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游戏竞技>轮回之魔神>第六十三章 亚欧风云

更新时间2010-8-9 20:50:35 字数:16973

 华夏农历一八三九年

  这注定是风云突变的一年。。。

  这一年,鞑子残暴统治下的华夏大地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汉人在南方大规模起义,最终形成规模,成立了太平天国和汉国两大以汉人主导的国家!

  整个华夏震动,人心思变,一股新的思想潮流正在冲击着华夏人的心扉。。。。

  1839年,也是多事的一年,自汉国成立之后,南洋各国来朝,名义上承认了汉国的领土权。

  汉国自成立之后,声威大胜。在南方亿万子民的支持下,在汉国官员大开海路之后,但凡沿海地带有出海口的地方,无不兴起了出海贸易的浪潮!

  然而更多的人,则是买了一条小船,加入到各大海盗势力之中,依靠打劫外国商船为生。

  其中,英国人的贸易势力在南洋遭到了极大的阻力,而法兰西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余各国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过的商船也时常有被劫事件发生。

  而像希腊、西西里这样的小国,则完全断绝了南洋海路的贸易情况。

  与之对等的是,汉国的大量商船也遭受到了以英国为首、法兰西为辅的抵制,在印度洋、非洲一带遭受到了致命打击。

  不得已之下,大量汉国商船开始横渡太平洋开始来往于北美、南美一带进行贸易。

  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本来被人并不看好的太平洋海线,却成了暴利的代名词!

  来至美国的各种商品,以及其廉价的价格被汉人贸易商队收购,最后以奇货可居,异国他物的价值,在汉国卖得相当红火。

  尤其是来至南美的各种原料,更是便宜的让人不敢相信。各种矿石、牲口、林木等,都是南美各国多的花不完的“原料”。

  相反,汉国的茶叶、精美的丝绸布料、以及少量的军火,都在南美等国很受欢迎。

  一直以来,南美都被欧洲列国和美国垄断了贸易,各种原料价格自然被压的极低,与之相反的汉国初来咋到,价格出的自然要比欧洲列国和美国要贵上一些。

  这自然受到了南美诸国的极大欢迎,他们刚刚摆脱了殖民统治,很多人心里对欧洲人有着极大的仇恨心理。

  而美国人对南美也一直虎视眈眈,企图染指。

  英国、法国、荷兰更在委内瑞拉和巴西之间的北部沿海地带各种有着一块殖民地,并且根深蒂固。

  北风群岛也被欧洲列国所刮分,在南美人的眼中,这个世界上胆敢跟欧洲势力对抗的国度除了他们自己,几乎没有。

  当太平洋贸易海线成了暴利的代名词之后,金辰更是组织一次了官方的贸易行动,同时还暗中派遣了使者,准备去南美和北美一带试探一下态度。

  随着1840年的到来。

  汉国大量商人涌入太平洋,得到的贸易成果,每日剧增,连带着汉国沿海一带的造船业飞速发展。

  只是如此以来,却极大的触怒了以英国人为首的欧洲列强势力。

  如果说,汉国在南洋的行动,还没有触及到英国人的底线。英国对华夏内战的态度还处于观望和半干涉的政策。

  那么大量汉国商人涌入南美,则刺激了英国人的贸易神经!

  这个时代的英国,可以说是真正的海上帝国。整个地球七成以上的贸易都受到这个国家的影响,甚至间接和直接掌握了整个地球一半的贸易路线。

  其中就包括南美这块肥肉。

  如果说,印度是英国的粮食生产地和后勤基地。那么南美和非洲就是英国人的原料生产洲。

  几乎没有那个南美的国家敢忤逆英国人制定的贸易政策和原料价格,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海关贸易税。

  英国人虽然没有殖民整个南美,其影响力却渗透了整个南美。建立这一切基础的,自然是强大的海上武力!

  汉国商人试图挑战英国人的底线,英国人做老大这么久了,小弟又这么多,又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1840年1月,新年刚过不久,英国大使正式向汉国下达国书,要求汉国商人停止海上任何活动,并且英国人的任何商品都可以毫无限制的涌入汉国市场,还要求汉国的海军不允许制造超过六十门大炮的战列舰。

  以上的要求,只要有一条不满足英国的要求,英国就会在七天后对汉国宣战!

  国书下达后,绍兴府的军政大楼上,当那个鼻孔几乎朝天的英国使节,口沫横飞的肆意侮辱汉国和整个汉国亿万子民时,金辰大怒,直接命人将这为使节拉出去跺成了肉酱,然后丢到海里喂鱼。

  那使节被拉走前,还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敢杀我的表情!可当他真正意识到不对,企图求饶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这人要是太嚣张,也怪不得别人不留情面。

  1840年2月初,英国的印度远洋舰队开始横扫整个南洋,所到之处,无论是那国的商船,一律杀无赦!

  好在汉国商人在政府的动员下已经知道了即将爆发的大战,除了少数抱着侥幸企图横渡太平洋去发财的倒霉鬼外,真正损失的到没有多少,同时也有一些倒霉的汉人被迫停留在北美、南美地区,这些被迫停留的汉人,亦成了最早移民定居北美和南美的汉人。

  1840年2月中,英国舰队大量聚集东海,试图直接在杭州湾打开局面,登入绍兴,活抓汉王金辰。

  可惜的是,金辰早就明白英国与汉国之间迟早要爆发一场大战。所以,在各大重要的港口和海湾地带,都布置了重炮防御。

  同时,也布置了许多陷阱。

  这些陷阱,就是空出一些沿海可登入的地段,让英国的陆军登入,只要英国敢深入汉国境内,远离战列舰大炮的范围之外,那英国这条蛟龙,就成了泥巴里的泥鳅,遇上汉国这条陆上猛虎,还不是死路一条吗?

