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花溪纪事>第59章 第 59 章

  颜家,北园。

  “阿翁说的可当真?”颜从安诧异地看向颜老太爷。

  颜老太爷穿着一身素色大褂,拿起桌上的茶杯,说道:“如今你已成亲,但你二人日后无法孕育子嗣,那孩子父母皆亡,将她过继给你二人,也算延了三郎的香火,再好不过。”

  颜从安心中有些不喜,今日她与荀飞白来给颜老太爷敬茶,却不料颜老太爷竟想将二房颜鸿博的女儿过继给她二人。

  二房的子嗣哪里算是延了阿爹的香火。

  颜老太爷打的什么算盘,颜从安大概能猜测一二。

  按本朝律法,入赘之人是可纳妾的,但侍妾所生的庶子只有二人在无嫡子的情况下才可享有继承权。但一般情况下,男子入赘女子家中,二人可孕育子嗣,自然能诞下嫡子,便不存在外姓庶子争夺家产一事。

  可梁国立了女户的女子可入赘另一女子家中,这便出现了,正妻自是无法孕育嫡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在正妻族中过继子嗣作为嫡子,以此来避免家产外流的情况。

  颜从安如今找了赘婿,日后定是亦要分的一份颜家的产业,可荀飞白却是个女子,二人自是无法孕育子嗣,但荀飞白可纳男妾,若是生下一儿半女,虽是庶子亦可继承家中产业,但这孩子名义上姓颜,实际上却与颜家无任何关系。

  但若是过继了颜鸿博的女儿,这孩子即占了嫡出的名字,又留着颜家的血脉,无论将来荀飞白有多少亲子,都无法继承颜家的任何家产。颜老太爷这一手即保全了将来家产外流,又在侧面敲打了荀飞白。

  颜老太爷见颜从安不答话,转而直接问荀飞白:“飞白可是愿意?”

  荀飞白本就未想过纳妾,自然对此事并无多大异议,但这前几日二人还讨论过子嗣一事,她本以为今生并不会再有孩子,却在二人成婚第二日,被告知要过继一个女儿,一时有些怔愣,她看了一眼颜从安,见她有些面色不虞:“我听从安的,她若同意,我并无异议。”

  颜老太爷听她这般说,倒也算满意,喝了一口茶道:“我知你二人新婚燕尔,可这孩子还是要早放在身边养着才亲,我让人将孩子抱到你们院中,养上一段时间,若是喜欢便留下,若是实在不喜,也不勉强你二人,我再想别的办法。”

  颜老太爷口中说的不勉强,可这直接让人将孩子抱去的做法,哪里容得她二人反驳。还有那句再想别的办法,还能有何办法,不是这个孩子便是四房的孩子,比起四房倒不如这孩子来的省心。

  现下颜从安因着想查明旧事,不愿与颜老太爷直接闹翻,虽是不喜也只能先将孩子收下,大不了等以后脱离了颜家,再将孩子还回去便是。

  “阿翁想的周到,如今也只能这般了。我先将孩子抱来看看,若是个乖巧伶俐的便留在身边养着。”

  颜老太爷见她应下,露了笑脸道:“那孩子我见过几回,是个乖巧的,从安定是能喜欢。”

  二人又同了颜老太爷聊了些杂事后就出了北园。

  一路走来,荀飞白见颜从安依旧是面色不悦,有些担忧道:“从安可是不喜?”

  颜从安见她面上担忧之色,也未同她隐瞒,直接道:“阿翁此举,一是为了防止颜家家产外流,二便是为了敲打你,你可知晓?”

