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50章 李纨二七 李纨。

  宽阔平静的河道上,两大两小四条船慢慢行驶着,目的地正是江南一带的小城镇。

  “母亲。”贾兰对着由仪恭敬行了一礼,笑道:“船夫说,按如今的速度,大约下旬便可到侯锦了。”

  由仪点了点头,道:“知道出京前太子和你师傅都嘱咐你不少,我也没什么好交代你的,坐吧,替我抄两卷《清静经》。”

  贾兰点头应了,云心已捧了笔墨纸张来替他铺好,又将笔奉与贾兰。碧月另起了一炉水沉香燃上,小小的屋子里除了由仪漫不经心地敲击炕桌的声音,竟然再没有其余的声响了。

  “从小我就喜欢让你抄《清静经》,你抄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感想吗?”由仪端着茶钟慢慢啜着,忽然开口问道。

  贾兰一愣,旋即笑了:“儿小时以为母亲是要‘闻道’,如今想来,母亲是想让儿能够真正体会到‘清静’二字。”

  “如此便好。”由仪叹了口气,轻轻吹了吹茶水上袅袅升起的水雾,慢慢道:“你是进士出身,朝廷自有优待,‘一年一考一转迁’,你在侯锦做出些政绩来,想要升迁不难。如今最为重要的,是你要沉得下心,我叫你读书、明理,许你科举、做官,要说不想你平步青云位列内阁那是假话,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你要守得住本心,你要记着,为官者,以民为本。唯有心怀百姓、心存仁善之人,才对得起你头上顶着的那一片青天。不然即便位列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也认为你对不起我多年教诲。”

  她话说的轻飘飘的,没有铿锵有力挥斥方遒,只是平平淡淡地说着,一双眼睛清澈透亮,直击人心。

  贾兰起身,敛衽对着由仪行了一礼:“儿,受教!”

  “好了,继续吧。”由仪随意甩袖,藏蓝色大袖衫的纱料广袖在空中甩出一个好看的弧度,莫名地透着一股子潇洒恣意。

  侯锦是个小地方,自然不比长安金陵,但胜在民风淳朴、景致优美,历来被称为是“平步青云之地”,是官员外放的抢手之地。

  贾兰能被分到这个地方,到底是太子的用心,还是庄澈安的手段,或者干脆就是皇帝为太子培养班底,这些由仪倒不在意,总归无非就是这三位之一了。

  不然以贾家如今在官场上毫无助力的背景下,贾兰是绝对不会抢到这个地方的。

  因为地方还算有钱,地方县衙修建的也不错,还算阔朗整齐。县令的府邸干脆就在县衙后面,比起贾府当然小了不少,但格局还不错,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由仪此时出来共带了九个人,为首的四个:碧月、素云、云心、杜若,余下五个小丫头:江离、兰佩、曼兮、岂蕙、琼枝,都是外头采买的,和贾府没大关系。

  箱笼倒是不少,碧月到了地方就开始吩咐人收拾东西,整理内室陈设的差事则交给了素云,二人忙的脚不沾地,唯恐由仪有半点不称心。

  贾兰身边做主的是赵青和陶情夫妻两个。

  他们两个是典型的女大男小了,不过因为都在贾兰身边办差而时常见面,陶情早年无心男女之事,便一直留在贾兰身边,而没有出去婚配。赵青是贾兰奶嬷嬷的儿子,又大贾兰一些,开窍的早,许多年前就喜欢上了陶情。

  长大以后就求他母亲赵嬷嬷求了由仪将陶情许配给他。赵嬷嬷一开始不愿意,毕竟陶情大了贾兰少说六七岁,但后来见赵青实在喜欢也拗不过儿子,何况陶情的性子她是清楚的,最稳重沉静也是最温柔的,做自己的儿媳除了年岁大些竟然没有不合意的。

  于是求了由仪,由仪又问了陶情的意思,见陶情点头了,方才给二人许婚。

  婚后一年,二人得了一字,求了贾兰赐名:赵明均。如今两岁上了,就跟着来了南方。赵嬷嬷身体还硬朗,见小主子和儿子儿媳小孙子都要下江南,干脆利落地收拾了包裹,也跟着来了。

  如今一家人被安排在府邸角落上一处小院子,白天赵嬷嬷照看小孙子,陶情和赵青夫妻俩一个在由仪处管事,一个跟着贾兰,因为早些年学过文墨又颇有些聪明的缘故,在贾兰身边也算个“臭皮匠”。