  果不其然,英国人目空一切,在他们的认识里。汉国的水平跟鞑子应该是一样的,都停留在大刀弓箭的水平上。

  哪怕有西方商人友善的提醒过汉国的“不同之处”,可英国人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早在一年前,就有英国的高级将领跟那时还是广州总统的尚家接触过,对鞑子的军队体系和装备有一定的了解。

  这鞑子军队的武器,大多数还装备原始的刀枪弓箭,少部分到有原始火枪的编制和一些土质的大炮,跟英国强大的武装力量相比,鞑子简直就是一只佯装老虎的病猫,这看破了鞑子的原形,英国人还怕什么呢?

  虽然近段时间鞑子跟英国人频繁接触,购买了不少军火,却也完全暴露了鞑子的底线,在英国人的眼里,鞑子已经是一块逃不走的肥肉了,更何况是从鞑子国刚刚分离出来,才建国不到几年的汉国呢?

  战争爆发的如此突然,英国人并没有贸然的冲击汉国的港口阵线。而是开始大规模,完全的分锁汉国海上贸易线,并在汉国全境沿海一带设立巡逻舰队,一旦发现汉国舰队和汉国商船,便杀无赦!同时,其他国家的贸易商队也不允许进入到汉国的国境之中。

  这对汉国刚刚兴起的海上贸易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好在汉国有亿万子民,哪怕汉军总数的野战军团不超过六十万人,大多数还都是预备军团和生产军团。

  然而,汉国可动员的预备军总人数,却超过五百万人。

  也就是说,汉国如果被逼急了,就可能下令全国总动员,将有五百万精壮被开赴战场,到了那个时候,那真是赌上国运,逐步放弃生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全面战争了。

  当然,英国海军就算在强大,也不可能让汉国进行全国总动员。英国人之强大,乃在海军,而不是陆军。

  英国人的陆军如果也同海军一样强大,美国就不会独立,英国也不会在欧洲只是一个岛国了。

  总的来说,英国的本土面积极大的制约了它的发展,这注定一旦英国的海军受到重大创伤,那么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和领土就会在刹那之间土崩瓦解。

  所以,只要汉国的陆军不败,那么汉国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这一点,金辰坚信不疑!

  同时,金辰也已下定决心,若是英国人敢登入作战,就毫不留情的给他们来一个狠狠的教训!

  1840年3月初

  英国集结本英国本土正规军团一万人,印度殖民师团两万人,总约三万人开始在杭州湾的某处海岸登入,首先是一千先锋部队,在海岸地带设置了简陋的营地和炮台,其后,开始侦查附近十里之内的情况,最后,大部队开始在这里云集。

  英军的动作汉军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金辰在英军开始登入海岸不久,就已经得到情报。金辰沉吟了片刻,便下令按照原计划行动。

  整个计划很简单,也很直接。

  就是双方摆开阵势,堂堂正正的一战!

  很快,在英国陆军登陆不久,他们的营地就来了一名汉国勇士!这名勇士将汉国决定于英国决战的消息告诉英国人,便将决战的地点、时间告诉了对方,就在前方不到数十里的平谷上,英军若是不信,可先一步进行侦查。

  接过信件的英军,便没有杀死勇士,而是让精通汉文的翻译阅读后,同样让其书写了一封回信,同样说,要是汉国真有诚意正面决战,英军人将如同骑士一边赴约!

  汉国请求决战的消息,对英国来说正是迫切需求的。汉国之地太过广大,若是旷日持久的作战下去,对英国人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到是所谓的“平谷”,让英国人有些重视。

  这“平谷”就是决战的地点,其实就在绍兴府不远的地方,那里是南方少见的平地,附近没有大山,没有河流,没有森林,最近一段时间曾被义军开垦过,作为屯田的地段,地名就叫做平谷,有几个新建的村庄在这里,不过已经被金辰暂时迁移了。

  现在用来决战,可以说正好不过。

  金辰之所以决战,也不是一时脑热,而是跟众汉国高级官员交流后的结果。

  首先,英国人的舰队很强大。如果汉国不让英国人在绍兴地段登入作战。那么英国人就可能换地段,今天在绍兴登入,明天在福州登入,后天在广州登入,那样的话,汉国将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这对汉国的经济和民心将是极大的打击。

  如果可以堂堂正正的将其消灭,那自然最好。

  就算不能将其消灭,也要将其歼灭大部分,让其成不了气候。如此,短时间内,自然不会祸害汉国的沿海其他地区。以便赢得更多的时间,布置沿海地带的防御手段。

  要知道,汉国建国时短,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设置了炮台。其他沿海地区,完全是不设防的,英国要是搞起破坏,今天到这里烧一把,明天那里轰几下,那就不得安宁了。

  这个世界很现实的,只有你将对方打老实了,对方才会学会尊敬你。这就是金辰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认识。

  1840年3月中

  金辰亲自率领四万军队,严阵以待!

  英国指挥官汉姆上将率领三万军队,亦来至平谷!

  依照约定,一个时辰之后。

  杀气腾腾的汉军火炮率先开火!

  “轰轰轰!!”

  百余颗炮弹轰向英国布置的阵线基地,然而,因为距离过远,只是炸到了边缘地带,便没有对英国军队造成损失,

  对此,汉姆上将用千里眼望着汉军的炮群基地,先是惊讶,后是轻蔑道“想不到这汉国的火炮,也能射这么远,这算是挑衅吗?”

  “杀!”

  炮击过后,金辰军刀一落,一万汉军新兵排除散兵阵型,开始缓慢向英军阵地前进。

  汉姆上将对此,只是吩咐自己的副将道“我们的观望手已经侦查到敌方炮群基地了吗?”

  副将点了点头说道“已经侦查到,但是在我们大炮的范围之外。”

  汉姆上将没有马上回话,而是望向远方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样向英军阵线扑来的汉军,冷静的命令道“传我命令,让印度第二殖民师团去教训一下这群野蛮人。”

  “是!”