  荀飞白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点了点头道:“我本就不会纳妾,阿翁想敲打我,我并不在意。只是想到这成婚第二日便要有个孩儿,实在是有些意外和无措。”

  颜从安见她并未在意阿翁的用意,倒是稍稍舒了眉,只是对于突然要养个孩童一事,她亦是有些无措。不过那日她在院中碰见过那孩子一次,是个聪明伶俐的,且这孩子父母皆已亡故,也算是简单干净。

  “那孩子我见过一次,倒也是个聪慧的,我那二哥去年亡故了,这孩子是小妾所生,母亲也已病故,倒也算无牵无挂。不过我不太喜阿翁这般直接将孩子强塞过来的做法。”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那孩子若是乖巧就养上些时日,若是不讨喜,过段时日将她送回去便是。”

  暖香阁。

  昨夜成婚本就忙碌了一日,加上洞房花烛耗费了大量体力,接着又早起床去给颜老太爷敬茶,二人皆有些乏累,用过午膳后便回了屋中休息。

  辰时。

  荀飞白醒来时见颜从安还在熟睡,低头亲了她一下她的额头,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榻。刚走出房门,就看见玉珠风风火火的向这方走来。

  见到荀飞白,玉珠刚想开口说话,就被她拦了下来。荀飞白压低了声音道:“声音小些,从安还在休息。何事如此慌张?”

  玉珠闻言,也压低了嗓子:“荀小、姑爷,李管事来了,还抱了个孩子过来,说往后是南院的小娘子。这怎地还突然冒出个小娘子。”

  荀飞白见她叫自己姑爷,一时有些不适,但想想她与颜从安已成婚,却也是颜府的姑爷。称呼一事倒无关紧要,只是早间颜老太爷才同二人讲了过继一事,下午便将孩子送来,当真是强势不容反驳的做派。

  玉珠看她蹙眉,以为她想到了别处,急急忙忙解释道:“姑爷,你可莫要误会,那小娘子,可不是三娘子所生,三娘子与你之前,可从不曾......”

  荀飞白见她这一副不知所云的模样,不禁想扶额。颜从安可曾生过孩子,即便昨日之前荀飞白不知,过了昨夜她还能不知晓,今日一早的喜帕,还是玉珠收走的。

  同是颜从安的贴身婢女,怎地宝匣那般稳重,这玉珠这般迷糊。她赶忙打断道:“玉珠你这脑袋里日日天马行空的在想何事?这孩子今早阿翁同我二人说起过,是二房那边的抱来的,人现在在何处,从安还在休息,莫再搅扰她,你且带我去看看。”

  玉珠也知自己方才失言,有些懊恼自己怎地这般说话不过脑子,听荀飞白吩咐,赶忙领着人去堂屋:“现下正在堂屋候着,姑爷这边走。”

  荀飞白进了堂屋便瞧见李管事,身后还站着一个抱着女童的婢女。他见荀飞白走进堂屋,赶忙上前行礼道:“三姑爷。”

  抬了抬手道:“李管事不必多礼。”

  李管事见她坐下,看了一眼一旁的女童,同荀飞白说道:“三姑爷,这就是阿郎说的那个孩子,我给您抱过来了。您看看,可还喜欢。”

  女童穿着一身素色的小衫,头上梳着双抓髻,怀中抱着一个布球。一张小脸圆嘟嘟,水灵灵的大眼睛,模样倒是瞧着可爱。

  “劳烦李管事跑上这一趟,这孩子模样倒是讨喜。从安这会正在歇息,稍后等她醒了,我问问她如何安排。”

  见她应下,李管事看了看一旁的婢女,又说道:“这女婢叫春来,是小娘子的生母的陪嫁丫鬟,如今一直是她带着小娘子。奴见她照顾小娘子也算用心,将她一同带了来。”

  荀飞白闻言看着春来,春来此时正抱着女童,双手紧紧的抓着女童的衣裳,眼中有些惶恐与紧张的看着荀飞白。

  荀飞白看出了她的紧张,对着她淡淡一笑,又对李管事说道:“我知晓了,还是稍后一同与从安商量看看。”

  “老奴还要回去跟阿郎复命,就不多留了。”

  荀飞白笑着道:“有劳李管事。”

  等李管事走后,荀飞白起身走到春来身旁,笑着问道:“这孩子是何年岁?叫何名字?”

