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先知>第二章 Case 1-2

  作为刑侦队的队长,王立涛在W市公安局赫赫有名,是个一丝不苟的工作狂。和叶星宇不一样,他已经基本抛弃了警察以外的个人气质,如果今天杨辰见到的是他,可能会更加老实一点。听完叶星宇的汇报,他一点都不惊讶,只派了两个人去H大了解一下死者和杨辰的情况,然后交给叶星宇一个任务——把那本小说看了。

  “……好的。”叶星宇只有老老实实又把网页点开。让他队长这么一个而立之年的钢铁直男看是不太可能了,还是他自己来吧。

  在开始阅览小说之前,他先把这回案件的笔录读了一下——

  死者名叫林易遥,女,21岁,H大会计专业大四学生。自六月二十六日下午起出门去找工作,至今早六点半被人发现,始终没有和其他人联络。她前往面试的单位在W市北面,当天晚上八点她离开面试地点,在监控中上了公交车,因堵车,直到十点半才到达学校附近的公交站。离开公交站后她一路小跑,抄近道消失在监控画面中,随后就失去了踪迹。

  初步尸检表明,死者死于凌晨一点之前,十一点左右就应该能到达寝室的她究竟去了哪里,哪个监控也没有发现端倪。不一定是她的路线过于诡秘,学校的监控有一半都处于故障中,不然偷自行车的惯犯们也不会如此猖獗,据说最倒霉的,一个月就丢了三辆。

  好在这次舆论控制得不错,事件没有立刻发酵,不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什么案子都能传成恐怖片。

  想到恐怖片,叶星宇又记起手头的“任务”,于是终于打开那本《切掉它的手指》。不同于现在流行的刑侦小说,作者走着一股子轻小说路线,还是传统推理风,几乎没有他们警察局什么事。故事里的死者倒是和他们的案子有些相似,是一名女大学生。

  “队长,林易遥的社会关系我们简单排查了一下。”年长女同事许旻的声音飘进他的耳朵里,“外地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她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不在W市。临近毕业,室友都找到了工作,她也比较着急,总在外头到处面试。同学们表示她性格有点内向,没有男友,每天除了找工作就是准备毕业。”

  小说里的这个死者要外向些,死亡当天还约了网友见面,但网友案发期间不在场证明充足,并不是犯人。

  “杨辰呢?”王立涛问。

  “他是个孤儿。”许旻回答。

  她这么一说,叶星宇的视线从屏幕上移开片刻,凝神听着。

  许旻也瞥了他一眼,语气依然平静,只比平时稍微添了点温柔:“听说小时候是孤儿院的孩子王……但挺懂事的,不是那种成天惹是生非的孩子。不愿意被领养,高中以后考入寄宿制学校,领着一笔资助。”

  “学霸?”叶星宇有点好奇,插了一句话。

  “算是吧,成绩不错,不然也考不进H大了。”许旻翻着笔记,“不过和他说的一样,痕检表明他没有徒手从五楼窗户出门,除非他会一苇渡江和踏雪无痕。”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坐在角落的孙李突然分外严肃地扶了扶眼镜,一副有大事要发生的样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以后,他才继续往下说,“那个‘局外窥视’是用杨辰的手机号注册的,常用IP也是杨辰宿舍的,还是他本人。”

  “……”所有人交换了一个心情复杂的眼神,不知道这个号称“考试偶然抄近道的学生”,究竟是什么牛鬼蛇神。

  ·

  警察局还在被这扑朔迷离的巧合绕得晕头转向,H大内部已经进入窃窃私语的兴奋中,其中化工学院八卦传播的速度尤其快,毕竟发现尸体的人就坐在宿舍里淡定地打游戏,其他人不可能不抓心挠肝地想听内幕。

  但他们刚正不阿、连班会签到都不徇私枉法的铁血班长岂是等闲之辈。虽然才刚出差回来,但他立刻就进入了战斗状态,赶走一波又一波吃瓜群众之后,他在班级群里喊了一声:“谁再进门硫酸伺候!”