  很快,一万整齐待发的印地殖民第二师团在乐队的欢送下,迈出了营地,向着密密麻麻的汉军杀去。

  刚出营地,殖民师团的步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排成一道横向的长龙,便以百人为一队,队于队之间稍有间隔,编组阵型。同时,队列三段,后叠数层,每层的间距均有数米,总体来说,就是呈波浪型的阵型,向着汉军杀去。

  一分钟。。两分钟。。。

  双方的步兵越来越接近。。。

  一些汉军的新兵们开始紧张,额头冒出冷汗,咬紧了嘴唇,身体有些不规则的颤抖,但是他们没有逃跑,也没有胆怯!

  “轰轰轰!!”

  双方步兵即将达到火枪射程之时,汉国方面的火炮开始炸响,轰向英军的殖民师团。。。

  “啊!!”

  数百名倒霉的印度阿三倒在了炮火之下。。。

  “轰轰轰。。。”

  英军的火炮也开始发出怒吼,而且在声音上和数量上也比汉国的炮声响亮许多。

  同样,在惨烈的哀嚎中,亦有百余名汉军新兵倒在了凹凸不平得的战场上。。。

  好在汉军的散兵阵型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汉军在英军炮击下的伤亡率并不高。

  “砰砰砰。。”

  开始有稀松的火枪射击声在战场上闪烁火光和烟雾。。

  双方的步兵开始逐渐接触,正式交火!

  “砰砰砰。。”

  火枪齐射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

  英军的步兵显然训练有素,并且很有经验。他们前排每射击一波,就会在军官的大吼声中蹲下,然后第二排开始射击,第二排射完同样蹲下,第三排开始射击。

  第三排射完同样也蹲下,后面一队编制的第一排开始瞄准射击,然后蹲下,第二排开始射击,然后蹲下,接着是第三排射击,然后蹲下。

  一个循环过后,前面一队编制的步兵已经将弹药填装完毕,又开始循环射击,但凡人员伤亡到了一定程度,后面的编制就会补上空缺,如此形成循环。

  并且,在第三列队尚且有投掷手雷的步兵正在候命,随时可以投掷,给予汉军近距离的爆炸杀伤。

  面对英军犀利的火枪射击。

  汉军的新兵师团们显然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匍匐着趴在地上,利用草地作为掩护,然后慢吞吞的射击,偶尔扔几颗没有多少威胁的手雷,随后就又把低底下,若是旁边有炮弹轰炸出的坑,他们还会毫不犹豫的躲进去。可以说,新兵们即没有形成可观的战斗力,也没有强力的反击英军,可以说就是一个靶子。。。

  事实上,他们就是靶子。。。

  因为在汉军阵地,一些步战炮已经到了指定的范围内,并且开始架设,炮轰英军的步兵阵线!

  这才是金辰的战术!

  他就是要用新兵当炮灰,然后让大量的步兵炮进入指定范围内,进行中和近距离轰炸。

  “轰轰轰。。”

  越来越多的步战炮开始轰鸣,英军的前线指挥官开始感觉不妙,他明明看见敌人在自己人的齐射下,不断倒下,可越来越多的炮火却从前方炸来,似乎根本就不顾及伤到自己人。

  这样的结果,反而是殖民师团的士兵开始不断的倒下,而汉国新兵们则因为一开始就采取散兵的阵型,反而死的比英军少了。

  不得不说,金辰的这一战术,实在狠辣,完全是用自己人的性命,来获取胜利。。。

  当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时,远在英军指挥部的汉姆上将开始察觉到汉军的企图,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汉国的将军疯了吗?竟然向自己人开火?还有,这些野蛮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火炮?情报部的那些混蛋是怎么搞的?如此重要的情报,竟然也不知道!”

  “传我的命令,让我们的火炮分出部分射击对方隐蔽前线的火炮!快!”

  “同时,告诉小卢克,如果战况不利,可以先行撤退。”

  副官听言,敬礼便大声道“是,将军!”

  英军改变策略后,汉国的步战炮开始哑火,遭到英军大量犀利的火炮覆盖压制。

  可是战场上千变万化,仅仅耽误少许,就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故而,当殖民第二师的指挥官卢克少将接到命令后,直接抛下了前线尚且在战斗的两千余名士兵和军官,自己带着后方处于预备队的五千余人直接撤回了大本营。

  当留在前线的英军阿三和军官们发现自己的长官已经带着大部队逃跑的时候,士气大跌,不少还处于后方线的阿三直接不动声色的拔腿就跑。

  当越来越多人逃掉后,剩下的一千多人,却被汉国的军官发现了英军的虚实,立刻发动了冲锋,展开白刃战!一举冲垮了早已经斗志全失的残余英军,一些阿三直接跪倒地上,把枪举过头顶,大喊饶命。

  可汉兵又怎么听的懂阿三的语言?还以为他发神经,直接用刺刀结果了他们。

  直到这场正面交战完全结束,才有几十名好运的印度阿三和十几名英军基层军官被俘虏,保全了小命。。。

  一个小时后。。。

  金辰再次下令进攻!

  同样是一万刚刚补充的新兵,同样是散兵的阵型,只不过,这一次的进攻于上一次却决然不同。

  此次新兵们将三、五、十人组成小组、小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渗透进攻!

  通常这样的组合,有三名火枪兵,一名爆破兵,一名投弹兵组成。或者两名步兵,一名散弹兵组成。

  每一个大队,也就是十个小队、百人规模将配置一名专业的神枪阻击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兵种,名为刑天死士。刑天死士为自由兵种,他们可以在任何时段参加战役,同时又不受强制命令的影响。

  刑天死士的标准配置是一把连弩,一把淬毒匕首。

  刑天死士不是训练出来,而是从大部队里考核出来。无论你是火枪兵、爆破兵、工兵还是投弹兵,你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和军功就可以申请考核成为刑天死士。

  刑天死士是战场上的自由战士,他们可以在白天参加战役,也可以在黑夜里进行刺杀行动。

  他们是无限战的特殊死士,不需要遵守大多数军规,可以毫不顾忌的运用任何战争手段,无所不极其用,并且他们得到的战利品除一些特殊物品外,其他如金银财宝只要拿的动,完全可以占为己有而无需上缴。

  别看不提。

  金辰的战略思路很简单,就是利用地理和人和的优势,用最快!最狠!最毒!最直接的方式将英军的三万人马全部留下!

