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杜康传奇(上)>第八章 族长祠

  沈家安看似是个实在人,仿佛忘了刚刚发生的不快,甚是热情的向他们介绍周围的风景并向他们询问外面的新鲜事。

  方筠蘅假借自己平时甚少出门,没有解忧见多识广,趁机把解忧推给沈家安,自己抽开身,拉着温如玉走到了后面,悄悄的跟温如玉道:“那个杜少康昨天无缘无故戏弄解忧,今天又那么热心的引路,恐怕居心叵测,我们还是小心提防着点好,不要和他们走的太近。”

  温如玉白了他一眼,悄声道:“大哥,来路不明、居心叵测的是我们吧!你放着玄天剑不找,非要看什么劳什子的神仙庙。你都偷偷摸摸的想窥探人家族祠了,人家非但没有拦阻还给你引路,我看要提防的是人家吧。”

  方筠蘅被他堵的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忽然抬头发现杜少康正在伫立在前方不远处,晦暗不明的看着他们,不知道看了多久。方筠蘅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和温如玉交换了一下眼神,走了上去。

  “先生有何指教?”方筠蘅微笑着看着杜少康,心里盘算着刚刚和温如玉的谈话被这人听了多少。

  杜少康也笑了一下,道:“没什么,我看你二人落下了。这山路崎岖,你们头次来,很容易迷路,还是跟紧点吧,省的族长祠还没有到,我们就要分心去找你们了。”

  杜少康言语间处处流露着关切之意,到显得方筠蘅小人之心了。温如玉不满的瞥了他一眼,方筠蘅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致谢:“多谢先生关心,我二人只是看这景致很好,稍微留恋了一下。我们跟紧便是。”

  杜少康还是笑着盯着方筠蘅不说话,把方筠蘅盯到全身发毛。

  直到前面传来了沈家安的声音:“几位快点,前面就到了。”几人这才应声跟了上去。

  沈家安说的没错,族长祠确实离杜少康家不远,五个人到达的时候还没过正午。不过山路崎岖杂乱,没有人领路,还真的很难找到。

  族长祠座落在半山腰上,估计是建成有些年头了,祠堂的外观有些陈旧。沈家安一行人踏入祠堂,里面几个人在打扫,看见他们纷纷向他们低头行礼致意。

  “这些都是镇里人,大家每月轮流过来打扫。”沈家安一边回礼,一边跟方筠蘅他们解说:“族长祠是五十多年前建起来的,为了祭祀我们镇的第一位族长。”

  从外观上看,祠堂的造型没有什么奇特。入内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九幅大型壁画,上面画的是桃园山水,在壁画的右侧洋洋洒洒的写着“十里桃花山居图”几个大字。壁画向上耸入屋顶,屋顶上搭置了许多木架子,上面爬满了绿色植物,那植物叫不出来什么名字,长势很茂盛,几乎爬满了整个屋顶,让人有种头顶着绿色海洋的错觉,配着满墙的桃花,仿佛置身仙境。

  温如玉心里翻了个白眼,心道:翠屏镇的规矩还真是怪,祠堂整的跟花房似的!

  方筠蘅发出阵阵感叹,对着沈家安拱手赞道:“好境界!‘桃源’乃是‘隐世避俗’的仙境,从来只有在诗文里见过,贵镇的祠堂竟然能再现诗文里的仙境,真是别具一格,让我等俗人大开眼界。”

  听了他的赞扬,沈家安很受用,含笑着向他一欠身。

  祠堂里面没有其他家具,屋里布置着一些盆栽和木雕,只有壁画的正中央摆着一个树根状的贡桌,上面却空空如野,没有安放祖先灵位。

  方筠蘅看着很好奇:“家安兄,这祠堂里怎么没有设牌位?难道贵镇的祠堂祭祀的是这幅‘桃源图’?”

  “哦,这里原本摆放的是我们族长的佩剑。”看着方筠蘅一脸懵懂的样子,沈家安解释道:“方兄有所不知,相传很久以前,战乱四起,生灵涂炭,第一任族长带领我们的祖辈逃到这里来躲避战火,使大家姓命得以保全,而族长自己却战死了,也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好供奉他随身的佩剑,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

  “哦,原来是这样。”方筠蘅了然的点了下头。

  “那佩剑为何没在祠堂供奉?”温如玉好奇的问。

  “佩剑被家父收藏在家中,只有每年祭祀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沈家安不以为意的道。

  族长的遗物,怎么可以随便收藏在自己家里?方筠蘅正想着,就听到解忧不冷不热的问:“族长的遗物,可以随便私藏吗?”

