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妖精少爷>第78章

“谢谢。”潘晨用双手接过苏打水。“马丁让我想起了一种昆虫——我刚刚在在动物世界上瞄到的,它们独来独往,生命短暂,只有一个星期而已。”

“狗的一年相当于人的四年。”BRANT啜了一口碳水饮料,“马丁二十岁之前就过完大多数和人年届半百都不一定拿到的荣誉和成就,我认为这并不算好事。”

黑猫看主人喝的高兴,一跃起上了沙发,站在扶手上,两只前爪搭着主人的肩膀,伸出腥红的舌头在杯内舔食着那种透明的饮料。BRANT索性把杯中的饮料倒到小猫的盘子里去,自己起身另倒了一杯。

PART12 马丁的悲剧 5.信件

二十岁的时候,马丁正式成为一名研究员,这条消息再次轰动了美国,天才少年马丁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可马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他觉得压迫自己心脏的那团东西越来越大,时刻像生活在低气压中,最可怕的,就是因为媒体对他的过分关注,连父亲的“另一个家庭也被媒体抓了包,皮休斯太太为此伤心不已,刚开始,还在家中哭泣,后来,发展至每天给那个女人打电话,辱骂、威胁,借这种骚扰减清自己的痛苦。

马丁发觉地位的改善,并不能改变研究室那套陈腐的作风。

那天傍晚乌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马丁的脚带他来到BRANT家外,他家门窗紧闭,悄无人声,雨水打湿了马丁的西装,紧紧粘在他的身上,他身上的肥肉籁籁抖个不停,可还是伫立在BRNAT家门口将近半个小时之久。空空荡荡的路面半个人也没有,马丁孤零零的站在那儿,心灵上的疼痛已经麻木了他的感观神经,他默默的站了一会儿后才离开,也没有向BRANT或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马丁变的十分沉默,他想写日记,可是又怕日记会加深痛苦的记忆,于是就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BRANT:我觉得很痛苦,感觉自己像生活在一个牢笼里,动弹不得。这个牢笼之外,还有一个牢笼,它们一层套着一层,我则被关在最里面。我想逃,可是又无处可逃。我想大声叫喊,可是没有人听的见。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包括我自己的事情也一样,我感觉自己像个牵线木偶,我的人生正被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点一点有计划控制,走向它安排好的终点,而我本人对此则毫无办法。

这种感觉越来越深,它和童年困扰我的心血潮般的困惑和空虚一样,它们像黑暗中的三个小丑,在我那纤细的理智线上跳着危险的舞蹈。

我心里难受极了,想找一个朋友倾诉,可是,我却惊讶的发现,除了你和你的哥哥这外,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排解心中的烦闷。平常的那种娱乐活动不能使我放松,我也不敢喝酒,一旦喝醉就会失去更改,原形毕露。我也不敢再偷偷的去看花式篮球。那些孩子看起来是那么快活、单纯,我怕我一站近,身上的魔鬼们就会跑出来抓住他们。

有时我身处人流,会不知身在何处。我童年时经常搬家,对华盛顿也没有深厚的感情,虽然出生在德克萨斯州,对我来说,那也只是一个地名罢了。究竟哪里才是我的落脚处?

我觉得这个牢笼会把我箍的越来越紧!”

写完后,马丁自己又读了两遍,然后动手把它撕成碎片,他很小心的把信撕破的极碎,又把碎片弄乱了洒在垃圾筒,这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BRANT亲自过来告诉马丁:他要搬家了,这次搬走不再回来。马丁镇定的和他握手告别,两人约定写信联系,BRANT走后,马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洒泪。

日子还是一样过,马丁觉得自己那根理智之线时紧时松,但总算还可以凑合着过。他的预感没有错,“牢笼”确实越来越小了,这种变化是非常细微、日积月累的,当马丁终因不堪痛苦而追杀母亲时,已经是两年后。

PART12 马丁的悲剧 6.解惑

华盛顿弗雷里克疗养院,马丁正在拆阅一封厚厚的信件:

“马丁:牢笼消失了吗?我猜你现在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但这种感觉是暂时的。日后如果你有机会出狱,你还会遇到牢笼把你压的喘不过气、而你只能用暴力来解决的时候,也许在疗养院内也会发作,只是不知下次发作究竟是什么时候。你的故事中有三点令我好奇:第一,你用来打皮休斯太太的棒球棍;第二,你企图杀死的对象;第三,你一直反复殴打皮休斯太太的头部。通过一些新闻我得知,用来行凶的棍子是你叔叔在你十二岁时送你的生日礼物,他本人已因癌症去世。你为什么把杀害对象锁定为你自己的母亲?是独生子女的身份,让你觉得她有义务用肉体来承担你精神上所受的痛苦呢,还是有别的原因?我猜是你对自己的厌恶造成了今日的惨剧。我发觉你敏感、脆弱,有时又表现的麻木不仁。你非常讨厌你自己吧?如果你的灵魂跑出来,一定会把自己的身体掐死!可惜你不能这么做,于是强烈的憎恨转嫁到孕育你最讨厌的生命——你自己的母亲身上,至于击打头部的做法,恰恰阐述了令你痛苦不堪的真正源泉!