  所以,他会采取连绵不断的进攻战术,在白天,在黑夜,在任何一个时间段,进行无限制的决战!

  别看只有一万人被投入了战场,可在绍兴府还有十万正规和数十万预备军正在待命,并且随时都可以投入战场。

  身为一名杰出的战场指挥官,就不能有所谓公平、君子等作风,当用尽一切办法获得胜利!

  所以,金辰一声令下,万名汉军士卒,便杀向英军营地!

  没多久,严阵以待的英军就率先开火!

  只听见“轰隆隆”的炸响,在地上炸开一个又一个坑洞,飞起数丈高的泥土,散落在汉国战士们的身上!那炮击地面的冲击,时不时将汉军的战士们炸上了天或者横飞向四周,摔个七零八落。

  一些倒霉的家伙被炸死了,他们的血液、肢体、器官混杂在飞扬的泥土里,血淋淋的散落在战友们的身上。。

  而这些战友们却浑然不觉身上出现了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本能的跟着前面的队友向前冲着。。。

  “砰砰砰。。。”

  英军的火枪手开始发威,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大量的烟雾从枪口弥漫,无数道火光乍现,不时传来了汉军士卒的惨叫。。。

  面对这一幕。

  汉姆上校默默的用千里眼望着汉军士卒的进攻,他心中对汉国的轻视已经完全消散,现在他的心情可以说相当的沉重。。

  这一场战役,不仅仅决定他和士兵们的生命,同样也决定他今后的政治生涯。

  他已经到了上将的军阶,年龄也已经五十多岁,他原本已经弃军从政,并且会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可惜,他选择了在退役前,用一个辉煌胜利作为退役的礼物!可现在,他似乎有些失算了。。。

  “副官,你去一趟皇后号,告诉肯莱特随时准备接应我们。”

  副官听言一愣,有些不解的说道“将军,我们还没有败,况且战斗才刚刚没几天,这个时候去。。会被。。。会被。。”

  副官的声音越来越低,因为汉姆已经转过身,恶狠狠的盯着他。。。

  “会被耻笑?”

  汉姆自嘲一笑,转过身去,说道“我们陆军被嘲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眼前这支部队不简单啊!他们不惧生死,勇敢冲锋!我年轻时,参加过滑铁卢战役,这些士兵让我想起了拿破仑时代的法国部队。但愿我的判断是错了。。。”

  说道这里,汉姆上将闭上了眼睛。。似乎陷入了沉思。。。

  副官沉默的望了汉姆上将一眼,转身离去。。。。

  。。。。。。

  “轰轰轰!!!”

  不多时,汉军的火炮也开始炸响!

  双方的火炮部队开始相互轰炸!

  谁要是支撑不住了,就开始转移阵地,换个地方,在继续开炮。

  开始有一些汉军散兵冲进了英军阵线于之搏杀。

  英军的阵地是传统的木制营寨,除了营寨外围的火炮营地外,还有一些轻型炮被安置在木质的炮楼上,朝着汉军冲击的散兵群不断轰炸。。

  不得不说,汉军散兵们的冲击基本上对英军布置的防御阵线没有多少威慑力。

  用来多少,死多少的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时候,汉军工兵的作用开始体现。他们在战友的掩护下,用铲子飞速的挖着壕沟。

  同时,也为步战炮准备一些斜坡作为掩护阵地,以便向英军营地的纵深地段进行无差别轰炸。

  战争进行的相当惨烈!

  汉军士卒死了一批又一批,可在汉军后方,又增援一批又一批。才正式进攻的第一天,汉军就有两个团被取消了编制,接近六千人阵亡。

  而汉军得到的是英军前线阵地,以及三道用“血肉”挖出来的壕沟,以及十几道为轻型步战炮专门准备的斜坡。

  战争到了黑夜里,依然进行着。

  无数汉军新兵匍匐着身子,在漆黑的夜里缓慢的前进着。身旁不时有敌人的手雷丢过来,轰的一声,被炸的粉身碎骨。

  同样,也有汉军士卒将身上携带的震天雷扔向前方,也不管那里是不是有敌人。

  在黑夜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汉军士卒摸进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阵地。

  大多数汉军士卒都上了刺刀,这黑灯瞎火的,也只能进行白刃战了。。。

  “杀!!”

  一些汉军新兵发现了排成整齐队形的英军,双方都异常有默契的亮出了刺刀,大喊一声,便冲了上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杀喊声一起,如同一块磁铁一般,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这里。

  一组又一组的汉军士兵冲了上去,一队又一队的英军士兵也顶了上来!

  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人类潜藏的兽性和本能表露无疑!狰狞的面孔,咆哮的吼声!大力的挥刺!时不时还会响起几声手雷爆炸的声响。。。

  黑暗就像一头怪兽,不断收割者双方的生命。

  这一块没有名字的阵地,莫名其妙成了双方争斗的焦点!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占领这个地方,就能够获胜!

  可事实上,这快地方,仅仅只是双方交战的第一个地点罢了。。可战争有时候,就是如此,拼的就是士气!

  一旦这个地方被汉军夺取了,英军就会退缩。

  或者这个地方被英军守住了,汉军就会退缩。

  那么失败的一方无疑就会士气大跌,进而战力大减,那么这场突来的厮杀,便会就此落下序幕。

  如此连绵不断的进攻,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

  不断有炮火落在英军的营地,亦不断有炮弹落在汉军冲锋的阵线上。。。

  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单单考验士兵和军官的战斗和指挥能力立,后勤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虽然英军早有准备,人员伤亡并不惨重,可各种物资补给却无法挽回!

  这才是对英军的致命打击!

