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第二百一十章 :地价颇高科学园建在巨……

  高等生物研究所东非分所,是建立在海岸边。

  这里的海岸在五十年前曾发生过一起大事故,史称“10·8坠船事件”。那是一艘第一代的曲率飞船飞船失控落入地球大气层,在这里坠毁。未经改造的初代曲率发动机的结构被撞击破坏,正曲率奇点与负曲率奇点碰撞释放巨量能量,将原先的礁石海岸完全炸平,冲击波甚至使方圆千里之外的建筑窗户碎裂。

  好在那艘飞船出现事故时地面已经得到预警,全部人员都提前进行了撤离,而周围可能被影响的区域居民躲进了地下掩体,飞船的驾驶员和乘客也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弃船逃生。但即使如此,那次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仍数额巨大。特别是当时残留的高能辐射粒子会因为曲率发动机的等离子泄露带电,而形成极其稳定的气溶胶扩散到全球,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预计可能延续数百年。

  因为那场事故,曲率驱动的研究差点儿被叫停了,刚起步不久的远航飞船设计院也面临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打击。数以千万计的公民在地府和现实世界举行抗议,一部分人认为曲率驱动技术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人类赖以生存的母星地球就已经被这危险的技术所“毁灭”,不能再让它继续发展下去。另一部分人则是对因此叫停曲率驱动技术表示抗议,认为这将会掐断人类走出太阳系唯一的希望,将人类永远困在太阳系。

  这场灾难给地球居民们带来的影响足以在教科书中花费一整页的篇目,而之后众人怨怒平息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

  刚发生事故时,生态学专家们预计残留的高能辐射形成放射性气溶胶,会导致地表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们被迫进入地下掩体生活,并被告知未来地球居民很可能将无法再生活在地面上。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地球的未来将终结,人类将不得不永远放弃我们的母星,开启一个背井离乡的时代。

  不少人也因此开始对集团产生质疑,尤其是对星际开发集团。有人从地府黑进了社交平台主页,在新闻窗口里放映《流浪地球》。这让《流浪地球》差点儿被新月集团和星际开发集团列入禁片①,甚至已经有很多民间团体已经在相关平台宣布禁止这部影片及其原著小说的传播。表面上的各个团体都在宣称,人类将可以与地表的辐射气溶胶共存,但暗地里很多传言都认为,地府和新月集团正在计划将地心意识储存计算机集群搬离到同步轨道,地球已经被“上面的人”放弃了。

  反正当时作为一个普通人,姜祎成感觉这个世界是要完蛋了。

  但是在社交平台上的地球人都在唉声叹气、火星人心中暗喜时,地府突然发布了《地表去辐射沉降计划》,安排AI机器人进入地表的各个核电站和重工业工厂重启生产,向大气局部排放一种有机小分子。在地表之上的天空已经“污”云密布之后,又用运输机向空中局部播撒交联剂,使得有机小分子的“污”云交联成了柔软的长带子,相互缠绕在空中形成了一片片飘浮的低密度“盖儿”。

  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全球的天空中都漂浮着这种直径从数十公里到数白公里不等的黑色“毛线盖儿”。由此带来局部气候的剧烈变化,地表不同区域吸收阳光产生新的显著差异,全球各个地区都刮起了大风,在降温的同时开始频繁降水。辐射气溶胶的稳定很快就被破坏了,仅仅过去了两周,地表的辐射量就回到了正常水平。之后新月集团又对地面残留辐射粒子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在一个月之内,暂时居住在地下掩体的地球居民们就回到了地面。

  于是乎,之前那些哭天抢地的消息,“反曲率派”与“挺曲率派”之间的激烈骂战,文青们对于将永远看不到地球的蓝天的唉声叹气……在一夜之间就全都消失了。经历了一个月的地下掩体生活,地球人极其平滑地回到了平常的秩序中,仿佛那艘再东非海岸坠落的曲率飞船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甚至要问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还记不记得“10·8坠船事件”,他们虽然多半儿会说“记得”,却再问就说不出什么所以然了。在十年前的一向全球调查中,甚至还有人认为“10·8坠船事件”中根本没有形成过全球性的辐射气溶胶,也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地表去辐射沉降计划》的存在。

  唯一剩下的一点儿永久性的影响,也就是原先的礁石海岸被炸了一个大坑。之后没人想再在这里居住,就干脆填平成了新的沙滩,摇身一变反而成了非洲东海岸又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一些有钱的机构在这里建立分部。

  总而言之,现在的这片海滩已经完全跟“曲率发动机爆炸”扯不上一点儿关系了,它在当今为人所知,是因为其具有极其细腻的圆形彩色沙砾——不光圆润柔和,而且五彩透明②,当属人造沙滩技术的最高水平。