  春来见荀飞白面上稚嫩,笑起来也平易近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小心答道:“小娘子今年才三岁,前年九月十九生的。主家未给起名,平日里唤小二或是小娘子。”

  三岁的孩子,竟然连正经的名字都未给取,八成这孩子在颜家二房那处,也是个不受重视的。荀飞白点了点头,又仔细看了一下这孩子,身上的衣裳用的都是最常见的布料,身上也无金银玉器,这打扮看起来不像这颜家的孩子,倒是同寻常人家的孩子那般无二。

  “你二人在次等上片刻,我去唤从安起身,看看如何安置你二人。”说完,她便想转身离开,却听见一声清脆的童声唤到:“娘亲。”

  荀飞白闻言,有些讶异的转身看着那女童,女童见她看过来,抱着布球的手,抓了抓,又脆生生地唤道:“娘亲。”

  春来听见小二喊荀飞白娘亲,心中一惊,瞧着她那讶异的模样,赶忙微弓着身子道歉:“三姑爷莫要生气,都怪奴来之前跟小娘子提了一嘴,不曾想她竟记下。”

  荀飞白不在意的摆摆手道:“你无需如此,她这般喊也并不算有错。”说完转身对一旁的玉珠说道:“你先带着她二人去侧屋,做些孩子爱吃的糕点。”

  荀飞白说完走出了堂屋,玉珠转身对春来道:“你同我来吧。”

  春来有些小心翼翼的点了点头,小声道:“好。”

  见她这般小心,玉珠有些不忍,出言安慰道:“你莫要害怕,姑爷和三娘子都是好相与的人。”

  春来转头看着玉珠,见她那副肯定的神情,心下却还是不敢放松,三娘子与姑爷好不好相与她并不是在意,她现下就是有些担心,怕三娘子与姑爷若是不想留下她,她便无法照顾小娘子,可如何是好?

  荀飞白回到主屋时颜从安也已经醒来,正准备下床。荀飞白见状笑着走了过去,将床榻旁的鞋子递给她道:“方才李管事已经将那孩子带来了,还跟着一个婢女,我让玉珠带着去了侧屋,你看看如何安排她二人?”

  颜从安面上虽是不变,心下暗想,如此快就将孩子抱来了,这事多半不是临时起意,当是早就想好的了,按颜老太爷的性子,说不定在他答应颜从安与荀飞白定下亲事之时就已想好。

  当真是老谋深算。

  荀飞白以为是她不喜,笑着说道:“那孩子看着倒是机灵,方才还喊我娘亲,喊得我不知怎地,心里感觉有些怪怪的。”

  颜从安有些讶然,想了想说道:“想来是身边那个女婢教的。”她看了一眼荀飞白,随即又调侃道:“飞白这般稚嫩的模样,被人喊娘亲,确实有些瞧着不像。”

  荀飞白有些不服道:“我去年就已及笄,有些人一十六也是当了阿娘的。”

  颜从安淡笑着道:“既然如此,那往后那孩子就交给飞白看顾好了。”

  “若那孩子真的讨人喜,从安会留下她吗?”

  颜从安微微敛了眉说道:“我本是不想要这孩子,不过阿翁那边不好交代,没有这个孩子,也会送来别的孩子。”

  荀飞白了然道:“即使如此,我们先留下这孩子,要是称心就留着吧。我看那孩子身上的衣服,还有那怀里抱得布球都有些破旧,想来在你二伯家中也不受重视。反正你我二人以后也并不会有子嗣,如今白得一个倒也不错。”

  荀飞白说的有理有据,但颜从安心里清楚,这人哪里是为着后嗣之事,明明又是发了善心,才想将孩子留下:“先相处一段时间看看,你若是喜欢,我们便留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