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巾帼裳>第55章

  江诗左手扶着碗,右手的筷子半刻捞不到一口面,“我做的有这么难以下咽吗?”明覃吃上的这几口发觉也还好啊。

  很明显的是对方直接略过这个问题,“你相信那个阿嬷说的易容吗?”将一人的容颜,言行从头到尾改变,没有当初丝毫的变化。

  可写的那些又在明确地告知,他其实什么也没变,同样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就在为这一直郁郁寡欢的嘛。”明覃停下手中的碗筷,正经地看着对方,明确的回答着这个问题,“且不说易容的事,关于李,大夫的事,阿嬷自己也说是传言啊。”那大夫姓甚名谁,还真没完全记住。

  她注意到对方的微妙表情,继续道:“阿嬷说的‘传言’若是真的,那自然易容这事也是有的。”听了那些,她也有稀奇。虽然常年在边外,可关于这还真是头次听。

  明覃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眼前人无任何表情,她都不知是否自己说错哪句话了。只见对方默默吃完了碗里的面,而后又半晌不说话。

  她趴在桌上慢慢的,尽可能小声的吃着剩下的面。

  静悄悄地收起桌上碗筷赶往厨房的途中,“谢谢。”忽而听得身后人说出这么一句,她一时竟多了几分愉悦,“不谢,你吃得欢心便好。”

  “面挺好吃的,”江诗站在门边关注着人的背影,“你厨艺不错吧。”她是个小白,所以这么大了,还常去师傅那蹭吃蹭喝。

  听到她这般说,明覃的兴趣来了,“我同你说,我会的可多了。你要是喜欢,改日我给你做拿手的。你知道吗,我这——”还没人尝过呢……

  江诗看人回过头说起,“好。”她露着灿烂的笑容,“我等着。”是实话,她记下了。

  “真的?!”眼前人有些惊讶,毕竟话还没说完。“我可从来不唬人,你赶快收拾收拾吧,时辰都不早了。”江诗想着再不打断,怕是对方能聊到天亮。

  “对对对。”

  仍窃喜的明覃,此时心情大好,一路上都欢快着。

  望着脚步轻快离开视野的人,江诗脸上的笑容收了回去,关于李其的真实身份,她还没下定决心要告诉谁。

  这件事,从头到尾本可以不涉及其中,可在最后有牵连的人却是她。明明可装作无事人一般,可最终放不下又无能为力的人也是她。

  离开人视线的明覃,欢快的脚步停了下来,她自知江诗心事重重,哪怕是方才言语中透露着无妨。可她那样的人,装得再像还是容易看出破绽。

  第二日,两人还未吃上一口热饭,就听得林言唤她们,“苏大人料定两位大人还未起,让我这时候来唤,免得待会犯呕。”一听这话,已然没有吃的欲望了。

  跟着林言的脚步,在湖的下游远远观望平躺在地水淋淋的人,脸部被一蓝色方丝巾盖着。再走近时,尸首的手部有些浮肿,掐捏时并未泡浮之感。

  苏染在人群中了解完关于尸体的状况,走回到原处见江诗正要掀开面部的丝巾,连忙唤住提前预知:“别~,……面部过于…残~忍,最好提前掂量下。”他当时看的时候,心中暗道为何吃了早膳。

  蹲下手拿捏着丝巾一边的江诗,听着不远处人同往常不同微扭捏的话语,回头见人连表情都格外用力。越是这样她越有些好奇,她转过头看了明覃一眼,只见对方侧着身挡住脸,让自己尽最大可能看不到。

  掀开面对面的瞬间,脑中还未反应过来,右手已立即盖上。她确定是有些高估自己承受能力了,但还未到要吐的地步。

  在慢慢走近看着全过程的苏染,见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他在一旁无奈宠溺地笑着。“说了还不听,”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是打更人发现的尸首。我们的人赶去时,沉着尸体的木板被卡在拐道上,”那时还未盖上丝巾,所以他是看到了第一眼。

  “如今是没法子从脸来辨别是何人,刚问了一圈说这衣物是旬邑坊的。”这地方他们好像还未曾去过,他想了想撕下尸首身上的一块布来,“我同明覃去一趟,林言留下来。”再吩咐其他几人将尸首抬去镇堂,围观的百姓一一劝散。

  苏染从百姓们口中得知旬邑坊的料子难求,无论达官贵人亦或是朝廷官员,在他那一律过题方可进。品行不端名声不好听的不必过题,统统是不可进的。

  门庭若市,这看上去坊子开的地过于偏僻,在百姓们口中确是受欢迎的。

  在大门时便有小厮拦住他们询问名姓,“在下苏染,这位是…”他想着明覃这几日在外传的言语,所以有些踌躇。刚想说其他名时,这小厮在他们面前开口道:“须她自己报。”还不让说话,他只好双眼紧紧看着旁侧之人。

  救命,千万别说自己的名姓,他可不想一人答题啊……

  在来时明覃就有听对方说过的话,“小女子江覃。”还是无意中说个名字吧。

  听到这两字的苏染迷惑地皱了皱眉,他转身发觉旁侧之人还真是面不改色,原想着会用‘江诗’这名,未曾想还能现编。

  “二位请进内堂,”小厮此时面带笑容,里头掌柜的吩咐过,来得人若带‘明’的,一并不允入。“等上片刻便到你们了。”

  里堂人还真有不少,明覃这时竟把方才准备的挂巾围在脸上,走在前方的苏染找好位子见人此番,让人坐下后小声道:“怕有熟人认出你?”刚刚在看尸首怎么没见挡一下,幸好这里头不少女子围上面纱。

  她歪着头同样小声回道:“你身后左侧第三个坐着的人,”听到她这么说,苏染好奇转过身瞧上一眼,“这不吴大将军嘛。”这他也认识,如今不是常年待在家中,仗着早年的名声得了不少好处,今日怎的有空也来这地方瞧这份热闹。

  两人无法再谈下去,只因身侧之人渐渐多起来,楼台上开始放题。

一面之缘

  经过一层层的选择,他们获得正式进场的机会。

  那些未能进场的,一一记录在册,两年内不得再入。

  接待他们的是旬邑坊的二坊主,名唤澄虞,坊间则称其虞坊主,还未见时便叮嘱过按坊间称呼来唤。

  “二位对何事感兴趣?”她整理着衣衫,头发全数用一簪子挽着,不施粉黛清秀之姿。不用细想的就是这人刚起身不久,苏染望着从远处悠哉赶来的人,先行扭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