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穿越之走出世外(GL)>第88章 左迁

  邺沛茗还没想过有人提议跟她的孩子结娃娃亲的,颇感新鲜:“你是如何回她的?”

  陈沅岚见她忽然便眼前一亮, 似乎颇为感兴趣, 无奈道:“在这短短的数月里, 他做了不少荒唐事, 你让我如何能欣然答应?自然是拉你出来挡一挡了。”

  言下之意便是此事还没完, 陈沅岚拉邺沛茗当挡箭牌也只是一阵子的事情,一旦越王太妃向邺沛茗提及, 那她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结娃娃亲是指什么?”邺沛茗又问。

  陈沅岚知道她明知故问,不过往深处来想, 越王身份不一般, 宋瑶嫁给他是当王妃去,还是跟兰夫人她们一样当侧妃?所以邺沛茗所问的应该是这个。她道:“既然结亲, 自然是三书六礼娶回去的王妃。不过你想问的想必不是这个,而是为何是瑶儿吧?”

  陈沅岚的心思越发剔透了,邺沛茗和她说话倒是不用费口舌。

  “他有几个表妹也都在适婚的年纪, 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他都会从中选择才是。为何忽然就想定了瑶儿?再说他忌惮和猜忌我, 我不认为他日后能善待瑶儿。”邺沛茗道, 语毕,忽而又道, “王太妃该不会只是试探我们吧?”

  “试探?!”陈沅岚拧眉。

  “若王太妃下回还这么跟你说,你便说我舍不得。”邺沛茗说完,便坐下处理公文。陈沅岚见她忽然便沉思了起来便凑过去瞧了一眼,这是从京都传来的消息, 称黄化及将政务都交由万楷处理,而万楷则由京兆尹代替刘允成为尚书仆射。

  短短时间内便从京兆尹升为尚书仆射,黄化及还将政务交给他处理,可见他有多得黄化及的信任。不过也正因如此,黄化及的部下在城内外杀人满街,而万楷并没有禁止,还为了让黄化及开心而将城中富家的财产如数没收。

  邺沛茗紧绷的神情忽然便化成了笑容,陈沅岚问她为何而笑,她答道:“我本来还担心黄化及会再增援徐知行兵马,如今看来,不必担心了。”

  “黄化及虽将政务交由万楷处理,可却并不能说明什么呀?”

  “你若是知道这万楷是什么人,你或许便不会有这等疑惑了。万楷是黄化及的同乡,与他一同起事,其人骁勇善战,在攻城略地中屡获战功,最重要的是,他排外。”

  “排外?”陈沅岚琢磨这词,“沛茗的意思是,他和那些非同乡的人不和?”

  “对,因为他一开始便跟着黄化及起事,所以他认为自己在黄化及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重。如徐知行、关英达、罗建安等后来归降黄化及的人,他打从心底里感到不屑。可是黄化及登基后,军权却为他们所把握,你说万楷如何能心里平衡?”

  陈沅岚叹了一口气,许多时候也正因为将帅之间不和,导致兵败的情况。她细想了一下邺沛茗身边的人,欣慰道:“还好锋哥他们并没有这么排外。”

  “聪明人能看清楚局势,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抑制内心的野心。”

  “若万楷便是那聪明人呢?”

  邺沛茗摸了摸下巴:“那就让他当不成聪明人。”

  “你要离间他们?你上次给周氏写信后,黄化及便派了徐知行来。定是周氏聪慧,猜出了些什么,他们定会开始防范你的。”

  邺沛茗笑道:“我何须从他们那儿下手?只要迂回些,从中原的那些王、都督那儿下手,只要他们输几场战,让徐知行他们多立几场战功,万楷如何还能抑制住内心的嫉妒?”

  “那些都督能听你的吗?”

  “我做这些,自然不能让他们知道,毕竟谁会想输了战事呢?!”

