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未完待续,侵权必究!

  、四四、多案交错(上)

  谁知第二天,韩府门外就迎来了一群官差,说要进府搜查杀人要犯。韩叔一边应付着,一别悄悄着人去告知韩将军。

  韩将军听了,一拍而起,让小青师徒在里屋避一避,自己来到门口,严厉地道:“你们谁是管事的?”其中一个官差站出来道:“我们奉相国大人之命搜查钦命要犯,还请韩大人配合。”韩将军:“你还知道这是韩某府邸!我韩某像是你们要搜查的要犯吗?”

  那人退缩道:“不是,小人们要搜查的是个女子。还请……还请韩大人让府里的女眷出来让小的们认一认,也好排除嫌疑,回去交差。” 韩将军怒道:“放肆!老夫的女眷岂容你等无礼!要搜查韩某府邸,去请皇上的圣旨来!”

  一旁的韩叔听了道:“将军,既然几位官差说了,那就让女眷们出来给他们认一认也无妨。我们府里都是些多年的旧人,排除了嫌疑,官差们回去交了差,也免得他们以后再来府上骚扰。”韩将军没有言语,韩叔就转身进去请女眷们出来。

  韩叔虽不知小青师徒之事,然身为将军府老人,早已见多识广。见韩将军留了小青师徒在此住下,又不让官差进门,便知其中有事,因此嘱咐府里的女眷道:“官差说要找一个命案犯,你们出去给他们认一认,去去疑。都不要乱说话,只站着就行了。”

  不一时,一众女眷仆佣都出来站在院子里,韩叔让官差们就站在门口看,不准入内。官差们看了一阵,摇了摇头道:“确实没有我们要找的人,那小的们就不打扰了。”

  官差离开后,韩将军道:“看来你们得尽快离开临安。今日虽然应付过去了,但如若秦桧真的找到蛛丝马迹,拿金人做文章,跟皇上说杀了金人不找出凶手会影响到两国的和平大局,那时只怕我也护不了你们了。”

  于是第二天,韩将军父子又带着几个仆佣出门泛舟西湖去了。小青和师傅混在其间,如今是寒冬天气,师傅特地让小青多穿了一些,让身材看起来很臃肿。两艘小舟沿西湖游览了一圈,趁着中午人少时从钱湖门出了城,那边出去是凤凰山脚下,山高险峻林密,正好掩护。

  韩将军给了二人准备了足够的银两,暗自嘱咐道:“保重好自身,也要妥善保护好手中证据,等我的消息再回来。” 子温也对小青道:“小青妹妹,善自珍重。等风声过去了,我就去找你。”小青师徒答应着去了。

  韩子温送走小青师徒后,按照白秒一的嘱托赶去了师徒几人在梧桐巷的住处。说明身份后,嘱托白禄他们几个一同回青城山暂避,又让白禄带他去找白素贞。在保和堂后门,他将小青师徒离开临安回蜀地避难的事告诉了白素贞,又道:“如今,小青之事才是秦桧的心头之患,珍宝的事,只要秦桧没有证据,就不能拿你如何。姐姐只要咬定之前的说辞即可,千万不要让他们查到你和小青还有白姨娘的关系,否则他抓不到小青会从你身上下手。”白素贞答应道:“韩公子放心,我绝不会让他们从我身上查到师傅和小青。珍宝之事,就让他们的线索到我这里为止吧。”

  次日一早,白禄便带着几人跟白福私下交代好后也离开了临安。

  小青和师傅出城当天离开临安后,见暂时安全了,便渐渐放缓了步伐,在路边一个破庙

  里凑合了一晚准备等第二天再赶路。师傅这才把韩将军的顾虑和建议简要跟小青讲了。

  小青听了道:“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万一那秦桧活个七老八十呢,我们岂不是要躲一辈子?”师傅道:“秦桧能活多久为师不知道,但终究咱们都比他年轻。何况,在为师这个医者看来,秦桧这样的人,心理阴暗,日夜算计着害人,又要防着被人害,劳心费力,多半是不能长寿的。”

  小青不禁一乐道:“黑心之人,不被雷劈,也该早点得病死。”继而又担忧道:“师傅,我们走了,姐姐怎么办啊,他们可还盯着姐姐呢,姐姐一个人能应付吗?”师傅叹道:“为师也正担心,她刚生完孩子,虽然有白福在,但也还有许家那一大家子。所以,咱们暂时不能走远。如今既已出了临安,前面是徽州城,咱们就在此先看看情况吧。”

  于是第二天,师徒二人进了徽州城索性停了下来,找了个地方吃了个饭,准备再找个僻静的客栈先住下来,然后再去买两匹马。谁知客栈还没找好,白禄几个就追了上来。他们几个骑着马,本就比小青和师傅走的要快,又一直想着赶紧追上小青和师傅,因此很快就追上了。

  师傅见他们几个到来,想了想道:“青儿,不如白禄他们几个陪着你一起回青城山,不,还是别会青城山了,去峨眉山吧,那里山势险峻,躲进去,很安全。为师留在这里暗中照看着你姐姐。”

  小青不肯:“小青怎么能丢下师傅和姐姐在此独自躲回去呢?”师傅劝道:“青儿,你韩叔叔说的很对,你现在才是秦桧的心头之患,你万万不可在官差面前露面。你姐姐的事,并没有证据,他一时并不能拿她怎样。为师留下也只是以防万一,你就别坚持了,跟他们一起回峨眉山去吧。”说着把韩将军给的银两分给几人一些,嘱咐小青去买匹马。小青这才不情不愿地跟着白禄几个走了。

