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小子种田记>第26章 

  张武亮家,没有外嫁女,也没有姑姑舅舅家要拜年。

  所以在整个正月里,其实是最闲的时候。

  张武亮在家上午教陈小年和张振勇识字,下午教他们俩算数,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当然,他们在这段时间里,还准备了另外一件事情。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早上,张大伯家的三个儿子和张武亮等人。

  在张武亮家集合完毕之后,在张武亮的一声令下,担着东西就向着镇子出发了。

  双湾镇每年都会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看杂耍,还有深受少男少女们喜欢的放花灯环节,这一天,是难得的没有宵禁的一天,整个晚上都热闹非常。

  不过,张武亮他们这次到镇上不光是为了参加这些猜灯谜放花灯的活动,他们还另有计划。

  张武亮他们进了镇子之后,直奔晚上灯会最热闹的一条街去了,街上早有商贩摆出了摊位。

  张武亮一看,瞬速在街头找了个地方,放下了东西,然后跟陈小年和张振勇开始摆放。

  而张振宗一群人还担着东西继续往街道里面走。

  旁边是挂着灯笼卖的摊子,摊主正坐在摊后,一脸警惕的看着他们,张武亮朝他笑了笑,打了招呼,没有得到回应。

  张武亮无所谓的耸耸肩,然后转身继续开始收拾自己的摊子,灯笼摊主看他拿出几个灯笼,立刻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可是接下来摊主的表情变得越来越疑惑了。

  因为他看到这个新来的人,又将他挑东西来的木框,解开绳子放到面前,还从下面掏出了一个铁板和几块木板,架在上面做成了一个台子。

  然后又拿出来很多装着葱花和各种东西的竹筒摆在上面,还有一块块豆腐,面团,很多的竹签……

  拿出来的东西越多,摊主越摸不清头脑:这个新来的人到底是来干嘛的?

  当他他看到张武亮摆好了东西,生起了炉子的时候,已经放弃了表情的管理了。

  张武亮把炉子升起来,把铁板烤热,撒上油,再把在家准备好的小豆腐块,一一码好,撒上调料,开始煎制,待豆腐下面煎黄后,开始翻面,翻面之后又放上了另外调制好的调料。然后又撒上了一些葱花和芝麻,这道铁板豆腐就算是完成了。

  旁边的灯笼摊主嗅着空气中的香味,看着他台子上表皮金黄,盖着红彤酱料点缀翠绿小葱的豆腐,咽了咽口水。

  这时张武亮拿起一张裁剪好油纸,装上了四块豆腐,插着竹签,递到了他的面前。

  “小弟初来乍到,想做些吃食生意,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还请老哥赏脸尝尝,给点意见。”

  灯笼摊主小幅度的咽了咽口水,然后面带矜持的伸手接过:既然他说的这么真诚,那我就勉为其难的帮他尝尝。

  灯笼摊主从张武亮的手中接过了铁板豆腐,捧在手心里,豆腐刚从铁板上拿下来,还是热乎的。

  灯笼摊主用竹签插起一块放到嘴里。顿时眼前一亮,豆腐上的酱料立刻充斥着他的口腔,点燃了他的味蕾,其中的那一份辣,也恰到好处。

  一口咬下,外脆里嫩,火热直达胃里,唇齿留香,他情不自禁的又插起了一块。

  张武亮在旁边问道:“怎么样?好吃吗?”

  灯笼摊主满嘴的豆腐,没有空跟他讲话。只是疯狂的点头,然后狂风似的吸入,一块、两块,很快他手上的铁板豆腐就被他吃的一干二净,然后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

  这个表情,至少说明在家里获得的一致好评。并没有加入太多的感情分,张武亮表示很满意。

  然后拿起两个竹签给旁边狂咽口水的两个人一人插了一个。

  张振勇和陈小年没想到自己也能吃到,立刻眉开眼笑的从张武亮手上接了过来,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

  张武亮看着,提醒说了一句:“一人可就一个啊,要是都让你们吃了。到时候挣的钱不够,我们可就是要输了。”

  两人一听,表情立刻变得有些委屈,咀嚼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他们要慢慢的品,让这个味道在嘴里多留一会。

  灯笼摊主在旁边默默注视了好久,最后还是忍不住的问了句:“你这个怎么卖?”

  “嗯?”张武亮没想到第一个生意来的这么快,连忙报出了之前商量好的价格:“三文钱四块。”

  不是很便宜啊……

  灯笼摊主有点儿纠结,这时一阵风吹过,带着香味扑面而来,他耸了耸鼻子:不管了!“先给我来四个!”