  方筠蘅顿时全身无力,但任他咬牙切齿也没辙。

  温如玉露出一副就知道他会这样的表情,在一旁干翻白眼。

  解忧这句话本是所有人的疑问,委婉点提一下也没什么不妥。但是用这淡漠的口气问出来就有些唐突了,像是在审犯人一样,本来轻松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幸好沈家安反应慢半拍,只是愣了一下,貌似还在消化解忧的话。

  倒是杜少康轻笑了一声,解释道:“家安的父亲就是翠屏镇现任的族长,除了处理平日族里的事务,也负责修缮和管理族长祠。先族长的佩剑乃是翠屏镇的圣物,理应交给族长妥善保管。”

  他这样一说,沈家安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连连在一旁说是,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

  见沈家安没有在意解忧刚才的话,方筠蘅松了口气,笑着道:“原来是这样,没想到沈兄的父亲竟是本地的族长,失敬失敬。”

  沈家安连连拱手,两人又是相互客套了一番。

  温如玉心里暗想:早就应该想到,王小二说过杜少康平时很少与人交集,唯独跟族长少公子有些往来。上下打量着沈家安,温如玉心想:这小子长得倒也是一表人才,虽然看着呆头呆脑的,但对人还算热诚,只是不知是不是像表面上一样良善。

  说话间,沈家安引着几人走到祠堂西侧相连的一道长廊:“经过这道长廊,前面有处断崖,那里能看到镇子的全貌,还能看见弥子江,景色甚好。”

  长廊有两米宽,长廊左侧的窗户十分大,外面的阳光可以充分的照进来,使得长廊非常明亮。长廊右侧的墙壁上挂着人的画像。

  “这是翠屏镇历代组长的画像,这位是我爹。”可能是发现温如玉一直盯着看,沈家安在一旁解释道:“这位是第二任族长。”一边走,沈家安一边跟其他人解释,直到长廊的尽头,也没有看到第一任族长的画像。

  方筠蘅不禁有些疑惑:“沈兄,这个祠堂既然是为第一任族长建的,为何没有他老人家的画像?”

  听了他的话,其他几人也都用眼神询问沈家安。

  沈家安耐心的解答:“我们第一任族长并没有留下画像,所以……”

  几人了然,也没有继续追着问。

  长廊前面直通一个山洞,山洞并不深,大约也只有三四米长,站在洞前能清楚看见对面的亮光。走出山洞后,视野瞬间豁然开朗。温如玉仔细看了下,发现他们站在一个半径大约三米的半圆平台之上。平台下面就是悬崖峭壁,面前是茫茫弥子江。

  众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面是绝壁,周围是高耸的山峰,这里就像是弥子江通往山顶的一个台阶。平台北边立了一个残碑,上面写字几个大字,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淋,字迹已经看不清了,温如玉只能依稀辨认出是“绝命崖”三个字。

  方筠蘅走到沈家安旁边问道:“沈兄,在下虽武功不才,但是对宝剑却十分喜爱,先族长用过的宝剑,想毕不是凡器吧!”

  “方兄过奖了,先族长的宝剑,不过是一把寻常剑而已。只因是先族长的遗物,所以意义非凡。”沈家安看着方筠蘅拱手道。

  方筠蘅眼睛一亮,接着道:“不知这把剑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就没有丝毫的不同之处?”

  沈家安看了下解忧腰间的宝剑,道:“和解忧兄身上这把宝剑比较的话,我们族长的剑要质朴一些,也稍微大一些,其他就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了。”

  听到这些,方筠蘅眼睛更亮了,他连忙道:“贵镇的族长能从战火中保护全镇人的姓命,想必也是一位英雄。我等平生最佩服英雄,不知贵镇什么时候祭祀,我等也想拜赏一下那把宝剑。”

  “这……今年的祭祀上个月就已经举行过了,下一次祭祀只有等明年了。”沈家安有些为难的道。

  “这样呀……”方筠蘅脸上露出了十分惋惜的表情:“不能瞻仰英雄佩剑,实在是可惜呀!”

  温家安显然是个老好人,看着方筠蘅失望的表情,顿时有些过意不去。

  他低头沉思了片刻,道:“不然这样吧,方兄改天来我家,如果机缘凑巧,没准我能带几位去赏剑。”

  “如此甚好,就有劳沈兄了。”方筠蘅连忙道谢。

  “不敢不敢,方兄叫我家安就好。”沈家安客气的道。

  几个人在这里看了会风景,又聊了一会方才下山。

  分别前,方筠蘅再三和沈家安确定去沈家拜访的日期,直到沈家安答应他们后天有空方才罢休。

  五人在杜少康的茅屋前分手。

  回去的路上,温如玉问方筠蘅:“到底沈家那把祖传的剑有什么蹊跷,你之前明明跟我说要少跟两人来往,怎么去了趟族长祠就忽然对人家的剑感兴趣了?你方家的剑还少了不成?”

  方筠蘅谨慎的朝周围看一眼,低声道:“回去再说。”

  说完率先离开。

  温如玉看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装什么莫测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