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在聊斋考科举>第205章 茶楼谈话

  茶楼里, 座无虚席。老乐师手拉着二胡演奏着曲目,台上一个漂亮的姑娘手持着快板, 正在唱着一个本地的民间故事。这故事还挺受欢迎的,许多客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听到精彩之处,还会激动的拍手叫好。

  相对一楼的热闹, 二楼就显得清净了许多。一共也没几桌客人,相互之间离得很远,还用屏风阻隔,以免被人打扰。

  “人有七情六欲, 佛却不应该有。我观大师的面相, 此刻应是为情所困。这应是你成佛的最后一道劫数, 度过此劫, 大师方可修成正果, 成为救世之佛。”瞎子李闭着眼睛, 手指在桌上摸索。猫儿赶忙将桌上的茶盏推到他手边,以免他烫伤了手。

  慧心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有些疑惑。此人究竟是看的见还是看不见, 若是看不见,那他在街上又是如何准确无误的拦住自己的?

  “先生说的是,小僧虽然来宁安县不久, 但也时常听闻香客们谈论,宁安县城有位名号瞎子李的算命先生,想必就是您吧。”慧心说道。

  “不错, 正是在下。”瞎子李饮了一口茶,将茶盏放下,又开始伸手在桌上摸索了。

  猫儿见状,就跟他腹中的蛔虫一样,知道他想做什么。忙抓住桌上的花生,剥了皮,把花生米放他手里。瞎子李吃了花生米后,猫儿又忙将剥好的杏仁,核桃放他手中。

  看着对面一个吃,一个剥的,慧心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施主拦小僧,究竟所为何事?莫非,是想为我指条明路,助小僧渡劫?”慧心拨动着佛珠,心中默念着经文,以求内心的安宁。

  “给你指明路?大师不是已经知道已经怎么渡劫了吗?你与那野荷精是有前世的因果,今生又再遇,相扶相伴这么多年,一会儿你救我,一会儿我救你的,之间的因果早就纠缠不清了。想渡劫,很简单,你将那野荷精杀了便好了。”

  慧心的手停了下来,抬起眼帘,“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怎能轻易伤她性命。”

  “大师真是慈悲心肠,叫我这瞎子都不好意思为死在您禅杖下的妖魔喊冤了。”瞎子李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

  慧心怡然不动,“那些妖魔作恶多端,小僧也是逼不得已,才将其渡化。”

  “这话就说错了,此荷本就因你而生,也应因你而死,方可彻底了结因果。”

  慧心没有说话,用行动表示出自己的拒绝之意。

  瞎子李摇了摇头,“情之一字,害人不浅,怪不得说情劫乃是最难渡的劫数之一。”

  “六祖曾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想要成佛,必须从做人中求,不成人,怎成佛。况且,施主有句话说的不对,佛法并没有说过,佛无七情六欲,只是佛的七情六欲与众生的七情六欲有所不同罢了。六道轮回是苦,佛法只是教人如何正确去看待七情六欲,脱出轮回,脱离苦海,并非真正去斩断七情六欲。若真有无七情六欲的人……那还能叫做人吗?”

  “大师说的对,我不信佛,对佛门也不甚了解。倘若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大师见谅。”

  “无妨。”

  “不过,大师,您说的也不对啊,也不是所有佛都要先成人的。我记得有一个佛……额,叫什么金云,对,本体是一朵金云的佛,就没成过人,你说这是为何啊?”

  “阿弥陀佛,金云佛乃上古时期之佛。上古时期与如今的佛门存在断层,那场浩劫之中,修炼法门,佛家典籍皆被遗失,许多得道高僧也都圆寂,仅留下的几位辈分高的佛修修为阅历仍旧尚轻,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今佛门中人的修炼之法,皆为大浩劫之后由佛门德高望重之辈摸索

  编纂而成的。不光佛门,三千大道,大都断绝,仅余下的几个,同样因为法门遗失,无法恢复上古荣光。因而,无人知晓上古时期大能们是如何修炼的,小僧年纪尚轻,自然也不知金云佛是如何成佛的。”慧心说道。

  “都说修佛道者是对灵根与灵气要求是最低的,如今灵气消散,修佛应该有成佛,证金刚或是菩萨果位的都少之又少,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大师可知,佛之上,是何境界?”瞎子李话风一转,又问道。

  慧心觉得自己眼皮跳了一下,平静道,“圣人。”

  “不错,那圣人之上呢?”

  慧心摇了摇头,“小僧不知。”

  “都说修炼无止境,那圣人也不该是终点才对。我曾听闻,上古时期,成圣之人,便有打破界壁,去往他界的能力。我想,在其他的世界,肯定能找到答案吧。”瞎子李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可惜,此界已经不许任何人成圣了,恐怕施主无法达成愿望了。”

  “那可未必。”瞎子李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猫儿没有再往他手里递东西了,只是拿来一个空盘子,将剥好的坚果都放进盘子里存着。

  “施主有何高见?”

