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 ”

  方千点头道:“说了点部署的事宜,易公子交代几句,临走前还问,有没有见过他昨夜巡街用的灯笼。 ”

  乾清一愣:“灯笼? ”

  “对,灯笼。我并不知晓,就如实回答了易公子。然后他告辞了,但并未走远,在门口看了一下,似乎是看看街灯。 ”

  乾清顺势抬头看灯。那灯很高——庸城的木质灯杆都是一般极高的,乾清够不着,大概还差一人高。

  一人高?

  乾清灵光一现。厢泉让小满找一人高的竿子,莫不是是想把灯摘下来?于是对方千道:“以你的身手,可否跃起将这灯摘下予我一看? ”

  “自然。 ”话音未落,方千攀住灯柱,身法灵活,一跃而起轻轻摘下了街灯。

  有方千,就是省事。

  方千只手递过去道:“这是新的,这两天才挂上去的。这次为了捉贼,街上用了不少油灯。连魏晋的古灯都重新燃起了。 ”

  乾清没有说话,接过来。在方千疑惑的目光下,将灯笼细看一番。街灯竿子上有遮雨的粗木挡板,而灯罩的上端是开口的。他去了灯笼罩,取出了灯,与方千一同打开看着灯油。顿时一股扑鼻的味道冲了出来。

  “什么味道?有点香,但是不太好闻,是不是 ”方千说着一半,刹那之间觉得有些恍惚。乾清也察觉到了,自己似乎也是突然的一阵眩晕,他立刻盖上盖子。

  乾清喘气道,转身吸了一大口空气。

  “这是什么灯油?这么奇怪? ” 

  方千沉声道:“本应该就是普通的灯油,此事颇为怪异,香气从何而来?我去拿给杨府尹,有必要找懂得药理之人问问清楚,兴许搀了什么不该搀的东西。 ”

  乾清点头道:“天黑莫要点灯,你且派人去看看附近几个街道的灯油是不是也是如此。我去找找厢泉。 ”

  二人分头行动,乾清隐隐不安,又难以说出哪里不对。

  他快步返回客栈,周掌柜似乎并不在,远远却见房中似乎有人影在动,乾清正要开口问道,却有声音传来:“来人可是夏公子?周掌柜怕见贼,闹出事端,就回家去把店交予小的一人了,小的是周掌柜亲戚。 ”

  这声音又尖又细,让人听了怪不舒服的。

  乾清问道:“易公子可曾回来? ”

  声音尖细的小二从房中出来,身材矮小。乾清也看不真切,却见其抱着一堆杂物,又走进另一间房:“一直未归呢,东西还在客房。 ”

  店小二的脸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但却被乾清记住了。

  乾清眯起眼睛。那店小二甚是古怪,眼生的很,又矮小,声音还尖的奇怪,诡异异常,让人听了脊背发凉。他抱着一堆东西,整个人几乎都被东西挡住。

  待小二的身影消失,乾清又叹口气。一个普通店小二而已,不过是长相丑陋,声音奇特,自己又瞎担心什么?

  他不作理会,几乎是摸黑上了楼,推开门,一脚踢开门口的竹竿,挑起地上的灯笼,打开轻嗅。

  灯中是无味的普通灯油。乾清顿时惊奇,他本以为,这里的灯油也有问题。

  乾清心中有了一些想法。

  目所能及的街灯中的灯油应该全被换过。灯油里搀的莫名其妙的药物,单单闻起来都会感到眩晕,点燃更甚。

  乾清沉思一下,他记得昨日在棚顶的青衣奇盗,似乎就要碰那盏灯。

  那么一切就可以如此解释。青衣奇盗在昨日下午就仿造了厢泉的书信,让方千把守卫进行调整,随后在当夜尽可能的将街道上的灯油调换。白天人多,只有在夜间行动。青衣奇盗本极度擅长夜行,人在商铺的棚子顶端,纵使守卫在眼皮底下,也难以发现。

  但他还是被乾清和厢泉发现了。

  青衣奇盗为了偷窃,用什么办法阻止守卫?用街灯。

  街灯是覆盖全城的,灯油燃烧气味浓烈,所闻的人必然晕眩,那么守卫必然倒地不起。

  乾清暗暗觉得有道理。但一细想却又感觉不对。

  青衣奇盗擅长用药,故而守卫选在露天。倘若街灯真的里搀了什么迷药,街道也并非封闭空间,纵使药性极强,怕也无法使人昏迷。如果他的意图是迷倒城中所有侍卫,那也太愚蠢了,行不通。

  换言之,他冒着危险,入夜偷换全城灯油,而此举毫无意义。反而被自己和厢泉逮个正着。

  再一想,更不对。

  灯要点着的,难道要吹熄灯火,倒掉灯油,注入新油,再度点燃?根本不可能。纵使昨夜风大,灯火忽明忽暗,纵使全城守卫被打乱,青衣奇盗熄了灯再点,守卫也在不远处。而且这么多街道就没人觉得可疑,就没人发现?而最终发现的青衣奇盗的,偏偏是自己和厢泉?

  不合理,不合理。

  这贼到底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