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有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

  仿佛是猜到陈定国的心理活动,娄有智慢吞吞地解开他的疑惑:“今年市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培育几家上市公司,这是现代经济的潮流嘛,我考察了CS市的好多公司,华星科技是最符合要求的公司。业绩很好,又是现在正火热的高科技概念,没有任何不良资产。我找人估算了一下,华星科技上市后,市值会比公司现有资产增长十倍。只要一上市,十个华星科技就赚回来了。对本市的GDP增长也很有好处啊。

  昨天在市长办公会上,我把你们公司强力推出来,市长很满意,他对你们公司也是关注很久了。市长说了,华星科技这么好的公司不上市,还有什么公司能上市?我们要把华星科技打造成上市公司里的旗舰,至少是本省的旗舰。这是市长的原话,我没有一点增减。我想市长的私心,想把华星科技培育成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如果成功,这是本市,也是本省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这还是他任下的业绩。你说市长大人能不动心吗?”

  陈定国想起了王辉给公司定下的几条发展大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上市。上市的目的是什么?圈钱?我们不做这缺德事。吸引投资?我们自己的资金足够,不需要外界的投资。那上市还有什么用?增加无数的股东?扩大董事会?好玩是吧。

  世界五百强?王辉的原话是,世界五百强算什么,一个微软年销售额368亿美元,排名127位,英特尔年销售额342亿美元,排名141位,而排名在前面的还有几家石油企业。鑫能就相当于在前面的几家石油企业,华星科技就相当于微软和英特尔,鑫能和华星科技结合,最终绝对能排名第一!

  “谢谢市长的关心,不过我们现在还不想上市。”

  “为什么?别人到我这里哭着喊着要上市,要政府支持他们。可是你们,给你们上市的机会,你们却不要。我不理解。”

  “公司的业绩很好,股东结构也很健康。产品销售情况很好,资金回笼很快,公司目前也不存在资金压力。另外,公司的产品定位有自己的想法,上市后,外界对公司的影响太大,我们不想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在公司里增加许多不和谐的声音。”

  “陈董,你的想法过时了。没想到你这么一个现代的企业家,思想也赶不上潮流了。华星不也上市了吗?为什么华星科技就不能呢?现在是一个广泛合作的社会,讲究的就是强强联合。华星科技要挺进世界五百强,上市是一条捷径。”

  陈定国站起身来。“对不起,华星科技不想上市。如果娄副市长没有别的事,我就告辞了。”

  陈定国走到门外,摇了摇头,这些政客为了政治业绩,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娄有智把杯子砸在了地上,第一条路好像不通了。人家不愿意上市,你总不能在人家屁股后面追着哭着让人家上市吧。

  第二条路,股权收购。

  既然是股权收购,那就需要股权拥有者愿意卖出股权,至于多少钱才卖,那是买者和卖者商谈的结果。

  怎样才能让股权拥有者愿意卖出股权呢?第一,股权前景不看好,希望尽快脱身。可是对华星科技好像不是这样。华星科技的股权前景好极了,好得不能再好。所以,这一条行不通。第二,购买的价钱远远大于股权的持有所带来的收益。这条路好像也有点问题,各人对收益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多少钱才是远远大于?第三,拥有者极度需要现金,只好把股权变现。这条路好像也行不通,陈定国手里的钱还少吗?还需要他变卖股票提现?有点开玩笑。

  好像把第二条和第三条加起来,也许……

  然而,就在陈定国牛烘烘地说,自己的资金足够用,不需要上市时,自己的根据地华星集团公司出事了。

  华星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前基本上是一个家族企业。流通股占总股份的27%,其余的股份掌握在陈定国,陈定昌兄弟俩,以及他们的子女和配偶手里。其中,陈定国掌握了35%,陈定昌30%,其余的8%掌握在几个亲人手里。

  陈定国的股份在华星集团是最多的,但是还没有达到控股的地位。陈定国任董事长,他的弟弟陈定星任副董事长。

  陈定星有两儿一女,大儿子陈晓青原来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晓飞脱离华星集团来到华星科技后,陈晓青就担任了总经理的职位。现在陈定国的精力完全放在华星科技身上,华星集团基本上就交给了陈定昌父子俩在打理。

  事情就出在陈晓青身上。

  陈晓青最近接连不断地遭遇了倒霉事,首先是一个合同的陷阱没有注意到,把一笔生意亏了一个底朝天,然后是一个担保出了问题,而这个担保却没有进行正常披露,按照上市公司的法则,这是违规的,然后又是一批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遭遇了退货风潮,进而引发了其它产品的退货。这几件事情给华星集团带来了近亿元的损失。

  这还是其次。

  前天华星的股票突然跳水,因为网上透露了华星最近遭遇的几件倒霉事,虽经极力护盘,股票仍跌停板。

  然后就是陈晓青的私人问题被人抓住了把柄,被迫订立了不平等条约。并且倒霉的是,把他老爸也牵扯进来了。

  陈定星还能怎么办,这不是外人,是他的儿子啊,何况条约虽然不平等,至少不是在平等的情况下签订的,但陈定星也没有吃多少亏。

  就在陈定国从娄有智办公室离开时,就接到了陈定星的电话,说有一个股东要求召开董事会。

  “董事会?谁有资格提议召集董事会?你在搞什么鬼?”

  “电话里说不清楚,你来了就知道了。”

  陈定国在华星集团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华星集团的董事会结构很简单,陈定国、陈定星、陈晓飞、陈晓青、两个外姓股东,一个独立董事。陈定国脑子里把这些人都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有谁能不经过向董事长申请建议就召集董事会。

  陈定国火急火燎地赶到华星集团大楼时,却发现大楼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他坐专用电梯来到董事会所在楼层,刚出电梯,就发现陈定星正满脸焦急地在电梯门口等候着。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定国一见陈定星,严厉地问。

  “有个股东号称掌握了公司的部分股份,要求改组董事会。”

  因为华星集团是上市公司,有外人掌握了一部分股份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只要没有掌握到灾难性的比例。这一点陈定国还是有把握,流通股总共才23%,即使他把流通股全部买下来,也比自己掌握的少,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掌握了多少?”

  “是……”陈定星迟迟疑疑不知说什么好。

  “怎么吞吞吐吐的?到底多少?”陈定国厉声说。

  “51%!”陈定星大声地吼了出来。仿佛这样才能消除心里的烦闷。

  陈定国脑袋嗡地一下就涨开了,后面的话都没有听清楚。他急匆匆走到会议室,发现以前是他坐的一个位置上,坐了一个不认识的人。一个得意洋洋的年轻人。

第三卷 展翅 第96节、收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