  「好」张武亮朝他伸出了手。

  “灯笼摊主才反应过来,连忙掏出了三个铜板放到他手里。”

  “不是……哦,也是……”张武亮把钱收到了钱盒里,又朝他伸出了手说道:“把你手上的油纸给我,我再用那个给你装。”

  “啊?”灯笼摊主看着手上的油纸,然后默默的递给了他:真抠。

  张武亮瞟了他一眼:别以为你不说话,我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抠怎么了?油纸不要钱啊!

  张武亮再次把油纸递给灯笼摊主的时候,他也很识时务的没有找张武亮另要竹签,而且拿起自己手中的插着吃。

  灯笼摊主这次决定慢慢吃。所以空出了嘴巴来,跟张武亮闲聊:“小兄弟第一次见啊,不是镇上人啊?”

  张武亮笑了:“怎么因为你第一次见我,我就一定不是镇上的人呢?”

  「那是」灯笼摊主语气中充满的得意:“我吴茂钱在镇上混了这么多年,这镇上就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哦?”张武亮来兴趣了:“这么说来,吴兄还是位百事通喽?”

  「嘿嘿」吴茂钱咽下了一口豆腐,稍微的谦虚了一下:“百事通不敢当,只是着小道消息听得多了,知道的自然就多了。”

  可惜从他得瑟的语气跟表情上,看不出一点的谦虚。

  “可是这小道消息有很多都是假的呀,你怎么能那么确定你知道镇上所有的事呢?”旁边的陈小年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吴茂钱状若高深的说道:“你们看的东西都太过表面,往往只有小道消息才能挖掘到里面的内幕。”

  陈小年一脸不信。

  「你看你还不信」吴茂钱急了,打探了四周以后,压低了声音说道:“就说前几天吧,街头那一家院子被人扔了一堆脏东西,那家的婆娘吵吵嚷嚷的。

  一会说是街头的混混干的,一会说是街头乞儿干的,其实啊……”

  吴茂钱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张振勇和陈小年,见他们两个人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这才继续说道:“其实是她隔壁那家的那个周大婶扔的。”

  “啊?为什么呀?”陈小年有些惊讶。

  吴茂钱哼了一声:“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平时结的仇,那个被人扔东西的那家的婆娘啊,那可是整条街有名的母老虎,平时尽喜欢传些是非,嘴巴还毒的狠。”吴茂钱看起来很瞧不上那个人。

  “前段时间周大婶家来了个小媳妇,说是周大婶娘家的远房亲戚,到她家借住几天,那婆娘见了,在外面非跟人说,见着那小媳妇和周大婶的相公偷情了。”

  “啊……”陈小年对这个行为表示不耻。

  吴茂钱挑挑眉一副「你知道了吧」的表情:“不过这周边谁不知道她的为人啊。所以她说的话也没多少人会信,几天前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周大婶的耳朵里了,周大婶一听那还得了,那得多生气啊!”

  吴茂钱讲的眉飞色舞的:“周大婶立刻回家盘问自家相公啊。然后周家相公一番解释下来,周大婶就知道自己是气昏了头了,哪能就这么相信了那婆娘传出来的话呀,还怀疑了自家相公,多不应该啊,当及就恨上了那个乱传闲话的婆娘。”

  “那婆娘平时就跟周大婶合不来,几次冷嘲热讽乱嚼舌根,现在又污蔑她相公偷人,这新仇旧恨一起算,周大婶实在是气不过,就乘着夜黑,把自己的一些残叶冷菜全扔到她家院子里了。”

  “可是那家人为什么没有想到是周大婶扔的呢?”张振勇在旁边问道。

  “这问题问得好!”吴茂钱确实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张武亮觉得这要是给他一个案桌一把扇子,他都能去当说书先生了:“这一个是因为那家人蠢呗,另一个还是因为这周大婶会做人。”

  “啊?”两个人没懂。

  “这周大婶啊,平时笑脸迎人,跟谁都好,她就算恨上了谁,也不表现出来。

  这不,即使家里被人扔了东西,那家人还觉得跟人关系好呢”吴茂钱解释道。

  陈小年一番故事听下来,头都打了:“好复杂啊……”

  “这有什么好复杂的?”吴茂钱一脸老司机的说道:“还有更夸张的呢……”

  吴茂钱又开始跟他们讲另外一个故事,张振勇和陈小年竖起了耳朵听着,偶尔发出一两声惊呼,吴茂钱从街头讲到街尾,从谁家男人打孩子讲到谁家未成婚的小两口私会。

  张武亮一板豆腐都快卖完了,吴茂钱还在讲,眼看着吴茂钱又要讲谁家的媳妇偷人了,张武亮连忙把两个人拉了回来。

  把刚做好的卷饼,塞进两个人的手里,让他们在摊位后面老老实实的吃午饭,免费被人给带坏了。

  吴茂钱见听众都没有了,撇撇嘴准备起身回自己的摊子前,这时张武亮拿了一个饼递到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