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山水间(GL)>第104章 恩典

  听到君上的问话,蔡辩缓了缓神,率先致歉道:“老臣年事已高,又饮了些水酒,坐在席间深感疲惫,遂尔闭目养神了一会,没想到一时不慎睡着了过去,在御前失仪,请君上恕罪。”

  “蔡卿的年纪毕竟不小了,朕可以体谅你。”周怀语重心长的说道:“稍后若是没有其他的事,蔡卿可先行离席休息。”

  不说其他的,光是君上对蔡相的这份宽容大度,都教在场的百官好生羡慕。

  “臣谢主隆恩。”蔡辩谢恩完,忽然站起来向周怀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臣愧对君上。”

  周怀不解其意的说道:“蔡卿这是何意啊?”

  蔡辩欲言又止道:“臣煞费苦心想为君上添一份举世无双的寿礼,可奈何臣的能力有限,遣人在大肃上下搜罗了许久,都未曾觅得能够令君上心悦的礼物,所以……”

  “哦,是这样吗……”周怀略感失望。

  要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期待蔡辩的礼物,正是因为蔡辩这些年送给他的东西,每一份都让他十分惊喜。攒够了对对方的信任,因此他便格外的期待今年蔡辩的这份寿礼,没想到今年蔡辩竟没有搜罗到什么好东西。

  蔡辩话锋一转道:“不过臣还是勉强找到了一件珍宝,想要献给君上,还请君上屈尊俯就瞧一瞧。”

  周怀虽然对蔡辩的寿礼不再抱有期待,但还是露出了大方的笑容,道:“蔡卿既然都这么说了,朕岂有不见之礼?拿上来,给朕瞧瞧吧。”

  “臣遵旨。”蔡辩应承道。

  有了蔡辩前面的铺垫,众臣对他的寿礼反而盼望了起来,甚至有人暗底下发笑,准备冷眼旁观这位权相的笑话。

  蔡辩命自己的随从捧出一个长匣子来。在万众瞩目之中,他亲自打开了那个匣子,然后从内里拿出了一卷画轴,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徐徐展开。

  才展开冰山一角,现场便有大臣嘶嘶抽着冷气,惊叹声不止,不远处的周怀更是瞪圆了眼睛。

  蔡辩对众人的反应早有意料,嘴角不动声色的扬起,随后示意随从走过来,与他一人拿着一边的画轴,将画卷完全展开在君上面前。

  周怀急不可耐的从御座上起身,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下丹墀,来到画前。

  他凑近那画卷细看,竟连画面里山间小屋屋顶上的一根根茅草都能够明察秋毫,历历在目。

  天工造物,鬼斧神工,美轮美奂……周怀沉吟了半晌,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赞美眼前的画,一步一挪,仔仔细细揽阅着整幅图,不愿放过一处细节。

  蔡辩知意,一言不发的站着,不去打扰君上的雅兴。只是苦了那些站在画卷后头的大臣们,心里无比好奇,却不敢伸头窥探。

  许久之后,周怀激动的颤着胡子,向蔡辩问道:“作画者谁?”他对蔡辩知根知底,自然知道如此巨作断不可能是出自他手。

  蔡辩故弄玄虚的卖着关子道:“君上猜猜看。”

  “青绿画法当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笔下最为出色,后因李唐灭亡,五代十国纷争不断,无有传承者。直到我大肃宗室,□□皇帝五世孙周令穰,远习李思训父子旧画,埋首深凿,才又让青绿山水画法重现人间。”

  周怀顿了一下:“此画墨迹尚新,犹有残香,绝非古画,而论技法,又不似出自穰令之手。我大肃竟有如此的圣手,朕竟不知!”

  蔡辩吊足了周怀的胃口,才将手中的画轴交给了他人,走到了周怀的面前,施施然道:“正是因为君上善待黎民,治下有方,礼贤下士,才使如今天下海清河晏,四夷臣服,人才辈出。不瞒君上,此画正是翰林图画院中,君上亲封的画正谢棠所绘。”

  周怀眼中闪着精光,啧啧称奇道:“竟然是他。”

  他再次回味眼前的画,喜不自禁的连称了三个好字,道:“朕还记得当初他初入画院时,虽头角已显,但笔法仍有些许生涩,运色也不够老练。朕怜他天分,便将他带在身边,时时提携。没想到短短几月不见,他竟能有如此进益,朕果然没有看走眼。”

  蔡辩顺势搭腔道:“还是君上教导的好,若没有君上细心指点,谢棠今日也无法绘出如此长卷。”

  周怀被他吹捧的脸上尽是笑容。

  蔡辩又接着说道:“此画虽成,但却还未起名。臣斗胆还请君上赐名!”

