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在聊斋考科举>第53章 王瑜仪

  乞丐疯癫大笑着仰躺在地上, 也不知道是在问谁, 一直都在重复着那句, “佳人爱我乎?”

  “这人是谁?”季子禾活动活动胳膊,胳膊都被给这家伙给压麻了。

  阿兰拍着季子禾身上的污秽,“这就是个疯乞丐,平日里就疯疯癫癫的, 小少爷若是生气,打他一顿出出气可好。”

  “他也是个可怜人,想必也不是故意撞到我的,何必与他计较。”季子禾摇了摇头说道。

  “小少爷可真是心善,说起这乞丐, 故意这附近的住户都认识他,我来但禺平城时这乞丐就在城里了, 但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姓甚名谁。”阿兰说道。

  “那他就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吗?”黄九郎忍不住问道, 这乞丐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刚刚他想去拉他时, 确实察觉到了危险,那绝对不是错觉,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阿兰鄙视的看了他一眼, 她现在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没出息的胆小鬼,“都说了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姓什么,叫什么, 难道你没听到吗。这么个乞丐,哪里来的亲朋好友?”

  黄九郎摸了摸鼻子,大约是感觉到了阿兰对他的不喜,没有自讨没趣的说话了。

  骨头绕着着疯乞丐转了两圈,瞧他一身污秽,又疯又傻的可怜样子,虽然厌恶,但他不屑于对这种人动手。

  “他看起来像是个有故事的人,总问这一句话,说不定还是为情自伤。”季子禾摸上了自己的钱袋,面上露出犹豫的表情。

  “小少爷说的是,他平日里逢人就问佳人爱我乎,很多人猜测他是为情所困才流落到禺平的。不过他总是这样疯癫,也有人厌烦他,将他告上官府,可他就是个疯乞丐,还能怎么惩罚呢?最多不过是打他几板子或是关上几天,出来后还不是依旧是这副模样。”阿兰看着这疯乞丐,眼中隐隐也有几分怜悯。

  今日碰上了便是缘分,季子禾觉得自己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帮他。虽说自己只能帮他一时却帮不了他一辈子,可他一时能活下去就能碰到下一个能帮他一时的人,倘若其他人都这么想,不就是一辈子了嘛。若非如此,这疯乞丐疯了那么多年,又怎么能活到现在呢?

  季子禾想了想,还是没把钱袋给这疯乞丐。给了他也没用啊,他也不一定会用银子,倒不如直接给些吃食实在。

  瞧见不远处有包子店,季子禾便让黄九郎去买几个肉包子回来。

  大约是因为没有得到回应,疯乞丐突然又大哭了起来,在地上挥着胳膊蹬着腿,鼻涕眼泪横流,大叫道,“无人爱我,无人爱我……”

  “主人,包子来了。” 黄九郎将荷叶包着的几个热腾腾的肉包子递给了季子禾。

  季子禾蹲下身,拿出一个包子递到疯乞丐的眼前,“吃包子吗?”

  疯乞丐,眼睛由包子看向了拿着包子的人,季子禾从他那张脏兮兮而且胡子拉碴的脸上瞧不出他的表情,但他还是伸手将包子拿了过去。

  “佳人不爱我,无人爱我。”疯乞丐盘腿坐了起来,脸上泪痕交错,吸着鼻子说道。

  “那你就自己爱自己。”季子禾说着将剩下的包子全都塞在了他的怀里就站了起来。

  疯乞丐抱着包子愣愣的看着季子禾,脸上还挂着泪痕,可季子禾却没有再看他,而是对着其他几人道,“走吧,出来这么久,我们也该回去了。”

  “是。”

  乞丐看着几人离开,脏手抓着包子往嘴里填,嘴里含糊不清的嘟囔道,“我才不要自己爱自己,那多可怜啊。”

  宁采臣不是第一次来禺平,姑母嫁到这里,他虽然不常来,却也来过好几次,在禺平也住过一段时间,倒是知道王大郎的书斋在哪里。

  王大郎的书斋在城外,因为姑父觉得城外清净,好让他专心读书。他姑父是一个商贾,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家中没有靠山。若是他族里能有一个当官的,他家的生意肯定能做的更顺畅。俗话说得好,世间本没有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既然族中没有当官的亲戚,那他就自己培养出来一个不就高了。

  姑父一共有两个儿子,大郎名叫王瑜仪,天资聪慧,能沉下心读书,对生意一窍不通。二郎王瑜封脑袋也不笨,只是无心科举,只对做生意感兴趣。姑父便将他家里的生意多交给了二郎打理,就是不想让大郎为这些俗物分心,安心考科举。他对王瑜仪的要求也不高,就算考不中进士,你考个举人也行啊,家里花钱上下打点打点,也是能为他补个官做的。可他这个大表弟的表现却让人有些失望,都二十来岁的人了,参加了数次的童试,如今却连个童生都不是。