  如此忙碌了一日,总算安顿下来。

  贾兰领了官印上差,由仪则在县衙后面的府邸安顿了下来。

  这来了个新老大,新老大上任又带着老娘,本地地头蛇的内眷自然得上门来拜见。

  领头的是县丞夫人,八品敕命,安许氏,外人称安娘子。主簿夫人是九品敕命,郑安氏,与县丞夫人是姑嫂关系,也就是说本地主簿是县丞的妹婿。师爷夫人无品,夫家姓庞,外人尊一声“庞夫人”。

  县丞夫人三十岁上的年纪,穿着身绸缎衣裙,发髻上簪着一支黄澄澄的金钗,打扮的还算得体。浓眉凤眼,顾盼神飞,看着就是个极利落的女子。

  主簿夫人年轻些,穿着水粉水蓝的袄裙,圆髻上簪着一支镶嵌了珍珠的芙蓉金簪,身段绰约,面容温婉。

  师爷夫人看上去年岁比之二人更大一些细棉布的袄儿、裙外罩着件绸缎料子的褂子,身材圆润些,白白胖胖的,一双笑眼,看着就是个极和蔼的妇人样子。

  安夫人领着小姑子和师爷夫人进了院子,见一个遍身绫罗、发髻上插着金簪、腕上戴着一只碧莹莹的手镯的女子在廊下刺绣,便笑问道:“姑娘好啊?”

  ——正是素云。

  她是有些小识见的,见碧云梳着妇人发髻,便知道不是县令的女孩儿,却又打扮的光彩照人。想到传闻说京中高门的丫头打扮的都极为好看,于是也不急着想什么称呼,只这样叫了一声。

  素云忙道:“见过诸位。”

  那头领她们三个进来的老婆子忙回话道:“碧云姑姑,这是县丞夫人、主簿夫人和师爷夫人。”

  又对三人道:“这是老夫人身边的素云姑姑。”

  听到“老夫人”三字,素云嘴角猛地抽搐一下,然后对三人得体地笑道:“夫人们且进来,在厅里稍后,我便去回禀我们主子。”

  说着唤了江离和兰佩、曼兮来招待三人在厅中小坐,又捧了茶水来给三人。

  庞夫人见三个丫头也都是绸缎面料的衣裳,打扮的光彩照人的。等三人退下后不由咂舌:“哎呦呦,这新来的县太爷好气派!府里几个丫头都打扮这么好。”

  “这新县太爷出身京中豪门,听说祖上也是国公嘞,如今府里还有个贵妃娘娘和郡主娘娘呢。这老夫人是节妇,听说请封的本是敕命,却由圣人恩封了五品诰命,能和我们一样吗?”安夫人道。

  庞夫人听得连连点头,三人又交流两句,就安心等待这位京里来的贵妇人。

  且说那边素云进了内室,见由仪歪在榻上翻书,一欠身道:“主子,县丞夫人、主簿夫人、师爷夫人请见。”

  “哦?来得倒快。”由仪挑了挑眉,随手将书卷放下,吩咐:“你出去招待着,我梳妆就来。”

  “是。”素云一欠身,答应了。碧月和云心便忙碌起来,或是服侍由仪穿衣,或是服侍她梳妆,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

  三位夫人在厅中坐着,只见不多时又是素云出来,只一欠身,含笑道:“我们主子梳妆更衣,三位夫人略等等。”

  又扬声问江离:“给三位夫人奉的什么茶?将从京里快马送来的蜜饯碟子和你碧月姑姑早起做的点心端来给三位夫人。”

  江离忙出来回话:“奉的是六安新茶。”又道:“曼兮和兰佩已去取了。”

  “不错。”素云点了点头,摆手让她下去,转过身来对着三位夫人笑道:“下人招待不周的,夫人们恕罪。”

  “是我们贸然上门,打扰老夫人了。”安夫人笑道:“这南方风情水土又与长安不同,老夫人可适应?”