  这个时期的英国人普遍对后勤不太重视,也没什么战地医生,对“野战医院”还没有重视,一旦有人员伤亡,不是据掉胳膊,就是据掉腿,若是有够倒霉的,就只能在帐篷里等死。

  如此,战争到了第三天。。。

  汉军火炮三天来不断的轰炸,虽然没有造成他们太大的人员伤亡,可毕竟火炮的溅射伤亡是强大的,大量的伤员受伤,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加上糟糕的医疗环境,这些伤员不断的死亡,他们的尸体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若是在这样下去,可以预见瘟疫的爆发。

  有时候,这些看不见的威胁,才是导致人员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

  三天的猛攻,让英军一退在退,已经相当靠近沿海一带,若不是汉军紧追不舍,死死的咬住英军的阵线,恐怕英军早已经跑的没踪影了。。。

  此时,一处英军临时搭建的指挥营帐内。。

  汉姆上将一身尘土,神色疲惫的坐在堂前。。。左右两边是英军的各大将领,他们同样一身尘土,神色疲惫,并且沉默不语。。

  三天来的狂轰猛炸,连绵不绝的散兵冲击,悍不惧死的点燃zha药包同归于尽,黑暗中的刺客,看不到胜利的迷茫,后退无门的惶恐,让在场诸位早已不复当初的傲慢和对汉国的轻蔑。。。

  “诸位,多余的话我不想在说了。三天来,我军伤亡不断,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几乎人人带伤。。为了能够让这些英国的小伙子能够活着回去,我决定率领三千兵力死守,为你们撤退赢得时间。。。。。”

  “回去之后,要告诫内阁。。汉国非鞑靼国。。”

  汉姆上将话音刚落,一名年青的上尉突的站起来,一脸激动的说道

  “将军!请让我留下来断后吧!将军不能留在这里,我们大不列颠帝国不能在一个野蛮的国度阵亡一名上将!”

  “是啊!将军,请让我留下断后吧!”

  当下,亦有数名青年的尉级军官站起来,试图说服汉姆上将。

  “砰!”

  汉姆突然站起,猛的一拍桌面,朝向那几名青年将领大声吼道“都给我坐下!这里没有你们说话的份!”

  青年将领们被汉姆这么一吼,当下脸色都发白了,虽然神色依旧火热,却黯淡不少。

  年纪轻的人,总是对荣誉和名声更加看重。

  然而,那些老一辈的校级军官们眼神中却闪过了一丝窃喜。。。

  将这些尽收眼底的汉姆上将,却没有多余的话要说。。。此战失败,他的政治生涯便已经提前结束,等回到英国,等待他的绝对不是光宗耀祖,荣归故里,而是讥讽吵骂,鄙视唾弃。。

  他的家族,将因为他威望大跌,他的族人将因为他前途受到影响。。。他已经老了,没有多少年可以活了。。

  身为一名军人,战死沙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若能死在强敌的手上,却也不辱没了他的身份。

  虽然陆军上将,还比不上一个海军上校有身份,有地位。。。。

  会议在无声中解散了。。。

  只留下了汉姆上将一个人独自留在会议室中,取出一个吊坠,将其打开,一名妙龄少女的照片静静的印在小小的两面吊坠的印上。。。看着这名少女,汉姆上将出奇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整个人一时间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良久之后。。

  汉姆上将收起吊坠,从幻想的世界中苏醒过来,他幽幽的望着帐篷外的天空,叹息道“以汉国表现出的强大实力,这世界终究将有他的一席之地。。。若干年后。。当后人在史书上读到英国与汉国第一次交锋就折损了一名陆军上将的时候,我的那些后辈子孙们,会不会骂我无能?”

  “罢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哎。。。”

  此时的汉姆上将,更像一名垂暮的老年人,而不是一名沙场上的宿将。。。

  1840年3月中后期

  英军在遭受了三天三夜的连续打击之后,终于决定在黑夜突围。根据一名英国老兵的回忆,如此说道。

  “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天三天,敌人的炮火就像雨点一般落下,即便他不密集,却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知道,对方只是想让我们疲惫,动摇我们的意志!

  该死的!他们成功了!因为这三天来,大伙都不敢真正的休息,生怕一颗炮弹不知从什么地方炸过来。

  我们都知道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现在就只能等待审判的到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当天夜里,英军就组织了撤退工作和掩护工作。

  既然失败已经注定,撤退已经成了必然。那么带不走的东西自然要销毁,比如说火炮!

  虽然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天三夜,可实际上,双方的炮战却没有太过激烈。

  汉军的炮兵非常狡猾,他们分散开来,并不以杀伤英军作为目的,而是为了骚扰和疲惫他们从而不断的开火。

  汉姆上将多次组织了敢死队进行了反冲锋,起初还有些效果,可到了最后,汉姆上将忽然发现已经没有士兵加入到敢死队之中。除非他强行命令那些殖民师的阿三们进攻,可天知道强迫他们,将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

  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兵力,有多少人口,而愚蠢的我们却在没有探明汉国兵力虚实之前,便匆匆派遣了三万部队前来送死。这是多么的可笑,也许,这就是上帝给予入侵者的惩罚。。。天知道,这该死的汉国信奉的邪神跟上帝有什么关系!”

  一名战后老兵,在他的人生笔记中,如此写道。。。

  另一边,眼看着战局变的越来越糟糕,汉姆上将突然想起了一本传入欧洲的兵书,一本无名的兵书。他年少时,也曾经读过。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翻译过来,便是了解自己,了解敌人。即便一百场战斗下来,你也不会有危险。”

  最后的念想完毕,汉姆上校举起手枪,放在自己的太阳穴上,轻轻扣动了扳机。

  “砰。。”

  伴随着这一声枪声,这场两国第一次的交锋,就此落下了序幕。。。

  汉姆上将死后不久,就被他的副官发现,副官聪明的没有声张,而是立刻带着自己的亲信人马在黑暗里悄悄的撤退。

  副官一走,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更多的人也跟着逃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跑,汉姆上将的亲卫队们终于闯进了汉姆上将的营帐,当他们发现汉姆上将已经阵亡后,当场跑出营帐,明目张胆的收拾东西,开始逃跑。

