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一抹斜阳>第四十二章

  当许信慢慢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后,她和沈思涵的生活也慢慢步入了正轨,两人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是重合的,所以能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最初两人放了假,就安排行程,到处去走走看看玩一玩,后来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久,闲下来的时候两人也不会选择东走西逛了,也不知道沈思涵的性格是不是也受了废宅许信的影响,更多的时间两人都选择了腻在床上,到了吃饭的时间再决定吃什么,是许信下厨,还是两个人一起动手。

  在深圳生活,不必像在老家的时候一样分别准备四季要穿的衣服,只需要冬夏两季的衣服就能够解决大部分时间的生活所需了。甚至因为季节变化突然,经常能在街上看到穿短袖的人和穿羽绒服的家伙走在一起。所以两人只是过一段时间再一起出门逛逛街添置两件衣服而已。

  工作的时间在生活中占了大半,但好在台湾老板在薪资待遇方面做到了遵纪守法,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节假日期间许信她们工作都是有加班费领的,所以大家累是累了些,却都没什么怨言。沈思涵那边更是已经逐渐在店里混得如鱼得水了,不过偶尔回家的时候也会抱怨工作太轻松了,一点儿挑战性都没,害得她也没什么机会继续升官。只是后来又想了想,如果工作太具挑战,势必也会很累,慢慢也就习惯散漫了,反正她来公司也只是为了挣钱又不是想创造什么丰功伟绩,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以前的许信总是动着想要跟沈思涵在一块儿工作的心思,但自从在北京两人真正在一起工作了之后她就发现了——其实,工作的时间就仅仅只能工作而已,她又不能像台监控摄像头一样整天24小时盯住沈思涵不动,所以两人凑在一起工作也并不能增加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通常都是各自去忙,互相之间能对视一下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所以现在的许信看开了,就算是她依然有着想跟沈思涵一直腻在一起的心思,但也不会再想着非要跟沈思涵做一样的工作了。毕竟两个人性格不同喜好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沈思涵能够接受的工作类型跟许信也是天差地别。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许信一贯觉得如果工作干得憋气又窝火,那绝对是自己选错了方向,那么及时止损、马上辞职才将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只会让自己继续吃一些无谓的苦,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好在奶茶店的工作累是累了一些,但干习惯了也就好了。而且最初许信还担心,自己一个北方人忽然掉进了南方人堆儿里会不会显得不那么合群?

  然而后来她就发现完全是自己多虑了。南方人的脑袋里好像根本就没有抱团儿这个概念。因为他们都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所以对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也没有想要给予信任的想法。这就导致店里的人凑在一起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好像很热闹,互相之间关系也不错的样子。但实际上话题一过,每个人都能马上恢复到一脸冷漠,就像大家今天都是第一次见面一样。只有许信一个人在那里暗搓搓的尴尬着,心道你们刚刚笑得前仰后合的时候可没把对方当外人哪!怎么这一波儿这么一过就能马上变成回句话都让人心焦的程度呢?许信在这一点上适应了快一年也没习惯过来,看来她真的不适合跟南方人相处。

  不过,她们之间这种情况到了分别跟许信相处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可能因为许信是唯一一个有趣的东北人,也有可能是因为许信脑袋中的话题很多,只要她想说,对方都会很感兴趣。不过最可能的一点是,因为许信性格看起来完全不像个女生,但她却又是个货真价实的女生,让几个小姑娘放下了些像对男生那样的防备又不担心许信会对女生间的勾心斗角感兴趣,从而太过八卦。

  所以相处时间长了,几个小丫头就开始聚在一起互相取上了昵称,毕竟总是连名带姓的叫人总感觉过分生疏又不礼貌。在客人面前连名带姓的叫又感觉像是泄露了对方隐私似的。用上昵称,既显亲近,又朗朗上口,于是大家就都有了各自的称呼。

  小妹,是店里年纪最小,今年刚满十八岁的姑娘。整日里都扎着整齐利落马尾辫,偶尔在工作的途中会有一些碎发从鬓角散落下来,每次她都是跑到后厨房间摘下帽子和小皮筋重新扎起。这丫头年纪虽小,但手脚麻利得很,而且在店里员工中属于工龄最长的一个了,到许信入职两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在店里工作了整整一年了。但此前因为年龄不够,没有正式办入职,只是正常领工资而已。最后还是跟许信同时与公司签的劳动合同。