  “那你肯定舍不得。”冷不丁门口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回和前头兴奋的、犹豫不定的、故作正经的都不一样,它是撩人的。

  班长高轩听到这个声音就脑壳疼,尤其是那个刻意撩上去的尾音,仿佛要把人的三叉神经勾出去弹琴。

  “黄浩海大佬,您不能不问吗?”他实在不愿意对付这个小祖宗。

  “不能。”这个叫黄浩海的鱼一样地滑了进来,并搭住高轩的肩,用泡妞一般在耳边吹风的语气说道,“你放心,我绝对不说出去。”

  信他就有鬼。高轩忍着没怼他两句,他还蹬鼻子上脸,把刚买的鸡翅丢了一包到高轩桌上:“吃好喝好。”

  不收贿赂行不行?不行,这位阔少送出去的零食就像泼出去的水,成天在楼道里像个外卖小哥一样晃荡,你不收只能丢进垃圾桶。

  热情成这个样子,高轩都拿他没办法,只有放任他去摘杨辰的耳机:“杨辰,给我说说故事呗。”

  “你打着。”杨辰利落地一推桌子,借着推力把自己的转椅推走了。

  黄浩海立刻补到位置上,一个大少爷,就坐在一张杨辰平时放杂物的小板凳上,以一个大型犬搭桌子的姿势够着键盘打游戏。然而这把游戏正因为他坐下,忽然起死回生,增加了成吨输出。

  也不是杨辰玩的太菜,主要是黄浩海太厉害,要是职业战队买得起他的时间,他能立刻跑去打比赛。

  现在这个宝贵的时间就花在杨辰身上了,为了听他讲一个玄乎的故事。

  杨辰比在警察局的时候配合,虽然没有提具体的时间地点,但单刀直入地讲了尸体的所有细节:“那个女生穿正装,应该是从什么面试回来的;死因是窒息,有勒痕,还有指印,说明作案工具是临时选择的,不趁手;犯人脚步慌乱,但死者挣扎留下的蹬踏痕迹范围却不大,应该和死者有很大的体格差距。”

  “咳……”高轩听得毛骨悚然,恨不得他俩赶紧闭嘴。

  杨辰瞥了一眼班长紧绷的背影,还没作出反应,就被黄浩海递过来的蛋糕盒子俘获了。

  “……”高轩决定投降,这个室友别的都好,就是非常喜欢吃甜食,喜欢得有点不正常。

  “我没有动尸体,但这个女生身上没有口袋,应该带了手提包,现在这个手提包没有了。”虽然收了贿赂,但碍于和班长同一个寝室、以及指导员的叮嘱,杨辰讲故事的口味还是轻了很多。

  “抢劫啊?”黄浩海语气浮夸地问,眼睛没离开显示器。

  “不是。”杨辰摇摇头,小心地叉着蛋糕,没有立刻接话。

  “那是什么?”黄浩海已经替他结束游戏,从马扎上转过来仰视他,仿佛一个好奇宝宝。

  “情杀。”杨辰的语气神秘起来。

  “为什么呀?”黄浩海一脸惊讶,演足了好奇观众的戏,“林易遥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前男友,啊当然了,也没有女朋友……为什么会情杀?”

  厉害了,什么都给他打听完了。高轩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直觉。”杨辰一边说着,一边非常中二地扶了扶眼镜,和警察局的小网警有得一拼。

  黄浩海的眼神一闪,但懂事地没有往下追问,把话题岔到了尸体细节上:“那你看到了不怕吗?没吐吗?不是说还切掉了手指吗?”

  “是挺难闻的……”杨辰一边说,一边用力咽了一口唾沫,但还是在吃蛋糕,“我戴口罩了,没用,手指……没敢看。”

  高轩听到这句,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但黄浩海浮夸地笑了:“哈哈哈哈哈我以为你不带怕的呢。”

  “差不多得了。”高轩严肃地劝道,门外窸窸窣窣的交流声隐约可辨,看来还有好几个人在偷听。

  “好好好。”黄浩海终于放过杨辰,拍拍他的肩膀,又给他排了一把游戏,“吃好玩好。”

  杨辰重新扯着椅子回到原位,说起来这个椅子还是黄浩海送的,为了想拉杨辰双排打游戏的时候能扯着椅子过去,就差改装成电动轮椅了。

  送走了这位大佬,高轩终于松了一口气,刚准备扭头去说教杨辰,杨辰已经戴上耳机,重新杀入游戏中。

  “……”个个都是大佬,他这个班长兼寝室长根本没有地位。

  ·

  捋一捋受害者和目击者的人物关系,一天上班时间就过去了。从早上紧急出动到吃完夜宵,叶星宇一得空就继续看那本《切掉它的手指》,终于在生物钟第一次提示睡觉的时候看完了。说句实话,让他评价一下,叫看了等于没看。

  一定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的死者是一对gay的小三,林易遥无论如何不会卷入一个这么鬼扯的故事吧?