  瞎子李正襟危坐,“不知大师可知,为何此界不允许再出圣人?”

  慧心面上露出几分冷意,“施主究竟是什么意思,何必再与小僧打哑谜,直说便是。”

  “大师不要如此严肃,我也没其他意思,我就是想让大师普渡普渡众生罢了。”瞎子李笑了笑,“大师应该知道,如今灵气正在极速的衰退,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消亡殆尽。到时不说你我,还有那漫天的神佛,无数的妖魔精怪都将不复存在,大师甘心吗?”

  不等慧心回答,瞎子李便自答道,“我不甘心,我好不容易才踏进修士的门槛,摸到那虚无缥缈的道,进去一个神奇的世界。我想要成仙,想要成圣,想要超脱,想要去看看这方天地之外的世界。哪怕是笼子里的鸟儿,只要给它一个机会,它也会不顾一切的飞向自由,何况是人呢。我不甘心我的未来就是死路一条,上古的前辈们实在是太令人羡慕了,为何他们便能如此逍遥,而等待我们的,却是无尽的绝望。每过一天,就又靠近死亡一点,每天不过是在数着死期过日子,那么成仙成佛还有什么意义?”

  “看施主的样子,想必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慧心问道。

  “不错,一个很悲哀也很卑鄙的方法。当然,这法子不是我想的,我只是从你的未来看到了罢了。若说这局,还是你们佛门自己定下的。”瞎子李睁开了眼睛,浩瀚无垠的星空在了眼中闪烁,璀璨迷人。然而只是一瞬,他便再次紧闭,只是让对面的慧心半天回不过神来。

  “那是?”

  “天赋罢了,让我能看到你的过去与未来。”瞎子李对自己的眼睛,从来都不愿意过多谈论。

  慧心轻念一声佛谒,平静心神,也没有追问。

  “大师,你可知自己的身世?”瞎子李问道。

  “小僧是沧州人士,自幼无父无母,刚生下来便被人遗弃在佛寺门前,是圣泉寺的主持救了小僧,渡小僧入了佛门,授小僧佛法。”对于自己的身世,慧心并没有觉得有任何难以启齿的地方。

  瞎子李摇了摇头,“没人会没有父母,没有爹娘,难不成大师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我知道,大师以为自己是被遗弃的,但事情并非如此。”

  慧心垂下眼眸,他从未思考过自己父母的问题,也并没有对此有任何的期待。因为,他与金云佛的转世差不多,都是天煞孤星的

  命格。

  不管慧心好不好奇,瞎子李还是继续说道,“你其实并不是沧州人士,而是通洲人士。那年通州大旱,你父母成为流民,被迫远离故土,跟着逃荒的队伍来到了沧州。沧州虽然富裕,可人家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虽有官府、富户施粥,却也是杯水车薪。就在这种情况下,你出生了。你母亲因为被饿了许久,又缺医少药,生下你便死了。你父亲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又拿什么喂养嗷嗷待哺的你啊。于是便有人提议,反正也养不活,不如煮了,好歹也能填饱一下肚子。等他饿死了,正好一家人在地底下团聚。”

  “你爹不肯同意,可饥饿的流民却是不肯罢休,对你虎视眈眈。那时,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流民因为抢不到稀粥被饿死,易子而食也不是没有。你爹怕你真被他们抢去,草草将你娘埋了,便上了山,到了圣泉寺,想要让寺里的和尚收你做徒弟,好歹能捡回一条命。和尚当然不愿意了,那么多流民呢,为填饱肚子哪个不想当和尚呢。寺里的和尚们觉得,圣泉寺不过一个寺庙,施点粥药还成,收流民入寺为僧是绝对不行的,这个先例不能开。你爹不愿意放弃,就抱着你跪在寺门口,一直朝寺里磕头,和尚们拿棍子赶都赶不走。你饿了,他便划开手掌,用自己的血喂养你。最后,你爹死在了圣泉寺门口,和尚们便偷偷将你抱进了寺里,在你爹的尸体被官府的收尸人拖走之前。”

  虽然瞎子李说的简单,可慧心却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不知不觉中,一滴眼泪从他眼中流出,摔落在地。

  “为何寺中的僧人不曾告诉我这些?”

  “因为他们心虚啊,他们怕你知道了你父亲怎么死的,就会怨恨他们当时的冷眼旁观,然后报复他们。”

  慧心拨动佛珠,摇了摇头,冷静道,“小僧并不恨他们,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想要自保并没有做错。他们没有义务救小僧的父亲,也没有义务救小僧,但他们最终还是救了小僧,小僧怎么会怨恨他们呢?”

  “所以,这就是那些和尚只是和尚,而你却成了菩萨的缘故。”瞎子李轻笑道,“不过,虽然大师亲缘淡薄,却还有一直系亲属尚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