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穿成游牧女首领>第112章 、上官绣的通牒

  云州县衙, 徐四光正与县令杨仪在客厅饮茶。

  面对徐四光唉声叹气,不断举杯喝茶宛若喝酒一般消愁,杨仪不动声色问道:“徐总兵此番去州衙需待几天?”

  徐四光眼神闪烁, 虚报时间:“大概二三天。”

  杨仪只是笑笑回应,其实他早就知道州衙的打算。继续打造民族英雄团结万民凝聚人心。从而打下立北州王的基础。

  萧穆两家好不容易达成协议, 州衙又怎么会错过这次机会?

  虽然北州王不是明王担任, 但权力制衡的目的是一样的。如此州衙退而求其次答应穆家改立荆州郡王李聪。

  再想到另一个郡王李智的下场, 杨仪不仅唏嘘起来,太守曾经考虑过将上官总兵推到那个位置,结果其他人因为上官绣性格难驯, 与突出的实力,怕无法掌控, 通通都反对。

  并且以她是胡人为借口推翻太守的提议。

  实际上在胡人狂风肆虐的二十年来, 楚人与胡人早就没有边界感, 胡人四州自治旗下还不是一众楚臣楚将。尤其是北草原的军师团尤为出名。

  州衙也是旗下爱将唐天放乃是回人, 一样还不是为州衙效忠,被州衙重视。

  说到底州衙大部分人还对上官总兵抱着敌意与轻视。有进步人士试图在州衙和总兵之间找个平衡点, 那个人就是赵青。

  赵文鹏就是那个从敌视逐渐成为认同上官绣的进步人士。

  自青州一战,他便跟换了个人似的,在州衙中心力挺上官绣,打得众大人措手不及, 无所适从。

  “徐总兵,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杨仪看着面相忠厚的老实人,即将成为牺牲品, 他是非常同情的。

  徐四光嘴角苦涩一抿, 故作大笑:“杨大人请说, 不然以后老徐可能没有时间再听。”

  言外之意, 这哪是没有时间,分明是没命听。

  杨仪见他心里揣着明白,十分欣慰便道:“徐总兵可听说,赵文鹏因何一夜之间改变对上官总兵的态度?”

  “难道不是因为青州一战?”徐四光早就听说了。而且就青州一战,他老早对上官绣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她又立了个军法庭更是平息了老百姓的怒火与冲突,大收民心。

  现在青州百姓对上官绣尊敬多过惧怕。

  还有歼灭屠夫兄弟帖木的壮举更是让州心的百姓如雷贯耳。

  如今上官绣已经在各州各地扬名立万,更是拥有独霸一方的实力。

  她的能力已经不能用出挑来形容,根本是百年难遇的帅才。

  现在开始有人对她抱有很大的期望。

  尤其是商人团队更是把身家都押注在她身上。对她寄予厚望。

  杨仪道:“据我所知,赵文鹏并非轻易改口之人,除非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看待上官总兵,这是其中一点,最重要的是另一点。才足以动摇他的决心。”

  徐四光渐渐地被杨仪的猜测所吸引,他愕然道:“哪一点?莫非是……大军师?”

  杨仪笑笑不语,顿了下,又继续说:“前阵子总兵收少将军为义弟,便是为了打压外面的流言蜚语。”

  “你猜她为何那么做?”

  “我还是了解她的,她都是出于一番好意。而且她和田大将军交情不错,会帮他也是应该的。”徐四光低头眼神变得黯淡无光。

  杨仪却啧啧几声,反驳道:“那你就错了。”

  “据我所知,总兵和大将军的关系远不如和你亲近。当然如果大将军活着回来,他们肯定会成为友谊深厚的伙伴,但很遗憾……”

  徐四光眼神微微一亮,再抬头,十分震惊地盯着他:“什么意思?”

  杨仪见他终于明白过来,看来不算太蠢,他便多提点几句:“如果大将军早就和总兵搞好关系,那总兵肯定会不惜一切阻止他去北草原,又或者想其他办法应对。”

  “可惜并没有,这就代表大将军出发前与总兵关系并不算太深,怎么就收了少将军为义弟,让世人都误以为她和大将军关系匪浅?”

  “很简单,下官觉得这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心情,总兵虽未表现,但她做得每一件事,在如今世道,都算得上良心的表现。”

  眼看徐四光表情越来越多彩,杨仪最后道:“总兵会对大将军抱有遗憾,但若有一天这个遗憾和悲剧再次出现,并且发生在她能阻止的时刻,你猜她会怎么做?”

  话落,杨仪从椅子起身,踩着官靴踏出门槛,仰头望着蓝天,道:“徐总兵,下官言尽于此,希望你能好好珍惜这份情谊,莫因这份情谊遭人算计,而害人害己。”

  徐四光听完蹭一下起身,神情动容,双拳并握,眼睛紧紧盯着杨仪的背影,他语气颤抖道:“莫非……莫非。”

  话音未落,衙口突然传来一阵轰动的声响,一个衙差更是激动跑来上报:“启禀,大,大人,青州总兵亲自下云州说是要拜访您。”

  杨仪立即挥手:“快请总兵进来!!”

