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全本精校】中国皇后全传>第二百零七章 王氏唐顺宗李诵皇后

  

  姓名:王氏

  生卒年:公元753~816年

  籍贯:琅琊(今山东临沂)

  婚配:唐顺宗李诵

  封号:皇后(追封)

  子女:二子(长子李纯即“宪宗”)

  谥号:顺宗庄宪皇后

  王氏生于乱世,成长于将门之家,性格朴实宽厚。

  王氏聪慧善良,丽质天生,幼年被选入宫,为才人。代宗见她年幼可爱,温文尔稚,又将她赏给了自己的长孙宣城郡王李诵,当时王氏年仅13岁。

  公元779年,王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纯。

  公元779年,李诵晋封宣王,王氏被立为宣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诵为太子,王氏封为“良娣”。

  李诵娶王良娣在太子妃之前,而且是王良娣生有两个儿子,特别是大儿子李纯,在李诵的27个儿子中位居最长,但仅为“庶长子”。如果王良娣有争嫡立长的野心,这是可以利用的最好机会,但王良娣对太子妃始终十分尊重,从不搞那种争宠斗艳、落井下石的阴谋诡计。

  公元794~804年间,即贞元后期,政治的紊乱和朝廷对国家事务的失控,使奢侈享乐、得过且过的风气日盛一日,唐德宗在政治上失意以后,便放纵享乐,沉湎于酒色。

  面对国家、朝廷如此状况,太子李诵忧心如焚,积劳成疾。王良娣焦急万分,她不仅日夜守候在李诵身边,而且身体力行,用度简朴,对待其他嫔妃,甚至是宫女也都十分友善,以致宫内风气大为好转。

  王良娣的两个女儿,长女汉阳公主、次女恭靖公主,这时都已长大外嫁。由于王良娣家教严格,汉阳公主姊妹俩格外节俭,计算收入,量入为出,从不攀比。一直到文宗即位之时,府邸中器用衣物等,还是十几年前结婚时母亲赐送的器物。

  鉴于历代外戚依靠后妃得宠而弄权聚财的教训,王良娣对自己的族人倍加抑制,从不妄加赏赐,索官请爵。王良娣的兄弟王重荣,这时被唐德宗任命为王良娣的小儿子福王李涫的师傅,晋升为太子宾客、金吾将军,常常出入太子东宫。王良娣对王重荣训导严厉,以防止自家族人妄加干政,结党营私。史称王良娣有“古后妃风”。

  公元804年,忧国忧民的太子李诵突然得了中风病,口不能言,瘫痪在床。第二年,唐德宗病逝,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改年号为“永贞”。

  顺宗李诵在做太子的时候,对藩镇割据、特别是宦官专权的祸害已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顺宗继位以后,虽然病重卧床,还是立即起用了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改革弊政。史称为“水贞革新”。

  当时,顺宗的中风病已很严重,所以许多革新的诏令,都是通过在身边侍奉的王良娣传达给内侍太监李忠言,然后再交由王叔文、王伾颁布出去。这样,也就为权阉俱文珍等人提供了反攻的借口。

  永贞革新,不但损害了宦官的利益,也损害了腐朽的旧官僚的切身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联合反对。宦官俱文珍首先策动一部分藩镇的节度使,纷纷上表于朝廷,称顺宗久病,无法正常处理国家大事,应让位于太子。

  顺宗自知不久于人世了,面对朝野的一片反对,改革新政也无法实行,政治上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生前唯一可憾之事,就是还没有正式册封王良娣为皇后。

  正当顺宗准备册封王良娣为皇后时,病情突然加重,册封皇后之事不得不中止。

  公元805年秋,只做了8个月皇帝的顺宗李诵,在朝野官僚和宦官的一片反对声中,不得不“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同时册立王良娣为“太上皇后”。

  公元806年正月,顺宗病逝,唐宪宗李纯迫于宦官集团的压力,将太上皇后王氏的封号改为“皇太后”。

  册封“皇太后”的典礼刚刚完毕,宪宗就将自己的母亲王氏迁出后宫,送到长安城东南的兴庆宫居住。朝政大权完全落于权阉集团之手,宪宗李纯实际上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公元816年,皇太后王氏因为长期不得与儿子李纯相见,忧郁成疾,命在旦夕,临终之前,她留言给宪宗:“世人任何事,无论如何,最终都有一个了结极限,我现在虽然还活着,但已受尽了人间风霜冷漠的苦楚,身体也一天天地衰病,如果有一个善终,死后能和先皇上埋葬在一起,侍奉先皇,我的意愿也就实现了,既然我很满足,还有什么可以哀伤的呢?日月相易,旧去新来,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我死以后,皇上悼丧三天,就去处理国家政务,穿孝服27天就可脱掉了。至于文武官吏和天下黎民百姓,举哀三天就足够了。宫中用不着天天来守灵,不要悲哭丧事。朝外,不要禁止文武官员、黎民百姓的婚姻嫁娶,祀祠典礼,不要禁止喝酒吃荤,庆喜宴席,服丧期满以后,就让人们去尽兴欢乐吧!我死了以后,为我治病的侍医也不要任意加罪,埋葬仪式和陪葬的明器,按照以往的旧制就可以了。”

  不久,太后王氏病逝于兴庆宫咸宁殿,时年54岁。王氏去世以后,朝议尊谥号为“顺宗庄宪皇后”,与唐顺宗李诵合葬于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