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

  *《浮生游记》系列第四篇。

  *可能有些苦,林奚打了个酱油。

  *前文指路:《浮生游记·君子攸宁》 《浮生游记·几生几世》 《浮生游记·且吃粥》

  *部分私设,祝各位阅读愉快。

  景和五年,向来无事清欢的琅琊阁上,桩桩件件发生的都是大事。

  春天,荀飞盏再次上山,带来了陛下即将大婚的消息。朝臣们催了好几年,陛下之前一直勤于朝政,到如今才算认定了一个姑娘,朝中消息还未公布,就先遣大统领来告诉平旌。

  “是哪家姑娘?”林奚怀孕已快七个月,行动已颇有不便,平旌边扶她到石凳上坐下,边开口问坐在对面的荀飞盏。

  “是柳尚书的小孙女。”

  “颜儿?”他挑眉,似乎表示惊讶。

  “你倒还记得。”荀飞盏也浅笑。

  “怎么会忘,”他状似无奈地摇了摇头,调侃道,“当年孝贤太后母仪天下,不知柳氏一门能不能再出一位贤后,颜儿可别毁了她姑祖母的好名声。”

  “你还说,当年不就是你带着颜儿,从长林府闹腾到宫中,宫墙上的瓦都被你们俩踩遍了。要颜儿收了性子母仪天下起来,还真有些难。说起来,都是你给带坏了!”

  “这也能怪到我头上?”忆起往事,他早已平和许多,插科打诨地还嘴,“我就带着她玩过两年,还不是那丫头性子本来就野…欸对了,元时和颜儿,是怎么看对眼儿的啊?我记得他俩虽年龄相仿,可相交并不深啊。”

  元时自小被母后管束得紧,更何况先太后从来就不喜欢男孩子气十足的柳颜,更不喜欢元时和她一块儿玩。

  “这我哪知道…大臣们日日催,陛下倒一直气定神闲的不着急,今年却突然宣布有了合适的皇后人选,召人问了柳尚书和颜儿自己的意思,这事儿差不多就定下来了。想来,陛下应是心里早有了主意吧。”

  “这小子…还挺开窍。”他颇欣慰地说道。

  “谁不比你开窍”,毕竟有外人在,身边自家媳妇儿的这句腹诽,萧平旌当然是听不到的。

  “平旌,陛下婚事大概定在冬天,那时弟妹也已生产,不如你们一家就去金陵一起庆贺吧?”这才是荀飞盏上山最大的目的,陛下不好多说,他却知道他有多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够来看看自己。

  “再说吧,林奚大概是夏日生产,加上休养的时间,不知能不能赶上。”萧平旌却并不热情,模棱两可地回了一句。

  “平旌…”荀飞盏皱了皱眉,似乎对他的犹疑很不满。

  “荀大哥,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一来时间匆忙,二来我离京多年,此番若突然携家眷回去,恐怕会惹出不必要的闲言。”萧平旌仍是淡淡的样子,仍平和地与他分析着利弊。

  “可陛下…”

  “我知道。”

  他怎么会不知道,朝堂路难,他可以放下可以离开,元时却不可以。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人走了这些年,终于可以卸下一些压力与心防迎娶最心爱的姑娘,总算可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兄长,元时有多期盼,他都知道。

  他知道,元时希望故人能来。

  他知道,元时希望自己能去金陵亲眼看看他努力开创的盛世繁华。

  他知道,元时希望自己去看看他。

  可天涯路远,人心难测,若真去了,是否又是一次风起,他都拿不准,又何必去给大喜的少年添麻烦?

  “荀大哥,你帮我转告元时,我很为他高兴。祝他和颜儿永结同心,平安喜乐。先帝、父王、先太后娘娘、荀首辅,也都会为他高兴的。”

  “还有,他做得很好,我很为他骄傲。”

  初夏,林奚诞下一个女儿。

  名字是老阁主在病榻上给起的,说叫“攸宁”最好,君子攸宁,希望她承其父母风骨,君子大义,攸宁一生。小字一个“遥”字,萧遥,逍遥,她爹对这字十分满意。

  老阁主自春天起就有些不舒服了,虽然面色依旧红润,精气神儿依旧足够他和萧平旌逗两句嘴,但他越来越嗜睡,一日竟有八九个时辰是睡在榻上过的。

  众人都知道,老阁主大限将至了。

  但琅琊阁毕竟不是凡俗之地,生老病死,谁又能免呢?也没有谁悲戚,日子依然是慢悠悠地过着。

  只有策儿总是问,“爷爷怎么又睡了?都不陪策儿玩了。”