  很快,汉姆上将阵亡的消息,就传到了留守三千英军士兵的耳朵中,于是,英军崩溃了。

  当所有英军开始逃跑,汉军的一些散兵很自然的摸上了英军的阵地,当汉军明确英军已经溃败的消息,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

  数天后,无论是汉军还是英军都对这场战役的得失进行了统计。

  此次战役,汉军总共出动的兵力多达二十五万人,大多数都是新兵。金辰显然是将这一场战役当做了新兵的磨刀石。

  别看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的时间,可真正算起来,有白天有黑夜,有战前筹备,有战后善后,整场战役,时间超过一个月。

  汉军总共阵亡的人数达到了两万三千余人,大多数都是前几天英军抵抗最为激烈的时候被杀死的,接下来的时日,陆续的伤亡人数达到十七万三千多人,总体伤亡人数达到二十万人。

  汉国之所有有如此多人受伤,主要是汉军采取轮流进攻,不分白天黑夜的攻势,让人员伤亡数量大增。

  同时,回到海上的英军也进行了战争统计。

  此次作战,他们出动了三万六千人,一个师团为一万两千人。回来的兵力不足一万人,而且大多数都有轻伤。

  也就说,英军的阵亡人数当在两万人左右。

  事后,当这一场战役的结果传到欧洲英国的本土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尤其是汉姆上将的阵亡,更是引起了英国和欧洲极大的反响。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这个新崛起的汉国。

  这一百年来,欧洲人通过传教士的渗透,对华夏大地的一些情况开始逐渐了解。

  曾经强大的民族已经沦为了奴隶,鞑靼人统治着这个国家。就他们了解的情况来说,这个国家腐败,落后,原始,愚昧。

  如今,这个国家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汉国,又打败了英国,怎么回事啊?

  很快,欧洲列强的国家首脑们就多出了一份关于汉国的基本情报。这些情报基本上来至荷兰、西班牙等国。

  汉国的出身是义军,他们推翻了鞑靼人的统治,并且建立了国家。汉国占领了华夏地区的南方领土,割据长江流域,势力很庞大,人口也很多。并且掌握了火器的锻造技术,能够制造火炮、火枪等,同时也具备制造大型木制风帆战列舰的能力。

  汉国于鞑靼国的政策完全不同,汉国并不排斥于欧洲人的接触和贸易。在温州,有数百个从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引进来的造船业技术人员。

  不过这个国家对宗教的限制很大,他们欢迎除了传教士外的一切外籍人员。

  根据了解,这个国家似乎崇拜一个名叫刑天的战神???据说这位战神在一场战斗中被强大的敌人斩掉了头颅,可即便没有了头颅,这位战神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并且继续作战!

  这对欧洲的传教士而言,这简直就是异端的典型。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有大国潜力,正在逐步崛起的国家。

  为此,很多富有冒险精神的欧洲人开始准备前往汉国冒险。

  也就在这个时期,英国人跟法国人开始密切的接触起来,对于这两个老冤家时和时分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

  英国人在汉国遭受到了可耻的失败,让他们大失颜面,国际声望亦是大跌。于之相反的是,汉国的国际声望开始大涨。

  面对如此耻辱,英国人自然而然的跟法国人勾搭上了。

  而法国人希望在东南亚有一块殖民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拿破仑败亡,法国大革命爆发,到法兰西共和国成立。

  法国的实力已经衰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以前他们老欺负的普鲁士人最近牛叉了起来,开始打的法国人阳痿了,还丢失了不少土地。故而,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恢复的都极其缓慢。

  法国急切的需求一些殖民地为其输血,用来振奋经济,让人民们知道共和国的好处。

  很自然的,中南半岛的安南国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法国人的传教士在安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他们在金瓯角一带建立了殖民前哨。

  之所以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一来是碍于鞑靼帝国的实力,二是国家内部的情况还有些问题,故而,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可如今,鞑靼帝国已经陷入内战,新起的汉国又于英国交战。而英国又派遣密使于之商谈联合事宜,可以说皆大欢喜,时机成熟!

  1840年4月25日

  经过一个多月的远洋,法国运送舰队在金瓯角登陆,同时以安南驱除法国传教士为借口,借此宣战!

  同月,英国与法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止于英国、法国于汉国、安南之战!

  结盟后不久,英军突然对缅甸宣战。

  英国在整个印度的军事实力很强大,有五个本土正规师团和十几个殖民师团。

  于汉国交战后,便抽调了一万本土正规师团和二万殖民师团前去试探,结果以失败告终。

  这对英国来说这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在他们最初的意料中,这三万人就算不能够打下汉国的首都,自保也应该没有问题。

  在他们的认识里,鞑靼国和汉国都是一体的,他们都是落后、愚昧、原始、野蛮的国家,这一点,在潜伏华夏境内的传教士的密信中明确的指出。

  尤其是在鞑靼国爆发内战之后,鞑靼国的军事力量暴露在英国人的视线之中,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鞑靼国的软弱,英国才起了抢夺之心!

  可谁想,这鞑靼国是病猫,这汉国怎么就成猛虎了呢?

  英国内阁经过商议之后,便决定暂且放下于汉国的交锋,便以缅甸伤害英国传教士为由,其实就是随便找个借口,反正他们对缅甸的入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开战后不到两个月,缅甸全境就被英军瓜分。而这个时候,英军的本土正规师团已经扩张到了十个师团,以及三十多个殖民师团。

  这些殖民师团都是从投降的缅甸军里招募过来的,而本土正规师团,却是从英国本土运送来的,大多数都是新招募的兵员。

  这并不说英国人的胃口突然变大了,而是因为三万远征军的惨败,让英国的高层和百姓们很不理解,有了些矛盾,他们迫切需要一些胜利来证明内阁的能力,故而,他们将目光对准了孟加拉以东的地区。

  事实上,如今也正是大好的扩张时机!

