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礼物>第41章

  

  人来了又走了,只留下弥漫着焦臭味的废墟。

  烧毁的祠堂孤零零地矗立着,像一只濒死的怪物。火势并没有面馆老板说的那么大,并且早已熄灭,因此现场没有警示标志。林希言和韩路来到祠堂外,四周的环境和梦中如出一辙,并无不同之处。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毫不意外地在对方眼中看到骇然之色。祠堂已是废墟,废墟中不会有他们想找的东西,但韩路还是细心翻找了一遍。

  “有发现吗?”林希言问。

  “想让我们发现的都在外面,那草,那树,真和梦里一模一样。不想让我们发现的全找不着啦。”

  林希言看着四周:“我刚才一直想,会不会那不是梦,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老头扑上来之后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失去意识,之后再由某人将我们送回刚才的木屋。”

  “我看到他的脸像被硫酸腐蚀了一样,这又不是变魔术。”

  “嗯。不成立,老头抓住我的感觉还没消退就被你摇醒了,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把我们送回去,而且那时明明是下午,醒来已经是晚上,没道理当中这段时间消失了。”

  韩路:“你记不记得梦里老头说的话。”

  “哪句?”

  “他说是那块玉的问题,你和我做同一个梦,是因为我们都摸过玉?”

  林希言又把玉佩拿出来,玉佩已经不知被他看了多少次,却始终看不出端倪。

  “我们回去。”

  “回哪?”

  “既然知道宋良是虞家花园原来的主人,那就好办了。”

  韩路:“宋良肯定是死了,一个死了三十多年的人户籍还能找得到吗?”

  “不找找看怎么知道。”林希言盯着他,“顺便查查你的户籍,看看你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韩路涎着脸:“好啊,我正想找我亲妈呢,能帮我查出来我谢谢你。”

  林希言翻个白眼转身就走,韩路回头看了一眼,废墟间一阵冷风吹过,空荡荡的十分瘆人,那些孤独而无家可归的老人是因为火灾而离开,还是根本没有存在过呢?

  他们离开了这个带给他们奇怪经历的地方。

  查找户籍的计划不出其然遇到了麻烦,三十多年前没有电脑,全靠手写的档案,十年浩劫中难免有所遗失毁损,活着的人尚且张冠李戴,更何况是早死了的。查了一遍户籍之后,林希言也有些心灰意冷。他们忙活半天,猜测依然是猜测,假设也仍旧是假设,猜测和假设只能当做一场推理解谜游戏,不是答案,更不是真相。宋良早在三十多年前已死,如果陈继遇到的雨衣怪人是宋良的鬼魂,他为什么要让陈继搬进虞家花园?而在那栋小楼里还有另一场阴谋正在进行,杀人的胡风,痴呆的顾婆婆,搬走的邻居,失踪的谢玲,假冒的社区主任,装神弄鬼的潘家兄弟以及始终躲在暗处的梁家父子,这一切和宋良又有什么关系?

  林希言想得脑子都痛了,却理不出一个头绪,韩路看他这么烦恼,就在一旁东拉西扯乱出主意。林希言习惯了他的胡言乱语,全当耳旁风吹过,韩路却忽然正经八百地问他:“你知道虞家花园前面那个火葬场是什么时候建的吗?”

  林希言揉着额头说:“不知道。”

  韩路:“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1965年。”

  “那又怎么样?”

  “按照梦里老头的说法,宋良是1966年文革刚开始那会死的,他的尸体有没有可能在临桥殡仪馆火葬。”

  林希言眼睛一亮:“有可能。”

  “我们去那里问问?说不定有收获。”

  “现在就去。”

  韩路庄严地说:“先吃饭。”

  在路边摊随便吃点东西,林希言连催了两次,韩路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这人不知道怎么长的,饭量那么大,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肉。韩路说是因为消耗大,林希言不明白他消耗到哪去了。

  临桥殡仪馆建成于1965年,1966年初开始办理火化。第一次来到这里,林希言和韩路都觉得殡仪馆也没那么阴沉可怕,虽然耳边不时会传来家属的哭声和隐约低沉的哀乐,但好歹环境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阳光下反而冲淡了悲伤的气氛。

  穿过一片草坪,沿路停着几辆殡车,一些戴着黑纱的人站在那里。韩路拉住一个看似工作人员的人问清办公楼的位置后就和林希言一起朝那走。路过一栋楼时,有运送尸体的车往里推,韩路说:“那里就是焚尸楼吧。”

  林希言朝他指的方向看,那栋楼有些陈旧,很符合焚尸楼的风格。韩路对死人倒是没一点忌讳,见工作人员把吊唁完即将火化的尸体送进去,似乎还很想跟上去看。

  “林队,你有没有感觉有点怪?”

