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全本精校】中国皇后全传>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周氏南唐后主李煜皇后

  

  姓名:大周氏(小字娥皇)

  生卒年:公元937~964年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婚配:南唐后主李煜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961年

  子女:二子(长子仲寓,少子仲宣)

  谥号:昭惠皇后

  史称:大周后

  周宗,字君太,跟从徐温为给使,因善于辞令,逐渐得以升迁。南唐建国,为宰相,官至司徒,成为元老重臣。周宗富贵之后娶高门之女为继室,生有二女,皆有倾国倾城之貌。其长女,即周娥皇。

  娥皇肤色白晳,人颇聪慧,琴棋书画、诗书歌舞无不涉猎,会演戏,能唱歌,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娥皇孩提时就声名在外,赞誉不绝于耳。

  18岁那年,娥皇被父亲带到皇宫,参加皇帝李璟举行的一次音乐诗会。娥皇从容献奏琵琶,艺惊四座,同样令当时还是太子的李煜为之倾倒。太子李煜是一个著名的风流才子,人也长得漂亮: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有大贵之相。他爱好文学、书法、绘画,诗词创作水平极高。娥皇早就从自己的老师处听到了他的大名。而且,李煜比自己还小一岁,成就却超过了自己,这更使娥皇敬佩。

  娥皇又献一曲忧伤的相思调,在座之人无不感动。就是此次相会,二人以曲传情,都觉得情投意合。皇帝李璟将盖世之宝“烧槽琵琶”当众赏给了娥皇。从此,周娥皇名声大振。

  宴会后,李煜赶到宫门外,送给娥皇一首新词,希望今后词曲唱和,交终生之好。该词词牌名为《清平乐》:别来春半,触日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公元954年,18岁的娥皇嫁给了17岁的皇子李煜。两人婚后爱情弥笃,词曲相和,生活美满。

  有时周后载歌载舞,舞姿极美。这使李煜兴致极高。他有一首《浣溪沙》词,是专门描写周娥皇歌舞的: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萧鼓奏。

  又有一首《玉楼春》,也是描写娥皇歌舞的: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萧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杆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

  到公元961年,北方后周王朝在柴荣皇帝的治理下逐渐强大,派大兵南侵,南唐大败,丧失了江淮之间全部领土,周军随时都可能渡江消灭南唐。南唐元宗李璟手足无措,在逃往南昌(今江西南昌)避难后不久,就忧惧而死,李煜当上了皇帝,娥皇也当上了皇后。但是强敌压境,李煜只得先向后周皇帝,后来又向北宋皇帝称臣进贡,处于十分屈辱的地位。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煜和周娥皇仍然不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不图进取。南唐王朝和后周王朝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承认了北方的宗主国地位。此后,李煜与娥皇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整天写诗填词,歌舞作乐。在国事日非的情势下,李煜反而在诗词创作上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南唐后主李煜热恋着娥皇,将娥皇册立为皇后之后,对上千宫女一个也看不上眼,专房宠嬖。娥皇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仲寓,少子名仲宣。

  周皇后成天嬉戏玩耍,有时雪夜酣宴,举杯请李后主起舞。偶尔李煜累了,娥皇还要他跳,李煜说:“你如果能创作一首新词曲,我就随曲跳舞。”周后立即拿来纸笔,顷刻就填成新曲一首,随即轻声曼唱,于是,李后主又是一阵狂舞……

  周娥皇有一首著名的《邀醉舞破调》,即是雪夜邀李后主跳舞所作,词极艳丽,才气横溢,读之叫人动情。可惜,这首词曲今已失传了。又有《恨来迟破》词曲,也是娥皇手写,也是极有才气的名作,今也失传了。我们今天已看不到这位才女留下的作品,这当然是一件巨大的憾事。

  周娥皇的音乐天才是很值得称道的,她自小学古筝,弹得一手好琵琶,精通数种乐器。她的谱曲水平也很高,李煜词的许多曲子正是周娥皇配的,有时即时配曲立即就交歌伎演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更使人敬畏娥皇的音乐才能。盛唐之时有一首著名的大曲——《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以后,乐工离散,曲谱失传。有一份民间的残谱,传入了南唐宫廷,但一般乐工礼官都无法认出。娥皇听说后便令人将谱拿来,仔细钻研,个把月后,就理出了头绪。娥皇用琵琶弹奏,使开元、天宝的部分遗音复传于世。娥皇又加以引申创造,排成了大型的曲舞,轰动了京城。当时内史舍人徐铉也懂音律,听后啧啧称是,曾对宫廷乐师曹生说:“的确像开元天宝之音,但曲谱改了,不是吉祥之征”。其意思是说,此乃亡国之音。唐明皇不正是在灯红酒绿的轻歌曼舞中迎来安史之乱的吗?

  南唐国势日弱,离亡国已经不远,然而,娥皇竟不待亡国而先逝了。在她充满才气的词曲创作达于巅峰之际,竟卧床一病不起。而当病情稍有好转之时,周后最宠爱的少子仲宣夭亡了。这给娥皇以最沉重的打击,以致病情转于恶化,终致不起。

  周娥皇自知已不可救药,乃与李煜诀别。她让侍女将李璟所赐的烧槽琵琶拿来,又将平时所佩的一对玉环,交给李后主。临死之时,要求后主对她薄葬。这一年的十一月甲戌之日,一代才女皇后周娥皇死于金陵瑶光殿西室,时年仅29岁。

  李煜痛不欲生。他与娥皇夫妻恩爱十载,周后一朝离去,不仅失去了爱妻,也失去了一位诗友。在哀苦伤感之余,李煜写了一首长赋,刻于石上,自称“鳏夫煜”。这篇洋洋数千言的哀赋,其开头数句是:天长地久,嗟嗟烝民,

  嗜欲既胜,悲叹纠纷。

  缘情攸宅,触事来津,

  赀盈世逸,乐尠愁殷。

  沉鸟逞兔,茂夏凋春。

  年弥念旷,得故亡新。

  ……

  这首极为动人的长赋,流传至今,读之仍然叫人哀叹。

  李煜将娥皇葬于懿陵,并将她平时最喜爱的那具琵琶同葬于地下。周后谥号为“昭惠”,因为后来她的妹妹亦嫁李煜,也成为皇后,所以史称周娥皇为大周后,其妹为小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