  陈沅岚没说什么,只是忽然想起几乎从不花钱的邺沛茗为何忽然开销大了起来。之前积攒的钱财堪比首富,而邺沛茗自从让邺南暗中发展邺家的家业后,开销多了,可是进帐的银子更多了。

  这些钱都是陈沅岚帮忙打理,它的去向,她也是清楚的。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用途,可是大概也能想到。

  过了会儿,邺沛茗又拧起了眉头来:“方才我们说了什么来着?”

  陈沅岚奇怪:“方才还能说什么,你的记性怎的忽然便不好了?”

  邺沛茗摇了摇头:“并非我记性不好,而是我忽然想到,我们既然能离间他们,他们为何不能离间我们?”

  “沛茗的意思是,他们又派了细作潜入了岭南道?”

  “我一直觉得王爷不跟我们商议便忽然下令要撤回贺州、梧州的兵马,本以为是朱承泽的主意,可是仔细想来这其中有许多的疑点。马锋也传回消息称,他们此行并不算顺利,而崔放、崔朴兄弟俩似乎早有准备。黄化及命徐知行征讨岭南也是马锋等人发兵之后的事情,所以……”

  “沛茗是认为有人在锋哥他们进攻昭州之前便走漏了消息?”

  邺沛茗揉了揉太阳穴,道:“细作防不住,只能日后再谨慎些了。”

  六月,孚帝号召各地将领围剿黄化及的义军,关内、河远、河南、河东、河北五地的十二位大都督,纷纷派兵应援、围攻东都和京都。

  黄化及派部将朱徽、彭章、颜开等分别率兵抵抗,同时放权让他们自行攻取,而徐知行十万兵马过望江、彭泽于饶州大败成王,成王仓惶逃至洪州。

  在他不知道是该追赶成王还是该南下直取岭南道时,其幕僚道:“直取岭南乃下策。”

  “可我们与崔朴、崔放俩兄弟说好的,只要我们收买越王身边的人,令其改变主意,撤回桂邕二地的兵马,而集结全部兵马来抵御我们。我们只要与之僵持,令崔朴、崔放两兄弟休整兵马直取广州,届时我们便前后夹击岭南军。”

  “我刚得到消息,越王在桂邕等地的兵马没有撤回,反而攻势愈加猛烈。那崔朴丢了桂州,往南逃去邕州投靠崔放了。”那幕僚拧眉,“我们的计谋怕是被看穿了,邺北知道我们无法立刻到岭南道,所以才如此不慌不忙。”

  “怎么会?邺北意图对桂邕用兵之际,细作便将消息透露给我们了,我们才能及早地与崔朴兄弟达成共识、暗中联手。同时细作也策反了越王身边的亲信,令其劝说越王撤回桂邕的兵马的不是?”

  幕僚叹了一口气:“那朱承泽成事不足、成事不足呀!他在紧要的关头被抓到了把柄,长史之职被撤了不说,还被徒三年。而越王也打消了撤回在桂邕的兵马的念头。”

  “那我们应该趁他们还在桂州那么远,马上进军岭南才是。”

  “将军,且不说如今岭南正值盛夏,山间瘴疠弥漫,若急忙行军、交战,我们的兵士哪里能适应的了?再者圣上给将军十万兵马,粮草却得将军自行解决,若将军直接进攻岭南,则路途遥远、粮草运送不及,拉长了运输线不说,还可能会被前朝余党截断后勤,所以直取岭南是为下策。”

  “那你说该如何?”

  “先取洪州、杀成王,以鼓舞士气。再取抚州等粮草充足之地,补充军粮。如今是收割的时节,又无饥荒,粮草必定充足。”

  “如此一来岂非应了邺北的话,我们迟迟未能攻下岭南道,待他们收归了桂邕容三地,再集结兵马来对抗我们,岂非不妙?”徐知行有些犹豫。

  那幕僚继续劝说道:“眼下岭南道还有十多万兵马,我们本来便无多大胜算,只能等圣上再增援兵马。只是眼下两都被各路兵马围困,那万楷又不肯为将军多说好话,将军唯有自己想办法。而且圣上让将军自行攻取,便是放权让将军自己做主,一年取下岭南是取,十年取下岭南也是取,何必急于一时?”

