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过后,那道死守着的阀门一旦打开,本来被强行汇聚于一道的水流就纷纷奔涌而出,漫过分叉口,淌入各自的河道。

  梨梨憋久了,第一个在纸上写起来:“今天真是太吓人了,我一点都不喜欢那间办公室。”

  郑和平接过笔,写道:“感觉就像看真实的恐怖片一样,你们见到那个八卦符了么?我好喜欢,我们也去哪里买一个回来好不好?之前小吃街的王婶家里就有好大一个,看着挺气派的,从批发市场上买的话才十来块钱,价廉物美。我看程老师也瞧着那八卦符瞧了好一阵,说不定也会喜欢……”

  铅笔一顿,在纸上留下一个重重的印子,他的滔滔不绝被打断了。

  小未难得占据了主导。

  他写字速度比郑和平慢好多,字体也很幼稚,可还是一笔一划地写了两个字:“不要。”

  那个“要”的女还是歪的,瞅着成了“西女”。

  所有人格都沉默了会。

  梨梨接过去说:“你就不该提八卦阵。忘记那个女人了吗?她以前也老在家里贴好多八卦之类的东西,还用墨水在我们身上画。唉,可真是太丑了。”

  郑和平抢过去,激动地在纸上写了一长串:“对不起啊小未,真的对不起,我差点忘了,都是我的错。那个女人喜欢的东西,我们才不要往家里搬。我给你唱个歌好不好?就唱小龙人怎样?”

  梨梨捉着笔在纸上划出一条波浪线,就跟嗤嗤笑出了声一般,写道:“你省点力气吧,小未不爱听你唱歌。小未就想着他的言哥哥。唉,我也想我的小男朋友啊,他长得那么好看,成绩又好,好像什么都知道,笑起来眼睛亮晶晶的会说话……不像那个王沙沙,只会欺负女孩子,真的好讨厌,十几年过去了还是讨厌。”

  郑和平:“嘘,还是别提王沙沙了吧。小心那位。当年王同学做那些坏事的时候,要不是有冬行拦着,那位早冲上去把人大卸八块了。那位可真的一点不喜欢王沙沙。”

  他们忌惮着那个非暴力不合作的人格,都停下了。

  日记本在李冬行膝上平摊着,稍稍有些下滑,在快要掉到床上去的时候,被一只手抓了回来。

  李冬行翻了翻前面好几页纸的内容。

  梨梨的字娟秀小巧,和他自己的字体最像,就是一笔一划都再稚嫩些。郑和平的字是一种矮胖的圆体,每次一啰嗦起来就写得特别快,每行字从左往右越来越向上倾斜。小未是个左撇子,实在还没怎么学过写字,每次握笔姿势都不太标准,铅笔笔尖老蹭到李冬行的左手中指尖,在上面留下一道灰痕。

  他把人格们说的话都细细看了遍。梨梨在写言哥哥三个字的时候,还故意在旁边画了一颗爱心,看得李冬行脸颊一烫,抬起手遮了遮眼。在开始使用这种方式和自己的人格交流之后,他们都像是有了发泄的渠道,平时突然冒出来插嘴的时候倒是少了。只是李冬行发现这种法子有个后遗症。他的不同人格之间似乎爱上了相互调侃,尤其梨梨老爱笑话小未成天言哥哥长言哥哥短,有时候战火都会波及李冬行。

  李冬行放下日记,揉了揉眉心。

  王沙沙,薛湛,武晓菁他们的烦恼,这一天发生的事还真不少。

  该轮到他自己,他却仍是不习惯记日记,握着笔想了半天,只默默写下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八个字。

  武晓菁是来找他帮的忙,李冬行总怕自己太麻烦程言,于是满脑子都是该如何展开咨询,帮他们找到问题症结并进一步纾解。

  他这般想着,睡意渐渐袭来,也忘了照韩征说的再冥想一次,抱着笔记本就睡了过去。

  、诡梦(五)

  李冬行很快就体会了一次什么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个梦开始的时候还算正常。

  喧闹的夏夜,他又回到了舅舅家的老房子里,做完作业洗好碗,准备乖乖睡觉。这间房子太小,是八十年代建的家属楼,总共三十来平米,卧室里也就能放进一张双人床。李冬行住进舅舅家以后,无处可睡,舅舅就帮他在厨房和卧房的中间支了两条长凳,冬天放棉褥,夏天搁竹匾,算是搭起了个床铺。

