得过来。”宋玉延笑道。

  白粲也笑了,他正想跟宋玉延说这白蜡树的事情呢,便看见了立在边上的小丫头。

  “这是……”

  避免宋玉延又开口胡扯,唐枝道:“我是她的邻居,过来帮她的忙的!”

  白粲恍然大悟:“你是唐典事的妹妹,唐小娘子吧?!”

  唐枝暗暗吃惊,她一扭头,便看见宋玉延憋着笑。她这时才知道,原来宋玉延压根没打算跟白粲说她是她妹妹!

  “你知道我?”唐枝瞪了宋玉延一眼,问白粲。

  “当然知道,宋大郎提过两次唐典事。”

  唐枝嘀咕:“她提兄长做什么?”

  “我们闲聊时提及的。宋大郎说唐典事,甚至唐家的人都十分善良,于他有恩。还有唐典事的妹妹,年纪小小就打理着偌大的菜园子……”

  唐枝被夸得脸颊微红,没想到宋玉延在别人面前也会夸她兄长跟她。

  忽然,她想到了宋玉延刚才的行为,斜睨这人,“那你刚才为何跟人说我是你妹妹?”

  白粲替宋玉延解释了:“宋大郎也得为你的名声考虑,再说了,我跟宋大郎关系可不一般,他自然不会瞒着我。”

  白粲有些得意,俩人可是共同藏着白蜡树这个赚钱的秘密的,这关系能一般嘛!

  唐枝皱眉,宋玉延跟孟水团的关系那么铁都还没有白粲这句话令她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