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起见,他提前联系了姜卫华的一个老部下,现在地方军区任职。他跟对方说自己是出公差顺便度假。

  既然是姜卫华的亲孙子,自当是热情接待的,那位首长专门安排了一个警卫员,陪姜武意到他想去的那个边境小镇去转一转。

  警卫员叫莱阳,是个傣族小伙儿,人很机灵。他琢磨着俩大老爷们有啥好转悠的,于是问姜武意,刚好从北京来了一个记者,也是首长的熟人,也想了解风土人情,要不要跟她一起转转?

  姜武意以为是人家不方便多安排警卫,也没多问,反正他也是随便溜达,带上就带上吧。

  他准备白天先掌握一些信息,晚上再联系霍君兮,到时候霍君兮要是凶他,他就像上次在荷兰一样帮忙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霍君兮估计会火气小点儿。

  跟那记者见了面,姜武意顿觉脑仁儿疼,他现在还来得及说不想一起吗?

  “小武哥,你怎么来啦?”蒋斯玉的声音直冲他天灵盖。

  姜武意咧嘴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丫头话忒多,在她面前最好少说话,否则指不定整出什么幺蛾子。

  蒋斯玉直接挽上姜武意的胳膊就不放手了,黏着他一个劲儿抱怨:“小武哥,你不知道,上次咱们出了那事儿之后,我爸非得让我去一个旅游媒体工作,说是安全。这不我刚报道就被主编安排来采风,没劲死了。安全什么安全,山体滑坡怎么办,有泥石流怎么办,遇上抢劫的怎么办?” 

  姜武意使劲儿扒拉她的胳膊也扒拉不下去,只好跟她搭话:“你的工作热情值得表扬,做好安全防范就能提高安全系数。”

  “小武哥,你就是懂我。”蒋斯玉附上他耳朵小声说:“我们可以做闺蜜。”

  啥?闺蜜!搞得女里女气的,什么鬼。

  姜武意被她缠着脱不开身,无奈道:“走吧,但不许乱跑啊,出了危险我没法跟家里交待。”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你有数才怪。”

  莱阳看他俩挺熟,暗自高兴。小伙子热情周到,带姜武意他们在镇子上喝茶闲逛,风土人情也讲的倍儿溜。

  姜武意在镇子上东瞧瞧西望望想找霍君兮的蛛丝马迹,他估计霍君兮到了之后也可能先观察观察周围风土人情,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蒋斯玉则跟着他们溜达,买了一堆民族风的小玩意儿,说是回去送给朋友们。

  “这葫芦不错。”姜武意拿起一个葫芦丝,吹了一小段,吹起来很省力,音准、音色、做工都是很讲究。

  “哇,小武哥,你还会吹这个啊,我以为你只会弹琴呢。”蒋斯玉一脸崇拜,眼睛笑得弯弯的,看那精巧的葫芦也喜欢上了,“我也要一个。”

  姜武意问:“老板,我要两个葫芦,多少钱?”他想带一个送给霍君兮,晚上两个人坐在小院子里吹上一曲,多好。

  莱阳跟老板认识,叫老板“文哥”,他们都是傣族人。

  文哥爽朗笑着,既然是莱阳的朋友,他不打算收钱了:“小伙儿长得真精神,颜值太高,免费送啦。自家做的,不是什么大品牌,你喜欢就行。” 

  姜武意坚持付钱:“不行,不行,文哥,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他大概估算了一个价格,塞给老板了500块钱。

  姜武意坚持要给,文哥只好收了钱,道:“这样吧,快中午了,后院吃个便饭,让我也尽尽地主之谊。”

  “好。”姜武意爽快的答应了。

  文哥邀请三人进到后院,招呼老婆准备饭。

  几个人坐在后院边喝茶边聊天,从乐器制作到天文地理姜武意都能聊,既不抢主人的风头,却也能搭上主人的节奏,很快就跟文哥称兄道弟,相逢恨晚。

  这是一个雅致文艺的小院,让姜武意想起了他和霍君兮的那个小家,北方快到冬天了,回去得赶紧把那些盆栽搬到客厅,霍君兮也别想偷懒,一人搬一半,谁让你死乞白赖要住下呢?

  姜武意端起酒杯跟文哥碰了一下,随口问:“文哥,我看你的店里有那么多种乐器,原材料都是本地产的吗?”

  文哥道:“不全是,也有缅甸的。”

  姜武意道:“你经常去那边儿?”

  文哥道:“每个月过去一趟。”

  蒋斯玉一听就来劲了,“小武哥,咱们去缅甸玩儿吧,听说那边儿的玉特别便宜,咱也去赌一块试试。”

  姜武意其实正有此意,顺着他们的话,道:“能开开眼界感情好,就是出境手续太麻烦,再说我们也不一定有时间。”

  文哥道:“这样吧,我给你们介绍个靠谱的人,以前是猎户现在做向导,如果你们有时间,他能带你们过去,没时间就算了。”文哥做了一个捻钞票的手势,“不过……他的带路费比较贵。”

  蒋斯玉很欢脱的答应了。姜武意则没有直接表态。

  姜武意现在每走一步都很慎重,何况身边还带了这么个拖油瓶。

  万一她出个什么三长两短,姜武意回去可没法交待。跟人家姑娘处对象没成,还害人家缺胳膊少腿,估计这姑娘后半辈子就得姜武意收场了。

  霍君兮还不得咬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