马丁,我早就说过,某些年轻人终日活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之中,那种想法会毁了他们,同样也会毁了你!我想此地已不适合你居住、疗养,我会设法让你去远一些的地方疗养。我知道法国东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机构很适合你。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单纯极了,有不少退休后的科学家和作家住在那里,每天都会安排人们做一些适量的农活,真的很不错。不过如果你真想去那里的话,得学好法语。

我现在正以你的名义为你筹集一个基金。这样,你后半生的疗养费就不必愁了,如果,你不想再在那里住下去,也可以拿这笔钱养活自己。

院方比较难沟通,不过你不必担心。

作为朋友,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希望真的能对你有些许帮助。

我现在在一个能清晰的看到织女星的地方,这里气候怡人,真希望你也能来。

另:附上法语书两。你忠实的朋友:B”

马丁解开厚厚的包裹,确实有两本法语教科书,与世无争、在大自然拥抱下的疗养院!听起来是多么的吸引人。马丁热泪纵横,他想提笔写回信,可是泪水模糊了视线,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马丁忽然想到一首小诗:“翻山越岭/原来你我如此之近/跨越大洋/才知友谊永不泯。”马丁默念着这首诗,翻来掉去的念,这是他关进来以后,第一次流泪,不是为自己疯狂的行为忏悔,而万分庆幸,这回终于找到了个知音。

关于马丁的故事,很快被另外一些更骇人听闻的新闻所取代,风声不再那么紧以后,疗养院的主治医生终于同意让他转院。同时,一笔数额不小的、以他名字建立的基金也已成立,一发都如同BRANT承诺的那样,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马丁戴着顶圆边草帽,坐上了飞往法国的飞机。

PART13 叹息女孩 1.摇篮里的故事

多铎医院有两个奇观:一是外科医生杭先生的大肚子,作为一名优秀的外科手术医生,他实在胖的离了谱,以致于许多患者在见到他之后,马上就要求换主刀医生。其实上杭先生那肥胖的手指异常灵活,操纵起手术器械来,又灵巧又准确。很多清瘦的医生的开刀纪录都未必有他这么好。时间一长,杭先生就在远近出了名。已经有好几家媒体来采访过他了。另一个奇观,就没那么新奇有趣了,她就是被医生称为“叹息女孩”的流浪女。1995年的时候,这个女孩就经常出入多铎医院的妇产科,看到孕妇抱着宝宝,她就凑上去问长问短,然后说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话,还不断的叹气。孕妇及家属没有一个不讨厌她的,医院试过赶她几次,可每次她都会回来,然后变本加厉。医院意识到再让这个女孩留下来,就会影响到妇产科的正常运作,于是把她送到当地一家精神病收容所,要不了3个月,那个女孩就会逃出来,再度回到多铎医院,胡说八道吓唬孕妇。

院方决定采取一个非常措施,叫她以后再也不敢来。他们找来两个小伙子,众目睽睽之下对她拳打脚踢,一直打的她嘴角流血。可能是被打怕了,她再也不敢上这家医院,而是去了附近的蔷薇医院。这下可苦了那个医院里的孕妇们,出于人道主义,多铎医院把这个妙着告诉了对方,他们做的更彻底,找来几个用鞭子抽她,终于送走了这个瘟神。

多年来这位小姐总是拖着一身伤,在各个医院之间流浪,等到当地医院都不欢迎她了,她就到另一个镇上去,从此销声匿迹,有人说她死了,人说她进了精神病院,谁知道呢?人们对这个疯女人避之不及。

可是,她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叫什么名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变的疯疯癫癫,更重要的是:她为什么恐吓孕妇?没有人探寻她背后的故事,我们当然也无从知晓。

但事情总有了结的一天。

这算是关于“叹息女孩”的前因,为使大家清楚明白她的故事,所以预先交代一下。

PART13 叹息女孩 2.争端纷起

圣玛丽医院的特别加护病房中,人头簇动。人们抢着围观一个新生婴儿,他哭声洪亮,两个小拳头攥的紧紧的,通身粉红,紧闭着双眼,头上的胎发呈螺旋状,据说是像他母亲的缘故。人们纷纷上前,抢着逗弄母亲身边的小生命,房门和窗户都敞开着,以便这对母子呼吸新鲜空气。

21岁的张太太把儿子抱在怀中,不时亲一下他充满奶香味的小脸蛋,志得意满。虽然很多人不希望她怀孕,但她还是生了。一个6斤重的健康宝宝。张家中已有不少族人前来探望这对母子,送了许多营养品,马老忙着迎往送来,笑的合不拢嘴。

龙爷的亲生儿子,终于诞生了!这个消息传遍了三合会,但出于对养子的畏惧,大多数人还是抱观望态度,人不到,但总算礼到了。

病房的亲暖气氛,在BRANT出现后降为冰点。BRANT前几天有些不舒服,比别人多穿了一件夹的,一进病房他就把外套脱下。潘晨接过用手整理了一下,挂在房间一角的衣架上。马小姐满脸笑容。“小古,快过来!你看,这是你弟弟。”她怜爱的看着在臂弯里沉睡的儿子,现在已没有什么会动摇她的地位了,怀中那个温暖的重量令她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