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巾帼裳>第5章

  “有这功夫,你不如多训几个近卫,好保护你这个殿下。”

  来年天中,新制度在各地推动实行,多地乃至宫中皆有不少人参与,只是在宫中的人都需要过太子殿下的目。

  暮色苍茫,他在烛光下一遍遍过着,瞥见江吟荷时愣了下,左手停在半空刹那,将其从原先舍弃的左侧又拿到了右侧,放完又定睛了许久。

  所幸的是江吟荷过了初考,复考最终留在宫中并被安排在姜院判的手下。

  如今想来,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殿下,是江副使。”离苏叫住刚转身踏步的长垣,“殿下怎么会知道副使是想去找明将军的啊,我觉得她们俩的性格,是不太适合待在一起的吧。”可面前的这个殿下就一口咬定她们俩适合,还点名要姜院判。

  长垣给了个意味深长地笑:“回去吧,她们的事让她们自己解决。”她们会相遇,可能是萍水相逢,只是他把这个时间提前了。

  楼阁下的江吟荷走了好长时间,去了好些地方皆未找到人。

  回到住处的长垣又收到密信,是妹妹的信物以及一封信,他边看边朝影卫问道:“那边又说什么了?”一次次的退让反倒让人得寸进尺。

  “倒也没说,”影卫这次又没说实话,“寄来这个说表示人安全。”长垣此时并未在意这些,定睛看着手里的信。

  见他面无表情放下手中的信,“这个地方与公主和亲的部落是有什么联系嘛,否则怎么会还未开战就写信来说要休战。”若是在军队未出征前这封信便能到,也不用再做一出戏。

  收好信封的长垣闻声回道:“这霄林部不过是青平关的一个小部落,常年爱在边境闹事,这青平关收了好处,自然不会管。这不是得到消息,胆小怕事了,才会又让部落首领送赏到青平关,希望能平息。”谁曾想青平关的首领是个眼馋的,愣是让霄林部作战半月。

  “您上次说宫中有人内外勾结——”

  “……这可不是你该狩猎的了。”

  长垣虽然不想他们国有这些事情,但说起来也没什么,“那些大臣们当中若真没有勾结。仅因为站在张丞相一边,就都跟风支持,那还真的是乱了。”那他可真得考虑将这些大臣全给换了。

  他拿起奏折端坐观看者:“文官谋略不是你该考虑的,”许是看他平时无人谈论,“大事上也非一日可决断,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你要喜欢这些,我改日给你请个师傅。”学学字入学就不用每日在他跟前念叨。

  “不用,不用。下官想起还有要事要处理。”让他文绉绉的,那还不如多学几招武。

  见眼前人跑的没影,长垣轻轻摇头微微笑,“不喜欢还硬要装作想学的样子。”

  是啊,不喜欢还硬要装作想学的样子,这也是在说他自己吧,明明不想当这个太子,不想处理这个政务,不想去把每件事的得失都斤斤计较……

  刚开始的他,不是这样子的。他只想回京后还能吃到母妃做的糕点,妹妹的欢笑。如今这些都没了,他要将伤害过的人一一除掉,要做到不沾自己的手。

  还有好长的路,而他名、权。利都要。他要让明府为自己所用,还要张家倒台,权则会到自己手中。

  而在他冥想的这段时间里,江吟荷如愿找到了明辞君,这个家伙哪儿也没去,竟然待在房顶,一直仰视月光发呆、

  这么高,可要老命而了,她能做的就是搬个马扎坐在底下同对方一起仰望。

相谈甚欢

  这站在高处的人从找过来就已待了一个时辰,且不论她没找到人的时间,“你从醒来就出门了,要不——”要不还是吃几口。

  她话还未说完,就见对方从上头一跃飞了下来,第一句就是,“有凉糕吗?”听语气许是喜爱之物,“再配点清淡的菜。”说完吩咐院中的婢女去尚食堂。

  江吟荷本就是个在安慰上不善言辞的人,“这,来得委实有些晚了哈。”现下两人干坐着,她越发坐立不安。

  “我这暂且用不到人,你若有事可以回去的。”明辞君看得出人并不是不想陪着,所幸让人先回去反而是好的、

  只是眼前这人似乎没看出自己在给台阶,“没事,再说我也没吃,一起一起。”她都快饿的动不了了,怎么可能会先回去呢。

  好容易才等到晚膳,她们自然第一时间品尝,“我清楚武对你的意义,可身体才是驱动的关键。再说,也不完全不可痊愈,你没必要为这伤害自己。”她嘴里正吃着,想到这么一句就如实说了出来。

  “若是哪天谁来告诉我再也无法学医,连最起码的行医救人都做不到。我估摸连你一半都做不到,当然,我们且都可让其化为乌有。”江吟荷说的真切,只是明辞君仍存留在自己的感悟中,仍未把这些听进耳里。

  她观摩眼前这人,微妙变化在告诉自己还是有些作用的,只她心里也明白话并没有自己想通彻的重要,所以寒暄几句便离开了此处。

  昨日睡得不好,今日再不好好休息,那她明日真真是不好了。

  婢女收拾完明辞君眼前的餐桌后,她崴在床榻看向窗外的月色,扑闪着眼在放空。

  戌时刚过,有人在屋梁来回穿梭,最后在此处停留,只还没待上一刻钟,其中一人就被解决,剩下一位并打成重伤故意给放走。

  而此时的明辞君仍静静地坐在那,只简单挪动为了让自己舒适。

  方才的声响,她听得实在,只是有人帮忙倒也懒得动弹,“这敏觉度不该是你啊,”这时从大门毫无畏惧进来的人,身着一身黑衣,梳着高马尾佩戴者玉发簪,腰间一把匕首异常瞩目。

  闻声不觉耳熟,见人样貌更如是,是有两年未见,“有人动手我又何必费功夫。”虽只有一面之缘,然她记人清楚得很。且对此人算看得上,觉着若是交也是可以交的,所以平添出一份亲切感。

  “倒还挺会坐享其成。”说着自行坐在凳上,喝着热茶,“在下束影,当年匆忙未道名,我就是个四处流浪的主。”她这人吧,就是识人看得顺眼,主要对方愿意,她是很乐意交情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