  竹匾虽小,但李冬行人也不大,左右是个容身之所。江城的夏天是闷热而潮湿的,一屋子空气就好像煮得半沸不沸的开水,不住地往外扑腾热烘烘的水汽。李冬行窝在竹匾上,耳朵里嗡嗡的,一半是绕着他飞来飞去的蚊子的奏鸣,一半是屋子外头永远不知疲倦的夏蝉的咏叹。而这嗡嗡声不久就被更难以忽略的吵架声取代。那声音是从触手可及的房间的另一头传来的,与他只隔了一条薄薄的床单充当的帘子。说是吵架,其实并不确切。因为那尖细中带着沙哑的,仿佛一把尖铲□□沙地里不断搅和的声音,只是他舅妈一个人的。她对着的人是他舅舅,却深谙隔山打牛的道理,句句说的都是躺在外面的李冬行。从“吃白饭的米虫”到“被脏东西缠上的丧门星”,女人的想象力总有一大部分体现在常骂常新的丰富词汇上。而他的舅舅,沉默得如同院子里那风吹不动的树墩子,最多在这疾风骤雨似的牢骚声中沙沙地叹口气,间或在女人嚎着要把李冬行送走的时候,说两声反对的话,以作为他对这个倒霉外甥的最后维护。

  只要李冬行还待在这个家里一天,这是一场总也吵不完的架。他轻轻地翻了身,不让身子底下的那两张腿脚不平的长凳发出一点声音,把正在拉长的身体更紧地蜷了起来,避开那一边已经被体温烙得又黏又烫的竹匾,也似乎能离那喋喋不休的吵架声远一些。

  他的一边耳朵被紧紧压在自己的手臂上,另一只胳膊也抬起来,盖着另一边耳朵,算是徒劳的驱挡那吵闹的声音。蚊子不放弃任何进食的机会,它们似是看穿了李冬行的逆来顺受,前赴后继地在他破了好多洞的汗衫短裤上歇脚,开起欢快的盛宴。

  李冬行无心也不愿驱赶它们。

  他有一种感觉,这些扰人的小东西,说不定是这世上最后一种敢亲近他的生灵。它们不仅乐意在他身上安家落户,还把他当作活命不可或缺的源泉。

  这让他觉得自己这个人还是有价值的。

  有一扇窗正对着竹匾,纱窗大概没有关严实,他的蚊子朋友正是从那里飞进来。李冬行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他所在的这间逼仄的屋子渐渐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他的意识从这两道缝隙里飞出去,挤出纱窗,路过树梢上的群蝉,和它们一起唱了会儿歌,而后再一振翅,在夏夜的风里打了个愉悦的旋儿,越飞越高,越飞越快,终于得以触碰那片载满秘密的广袤无垠。

  在那自由的天地里,他是畅快的,耳旁再没有舅妈的聒噪,或者王沙沙之流的针锋相对。可与这自由相对的,是越来越盛大的空旷。他飞着飞着,突然想起来往下看了一眼。这一眼,他又看见了那蜷在老房子旧竹匾上的少年。

  他被打回了原型。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的心口,此刻狠狠一拽,使他从云端直坠而下。

  没有什么自由而广阔的天和地,他有的只是之一方闷烫挤人的竹匾。

  这竹匾早就容不下他了,可他无处可去。这世上再没有一个能让他伸展手脚的空间。他尽可能地蜷缩着,下巴抵着胸口,胳膊顶着腿,就像一只煮熟的虾米,盛在这炙人的盘子里,任人观瞻;又像个还没有出世的婴儿,然而无人期盼他的睁眼。

  他心里浮起一点隐秘的希望,希望他就这样消失掉,就如同从未存在过。

  反正没有人会发现,甚至会有人因此觉得解脱,觉得高兴。

  脸颊上是湿的,李冬行很害怕,他不该哭泣,因为哭会发出声音,而他不应该发出任何一点响动。可那泪水就如夏日的雨,落下第一滴便会有第二滴,聚少成多,直至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