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地主家的小狐娘>第30章 解惑

  就着顾砚眀买的茶,阿汝又吃了两块蒸饼才罢,出了茶馆后没走几步,见到一家紧凑逼仄的铺子,阿汝连忙雀跃着跑过去,顾砚眀紧紧在她身后跟着,走近时才看到原来是一位老婆婆开的卖各种针线之物的小铺子。

  铺面极小,是老婆婆从临街的窗户支出来的,顾砚眀和阿汝并肩站在一起就挡住了整个门脸,也亏得阿汝眼尖瞧见。

  老婆婆抠偻着背,脸上笑得慈祥,一张嘴,仅剩的三四颗牙齿悉数入眼,她知道顾砚眀肯定不会买这些针线物品,便略过他直接问阿汝:“小姑娘,你想买什么?”

  阿汝迅速扫了一眼铺面上摆的各种女红物品,指着一捆彩线甜甜笑道:“婆婆,我要这个。”说完,阿汝将各种颜色的线都小心抽出一绺来,统共捏了一小把,让老婆婆算一下价钱。

  老婆婆不过是闲着没事才开个铺子解闷儿,并不靠这个吃饭的,而彩线本就便宜,利润也十分微薄,她看阿汝长得可爱讨喜,又懂礼貌,于是心里给价钱打了个折扣,笑道:“本来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小姑娘,你给我十文钱就好了。”

  阿汝自己带的是一块碎银子,不方便给,就掏出周氏给的钱袋,幸而周氏想得周到,除了碎银子还装了好些铜板,阿汝从里面数了十个出来递给老婆婆,又说了声“谢谢”才离开。

  顾砚眀虽没接触过女红,但也知道这些彩线是用来编织流苏、福结等物的,就随口问了句:“你要编什么东西吗?”

  阿汝想着到时候给顾砚眀一个惊喜,因此只是神秘兮兮的笑了笑,并没说什么。

  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了,两人在街上随意逛起来,县城比家里的集市热闹得多,走到繁华处更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顾砚眀唯恐和阿汝走失,死死握住她的手,其实他不大习惯这样拥挤喧嚣的场所,但看到阿汝喜欢,他还是耐着性子陪她慢慢逛了一遍。

  路遇一家干货铺子,顾砚眀又买了些瓜子板栗果脯等零食带着,阿汝边吃便逛,两只眼睛被街道两旁的各种商铺看得眼花缭乱,愉悦之下也分外活泼。

  期间阿汝被街上有趣的小玩意频频绊住脚,半条街走下来,手里已经多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她两手捧着十分不方便,顾砚眀也担心出什么意外,便买了一个小竹篮来给她装着,然后一手提篮,一手继续牵着她的手,这才放心下来。

  临近中午,顾砚眀和阿汝才走了三四条街,但二人都觉得疲倦,遂决定暂时返回,找赵兴一起吃过午饭再说。

  顾砚眀不常在城中闲逛,不甚了解哪家酒楼的饭菜最好吃,于是赵兴架着马车带路去了饭菜味道最好的福源酒楼。

  才下马车,阿汝就隐隐闻到了香蜡燃烧的气味,待坐下点过菜后,她问顾砚眀:“砚眀哥,这里有道观和佛寺吗?”

  顾砚眀道:“没有佛寺,不过这条街的尽头就是灵虚观,怎么,你想去看看吗?”

  从前在山中修行时,阿汝每逢佛寺道观都要打洞进去偷偷住上一段日子,以借佛道之光助自己修行,其中住得最久的便是惠山寺。如今借宿人身,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暗修栈道”,但依旧想进去拜一拜。

  是以阿汝点点头,又好奇道:“道观不是在山上才有吗,怎么会建在城里呢?”

  “道观不止山中才有的,”顾砚眀笑道:“只要自立清境,在山中还是在闹市又有什么区别呢。”

  闻言,阿汝也深有感悟,想起自己的修行,怔怔然若有所思。

  还是赵兴说话最直接,他笑了笑,补充道:“小姐不知道吧,这灵虚观是咱们县里从前一位好道的大善人捐建的,之所以选在这里,听说是因为离他家近些,能时常进观悟道而已。”

  “原来是这样啊。”阿汝笑道。

  菜都上齐后,阿汝忍不住忙动了筷子,今天顾砚眀特意点了她爱吃的东坡肉、糖醋排骨、酱烧蹄子和烧鸡,酒楼师傅的手艺又好,阿汝不知不觉就吃了满满的两大碗米饭,肚子撑得鼓鼓的。

  饭罢稍稍歇息了一会儿,顾砚眀带着阿汝来到灵虚观,果然不管街道如何喧闹,道观门前却是一片清净地,观内更如与世隔绝一般。

  这会儿正是人们吃过午饭午歇的时候,因此观内并没什么人,一个灰袍小道士慢慢迎上来,将顾砚眀和阿汝请到香坛处拜香,之后便不再打扰,任由阿汝在各处殿中祈香跪拜。

  顾砚眀虽不如何信这些,但也一直陪着阿汝,见她小小年纪竟这般虔诚,不管是玉皇殿还是七真殿,她都要一一拜过,连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小神像也要拜一拜,一时也觉得稀奇。

  其实阿汝所求的和从前一样,都是希望早日修行圆满,只不过这一次她还多求了一件事——希望顾家能世代平安。

  拜过之后,趁着时间还早,阿汝正想跟着顾砚眀再去街市上看一看的,之前那个小道士却匆匆行来,对阿汝道:“这位姑娘请留步,我师尊云虚道长请您过去一叙。”