  “什么事?”

  “我刚才进来时就发现这里好熟悉。”

  “是有点熟,你以前来过吗?”

  “我没事来这种地方干什么。”韩路嘀咕,“我是听小继说的,他不是来过吗?还看到宋良的尸体,对啦,他看到宋良的尸体!”

  “他是做梦,那时他出车祸昏迷了。”

  “说他出车祸,说他做梦,那不都是谢玲说的吗?她说谎呢。要没来过,小继怎么能把这里的格局说得那么清楚?”

  林希言:“陈继做的梦和我们做的梦一样,很真实又不合理。但是抛开常识来看就简单多了。陈继的梦里,宋良是在这里火化的,这是个好消息。如果当年的档案还有保留,或许能查到点有用的东西。”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林希言找到火葬场档案管理处时,却被告知临桥殡仪馆建馆早,火化档案庞大,都堆在库房里,只有2000年之后的整理归档,之前的档案需要人工查询非常困难。

  “也就是说查不到了?”

  “真要查不是查不到,可得花点时间,你耗得起也得人愿意啊。”

  韩路说:“宋良这人太难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说他活着又找不到户籍,死了还没火化档案,比我还绝。”

  林希言虽郁闷,但是没办法,花未知的时间去找一个死人的档案好像有点太小题大作了,他已经越来越相信宋良早死,问题是死人怎么会找中介把房子挂牌出租。

  他想得出神,忽听一个人问:“你们找谁?”

  林希言转头,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殡仪馆的制服,戴着副老学究似的眼镜。

  韩路察言观色,见他上了点年纪,应该是老员工,说不定会知道些过去的事,连忙向他打听:“我们找一个叫宋良的人,他可能是66年去世在这里火化。”

  “你们查死了那么久的人干什么?”

  韩路信口胡诌:“他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我朋友的哥哥同意把家里房子过户给他,公证处要求证明他和过世的宋伯伯是父子关系,可派出所户籍资料遗失,所以想看看这里能不能查到档案。”

  “查不到。查到又怎么样?你们也是病急乱投医,火葬场开的证明有用吗?公证处只认派出所的户籍证明。”

  “那怎么办?”

  老人看了看韩路:“你们到底来干嘛的?”

  “查档案啊。”

  “你朋友自己为什么不来?”

  “他忙……”

  老人看穿了他似的不再理睬。韩路讨了个没趣,林希言幸灾乐祸地瞧着他。

  “算啦,反正这么多年前的事,那时候死了多少人,谁记得住谁。”

  林希言说:“宋良要真死得那么惨,整个脸都毁了,这样的死法不多,几年也不会有一个。”

  他话音刚落,穿制服的老人又折返回来,盯着他问:“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那个谁……死得惨,脸毁了。”

  “哪年?”

  “66年,也可能是67年。”

  老人的脸色有了变化,皱着眉:“是他,他是叫宋良,我记得。”

  韩路和林希言互相看着,惊讶成了惊喜,失望化作希望。

  “老先生,您贵姓?我们坐下说。”

  “我姓沈,叫沈国成。你们说实话,找宋良的档案想干什么?”

  韩路:“想知道他到底死了没有?”

  沈国成一愣,脸上露出些不悦之色:“简直是胡闹,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叫到底死了没有,他是我亲手送进焚尸炉的,亲眼看着他烧成灰,你说死没死?这种事也可以拿来开玩笑的吗?”

  “您误会了。”韩路赶紧说,“我们不是拿人去世的事开玩笑,而是现在有人冒名把宋良以前住的房子往外租。您看这个,这是租房合同,我身边这位是林警官,我们在查案。”林希言听他又把自己往外推,忍不住狠狠瞪他一眼,韩路含蓄地一笑,示意他稍安勿躁。沈国成听说林希言是警察,脸上的表情略有松弛,但还有些将信将疑,林希言只好演戏演足,把自己的证件给他看了一下。这回沈国成信了,把他俩让进一个没有人的办公室坐,还倒了两杯茶。

  韩路迫不及待地问:“沈老先生,你认识宋良吗?”

  “我不认识。”

  韩路愣怔,沈国成又说:“如果每个送来这里火葬的人我都认识,那我就成阎王爷啦。”韩路哈哈笑。

  “我记得好像是66年底的事,有一天晚上我值班,十点多的时候听见有人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