  在南方,好像未满十八周岁就出来工作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一般这样的孩子出身的家庭普遍都是没什么钱却有五六个孩子需要养活的情况。差不多到了成年又不想念书的孩子就会选择出来打工挣钱供还在念书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许信没什么立场去批判人家的家长,也觉得这种情况其实也还算正常,毕竟她父母那个年代这样的事太多了,甚至还有为了养活一部分家人而把最大或者最小的孩子卖掉的。但如果你要问这种家庭为什么越穷越要生,许信有这个资格告诉你,因为,他们想要生个男孩。有了男孩的,又想要一个女孩。正所谓龙凤呈祥讨个好彩头嘛,可是却胎胎都男孩儿。

  归根结底,跟许信她爸爸一样都是重男轻女的老封建思想作祟,又没什么头脑,根本想不出来怎么把日子过好,只能按着老一辈的规矩来,先生劳动力。生不出来就继续生,到头来就都成了小妹那样的家庭。

  阿鱼,跟店里的阿梦是表姐妹,两个家庭也跟小妹家差不多,家里最少也有四个孩子,两个人一个在家里排行老三一个在家排行老四。阿鱼这姑娘是个长相看起来柔柔弱弱,说话也轻声细语,但私底下却喜爱比较激烈的硬核说唱和重金属风格音乐的家伙。平日里说起话来还爱一本正经的讲冷笑话。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像是在自言自语,因为她的话总是被大家不自觉的就忽视掉了。所以她总是会委屈巴巴的说着“哦,那我就不说了,反正你们也没人在听。”许信在一旁看着大家眉飞色舞的聊天,阿鱼却在另一边嘟嘴生闷气,那种鲜明的对比总是让她不忍心就那么扔下这个小姑娘。于是只能明知故问的让阿鱼再说一遍她的话,然后给出反应表示自己听到了。这个时候阿鱼就会明显得开心了起来。而许信只能笑笑表示,就算再有心机,这些小丫头也都还是些刚成年的孩子而已。

  拽姐,是几个小姑娘里年龄最大的,但跟许信还是差了整整五岁。这丫头动手能力在店里是最强的,无论是做手工美食还是组装或者拆卸一些器具,她都是手到擒来,是让自认动手能力不弱的许信都自愧不如的程度。后来聊天才知道,拽姐在家里排行老二,平常在家就经常帮父母忙,什么农活基本都干过,所以在店里也是一样煮起茶来,切起水果来都是手脚麻利、刀功又好,所以深得店长华姐的喜爱。但拽姐之所以叫拽姐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干活很厉害,是因为每次说话她都会一针见血的指出大家都在含糊其辞搪塞的借口,而后快人快语的让原本藏着些自私的小心思的人原形毕露。虽然会让气氛尴尬,但她却一点儿都不在乎。整个人经常是那种能聊就聊,不聊就散的不可一世的状态,所以由此得名。

  华姐,是个年过三十却童心未泯的女人,因为被老公当个小女孩儿一样宠着,所以说话办事总感觉她身上带着种一往无前的冲劲儿,跟老板聊起天来,完全不像是上司下属的关系,反而更像是关系平等的工作伙伴一样。许信的直观感觉就是她根本没把这份工作和老板这个人放在眼里,但就这种情况下,也是老板求着她在这里工作,因为她在这里已经做了五年了。新员工要多少有多少,但老员工于公司也好店面也好,都是古董一般的存在,其价值绝不仅仅是那几千块的工资而已。

  阿梦,是阿鱼的表妹。许信来这里工作还没满一个月的时候,店里就陆续招来了阿鱼和阿梦两姐妹。当然,阿鱼先面试成功后,并没有预料到阿梦跟她一样选择了来这里,而且还很轻松的就通过了经理的面试。然后在店里开始工作后两人也并没有直接公开两个人的关系,甚至因为从小年龄相近在家族里更多的是被长辈们拿来比较,所以两人间始终存在着种看不见的竞争关系。到店里工作了之后也一样,其他人更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这两个人打嘴仗的样子,根本想不到原来这两姑娘是姐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