  送走小青几个后,白秒一想起自己从苏州取回来的那些王经和张正用命换来的东西,既然一时不能有所作为,得找个妥善的地方藏起来才好。于是她在徽州城外转了一圈,发现城外不远处也有一个已经破败的岳王庙,也许,这就是这些东西最好的安身之地。于是她仿照张正的法子,趁着天黑,将那些信件埋在了岳王庙里的一个墙角下。收拾好后,她准备返回临安。

  临安城里。

  秦桧这边仍在继续追查抢密信的凶案犯。临安城里无数身形相似的女子被带去一一试探。小青她们出城的那天,秦桧收到了梁王爷重新派人送来的信,这才知道了被抢的密信的内容。原来除了前封密信,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

  、四四、多案交错(下)

  从前梁王爷的两个护卫只是告诉他那两个人盗取了梁王府的重要东西,因此要捉拿他们,因此他并不知道这重要东西就是他跟金国往来的一些信件。抢夺密信的人会不会跟盗取王爷的信件逃跑的那两个人是一伙的呢?如今一个都没抓住,始终是心头大患。

  因又看到梁王爷在信中催促清明上河图之事,就想起了白素贞。半个月前,他收到了镇江知府张庸的一个奏折,说苏州知府陈仑为袒护蛇妖白素贞,随意跨区到他镇江地盘上拿人。当时他正忙着追查抢密信之人,就没顾得上理会,如今梁王爷的信,倒让他想起了此事。

  因此忙叫来秦熺,问道:“关于白素贞珍宝来历的事,审的怎么样了?” 秦熺道:“上次让衙役去拿白素贞来问话,说她去苏州回来染上了瘟疫不能出门。带了许宣来问,那许宣一问三不知,看来是真的不知情,就放回去了。不过这中间,儿子也调查到了一些其他的新情况:儿子着人去汴京查了原来的宫中旧档,当年清明上河图与白素贞的那四样宝物是在同一个内库中由三个人同时看护的。三个人中有一个被俘虏去了金国,后来死在了那里,基本可以排除,另外两个人则下落不明。”

  秦桧听了,想了想道:“那么以此可推断,下落不明的两个人跟清明上河图和几件在册珍宝的失踪有关,白素贞遇见的那个没准就是其中一人。只是这两个人到底是合谋呢?还是独自行动的呢?如果是合谋,那么珍宝很可能被瓜分,也可能被其中一个独吞,清明上河图到底在谁身上就不好说了,况且两个人现在都下落不明;如果不是合谋,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其中一个人盗宝,则清明上河图就很可能跟另外几样珍宝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白素贞遇到的那个。因此现在唯有从她身上突破。得想办法让她说实话,但也别轻易让她死了,她如今可是唯一的线索了。”秦熺答应道:“是!儿子会注意的。”

  秦桧又道:“上次提审是什么时候?”秦熺:“两个多月前吧?许宣说白素贞的瘟疫至少要两个月才能治好。儿子以为反正他们一家都在此,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先放了他们一马。”

  秦桧略一思索道:“两个多月了,即便患了瘟疫,如果没死,也该好了。”秦熺一听道:“父亲说的对,儿子疏忽了,儿子这就派人去把那白素贞再拿来审问。”秦桧又嘱咐道:“抢密信杀人案,还有王爷的护卫追踪的那两个人,白素贞的案子,都不能放松,多加些人手,同时进行。”“是!儿子这就分别着人去办。”秦熺答应道。

  第二天,秦熺先查问了另外两个案子的进展情况,而后才派人来带白素贞。于是,刚过中午,几个官差又来到了李家,一进门便道:“白素贞,我们大人说你患瘟疫已经两个多月了,如果没死,就该好了。跟我们走一趟吧?”白素贞见躲不过,便道:“没错,民妇的瘟疫之症这几日刚好,不知你们大人又要带民妇去所为何事?”官差道:“自然还是关于你盗取宫中珍宝一事。”白素贞一听不是小青的事,暗自松了口气。见徐娇容在一旁担心,忙道:“姐姐不要担心,素贞没有盗取宫中珍宝,再去也是一样的话,不怕再跟他们走一趟,劳姐姐帮忙照顾下仕林。”说完跟着官差走了。

  来到一处府邸,秦熺立即对她进行了一场审讯。

  他盯着白素贞道:“本官现已查明,你前次所说的路遇之人,即是当日从宫中盗窃珍宝之人,同时被盗取的还有一幅画,叫清明上河图。如今你既已交出了他盗取的另外四样宝物,那清明上河图,必定也在你身上。老实交待,你与那人到底什么关系?清明上河图现在何处?”

  白素贞一听,这话漏洞百出,首先,路遇之人原本就是她杜撰的,根本不存在的人,如今却说他就是盗宝之人;其次,既说已经查明,却又不说那人姓啥名谁,反倒怀疑那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何况,就算那人是盗宝之人,如何便能证明所盗取的宝物中有那幅画?

  白素贞估计,小秦大人根本没有什么证据,只是在诈她。她明白,目前这个世上,那幅画的下落就只有她师徒三人知道。因此打定主意道:“民妇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民妇不曾见过什么画,也不知什么是清明上河图。民妇路遇之人留下的所有东西就是那四样珍宝,已经交予大人,不知大人何故又将民妇拘禁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