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花溪纪事>第6章 第 6 章

  酉时。

  北园,德寿堂。

  家宴酉时二刻才开,颜从安作为小辈自然要早些过去。却不料都已早来两刻钟,德寿堂正厅内也早已坐满了人。

  堂内上首坐着颜老太爷,此时正同站在其身侧的颜广兴与颜广德说话。下首两侧坐着几个穿着亮丽襦裙的妇人,其中一妇人最先见到进门的颜从安,停了与他人交谈,起身向颜从安这边走来。

  这妇人脸上画着厚重的妆容,眼睛笑眯眯的弯成了一条线,她上前一步,殷勤的拉住颜从安的双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笑着道:“我们家从安几年不见,长成大姑娘了,出落得如此水灵,当真好看。”

  颜从安微微颔首,状做羞涩道:“大姑母……”

  上来搭话的妇人正是颜从安的大姑母,颜如玉。

  颜如玉虽是颜家的长女,但嫁的并不如意。

  少女情窦初开,许是情难自抑,竟看上了颜鸿杰的开蒙先生薛茂才。颜如玉人如其名,美人如玉,正值妙龄年华,薛茂对她也是一见倾心。二人年轻气盛,做事少了分寸,私下里暗通款曲,往来不断。

  颜如玉及笄后,颜老太爷就给她相看了不少人家,多番思量后,看中了凤祥银楼的庶子,本打算挑个吉日定下亲事。可这时,颜如玉却已珠胎暗结。颜如玉原本只是见薛茂才样貌清秀,才春心萌动,一时糊涂才做下错事。如今颜老太爷要替她定亲,她本欲私下里流掉孩子,再与薛茂才断了往来。

  可耿直的教书先生,并不知晓颜如玉的心思,只以为二人浓情蜜意,感情甚笃。在得知颜如玉怀有身孕后,便直接请了媒人上门求亲。

  颜老太爷自是不会同意,他差了奴仆把这教书先生赶出家门。教书先生情急之下,说出了颜如玉已怀有身孕之事。至此,她与府中教书先生私相授受之事被闹得众人皆知。

  颜老太爷震惊大怒,愤怒之余却也是别无他法,就将颜如玉下嫁给了薛茂才。颜如玉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哪里会心甘情愿嫁给一介穷书生过苦日子。奈何颜老太爷为了颜家的脸面,不顾颜如玉哭闹哀求,更是勒令她必须出嫁。

  颜老太爷当家多年,做事杀伐果断雷厉风行,决定之事便再无转圜之地。颜如玉哭闹了一阵,并未改变颜老太爷的决定,她多要了几间陪嫁的铺子后,也只得乖顺出嫁。

  德寿堂。

  颜如玉亲昵的拉着颜从安走向堂中的众人,颜从安一一与她人行礼问好。颜从安在家中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都已成婚。今日人来的也算齐全,除去长房赵氏、二房冯氏、四房沈氏,连家中的小辈与几房的孙媳妇也都来了。

  二房长子颜鸿博与颜从安同岁,去年因病去世,留下一子一女。次子颜鸿文与颜从安二人年岁相仿,此时二人正在窗边的小榻上对弈。二人玩的不亦乐乎,也未注意颜从安的到来。

  颜从安问候完长辈,颜如玉又将一旁的一脸不愿的女儿薛萱拉到颜从安面前。她伸手在薛萱的腰间用力拧了一下,面上笑着说道:“萱儿,你从安表姐久居京都,在这花溪县也没多少故交,你没事多与她走动来往,表姐妹之间最是亲近了。”

  薛萱听得出她母亲这么说话是为何意,可她自小便不喜颜从安。颜从安是颜家的嫡孙女,三房的掌上明珠。而她薛萱虽是颜府的外孙,却也是个穷教书先生的女儿。她心中不平,对颜从安羡慕嫉妒之情兼而有之,从懂事起便不爱与颜从安亲近,更不喜这总是来娘家打秋风的母亲。

  薛萱一脸不愿,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听她母亲讲话。

  如此之直白的不喜,比这满屋虚情假意,倒让人看着舒坦许多。

  颜从安浅浅一笑,低声道谢:“从安劳姑母挂心了。”

  三人说话间,门外走进来两位年轻男子,前头的男子锦衣玉袍,脸上带着轻浮的笑。他见到颜从安后,话中带着讥讽道:“呦,这不是我那侯府外孙的三妹妹吗?怎么不在京都享福,倒是回到咱们这小县城了。”

  颜从安还未开口,一旁的赵氏便伸手假意打了那男子一下,斥责道:“胡言乱语什么,从安是颜家的嫡亲孙女,想回来便回来,与你何干。”

  训完男子,赵氏又回头温声对颜从安道:“你这大哥,嘴上没个把门的,胡说八道惯了,从安别与他一般见识,咱们不理他,上里面说话。”