  “我吗?”阿汝和顾砚眀对视一眼,愣愣地指着自己。

  “请问道长请阿汝过去是有什么事吗?”顾砚眀略担忧道。

  小道士表情依旧平静,语气却带了安抚,道:“施主莫担心,我师尊只是请这位姑娘过去叙一叙而已,片刻即回。”

  阿汝毕竟是修行中人,对各中门道有些了解,因此丝毫不惧,并没怎么犹豫,笑着对顾砚眀道:“砚眀哥,既然道长要见我,那我还是去一趟吧。”

  顾砚眀也想灵虚观盛名在外,云虚道长他也曾有耳闻,阿汝过去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点头微笑道:“去吧。”

  小道士见二人同意,忙带着他们来到云虚道长的房门前,对着里面说了句:“师尊,那位姑娘来了。”然后轻轻推开门,待阿汝进去后,又将门关上,带着顾砚眀来到隔壁一间空房坐下,并为他沏好一杯茶放在木几上,叫他安心等候。

  阿汝小心翼翼地走进房内,见里面陈设干净朴素,心想云虚道长定然是个清净修行之人,正想着,便见一身着道袍、手执拂尘的鹤发老人,背对着自己盘腿坐在一块蒲团上。

  阿汝恭恭敬敬地跪下,向道长磕头道:“阿汝拜见道长。”

  云虚道长“嗯”了一声,从蒲团上起身,伸手扶起阿汝,道:“施主何必多礼。”然后指了指另一个蒲团让阿汝坐下来,自己也重新盘腿坐下。

  阿汝见道长虽已十分年老,但身体十分硬朗,一身仙风道骨、浑身透着驱世避尘的飘然气度,便知自己猜得没错,道长果然也是修行中人。

  “道长,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阿汝坐下后,问道。

  “贫道在观中打坐,忽感有同道中人来访,于是便请施主过来一叙。”云虚淡然道。

  闻言,阿汝羞愧了一番,她只是山中的一只小狐妖,不过略有修行,哪里比得上道长呢,于是不好意思道:“道长这么厉害,应该知道我的真身是什么了吧?我其实只有一点点修为而已,连人形都还未修成,不过是运气好才找到了这个肉身,道长修为精深,我怎么敢和您相比呢。”

  道长爽朗的笑了两声,不过声音并不大:“施主的年纪远大于我,修行也比贫道多了数十年,又何必如此谦虚呢。”

  说着,道长起身从内室里拿出茶具,为阿汝沏茶。水是从道观背后的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清冽可口,泡的茶也格外清香。阿汝见道长不仅不嫌弃自己狐妖的身份,还诚心邀自己相谈,便愉悦地陪道长喝茶闲谈,互说了不少修行的事,无意中竟获知不少心得。

  道长虽不健谈,却也和阿汝说了半个多时辰的话,最后阿汝担心回家晚了,才起身告辞。临走前,阿汝想起自己眼下的处境,忍不住请教道长,将顾家的事尤其是已和顾砚眀定亲的事悉数说了出来。

  云虚道长摸着长长的白胡子,沉吟片刻道:“施主是在苦恼修行与报恩难以两全吗?”

  阿汝见道长一句话就说透了自己的忧虑,忙点头虔诚道:“是的,这件事阿汝不知道该如何解,所以想请道长指点一下。”

  云虚道长沉思良久,问:“不知施主认为我这道观立于闹市可是不妥?”

  阿汝想起之前顾砚眀说的话,连忙摇头:“只要自立清境,在闹市里又有什么关系呢。”

  闻言,道长很是满意,微笑道:“其实修行亦是如此,大多数人都以为寻一个清净的所在、闭关静修便是修行,殊不知寄身人间,体味世间百态,也是修行啊。”

  见阿汝仍有些疑惑,料想她在担忧那门亲事,且看她的神情,知道她对顾家十分不舍,道长又继续说道:“人生数十年,看起来漫长,然而施主此生却是无涯,与你相比,这数十年只如蜉蝣一般,转瞬即逝。既然于施主而言,那人的生命不过弹指一挥,又何妨为之停留片刻,待恩情了结,你再避世也来得及。若是两边勉强维持,只会徒增矛盾,反对修行不利。”

  阿汝偏着头咂摸了一会儿,领悟过来后,瞬觉心中豁然开朗,一直萦绕在心里的苦恼也随之消解。

  阿汝激动地朝道长再次磕头,笑着说道:“谢谢道长指点,阿汝明白了。”

  顾砚眀等了半个多时辰也不见阿汝出来,不免有些心急,便起身从屋里踱出来,站在道长房门口正对的那株老松下等着。莫约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阿汝才开门出来,云虚道长送她出门,见顾砚眀等在那里,微笑着站在门口向他合十行礼,然后关上了门。

  阿汝看到顾砚眀不禁粲然一笑,忙雀跃着奔过去:“砚眀哥!”

  顾砚眀发现阿汝的心情比先前更好了些,心里一暖,一边牵着她往外走,一边好奇地问:“云虚道长说什么了,你高兴成这样?”

  阿汝调皮地笑了两声,道:“我之前拜得太虔诚了,道长特别感动,所以特地把我叫过去夸了我好一会儿呢。”

  “是吗?”顾砚眀不大相信的看着她。

  “是啊!”阿汝笃定道。

  顾砚眀也想不出道长找阿汝除了传道之类的话还能说些什么,便将信将疑地笑了笑,不再追问。

  出了道观,已经快到申时,若再去街市只怕会耽误回家的时辰,顾砚眀只好暂时放弃,由赵兴驾着马车去云墨轩取回东西后便往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