  “此画画尽显我大肃山水秀丽,湖海浩渺,不如就叫它《山海图》吧。”周怀大手一挥道:“这份寿礼朕很喜欢。你和长延,朕重重有赏。”

  “谢主隆恩!”蔡辩当即跪下叩拜道。

  -

  赏赐的旨意送到翰林图画院的时候,谢棠正在教导几个新进的生徒研墨。

  “研墨时,要细要徐,手腕缓缓转动,切勿急躁……墨如果研不好,到时用在作画上,一个不慎便会毁了整幅画。”

  几个生徒刚领会她的意思,正要各自下去练习的时候,外面传来的喧闹声将他们本来就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谢棠不快的皱起眉头来,走出去正想问问怎么回事,梁世成便一马当先闯进了学堂中,手拿着圣旨,向她贺道:“谢画正大喜啊!”

  谢棠掐算时间,也知道君上应该看完了自己的画,梁世成出现在这里,多半是送赏赐来了。

  她装作不解的问道:“什么风把梁内监吹来我们翰林图画院来了?”

  梁世成笑眯眯的说道:“君上很喜欢谢画正所献的寿礼,特命梁某过来宣诏,要赐谢画正翰林待诏一职。”

  闻风而来的画院众人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提前看过《山海图》的宋子房露出欣慰的目光。

  梁世成随即打开圣旨,宣读君上的恩典。等他念完将圣旨交于谢棠后,当即将谢棠扶了起来,恭维道:“以后就不能再唤谢画正为谢画正了,而是谢待诏了。”待诏的意思,就是随时听候君上的命令,这也意味着谢棠离君上的距离又进一步。

  谢棠微微笑了一下,按规矩往梁世成的袖子里塞了一锭银子,然后问道:“可否问一下君上现在何处?谢某领旨后,理当面圣谢恩。”

  袖子里银子的重量,让梁世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对待谢棠也更加客气道:“君上刚从寿宴上下来,眼下理应在紫宸殿中休息,谢待诏此时过去,恰恰合适。”

  谢棠明白了,送走梁世成后,她便拿着还没有揣热的圣旨去了紫宸殿。

  通过太监的引荐,谢棠来到了紫宸殿中,彼时她的画也被搬到了紫宸殿里,周怀对它爱不释手。

  “长延你来得正好,朕也正想召见你呢。”周怀一看到谢棠来,便笑逐颜开道。

  “你是如何将画面绘得如此细腻而亮丽的?”他一边再次端详《山海图》,一边好奇问道:“朕见过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也与周令穰谈论过画技,他们的画虽好,但都不如你这幅画来的耀眼。”

  谢棠老老实实回答道:“兴许是因为臣这幅画并不止绘了单单一层,从绘墨稿、赭石红上色、石绿上色、石青上色,一层层叠加起来,若是细数起来,臣总共绘了五层。”

  “原来如此。”周怀犹如醍醐灌顶。

  谢棠瞧周怀高兴,顺势拿起手中的圣旨,道:“臣已收到君上的圣旨,特来谢恩。”

  周怀不以为然的挥挥手道:“不过是给你提了一个官职而已,有什么好谢恩的。”

  “君上对长延恩重如山,不仅仅只因今日之事。”谢棠恳切说道:“长延初入画院时,方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小生徒,若没有君上的一路提携与指点,长延也不至于能够进步如此飞快。”

  同样的话,出自蔡辩之口和谢棠自己之口的意义是不同的。

  周怀闻言,走到谢棠面前拍了拍她的肩,道:“孔子七十二徒,却不是人人都像颜回、子路那般出色。朕虽然提携了你,但如果没有你自身的勤勉努力,你也不会有进益的。”

  话虽这么说,但谢棠仍十分感激君上,不舍在心头一晃而过,自由的念头还是占据了上峰。

  谢棠酝酿了片刻,终究还是启齿道:“长延想借今日君上寿辰,求君上赐长延一个恩赐。”

  “但说无妨。”周怀正在兴头上,不疑有他。

  “长延想暂时离开画院一段时间……”

  谢棠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了周怀的打断:“为什么?”

  周怀面露彷徨之色,目光紧盯着谢棠。自己刚给她升了官职,谢棠就想走,难道是不满意自己给的赏赐?

  谢棠怕君上误解自己的意思,一鼓作气说道:“长延之所以想要离开画院,并非画院中有什么不妥,而是因为长延此番画完《山海图》后,发现自己的画技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闭门造车终是穷途,长延若是一直待在画院中,恐此生造诣也仅限于此了。长延想为君上画更好的画,也想让自己的画技再进一步,故而便打算多出去走走看看,遍访名山大川,揽阅五湖四海,求君上成全。”

  谢棠给的理由正当且合理,周怀尽管想将他留在身边为自己所用,但在这样的理由下,也不好拒绝她。

  他沉吟了许久,才道:“你言之有理,朕若是拒绝了你,倒显得朕不通情理了。”

  “既然你执意此行,朕便答应你。”周怀惋惜的叹了口气,忍痛割爱道:“但你也要答应朕一件事情。”

  ……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