  就是在这时,众人会难免伤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孩子。

  “老阁主做美梦呢,梦见了个好地方。”

  萧平旌这样回答他。

  老阁主醒着的时候,总是只叫萧平旌坐在自己榻前,絮絮叨叨地和他说话。说他梦见了他老爹,梦见了他大哥,梦见了许多故人。

  他总是嫌弃地撇嘴,“您可别炫耀了,他们怎么就不入我的梦呢。”

  “哼,因为你过得很好,他们放心。”老阁主和他斗嘴向来是不服输的,这一次,语气中却少了几分打趣和奚落,多了分欣慰。

  萧平旌也浅笑着点点头。在甘州那两年,兄长总是入他的梦,却又不陪他多说话,静静看着他一会儿又走了,他找不到兄长,总是从梦中惊醒。这两年,父王和兄长鲜少来他的梦中,他却不再执着,抱着枕边人,每晚安眠。

  有一回,老阁主又和他说自己梦到了故人,却是他并不熟悉的名字。

  “你还真有几分像他。”

  “老阁主说的,可是当年赤焰少帅林殊?”他想起来小时候听过的这个名字。

  “难为你还记得这个名字。”老阁主笑。

  怎么会不记得。赤焰少帅,天才少年,赤子之心,九死不悔。他身为长林之子,怎么能忘记这样的名字。更何况,他小时在京城,不是没听过别人叫他“小林殊”。

  “老阁主那年相赠的手环,是不是也是少帅的?”

  “这你又是从何得知?”蔺晨似乎有些惊讶。

  “这有什么难猜的,我朝战无不胜的将军,本来也就没几个。”他摆摆手,不无得意地说。

  “哼,你倒是把自己也夸了进去。”蔺晨把腿盘起来,毫不掩饰地白了他一眼。

  “…还好,你比他幸运很多。”良久,他又开口,眼神空空的,像是在发呆,又像是在回忆什么事情。

  “嗯…”他并不详知当年之事,只知道老阁主是在怀念旧友,便也不多话。

  “有机会,你带奚儿和遥儿去南境看看吧。”

  “嗯?”他知老阁主还有话没说完,便静静地等着。

  “那儿有座霓凰阁。”

  萧平旌听说过霓凰阁,也知道霓凰郡主与赤焰少帅那纸未完婚约的唏嘘往事,便大概猜到了老阁主的用意,郑重答应了一句“好”。

  “你代他去看看。”

  二人再无话,过了一会儿,又是蔺晨下了逐客令:

  “好啦,我要睡了,你快出去,别扰我清梦。”

  他却没立刻躺下,而是看着萧平旌朝他行礼,再看着他走出门去。

  他看着这个少年长大。从身量不及自己腰的孩子,长成风光霁月的少年,变故后顶天立地的将军,再到如今终于到达了心中的江湖悠远,君子攸宁。

  他从小就偏爱他,比偏爱自己的徒弟更深。琅琊阁的武艺文胆,日月山河,一样都没吝啬,全都捧给他。

  纵使自己烦透了朝堂风起,却还是亲自给他备锦囊谋出路。

  还好,他现在过得很好。

  那些故人们,应该很为他开心。

  长苏吾友,你也很为他开心吧。

  自己也总算可以去见见故人了。

  从此之后,人间的江河湖海,日月山川,就让这个少年代他们去看。

  他的那位故人没完成的承诺,也就让这个少年去完成。

  这风雨如晦的几十年,他总算看到了头,浮生至此,也算个圆满。

  景和五年秋,琅琊阁阁主蔺晨羽化登遐,时年一百有二。

  众人照他的遗愿,将其骨灰撒在了琅琊山水之中。

  只有小策儿又问了句:“爷爷怎么不葬在梅岭呢?”他从小听了许许多多马革裹尸的英雄故事,以为世上所有的英雄都会魂归梅岭。

  萧平旌听着童言无忌,爽朗大笑起来,想起老阁主临终前两天和他说的话:

  “那冷透了的地方,我才懒得去,我就在琅琊山待着,这儿山水最好。梅岭那地方,也就他们那样轴的傻子个个要去。”

  各得其所最好,反正他们故人总会相遇。

  你们到时多喝几杯酒吧,好好说说这些年。

  可别总编排我呀。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