  而建立在距离海滩仅一百三十米处的科学园,可以说是占据了原本可以盖豪华假日酒店的绝好地段,想来配备的人才和资源也是学界顶级。

  从上空看,科学园的建筑群组成了一个“丁”字,中间的一竖行直插向大海,末端连接着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水下实验室。而立体停机坪就建在竖行的中间位置,最上面的一层干干净净,而下面则停满了各式穿梭机。其中一部分是各个研究所的公用机,但那里肯定也有的是私人的高端座驾——显而易见,在这儿工作的人,大多是不缺钱的。

  姜祎成把穿梭机停在了那位柿原博士给她预留的位置,出了舱门之后便感受到海风拂面,空气中飘着令人舒适的淡淡咸味儿。站在停机坪的围栏旁,可以听到远处的浅海实验区传来宽吻海豚的叫声。研究地球海豚社会的课题组也在这里,想必这儿也曾经是彭来在去欧罗巴空间站之前供职的地方。

  这地方,不比远航设计院那几个轨道加速器上弄的小破空间站强多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恐怕原先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想象不到,经历了近乎毁灭性的“10·8坠船事件”之后,这海岸的地价反而翻了好几倍。虽然说主要是因为后来改造得好,但那些曾经的当地居民恐怕也得后悔自己在那次大灾难发生后迅速搬离了吧。

  而当姜祎成正走神儿地想着,要是她当年在这片被认为“晦气”的地方买了栋房子该多好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从她身后传来:“您好,您就是姜博士么?”

  姜祎成转过头,看到一位穿着白色工作套装的青年男子,头发、衣领和袖口都打理得极其干净整洁。她注意到这位男青年的袖扣上还别了一枚款式简约的袖扣③,这原本的复古装饰物在这里却把他的袖口别得特别紧,似乎起到的不是装饰却反而是实用作用。

  “您是……柿原博士?”姜祎成有些不能相信地问了一句。

  乍一看见真人,让她没想到“蓝珀”文明的核心课题组的负责人会是如此年轻,而后姜祎成便意识到,这位柿原库季马博士大概也是工作关系归属于地府的职员,这副现实世界的身体恐怕是他偶尔使用,或者干脆就是仿生机器人而已。

  他能够成为如此重要的课题组的负责人,大概也有工作关系归属于地府的原因。地府研究院归根结底是归地府掌控的,集团的人——无论是哪个集团——恐怕在王馨院长眼里都不够可靠。

  “对,我是二橙文明课题组的负责人。”柿原库季马微笑着和她握了握手,他的言行举止中有着跟那位“影子院长”王馨类似的温文尔雅,“其实我们在一周之前就已经在等待您的到访了,本以为您会来得更快一些。”

  姜祎成没料到这些研究二橙的专业人士,对于她一个外人插手他们的工作反而是这种欢迎的态度。虽然说在舆论上,大概宜居行星频道的观众会把她当成跟二橙关系最近的人,但姜祎成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白在法律上她啥也不是,完全不该妄想靠“蓝珀”文明的名气为自己谋利。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来访申请。”姜祎成实话实说道,“我本来是怕我贸然到这儿来,会影响您的工作。”

  “那您可是多虑了。”柿原库季马微笑着,向门的方向伸手道,“作为二橙文明的发现者,您的意见对我们而言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考虑到蓝珀智慧生命公民化在舆论中的呼声,您这次来访的时机真是恰到好处呀——这边请吧。”

  时机?姜祎成一时间有点儿茫然,现在是“蓝珀”智慧生命公民化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么?她最近并没有怎么关注过,因为觉得那跟自己的利益没有太多关系,而且近期发生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但是在课题组负责人面前,姜祎成也不能露怯,让人家发现自己其实不怎么在乎二橙。虽然姜祎成知道她确实达不到“善良”的标准,但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善良这种利他倾向是“好”的,因此世上人人都得装得稍微善良一点儿。

  因此她只是点了点头,转而先借着寒暄交代了几句自己的来因:“今天我和彭来博士见面,她提到高等所的专家们已经破译了蓝珀人的语言。这样或许就可以尝试先让二橙融入到人类社会当中,我猜测您这边儿的工作应该也逐渐明朗了,因此就想来看看,只是要麻烦您了。”

  “怎么能叫麻烦呢。如果不是您,我们也没有机会见到这样奇妙的蓝珀文明,不是么?”柿原库季马笑着说道,“客气就不必了,按照老师的意思,之后我们还要仰仗跟您的合作——哦,对了,王馨院长曾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们习惯叫‘老师’,改不过来了。”

  这么一看,地府研究院的核心还都是“近亲”。这位柿原库季马博士是王馨的学生,因此当了“蓝珀”文明核心课题组的负责人,而在高等所里就连自言接触不到核心的彭来,也都曾经在类脑体公司研发部工作过。单从人事安排来看,确实是有点儿拉帮结派的意思了。

