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情深不寿【完结番外】>第九十四章 准备

  最终天泽帝决定由安怀时和万将军带兵出征克烈惕部落,并于三日后领兵出发。

  下了朝,安父疾步走到自家儿子身边。面带忧虑的说道:“就算惹陛下不快,你也不能就这么答应了。万一陛下改变主意呢!”

  安怀时知道父亲的担忧,他是被人算计,陛下又如此坚决,他有信心这次征战必定会凯旋而归,到时候他身上背有军工,虽不知会不会还是文职,但在朝廷的地位便会不容小觑,将来作为楚轲浔坚实的后盾。

  “父亲放心,儿子既然答应了,自然是有信心的,只不过母亲要为儿子日夜担心了。”安父知道自家儿子文武双全,做事谨慎,只能无奈的叹气,算是答应了,只不过夫人哎……

  接受一回事,担心又是一回事,安怀时送走父亲,心里也不太好受。

  “少爷,老爷这是怎么了?”莫竹看着老爷忧心忡忡的离开,少爷脸色也有些不好,于是上前问道。

  “稍后再说吧。”安怀时站在宫门转身看去楚轲浔果然站在拐角处,“你且先在这等着。”

  少爷经常会在下朝的时候和太子殿下交谈一会,才会回来,莫竹很少会来接少爷,但这事也遇上不少,所以很听话的拉着马车往前去了不远处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静心等待。

  “怀时兄……”安怀时往回走的时候遇上了前来找他的屈允,怀时示意太子殿下正在等他,屈允也不敢和太子抢人,自然放了怀时,准备去宫门口等着。

  走进安怀时才清楚的看见楚轲浔眼里的有些深沉的怒意,嘴角也不似往日看见他的时候总能带着笑。

  瞧着楚轲浔为自己担忧的样子,安怀时心里一紧,主动握住他的一只手,却发现楚轲浔的手冰冷不已。

  “我一定会平安归来。”安怀时平时能言善辩,但不知怎么看到楚轲浔的样子,心里想安慰他,却干巴巴的只说出这么一句话。

  楚轲浔伸手把怀时揽入怀中:“如果你被伤了一丝,我一定不顾大局带兵踏平克烈惕部落。然后把你囚禁在宫殿,不准你再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安怀时被楚轲浔的那句不顾大局惊住了。他觉得前世的楚轲浔一定有为了他不顾大局过。

  “好。”

  这事一出定有不少人要来拜访怀时,楚轲浔也不多留他,表示晚些时候清净了再单独过来。

  等到他走出宫门的时候,大臣们都已经走光了,宫门也只有屈允和莫竹站在那等着他,看着屈允,安怀时不禁想到前世他第一次带兵出征,楚轲冗告诉自己只能胜不能败,不然他在朝廷的地位岌岌可危,周围的人因为楚轲冗的原因和他并不交好。

  如今能有那么几人关心着他,他知足了。

  莫竹在等待少爷的时候向屈大人打听今早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谁知会听闻少爷居然三日后要领兵出征边疆,脸色都吓白了。

  “少爷,这可怎么办,您怎么就这么答应下来了。”莫竹看到少爷出来,记得围着少爷转圈。屈允没莫竹那么不知所措,朝堂上的事情哪是那么简单,陛下既然搬出了抚远将军,屈允自然能想到他们和乌孙公主的纠葛。

  “怀时兄,终究是我连累了你。”屈允不知道怀时兄是怎样让乌孙公主改变主意不嫁她,但明白怀时兄一定是又惹乌孙公主不快,而且公主还是个好面子之人。

  安怀时望了宫门一眼,拍了下屈允的肩膀,摇摇头说道:“都是朋友,哪有什么连累不连累之说。”

  “莫竹你也别急了,你家少爷可不会做无把握之事,等会回府你表现冷静些,不然母亲要担心的。”

  坐在马车里安怀时觉得他第一次领兵出征不是应该都来安慰安慰他,怎么一早上尽是他安慰起其他人来了。

  把屈允送到翰林院,都察院的事情天泽帝已经让他不用管了,好好准备出征之事,所以他也不用进去走个过场,直接赶快回家安慰母亲才是。

  刚回府上,管家就一脸忧愁的迎着他赶紧去安慰安慰夫人。

  安父也没去户部,回来和夫人说了好些话,却还是无法劝住安母,等安怀时来的时候,瞧见母亲眼睛有些红,看来是哭过了。

  被安父瞪了好几眼,安怀时急忙坐在母亲旁边。

  “陛下怎么让你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当文职好好的,怎么就变成武将了呢。”安母心疼儿子,他家儿子还没娶妻生子,万一出个事可怎么是好。