  宁采臣的姑父对这个大儿子可寄予了厚望,从小便给他请了许多的名师,那时他也被夫子们夸奖过,说他长大之后必有作为。可似乎是家里人把他捧得太高的缘故,长大后的他反而没有那个聪明劲了。平日待在书斋的时间比在家里多的太多了,可谁知道他是真在书斋还是假在书斋,毕竟又没有人像是在家里一样看着他。

  到了斋前,宁采臣便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年轻的书生才将门打开了。

  “采臣表哥,你什么时候来的?”王大郎一脸惊喜的样子。

  “我可来了有一会儿了,家里派人来找过你,只是你没回去。”宁采臣说道。

  王大郎一拍脑门,“哎呦,定是我读书读的太入迷,没听见声音。那仆从见我没开门,以为我不在,就以为我不在家自己回去了。”

  “是嘛,我还以为你是在与佳人玩乐,顾不上我这个表哥呢。”

  “表哥说的是哪里的话,我这书斋哪来的佳人啊!”王大郎笑道。

  宁采臣也不戳穿他,又道,“瑜仪啊,我都在这门口站了半天了,不请我进斋里坐坐,喝杯茶?”

  “斋里一直都是我一个人在住,没人打理,太过杂乱,我就不请表哥进去坐了,我们回家,回家再坐下喝茶。”王大郎挤出门外,哐当一声就将斋门给锁上了,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其实王大郎,也就是王瑜仪挺害怕这个表哥的,不是因为他武力值有多高,纯粹就是因为他是那个家长们最喜欢挂在嘴边上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王瑜仪就被家里娇惯的有种天上地下为我独尊的感觉,听到自己娘亲夸奖宁采臣,心中非常不屑。宁采臣再聪明,能有他聪明吗?不就是个乡下小子嘛,他的夫子可都说了,他可是能当大官的料,直到他见了宁采臣的真人。

  宁采臣头次跟着自己爹来姑姑家时已经十多岁了,他一来,立马就成了家里的新宠儿。亲哥家得孩子难得来一趟,宁世自然是关注的多些。第一次被分走家长注意力的王瑜仪如临大敌,将宁采臣列为了头号的阶级敌人。

  平日里都站在他这一边的爹娘们都被宁采臣这个大魔王抢走了,宁采臣还比他大,打也打不过,要说起自己擅长的,那就只有学习了。

  王瑜仪主动邀请宁采臣和他一起听夫子讲课,他要让爹娘知道,宁采臣这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学习肯定比自己差。然而让王瑜仪意外的是,宁采臣居然对自己夫子的考教对答如流,夫子询问过他的老师之后,直言自己不敢教导他。

  这下子,爹娘就更喜欢宁采臣了,只要宁采臣在,王瑜仪就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小白菜。直到宁采臣回家王瑜仪才缓了过来,虽然偶尔还能在爹娘嘴里听到这个名字,王瑜仪就当是耳旁风,听不见就对了。可好景不长,宁采臣居然考上秀才了,这下子,他立马就成了爹娘的口头禅,天天在他耳边念叨,加上他考了数次童试皆以失败告终,再见到宁采臣时,他难免有些自卑。

  “藏的倒是挺严实,你的那位佳人莫非真的是天仙下凡,连让表兄看一眼都舍不得?”宁采臣门板笑了一声。

  “哪有的事情,表哥说笑了。”王大郎打算打死不承认,他才不想在自己这个讨厌的表哥面前丢脸。

  “还跟我装呢,那小娘子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都不怕惹上麻烦吗?”既然王瑜仪不想让他见到人,那他不见也就是了,便抬脚带着王瑜仪往城里走。

  “能惹上什么麻烦,是不是陈氏告诉你我收留怜儿的事情?”王瑜仪最后还是松口了,已经被人戳穿了老底了,他再狡辩还有什么意义吗?

  “她也是为你好,她可是你结发的妻子,怎么你的语气听起来她倒成了你的敌人了?”

  “就她管的多,怜儿是好人家的姑娘,一个人漂泊在外多可怜。我不过是收留她在书斋,又未带到家里去,那妒妇就容不下她,百般刁难。”王瑜仪有些厌恶道。

  “你当初娶人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宁采臣说道。他这表弟什么毛病,家里老婆貌美如花还嫌弃,那他书斋那位难不成长得跟个天仙似得?

  “我那时是不知道她这妇人的心肠度量如此小,若早知如此,我定不会娶如此妒妇的。”

  宁采臣摇了摇头,他这表弟本事不大,毛病倒还不少。这喜新厌旧的毛病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想当年求娶陈氏时的那副深情的模样去哪了?难不成都被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