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巾帼裳>第107章

  “……”

  双双看着对方,一句话都不说。

  其实这样的安排,说来也合理,“其他几个人呢,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不会她们走后,人就不要了吧。

  若是肯定会好生安顿的,“待都平安之时,何去何从全凭他们自己做主。”这当然是不符军中规定的,可他们要是真有想离去之意,这恩典她明覃自然也能讨得来。

  面对这样的答案,江诗也不知该说点什么好,都说到这份上,自然也就没她操心的地方了。

  束影听她俩把重要的事说了又似乎没说,“所以要什么时候大大方方地穿过这个村子,榻上回京的路?”反正是不想待在这个地方了。

  “待村中这两日无异样,便可着手离去的事。”

  现在还不是非常安全的,最好还是时间往后延延,多加一层保障,比到时猝不及防的好。

  自回来的两日未收到任何信件,派出去的人也一一安全回来。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她们俩又如约的一起去了一次,瞧着一切无异常,才又回来着手安排着回去的事。

  兴许是过于谨慎,总觉着事情不该这么简单,可真要说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最后也是照着原先计划好的时间打扮出发,所谓做戏做全套,村里的轿子是停在了几乎无人经过的路口,抬着的多是带来的人,她们俩作婢女样一左一右伴随着,全程未说过一句话。

  为了不过于明显,歇脚的地是选在了人家的后院。用不着的轿子再倒卖给别人,虽比不上头次花的钱,总好过在自手里可惜了。

  “你俩盯着我俩看什么?”傅晨第一时间注意到对面两人的不对劲,“这身装扮,很奇怪?”可她记得出发时也没谁说个不是啊。

  问是问了,看到的却是两人相当同步地闭口不言摇头。

  见是这番情形,她也懒得多舌拉住明覃的手腕往前走,“马备了吧。”朝一旁跟着没离开的人开口,听人回道:“已经去牵了。”

  听到这,她满意地点点头。全然不在乎身后的两人,看马过来牵着绳子递给旁边的人,而后骑上后望着旁边,关注着对方在留恋身后就开始扬长而去,明覃在身后连忙跟了上去。

  身后的两人不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路算得上顺利,不曾遇到什么人,更别提什么来与她们搏命的。

  安全是所希望的,异于平常难免怀疑。

  即便当下无事,更倾向于是有人为其扫了障碍。

  傅晨先去都察院,在走前是有说明,在名义上仍属于玩忽职守,故而小惩大戒是少不了了。

  至于江诗则是被要求待在常医堂,非传召不不得出堂半步。

  而明覃在五日后被传唤到宫中,如今的情形可谓是一如所知。

  “众位爱卿有何话要说?”长垣坐在那问着众人对此的意见,不出他意料的话,定又是说个没完,“但说无妨。”即便强调多少遍不用再说,结果还是一如既往。时间长了,他倒也不在意这四个字的、

  果然底下的几位开始坐不住,“老臣以为……”还没开口就被身后人拉住衣角,不过此人仍固执得很,“老臣以为明将军此番举动并无不妥,陛下不必为此耗费过多精力。”

  此人的话让跪着的明亲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在她心中突然变好的人不是有利有图就是有更大的阴谋在等着她,毕竟这些都曾一一灵验过。

  先开口的人是督师于盈,说话多是保持中立,可从未真正站过任何一方,也并非是让谁吃到甜头就能让人一直痛快的类型。

  今日开口竟然是为了明辞君,可看上去总会有种维和感。

  与他辨起来的人也不在少数,“于督师此话差矣,人是在明将军手中丢的。不论因何缘故她都得担着一部分。”要真没有的话,不介意暗地里添上一点。

  “丞相此话就不对了,同人交战难免会牺牲性命。如今有这样子的机会,大家心里明白,自然就不愿留下来了。”他句句属实,没编说明不存在的谎言,“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就是将他们全家都给斩了,怎么摊也到不了明将军的手。”于盈一向看热闹不怕事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得轻描淡写,可在明覃听来犹如刀割,这人方才有说要灭九族的大罪。

  完全可以将人传唤回来,又何必去招惹从未牵涉其中的人、

  原以为是为明覃说好话,却也不过是下以她的名义做些毫无人性的事。

  这件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倘若要再继续下去,怕是每个大半年是不可能的。

  长垣在听完念叨后,直接说明了他的立场,“朕准奏,此事无须再谈。”最后的最后让他们有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说完就退朝,大臣们如何议论于她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拜别后便离开了此处。方才进来时就没见着兄长,如今出来也未看到守着她的人。

  看来是有什么事耽搁了,所以她只好自己先回去。

  回到自己书房的长垣,一眼就望到站在那的明常君,“舍妹还真是个会惹事的,明明小事一桩,好些人抓着把柄不放。”每次事儿是不新鲜,可这说辞套路大致相同。偶尔得空时,他会在想,这到底是得罪了什么人。

  “牢殿下费心。”明常君作揖表示感谢,“臣是有事禀报。”刚说完就从袖中拿出卷着的卷宗来,“请。”说着将其摊开放到对方跟前。

  望着手中的卷宗,“你知道我派人去爪羊村的事儿了?”这么难寻的孤本,其中非常重要的,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