  他现在有了另一个猜想,至少比林易遥卷入狗血恋爱靠谱一点——杨辰因为侥幸写过这个切手指的细节,蓄意把这本小说推到置顶。那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干这种引火烧身的事情不稀奇。

  会不会是死者生前挣扎,抓伤了犯人,所以犯人才做这种处理?下班的时候,他们警队是这么猜想的,他也更倾向于这种猜测,犯人既然带走了林易遥的手提包,再带走她的手指也没什么问题。

  法医从林易遥耳后的头发中发现了一丝涤纶纤维,结合勒痕判断,犯人用涤纶丝带勒住了林易遥的脖子。但作案途中,犯人发现这东西并不十分趁手,于是他改为掐住林易遥的脖子,终于将其勒死。如果是惯犯,为什么不选择麻绳这样的工具?

  或者是为了抢包,但林易遥执意不肯,歹徒被激怒才动手的?

  他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文中精致的案发现场,那是蓄谋已久的情杀,死者甚至没有过多的挣扎,跟他们现在遇到的现场差别极大。

  因为高跟鞋的特殊性,痕检成功提取到了三段沉积淤泥里的脚印,林易遥虽然焦急地赶回宿舍,但并未踩出慌乱的足迹,在案发现场附近的小路上甚至放慢了脚步,直到被人拖入草丛才挣扎起来。

  勒痕向上,犯人比林易遥体格健壮,一个高大的陌生男人,林易遥竟然毫无防备?

  如果是蛰伏在草丛中猝然发难,一夜雨水冲刷,已不足以判断埋伏的具体时间地点。况且虽然小竹林中能发现许多驻足的脚印残骸,但那里是情侣约会的好去处,痕迹太过杂乱。如果不是夜间阴雨连绵,十点也未必会一个人都没有。

  ……

  证据太少,不能妄作推测。

  盯久了电脑屏幕,叶星宇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把最后半杯只留下些许余温的摩卡灌进嘴里,嗓子里泛起一股甜味。

  舌尖回味着最后一分香甜,他刚打算关掉页面,突然发现局外窥视居然更新了一篇文章。不是别的,就是《切掉它的手指》的番外。

  还上瘾了?他点开内容,才六千字,和正文也没有太多关系,只保留了“切掉手指”这一个相似点。写的是一个犯罪成瘾的人,因为读过正文中的新闻,模仿犯罪,从而杀死了一名无辜的路人。

  只是一个猎奇短篇,既没有凶手这种猎奇人格的由来,也没有他最后获罪与否的结果,单纯陈述了一个犯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步骤。

  乍一看,他觉得作者也有反社会人格。

  鬼使神差地,他注册了账号,在下面抢到了第一排评论:“这么轻车熟路?”

  等了大概十分钟,对面终于回复了,还是私信过来的:“是你理解不了。”

  噗。他被一句话怼得发愣,有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杨辰不仅一改平时客气的回复方式,还特地私信过来,显然是对他们这些警察看不顺眼。

  可以的话,他想把火车上偷杨辰手机的人抓出来,让杨辰痛哭流涕地跟他说谢谢。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关上电脑,洗洗睡觉。

  平时就算喝了咖啡,也一沾枕头就睡,但今天大概因为有案子,他闭上眼两分钟还清醒着。

  忍不住点开小说网站,他打算看看其他人都给杨辰回复了什么,会不会有知情人。同时,他仍然怀疑杨辰有什么问题。

  结果二楼开始就是商业吹捧级的夸赞,大概持续了五六楼,间或有人抢前排,还算热闹。杨辰的探案比种马小说写得要好得多,似乎有自己稳定的读者群体。

  没有引起众人恐慌讨论,他这回终于迅速进入了睡眠,随后梦里出现了一只龇牙咧嘴的土拨鼠。醒来他想起来,那是杨辰的头像,非常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