  柿原库季马带着姜祎成走进建筑室内,走廊的两侧有快速传送带。走到传送带旁,在伸脚踏上的同时,他伸手虚扶了一把姜祎成:“您小心。”

  “谢谢。”尽管这只是礼节性的动作,而完全没有对她踏上传送带有任何帮助,姜祎成还是道了声谢。

  在星际航行时代,社交距离也比地球时代更远了,像这种礼节性的伸手帮助已经不多能见到。从这个细节也能知道,这位“混搭”的名字柿原博士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公元人”。

  在传送带上不用费劲儿走路,柿原库季马也就顺便给姜祎成讲解了一番现在地府研究院东非科学园的构造和历史。

  这里原本的特色,就是高等所东非分所对于海豚社会的研究。姜祎成从前不怎么关注人类学④的研究进展,而听柿原库季马讲解才知道,原来就在不到六年前,海豚研究曾经非常“出圈儿”过,为大众所关注。恐怕也就是那个时候,彭来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到现在还非常活跃。

  但是从彭来的选择来看,现在海豚研究已经不怎么能出惊天动地的成果了。可能是因为最有“希望”的海豚,逆戟鲸早就已经公民化,而剩下没有转化成公民的海洋哺乳动物,大抵上也是因为跟人类的思维模式相差较远。在以海豚社会作为模型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之后,就又重新陷入了新的瓶颈,就连以前的明星科学家彭来都改为研究欧罗巴生物了。

  而出了曾经的“头牌”海豚社会课题组之外,东非的科学园另外广为人知的,则是与新月集团关于大陆架改造的合作研究,“海洋拼图方案”。这项研究被与星际开发集团的“地球变轨方案”,并称为“二十二世纪母星复兴计划”——当然,可能因为这个绰号,它在舆论上也是毁誉参半的。地球至上主义者们把这当作无比伟大的事业,而反对地月圈与火星圈分化的人则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人类把地球的环境再能玩儿出花儿来,也比不上多花点儿钱去别的恒星系造空间站。

  从柿原库季马的介绍中,姜祎成听不出他对于这些事情的态度。这些事儿对他而言大概就只是事实而已,因为对于“蓝珀”文明的研究根本用不上用东非科学园的美名给自己贴金。顶尖的研究无论在哪儿都是顶尖的。

  “前面就是科学园的中心大厅,注意脚下,传送带到这儿就结束了。”柿原库季马用手示意了一下儿前方,而后从传送带上抬脚离开,平稳地站在旁边的地面上,再伸手虚扶了姜祎成一把,“小心脚下。”

  “谢……谢。”姜祎成往前一看,就差点儿因为恐高而后退半步。

  这科学园的中心大厅是一个上下贯通的圆柱形区域,地上建筑的部分倒是不高,只有八层,但是下面可是一直延伸到地底一般,甚至都快到视觉上圆形的中心了⑤,还有零星的灯光从当中传来。

  “从这里可以一直通往意识储存计算机群所在的地层。”柿原库季马平和地介绍道,“不过您不必担心,中心大厅的空间内设有大量滑翔机器人,可以确保救起不慎跌落的人。”他又开了个玩笑道,“即使没有被机器人救起来,从这里跳下去的人也可以从另一边儿再跳上来——只不过那可就是地球的另一边儿了⑥。”

  虽然知道他只是开玩笑,但姜祎成看着这个大“洞”,仍然会觉得有点儿心慌。

  人类的祖先生活在稀树草原上,就是逐渐失去了曾经在树枝间跳跃的能力。随着高度不再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屏障,而变成狩猎采集时潜在的危险,惧怕高处的本能也就随之被筛选出来了,这是人人都有的基本“软件”,而非只是少数人患有的恐惧症。尤其是这种深洞,甚至比站在悬崖上看地面更令人害怕。毕竟对于人类的祖先而言,悬崖坠落倘若摔得轻些还能爬回来,但是掉进无底深坑就算没摔死也得在里面渴死饿死。

  不过除了这个洞真的瘆人之外,姜祎成还是从柿原库季马的玩笑里找到了点儿有用的消息——这个可以到达物理意义上的地府层的通道,真的是贯穿了地心到地球另一面的。

  曾经对于“10·8坠船事故”,有传言说在曲率发动机爆炸的地方,正曲率奇点暴露的瞬间对地球都产生了可观的吸引,释放的引力波一直贯穿到地心,在地球另一边儿都能感受得到。而从这条通道来看,传言恐怕也是风从空穴来⑦,恐怕当时的爆炸已经把地壳和更深的结构都炸出了缝儿⑧。而正好可以借着这条“天然”通道来去地下意识储存计算机群的方便,在上面修建地府研究院的科学园。