  颜广兴与颜广信虽都是家中嫡子,可颜广信在世时,颜老太爷一心只重用三房,还将祖产交于颜广信打理。颜广兴沉迷玩乐,不甚在乎。可颜鸿杰身为嫡长孙,比颜从安年长十岁,颜广信掌权时他也已知晓人情世故,自是不满颜老太爷的偏心。

  颜鸿杰不服自己的三叔,连带着厌恶起自己这个三妹妹。

  赵氏边说着边拉着颜从安坐到自己身边,殷勤的同她说话。

  颜鸿杰见颜从安那一副淡然的模样,更是觉得不忿,他又凑到这边,勾了勾嘴角,不怀好意的说道:“三妹妹及笄多年,年纪也不小了,可有相好的公子?若是没有,哥哥我有几个熟识的兄弟,回头介绍与你认识认识。”

  一旁的赵氏白了他一眼,轻声呵斥道:“你介绍认识算怎么回事,那是私相授受,若是真有适合的郎君,让人上门提亲便是。”

  颜鸿杰假意受教,正经道:“母亲说的是,我那几个朋友,家境都很是不错,样貌也算端正,与这三妹妹正好相配。”

  颜从安见着二人一唱一和,心下了然。看来今日的戏,应当是由长房母子开场了。

  颜从安只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也未出声打断。她微微颔首,手指轻轻绞着手中的绢帕,假意露出一副害羞的模样。

  众人见她这副女儿家的娇态,皆是面露喜色。三房家中只剩颜从安一人,若是她早日嫁做人妇。待到分家的时候,自然少了三房份,而他们也会多分得一份。

  梁国男女婚嫁并不受限,颜家组训亦是如此,若家中嫡女不外嫁,招赘婿上门,便如同嫡子一般,可分得一份祖产,若是能力极佳亦可掌权当家。只是一般家中嫡女外嫁都是嫁予更好的世家大族当正妻,夫家的产业、名望,也会胜过颜家,顾而比起招赘,颜家外嫁的女儿更多。

  众人放开了话匣,纷纷跃跃欲试,开始讨论起自己相熟或族中与颜从安相配的郎君。

  见大家拉着颜从安介绍起自己的族亲,颜如玉也不甘落后,半开玩笑半认真道:“你们呐,都只想着自己的族亲,俗话说肥水不了外人田,那我也说是我们家薛葛。”

  颜如玉上前拉过颜从安的手,又指了指方才与颜鸿杰一同走进堂内的男子,殷切道:“从安,姑姑家的葛表哥你是知晓的,你们二人从小一块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葛儿这孩子打小便老实听话,你若嫁给他,咱们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处,堂内的众人神色各异。惊讶有之,不喜有之,戏谑有之,更有等着看颜从安如何驳了颜如玉的面子,一副坐等看戏的姿态。

  薛葛从方才一进门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颜从安,只觉几年不见自家的小表是出落得越发水灵。这柳眉杏眼,肌肤雪白细嫩,还有那盈盈一握的腰肢,想来比春芳楼里的姑娘还要柔软些。思及此,他更是浑身一震,今夜饭后还是要再去一趟春芳楼,才能泄心中□□。

  颜如玉打的什么算盘,其他人心里都清楚的很。

  颜从安虽是嫡孙女,但是父母皆亡,若是想嫁入高门大户做嫡子正妻也是不易。自古以来儿女婚配讲究的便是门当户对,大家世族对此更是计较,儿女嫁娶虽是两人之事,可背后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嫁女的一方想为女儿寻得稳定的终身依靠,娶妻的一方自然也想找的更多助力的妻族。

  那些高门大户往往不仅仅只有一个嫡子,那么妻族的门户与财势便更是尤为重要。颜从安没了父母,在颜家便是失了依靠,娶了颜从安,若是颜老太爷还在,或许有所助力,可若哪一天颜老太爷没了,那么颜家的下一任家主对这孤女是如何看待,谁也无法猜测。

  一般的大家族嫡子并不会迎娶颜从安这种父母双亡,在娘家失了依靠的嫡女。

  正因如此,颜如玉心里才起了别的心思。薛家小门小户自然是不在意助力与否。她一直惦记着的是陆氏留给颜从安的陪嫁嫁妆,当年陆氏嫁入颜家时候的场景,因着太过震惊,颜如玉依稀还是记得的。陆氏陪嫁的队伍,从颜家门口一直排到了门前长街的街尾。最主要是陆氏除了随嫁的那些金银珠宝、丝绸锦缎,还有一份更大的产业。当年的陆太傅心疼女儿远嫁,买下了花溪县的一座五百亩良田的田庄,与十间铺面一同当做陪嫁。如此丰厚的嫁妆,颜如玉光是想想便是眼馋,她心中的算盘打的噼啪作响。

  颜广信与陆氏过世后,因着有颜从安这个女儿,颜家也是无权处理陆氏的嫁妆,等颜从安出嫁,自然要当做陪嫁带到婆家家中去,再加上颜从安嫡孙女的身份,颜从安出嫁,颜家的陪嫁定也是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本文的小可爱可以收藏一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