  他赶忙去亲自迎接,徐四光也赶紧跟出来,道:“等等我还没说完……,还有,赵文鹏改变的另一点是因为大军师的话,那大军师……”

  然而杨仪早就把他甩在脑后,都不知道有没有听见,就算听到也只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毕竟有关大军师的事都涉及机密。不能轻易谈得。

  衙口隆重排满人接待青州总兵,阵势浩大,场面轰动,连着云州百姓都跑来凑热闹,所有人都好奇传说中的阎王娘到底长什么样?是不是青面獠牙怒不自威,或者一出现就有吓跑魑魅魍魉的煞气。

  可惜那么大阵势,正主久久未现身,云州衙差和官兵基本白等。

  因为上官绣已经从后院进去了。

  接她的是赵青。

  赵青比半年前稳重多了,她一声不吭在前头带路,等拐弯时,她停住脚步。

  “师父,徐老头就在里面。并且周围都是我们的人,层层保护,绝不会让他轻易被人带走。”

  上官绣并没有直接进去,反而特地停留半刻问赵青:“这是你叔叔的安排?”

  赵青梗了下脖子,犹豫会儿:“是。”

  上官绣得到答案便没有再问,为什么赵文鹏会站在自己这边?事实上卫盟府后,她就感觉到赵文鹏的态度大变,处处维护自己。

  试问曾经看穿自己意图,知道自己野心,提防自己的家伙,怎么会轻易改变看法?说他押注,也算是聪明人。

  然而她并不这么觉得。

  赵文鹏更像是被命令行事。

  上官绣走进后院,从庭院穿过来到,果然见到了徐四光。

  徐四光似乎感应到,他转头过来正好撞上上官绣阴郁的沉眸,还有十几步距离,便感觉气氛突然变得沉重。

  徐四光表情闪躲,不自觉退后一步:“官绣,来了。”

  上官绣继而走进客厅,徐四光整个人都紧张万分,这还是他第一次感觉自己在被上司批评教育。

  以往他只当上官绣是后辈,现在却不同。

  上官绣的气场亦越来越强势。

  她的视线都仿佛酝酿着一股凛冽的锋芒。

  但凡做错事的人都逃不过这双眼睛的审视。

  上官绣并没有第一时间提起州衙,反而像以前那样战友间嘘寒问暖。

  “这几天吃得好,睡得好吗?”

  徐四光回道:“该吃吃该喝喝,和以前没区别。”

  只是吃得没以前多,操心的事也让他焦头烂额。

  上官绣确定他是实话实说,特地告诉他道:“赵青就在外面守着,没有我的命令,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赵将军?”徐四光十分惊讶,他越发肯定赵文鹏是站在上官绣这边的。可如果赵文鹏站在上官绣这边,那岂不是要和州衙对着干?

  和效忠一辈子的州衙对着干,怎么想都令人费解!

  上官绣似乎看穿他想什么,便又道:“赵文鹏此举或许在执行命令。”

  不言而喻便是大军师的命令,大军师就曾是州衙的一份子。

  此时此刻州衙内部已经产生分歧。

  显然就在卫盟府那会,赵文鹏或者大军师就已经和其他人政见不合,分道扬镳。

  其实上官绣并不知未来岳丈亦曾在卫盟府时支持过重点培养她的计划,然而防胡之心过甚的保守派却拒绝执行。

  于是计划就搁置下来。

  如今赵文鹏倒戈,分明代表计划又重启了。

  那么关键人大军师一直未露面,局势却井然有序地发展。

  到现在,连上官绣都不得不佩服这位古人的智慧与战略。

  尽管她怀疑过对方也是穿越的,但现在大军师的种种表现,足以证明他并非同乡。

  因为他的思路和她不同,保守中又固执地探索平定的乱世方针,显然并不是现代思维。

  徐四光深知此时自己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因为他已经答应州衙,拥立李聪。届时新的北州同盟府会在大楚拔地而起。

  赵文鹏和他,还有李聪,便是北州同盟府的中区,作为团结楚人共进退的机构,他必须成为其中的一环,才能顺利运作。

  “抱歉,官绣,这是老徐单方面的决定,即便是你也无法阻止我。”徐四光低头示意,表明自己的决心。

  他怕是要辜负上官绣的一片赤诚。

  杨仪说的对,上官绣便是来阻止自己成为棋子的。

  但此局州衙显然胜券在握,死死抓住徐四光的爱国之心。

  “我不想成为千古罪人,至少,至少可以为同胞们做点什么……老徐我一生愚笨,不知官场险恶,只知投身沙场,指哪打哪,倘若哪天因为我的决定造成……我会死不瞑目。”

  徐四光诉说着自己的决心,脸上感激涕零又带着悲恸,那是对现实的妥协与无奈。

  然而上官绣只是平静地注视他,并未开口,直到徐四光下定决心那一刻,她才缓缓启唇:“我何时说过要阻止你?”

  徐四光瞬间一愣,接着整个人都呆住了,微张的嘴巴,就这么张着,合也合不上。

  敢情说半天,是他表错情了。

  “那,那我。”

  上官绣掀起衣摆坐在椅子上,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提着茶盖,吹了吹,并未立刻饮,却在下口之前毅然而然对他下通牒:“北州同盟府,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