  徐知行这才点头,道:“言之有理,马上休整兵马,趁成王逃离之前攻下洪州!”

  成王派来岭南道求救的人被徐知行拦了下来,而等越王得知消息时,徐知行已经攻下了洪州,并且处死了成王以邀功。

  徐知行在饶州、洪州横征暴敛,百姓刚收的粮食十之八-九都入了徐知行的军营中。为此百姓怨声载道——他们前些年遭遇天灾,难有收成;近两年好不容易没有天灾,偏偏前有朝廷急敛暴征后有黄化及起义军的抢掠,如今刚盼着有点好日子,结果又有徐知行等抢掠。

  “我听闻岭南如今是最富庶的地方,我意欲前往岭南,你们要随我一起去吗?”百姓中有和家人商议的,他们如今已经走投无路,要么饿死,要么被杀。留在此只有死路一条,倒不如逃难岭南去还有一线生机。

  徐知行大抵也知道若人心向岭南道,那他们要再取胜则难,于是又下令抓丁充入军中。短短一个月便抓了一万余壮丁进军队中,而更多的人则逃到了山里或者东入建州、南下汀州、虔州、西去衡州。

  而越王假装不知成王已死的消息,以成王那来迟了的求救信为证,让韶州行营都指挥使派出五千兵马据守虔州以谋援救成王。

  “如今岭南道共有屯田十三处,大者有五十顷,小者二十顷,共四百三十多顷。今夏收粮七万余石,薯六十六万余石,豆三万余石。”

  江勋将各处屯田所收的粮食的结果汇总后告知了越王,其后又将各州各县所收的夏税钱一并禀报。而仅仅是广州十一县所收的夏税钱便有两万八千四百贯又三百多文,比去年多了一万多贯。

  至于秋税纳米,去年广州一州便有八十万石粮、薯四百多万石,而今年有望增加。越王命人在城东南角建造的府仓、救济仓也都堆满了粮食,他不得不命人在别的地方再建一个粮仓用于应急情况。

  “点检各行营兵数,分拨足够的军饷。”越王又老神在在地对周曲和江勋说。

  “是。”

  越王又扭头看着邺沛茗:“邺卿,西边可有好消息?”

  “崔朴逃至邕州了,不过融州、柳州等六座州府刺史主动开城归降,相信不用多久,崔放也会归降的。”

  “我听说安南都督陈欣德正集结兵马,打算分一杯羹?”周曲道。

  越王道:“如若安南都督肯与我们联手,前后夹击邕州,岂不更快?”

  安南都督辖地有交州、长州等二十一州,因地处边疆,长期有重兵把守。但是因三十余年不曾置换将领,陈欣德之父亡后,陈欣德继任,导致陈家在安南的威望颇高。

  “陈欣德恐有反心。近来他不断集结兵马屯兵于思明州、思琅州,为的想必不会是和王爷联手,而是如周掌书记所言,只为分一杯羹。他知道王爷要应付徐知行和崔朴、崔放,所以必定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他那儿,届时他便可圈地为王。”邺沛茗拧眉道。

  “先不必管他,若长期对西南边用兵,而忽略了北面便得不偿失了。”越王太妃出来说了一句话。

  “王太妃说的是。”众人应道。

  越王和越王太妃对视一眼,越王太妃微微颔首,越王便正色道:“寡人有一事宣布。”

  众人敛容听命。

  “前些日子,韶州刺史长孙州因父病逝而要回去丁忧,如此一来,韶州刺史便空了出来。朝廷无暇任命新的刺史,故而由寡人做主。鉴于邺卿擅自做主拦截寡人的命令,经寡人和众卿商议,又得母亲首肯,决定令邺卿迁韶州刺史,领八万兵马讨伐反贼徐知行。”

  江勋眉头一跳,这个“众卿”可没包括他,他压根就不知道此事。虽然同样是刺史,可是韶州刺史比广州刺史低了一阶,越王这是因上次的事情而记恨上了邺沛茗,故而借邺沛茗“犯的小错”而贬了她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