  安怀时倒了杯茶给母亲压压惊,轻声轻语的哄着安母:“陛下知道儿子的能力,才会这么下令的,而且母亲也知道,从小儿子就和安歌一起学武,兵书也看过不少,万将军和太子殿下交好,一定会护着儿子的。去边疆只是为了混些军功的。”

  安父坐在一旁自然知道怀时这话的真假,但夫人一向疼惜儿子,他也就在旁边帮腔:“夫人放心,陛下一向喜欢怀时,不会让他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的。”

  被自家相公和儿子哄了半天,安母这才相信儿子不会有什么危险,但现在是寒冬时分,边塞之地可不比都城,那里想必更加寒冷。

  “哎呀,你们还在这做什么,赶快去准备准备怀时的行李之物啊。”安母突然开始赶人,然后带着侍女去了库房看看有什么可以用到的。

  父子俩站在屋子门前大眼瞪小眼,最后安父开口:“去哄哄你祖父还有玉瑱吧。”

  “……”哎,任重而道远啊,安怀时毅然的向着太伯君侯府所在的院落走去。心想,祖父不会拿藤条追着他打吧。

  去了祖父的院落,安怀时并没有看见祖父忧神的样子,玉瑱正陪着祖父,祖父心情看上去挺好的样子。

  “祖父,哥哥来了。”

  “怀时长大了,这次出征定要万分小心。”太伯君侯年纪大了看事情可不糊涂,心里也担心,但并不表现出来,他希望孙儿能够安心披挂上阵。

  玉瑱时常会来太伯君侯这认字学习,心性比同龄人要沉稳不少。太伯君侯对玉瑱也疼爱有加。

  “玉瑱,我这个做哥哥的要给你做给榜样,等着哥哥凯旋归来吧。”安怀时看着祖父和玉瑱,就想起来小时候他也是这样被祖父教导的。

  太伯君侯府的人接受了少爷在这么个日子要披挂上阵的消息,开始忙碌起少爷出征的行李,安母一边要接待远方亲戚,一边还要搭理行李,比年前还要忙碌。

  府上安怀时熟悉的,不熟悉的亲戚都来趁着过年过来拜访一番,有的是真心祝福,有的却是怀着希望能攀上富贵。

  托了屈允和楚轲霖的福,两人回去后就准备了些上等的创伤药,还有一些做工精致保暖的衣物过来,这让安母省去了不少麻烦。

  晚些时候楚轲浔带着白羽还有不少东西从院子翻了进来,只不过安怀时去照顾安歌了,让楚轲浔扑了个空。

  “太子哥哥。”玉瑱单独在安怀时的院子里,看到突然翻墙而进的楚轲浔和白羽,愣了一会,然后带着笑容迎了上去。

  楚轲浔扫视着玉瑱,这小家伙怎么今儿这么热情?

  “太子哥哥,怀时哥哥去找安歌了。我带你们过去吧?”玉瑱难得对着楚轲浔还笑得那么开心,楚轲浔眯着眼瞧着他,他要看看这小家伙打着什么算盘。

  安歌住的地方怀时的院落很近,刚出去没两步,玉瑱就开口了。

  “太子哥哥,前些日子你没来,有个男的来看望哥哥的。”玉瑱偷偷看向楚轲浔,对方脸上依旧平静,看不出什么表情。

  玉瑱不了解楚轲浔,白羽跟随殿下多年,自然知道这时候殿下心里的醋坛子早就打翻了,只是故作平静罢了。

  “怀时人缘一直不错,只是不知道本宫认不认识。”楚轲浔的话说得冠冕堂皇的。

  “是个叫阿四的人,哥哥和他关系可好了,今早见哥哥没去都察院还特意送了亲自熬制的川贝枇杷膏。”玉瑱该说的都说完了,这太子殿下怎么还是面无表情,应该是听进去了,玉瑱心里想着,带着他去了安歌住的地方。

  玉瑱前脚刚离开,白羽就看着自家殿下快步走了进去了,这着急的样子分明是在意得不得了。

  果然和玉瑱说的一样,楚轲浔一进去就闻到浓浓的川贝的味道,仔细一瞧安歌正在吃着,安怀时面前也放着一碗只是没有碰而已。

  “怀时,这川贝枇杷膏,熬制得可真不错。”楚轲浔带着微笑坐在怀时身边,语气怪怪的说道。

  安歌生病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这川贝是后厨熬得,于是还出口赞美了几句。

  “太甜了,有些腻,所以我还没吃,打算缓一缓。”安怀时觉得楚轲浔对这碗琵琶膏有敌意,就把它往前推了推了,果然楚轲浔的表情变得正常了些。

  “我的小厨房做得不错,只是微甜,辛凉,怀时应该喜欢,只不过来得迟,没带来,白羽你回去看一眼好了就带来。”

  白羽头痛,殿下啊,小厨房什么时候熬着这个了?默默叹了口气,他只能应答了下来,然后快速赶回宫里,不知道来不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