  对于这一点,从整个东南亚的局势就可以看出。

  首先,亚洲最庞大的帝国正处于内战、分裂之中,短时间内根本无力插足东南亚的局势。

  其次,有了法国人作为先锋攻取安南,用来试探汉国人的底线,也很有必要。

  总的来说,只要英国人小心一些,总能得利。了不起让法国人跟汉国人厮杀去,这不但可以印证汉国人的军事实力,也可以测试一下法国人的陆军水平,若是双方打的两败俱伤,他还可以坐收渔翁之力,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1840年6月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汉国以蛮夷犯我友邦为理由,准备出兵镇南关下,帮助安南人对付法国人,而这先锋官将有前鞑靼老将冯林担任。

  冯林此人,乃是鞑靼国旧将。云南失陷后,为保数万汉旗兵身家性命,举军向汉国投降。

  冯林乃是老将,从军多年,对于边关一带的环境很是熟悉。

  加上有王通推荐,金辰方任命他为先锋官。

  也就在这时,刚刚用盛大欢迎仪式迎接王通凯旋归来后几天后,金辰便于王通深夜密谈。

  王通是知道一些关于云南事情的。

  冯林这个人起初跟他交过几次手,对这个人的能力是肯定的。所以,他就保举了冯林为这次远征的先锋。

  金辰与王通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有一天值得肯定,那就是这次汉国出兵镇南关下,却并非是增援那么简单!

  1840年5月份,就在法国入侵安南月余左右,云南爆发了一次起义,这一次起义不是针对汉国的,却是针对安南的!

  前鞑靼国将领,杨旭本是安南前三代国王的直系血脉。后来现在的安南国王先祖谋朝篡位,夺取王位,并且得到了鞑靼国的支持。

  如今,鞑靼帝国陷入内战,整个华夏南北对立。杨旭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先是借助冯林的关系,投靠汉国。然后写密信于汉国高层,至于双方有没有达成什么协议,没有人知道。

  但是,杨旭在这个时段爆发这场起义,确实很蹊跷。更蹊跷的是,一直在安南北部名义上臣服于安南国王的黑旗军突然宣布支持杨旭为新的安南王。

  一时间,整个安南乱成一锅粥。

  前有杨旭起义暴乱,后有洋人步步紧逼!而偏偏安南国士兵不修兵甲,战力低下,节节败退,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

  安南王虽然是个草包,但他的大臣们个个都是官场上的能手,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不详的征兆!

  这杨旭早不叛变,晚不叛变,偏偏在安南国不断向汉国求援,汉国正准备出兵这个时段叛变?那有这么巧的事情!

  果不其然!

  这黑旗军跟杨旭的叛军,不断攻打安南国的县镇,而冯林则率领两万先锋,一个正规师团的兵力在后方不紧不慢的跟在叛军身后,不断“收复”着安南国的领土。

  1840年7月中

  法国人和安南叛军同时兵临王都顺化城下,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差不大。法国人此次前来远征的部队仅有三万人左右,而且,由于安南地区多山、丛林。法国士兵极大的不适应这一地带的作战环境,战力大减。。

  相反黑旗军和杨旭的叛军对安南境内的环境相当的熟悉,在加上得到了汉国的秘密支持和支援,实力大增!

  一时间,顺化一带成了双方交战的地点。

  法国人通过海路将重炮和各种物资远远不断的运送而来,而叛军则通过对地理的熟悉,以及汉国的支援,也同样不示弱,时不时的搞些偷袭或是迂回敌后,进行破坏。

  法军几次试图与安南叛军决战,可安南叛军就如同泥鳅一般,你打我走,你退我打!

  每当法国人攻打顺化成时,便有安南叛军在一旁窥视。看似不阻止法军攻城,其目的很明显,你要是攻下这座城,势必进入城内,到时我大军一挥将你拦腰截断或者等你全军入城,在将你们团团包围!

  故而,法军一时间也奈何不得,只得望城兴叹,一时间三方人马僵持不下。

  在说顺化城内的安南王和一干大臣,此时就如同没有了头的苍蝇,等死尔。

  故而,对安南王来说,只有从投降汉国和法国这一条生路可走。可汉国摆明是支持叛军的,安南王要是投降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到了这个时候,安南王除了向洋人投降,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吗?

  1840年8月初,安南王下令打开城门向法国投降,与此同时,贪婪的法军一想起城中巨量的财富就忍不住冲动,冲进了顺化城内。

  法军士兵们起先还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徐徐入城,可一到了城内,指挥官心中的贪婪和赤裸裸的yu望在也无法克制,率先进了皇宫收刮财物去了。这指挥官一带头,士兵们也有样学样,谁还管指挥官的命令上城墙防守,搭建炮台啊?

  赶紧抢娘们,抢金银才是真理!

  眼见顺化城逐级混乱。

  城外叛军见此,自是天赐良机!

  于是,全军出动将法军拦腰截断,同时也涌入城中准备将法军一网打尽。可谁知,叛军进入城后,竟然也跟法军一样,一见法国士兵们口袋里、腰间上的金银财宝,就陷入了赤裸裸的贪婪之中,迷失了神智,也陷入了跟法军哗变的士兵一样,到了城内就马上演变成了抢钱,抢娘们的乱兵。

  唯一清醒的部队,恐怕也只有在城外对敌的叛军跟法军了。

  这种情况,却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毕竟叛军本来就是纪律不整,士气低下的部队。而唯一还算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黑旗军却被用来在城外断后,可见这杨旭心里还是想掠夺一下安南国的国库,作为一名曾经的安南皇族,他太清楚国库的事情了,所以,他一见法国人涌入顺化,就忍不住挥军也跟着杀入城内。

  若是他稍微还有些理智,只需要击败城外的法军。然后控制四方城门,然后肃清街道,徐徐图之,这顺化城内的财富,还不都是他的吗?!!!