  素云笑道:“我们主子身体可比十几岁的小丫头们康健不知多少呢!便是跟着过来的两个小丫头水土不服卧床养着,主子倒是还好,方才在屋里看书呢。”又道:“我家主子更衣梳妆繁琐些,得劳夫人们耐心等候些时候了。”

  郑夫人笑道:“这茶滋味极好,便是多坐坐,我也是甘心的。”

  素云忙吩咐人江离包了茶叶给三人,又对着江离耳语一番,吩咐给安夫人添两匹锦缎、一对金簪,郑夫人添了两匹锦缎,庞夫人添了一匹锦缎。只待东西送上后对着三人笑道:“未曾备下礼物,如今简薄,还请三位夫人见谅。”

  三人无论是如何想的,都将礼物笑纳了,又拉着素云说些侯锦县的风物人情并地方特产。

  素云一一笑着听着,那头陶情进来回账目,就见厅中坐着三位妇人,素云在一旁陪着。

  于是对着三人行礼,又问素云:“碧月姑姑呢?”

  素云于是对三人笑道:“这是我们府里的管事娘子,从前是小爷身边的丫头,她男人也在小爷身边侍候。”

  又对陶情道:“这三位是县丞夫人安夫人、主簿夫人郑夫人、师爷夫人庞夫人。”

  陶情于是对三人一一见礼,只道:“失礼了。”

  又听素云问她:“你找碧月姐姐什么事儿?她在屋里服侍主子更衣呢。”

  陶情道:“昨儿不说要买两个粗实的婆妇丫头吗?这不,已叫了人伢子带丫头上门,请碧月姐姐去替夫人挑选挑选。”

  素云抿唇笑了:“这事儿是我忘了告诉你,昨儿晚上主子又说了,府里统共就她和小爷两个主子,买那些个丫头婆子来侍候也多余。就不买丫头了,只在外头雇些婆子打扫屋室,身边儿的只用从京里带来的也足够了。那些个婆子,只管打扫卫生,每月给三五百钱,还不乐意的?”

  又道:“倒是厨子,前头县衙自然有厨房,也有厨娘,却是专做前头官爷衙役们的饭食的,领的是公家的银钱。咱们后头厨房空荡着,也不好劳累前头公家的人,前头信件吩咐京中送两个精于厨上事务的婆子过来侍候,也是一个月前的事儿了,但也得过个一两个月才能到。如今厨房里也空着,就从外头雇两个擅长厨事的婆子进来做一两个月,厨上活计累,每月给八百钱,总有人乐意。”

  陶情听了若有所思地点头:“这倒也是,回头我让我家那口子办去。只一点,怕咱们小爷和夫人都吃不惯。”

  “你倒忘了,咱们还有个碧月姐姐不成?”素云笑了:“主子和小爷的饭食就让碧月姐姐来办,她是乐意的。”

  “也好。”陶情点头应了,道:“我这就去预备着。”

  那头庞夫人道:“我听姑娘们意思,是这府里要请两个擅做饭食的婆子做一两个月?那可简单,我这儿倒有个人选,不知姑娘们乐不乐意听一听。”

  “夫人请说,我们初来乍到,正跟无头苍蝇似的呢!”素云让道。

  庞夫人笑了:“我有个小姑子,她和我妯娌从前经营个豆腐坊,后来孩子们大了,就传给孩子们,如今不做了,前儿还和我念叨在家里闲得慌,要寻一份事情做做呢!”

  又道:“我妯娌也是这个意思,她们两个都是手艺好的人,寻常她们掌勺的时候,我们也都爱去吃一口,滋味和大酒楼里的也不差了!”

  安夫人也在一旁帮腔:“她们两个的手艺我是知道的,顶顶好!寻常厨子都比不过的。”

  “这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们府里人多,做大锅菜累得慌,也不知乐不乐意?”陶情问道。

  庞夫人连连点头:“不就做个饭吗?一天三顿,不过锅大了些。这一个月八百钱,哪来这样好的事儿?她们两个如何不乐意?”

  “这感情好,就请两位过来支应一两个月。只是话说在前头,这差事到底不稳定,等我们的厨子到了,还是用我们的人的。二位在这儿做一日,就给一日的工钱,我们主子也是个体恤下人的,二位做得好了,等回头自然免不了厚厚赏赐一番。”素云笑道。

  庞夫人连连点头:“回去我就告诉我那妯娌和小姑子,明儿、不,下午就带她们两个过来!”

  素云笑着应了,呼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知道是由仪带人出来了,忙退至一边。

  却也不忘嘱咐陶情:“主子不爱屋子里有个脚步声的,偏生来的忘带铺地的厚毯子了,回头你在外头看看,好颜色好质地的,采买些,给主子和小爷的屋里都铺上。”

  “唉。”陶情也在一旁垂首侍立着,听话只答应了,道:“我回头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