  “我们的课题组在A区一层。”柿原库季马往电梯走去,“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这儿的电梯井是透明的。您如果恐高的话,只能尽量不去看了。”

  “没事儿,我没有可以被确诊的恐高症,只是没想到‘中心大厅’是这样儿的。”姜祎成连忙解释道。

  她可是个星际探险家,怎么可能会恐高呢?在浩瀚深空里、系外行星上,她都没有表现出恐惧,要是在地球上仅仅看着个深井就恐高了,那也太说不过去。

  “那就好。”柿原库季马对她礼节性地笑了一下儿,走进电梯里,他又为缓解气氛讲了个小故事,“刚到这边儿来的时候,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害怕从电梯里往外看。后来还是陈老师有办法,在这电梯门上贴了个屏幕,后来进电梯的人就顾着玩儿智能手环,也就不害怕了。”

  这个故事有点儿戳笑点,姜祎成忍不住笑了一下儿。倒不是因为往门上贴屏幕有多好笑,而是这位柿原库季马博士管操作智能手环叫“玩儿”,还真是地球时代“玩儿手机”称法的延续。

  “对了,您应该知道陈林友老师吧?”柿原库季马又说道,“他是我们老师的博士生同学⑨,后来也一直在进行意识储存计算机方面的研究。”

  从他这话里,姜祎成似乎捕捉到了一点儿信息。

  王馨的博士研究生同学现在“还”在做地府相关的研究,意味着当年他们刚进入科研岗位,就是从事意识储存相关的研究?那还真是都早的,甚至有可能是Meme的第一代下属,真正元老级别的人物。

  但是柿原库季马这话的意思,似乎王馨现在不再做地府相关的研究了?姜祎成仔细一想也明白了,“地府研究院”叫“地府”,但却不是研究地府意识储存计算机的,而类脑体公司的研发部才是负责研究意识储存计算机硬件和搞底层设计。然而这么说起来,怎么感觉那位“陈老师”反而像是祁旻那边派的人?

  还是说地府研究院派,也有人在类脑体研发部那边儿工作?或者两边儿都互相安插了“间谍”?

  姜祎成知道,安插间谍那纯属是异想天开了,但是两派的人并不是按照工作岗位明确区分,倒是很有可能的。从已知的这些消息来看,王馨、祁旻等人可都是真正的元老,而元老大多有人脉和自己本身的不可替代性,很难被从原有的岗位上排挤出去。因此研发部里有研究院的人,或者研究院里有研发部的人,这都能讲得通。

  只是要是这么想,姜祎成又不禁觉得,地府的派系斗争可真够复杂。或许彭来和北冥当初离开类脑体研发部,真的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

  注释:

  ①《流浪地球》广为人知的内容不再赘述,此处显然是因为其暗示人类背井离乡,在文中环境里具有煽动性。

  ②当透明的有色(指吸收特定波长)颗粒足够小时,由于全反射现象,颗粒堆会呈现出不透明的该种颜色。而多对互补色[1]的颗粒混合在一起,会呈现灰白色,灰度取决于颜色灰度。

  [1]互补色:色相环中相距180°的一对颜色,互补色波长的光按比例混合后呈现出白色光。

  ③袖扣在当代是男式衬衫的一种饰品,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设计上需要佩戴袖扣的衬衫在穿着时不得不佩戴袖扣,而无需佩戴袖扣的衬衫即使硬戴上袖扣也无法起到收紧袖口的作用。

  ④人类学是从生物基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于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中包括大量对于人类社会的研究方向,例如马主义理论中关于原始阶级形成的部分也常被归类到人类学讲解。本文中将对于非人智慧生物的社会研究也归到人类学范围,是因为研究非人智慧生物的社会,本质上也是为了增加对人类社会形成和结构的理解。特别较为简化的智慧生物社会,可以作为人类社会的模型进行研究。

  ⑤指透视上平行线的交汇点。

  ⑥(印象中是初中物理题)通道贯穿地球,假设地球均匀且不考虑地球转动,从一端初速为零坠落,则恰好可以到达另一端。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个构想初次在文艺作品中看到时是刘慈欣的《地球大炮》,当然也有其他作品出现得更早,同一个科幻梗经常被独立发明出很多次。不过在此提醒,在考虑地球转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向心力拍在侧壁上,还是不要尝试跳入此类通道为好。

  ⑦这里本来想使用“空穴来风”。这个词本意为传言有其原因,但是因为日常误用太多,为避免歧义就换了一下语序。

  ⑧由此可以推断,爆炸对于地下的意识存储计算机群必然有损伤。但是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结构可以推测,由于数据并不是分区储存而是分散于整体,局部点的损伤并不会对整体的功能造成多少影响。

  ⑨王馨和陈林友曾经是由祁旻代管的博士生,详见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