  这人一旦着了执念,就会变的盲目,杨旭这位整日幻想自己成为安南国王的叛军头子亦不例外。

  这场混乱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

  直到汉军先锋冯林,率领二万正规师团协同黑旗军击败城外驻守负隅顽抗的法军为止。

  然而,这一场歼灭战,却极大消耗了汉军的实力。城外的法军在不远的小山上推起了堡垒,并且有一座小型的炮群阵地。留守的人员,虽然只有区区五千余人,却是常年驻守阿尔及利亚的精兵悍将。

  这给汉军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黑旗军更是差点就被打残,从一万多人,到现在只余三千不到,还大多负伤。差一点,就造成了崩溃。

  好在这群法军修建堡垒的时日尚短,若是在给他们一段时间,恐怕就算十万人,一时间也难以攻下这山头堡垒。

  事实上,城外的法军共有三股,第一股,本是准备在城外不远建筑军营的人马。

  第二股,是接近沿海一带护送和看守辎重的部队。

  第三股,占据高点,人数少,却最为精良的炮兵部队。

  这三股部队,总人数约为二万人左右,占据了此次前来入侵法军的一大半。

  可惜,就因为法军总指挥官的一时贪婪,导致了整场战役的失败,当真是得不偿失。

  这一场大战,最终以汉军胜利为告终。法军投降的人数达到了三千余人,其余不是被杀,就是逃跑。

  当汉军的旗帜插在顺化城头,安南王和一干大臣的头颅,也被杨旭割下,用来祭奠先祖。

  与此同时,认识到自己错误,看见冯林一脸阴沉的模样,杨旭很识趣的向天下宣布,他以“前安南王”之子的身份接管安南全境,同时宣布安南并入汉国。

  数日后,金辰回应了杨旭的请求,正式接受了安南全境,便宣布安南自古以来便是汉人的领土,如今安南并入汉国,正是认祖归宗之举!

  又过了几天,一份早已经准备多时的任命书和特使出现在顺化城内,宣布了汉王的意旨。

  安南自今以后,便是汉国的一个大省,设左右文武大都尉。杨旭领文,为文职大都尉。

  为此,金辰还将顺化一半所得的财物,赏赐于杨旭,让杨旭心悦诚服。

  要知道,这批财物,据说有汉国目前国家总收入的三年总和差不多。不过总的来说,要是南洋贸易路线没有被限制的话,差不多也有汉国一年的总收入了。

  这确实是一笔极大的财物,多到杨旭只要不发疯,子孙三代都不一定花的完,更何况,他还可以投资、造厂什么的。要知道那可是安南国历代国王数百年来积蓄的一半啊!

  虽然这几百年里有谋朝篡位的,有正常继承的,也有改名换姓的,但不可否认,这些人时不时留下的“一点”财富,其总量绝对是惊人的。

  1840年8月中

  法国残兵败退至富庆一带,同时将求援的消息传至国内。

  当法国人得知安南远征军竟然被汉军击败的消息之后,大为惊讶,随后便是恼怒。

  尤其是那些士兵们的亲属,听闻远征军失败的消息后,他们可不管是怎么回事,可吃了败仗却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正当法国总统准备新一轮的演讲,说服议员们派遣大军前往安南之时。议员们,却早已经将他当做了平息众怒的替罪羊!

  1840年9月

  法国总统引咎辞职,议员们皆大欢喜,可惜面对是否继续出兵的问题。。。。

  可能要等到明年才有答案。。。

  1840年11月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英国吞并缅甸之后,再次向新罗宣战。法国也象征性的派遣了两个正规师团,前往富庆稳定局势。。。

  而汉国目前也没有新的动作,自此,安南被汉国和法国瓜分,以顺化城为中心线,北部归汉国所有,南部归法国所有。

  同年,高棉向汉国称臣,汉国没有马上回应。

  如此,又过了两年。。

  1841年至1843年间

  发生了几起大事。

  新罗国向英军投降,被迫成为附属国,其间新罗国王多次向汉国求援,汉国也只是精神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汉国之所以没有出兵,原因无非两点,其一,中南多山,其二,道路崎岖。

  多山地区,大部队行军不易,若小股部队又难有成效。而交通崎岖,则后勤无力以继,同样难以持久。

  唯一可行之计,只有从海路增援。。。只可惜。。英国海军独步天下,汉国海军还只是个蹩脚虾,看似坚固,实着脆弱。

  这新罗被收为小弟,是第一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奥斯曼帝国开始解体,巴尔干已有分裂的预兆。俄罗斯人蠢蠢欲动,已经有大部队开始集聚。

  为此,整个欧洲风云变动,英国于法国再次进行密谈。奥地利、普鲁士也在一旁观望。

  第三件大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病危,太平天国亦有崩溃的预兆。

  自汉国成立以来,时过数年。轻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科技、教育都有所发展,军工业的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汉军已经不需要为弹药补给的问题而担忧。

  同时,军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后膛线的全面发展,目前军中十数万的精锐部队都换上了后膛线步枪。

  李义也曾经数次率军渡河攻打四川门户重庆一带的关卡,均被击败。

  在苏州,金辰也策划数次战役,有胜有败,但总的来说,汉军已经成功的占领了江苏长江流域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首府苏州,重镇常州、无锡、镇江、南京等,自此汉国完完全全的割据了长江流域南面地区。

  还乘大胜之机,举重兵跨江轻取南通,大败曾国的主力部队,为挥兵北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汉军咄咄逼人的局势,鞑靼国显然有些应对失策。面对强大而犀利的火器,鞑靼国的步兵不堪一击。

  而鞑靼国的王牌骑兵,也因为长江流域的主宰权在汉军之手,不得南下。

  曾国大胆的操练新军,虽然得到了上面的允许,却多受阻扰,始终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浪潮。

  而李鸿授命多次出使英国,却遭受到了冷遇。

  前两年,英国人的注意或许还在汉国的身上,也许会跟鞑靼国虚与委蛇一下,可到了近两年,随着中南半岛西面逐渐被英国吞噬,所需大量兵力驻守。

  加上俄罗斯试图染指巴尔干,让英国人大为警惕。

  李鸿更是从英国大使馆的大使话里隐约听出一些风声,英国很有可能在近段时间里跟汉国停战。

  当曾国得到这个消息后,无比感叹道“金贼羽翼已丰,势力已成,以后再谈剿灭,已是妄想。莫非,这便是天意?”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