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小子种田记>第22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小年前一天停工之后,张武亮渡过了愉快悠闲的几天,然后迎来了他在异世的第一个「年」。

  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桃河村又开始下雪,大雪洋洋洒洒的下了一夜,天色亮起的时候才将将停了下来。

  第二天人们醒来的时候,天地间再一次陷入了银装素裹之中。

  但是这一次的大雪,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准备过年的劲头。

  这天早上,各家各户都早早的起床开始炸丸子,贴春联,装饰屋子,扫开门前的积雪,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食物醉人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孩子们有的得了几挂鞭炮,不愿一次放完,拆开来放,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传来他们稀稀拉拉的爆竹声。

  “这个位置怎么样?”张武亮站在板凳上,拿着村长之前发的。据说是张举人写的对联和福字,在大门上张贴。

  自从张秀才考中秀才之后,张家人就没有自己找人写过春联了,张秀才家每年都会给族里写上一些春联和福字,由村长发往各家,以报族人的相助之恩。

  张振勇站的远远的指挥:“有点低了,再高一点。”

  张武亮双手提溜着红对联往上移了移:“这样?”

  张振勇看了看:「再下来一点点,一点点」他强调道。

  张武亮不动了。

  “我看看……”张振勇往前走了几步,又往后退了几步,左移几步,右移几步,最后点点头说道:“好了,就是这。”

  「那你快来把糊刷上」张武亮一手按住对联,一手把下面的部分掀起,漏出门板好让张振勇能刷上浆糊。

  “好!”张振勇噔噔噔地跑了过去,拿起装着浆糊的碗和小刷子,就开始往上刷。

  “多刷点,省的到时候粘不住掉下来。”张武亮叮嘱道。

  「知道」张振勇刷的认真,头也不抬。

  浆糊刷好后,张振勇把手上的东西放到一边,小心的接着他哥放下来的对联,拉直,对齐,慢慢的贴到门面上,小心翼翼的压好。

  「呼」做好这些过后,张振勇松了一口气:“好了……”

  「嗯」张武亮看了看,说道:“你把米糊拿过来,我把上面的补上。”

  「哦」张振勇捧着碗,站在张武亮的旁边。

  张武亮站在板凳上,一手扶着对联,一手拿着刷子,艰难的把上半部分刷完弄好,然后带着刷子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怎么样?我看看。”

  倒退了几步离开了点,仔细观察后,点点头:“嗯,可以,正正好。”

  然后把刷子往碗里一丢,拿起板凳,大手一挥:“走,对联都贴好了,去贴福字。”

  贴福字就简单多了,村长今年给的多,张武亮把能贴的地方都贴上,还有赵大娘和陈小年剪得窗花,一并贴上,院子里满满当当的,格外喜庆。

  赵大娘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被眼前白雪衬托的红艳晃到眼,在这份艳丽中,西屋墙边的张武亮听到声响,对她回头一笑,那一笑,直击心底,触动灵魂,她仿佛又看到了三年前门上的白联,和灵堂前那个单薄倔强的身影……

  张武亮一脸疑惑的转过身来:“娘,你怎么了?”

  “嗯?”赵大娘回过神,却觉得脸上有些冰凉,伸手,触到了一股湿意:奇怪,什么时候流的眼泪?

  赵大娘看着手上的水珠愣了一下,说道:“哦,哦,我没事,可能是在里面被火烤晃了眼。”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娘?”陈小年看着赵大娘两手空空的回来,有些疑惑的问道:“肉呢?”

  “嗯?”赵大娘才想起来自己是要出去拿肉的:“我这就去。”慌忙又转身出了去。

  院子里,两兄弟已经转移了阵地,赵大娘看着门前两道忙碌的身影,听着耳边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好笑的摇了摇头:真是老啦。

  两兄弟贴完春联,再在院子里挂上红灯笼,就去厨房蹭丸子,吃的肚子饱饱,满嘴流油之后,张振勇被隔壁虎崽叫走了。而张武亮则继续留在厨房,表示他还能再战。

  「晚上吃火锅吧,咱们」张武亮一边用手挑着不怎么烫的萝卜丸子,一边说道。

  陈小年看向赵大娘,赵大娘点点头。

  “那我去把铜锅找出来。”张武亮扔了一个丸子到嘴里,就往外走。

  这里的人什么时候开始的吃火锅已经无从考究了。不过火锅大为兴起的时候是在前朝,那时候冬天市集里的已经有食坊开始提供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冬天一群人围做一堆,吃着火锅涮着肉,又热闹又御寒。

  后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铜制的小火锅,底下烧炭,中间通风,外面围着一圈突出了的肚子,长得像个宝莲灯一样,冬天用来涮锅正好。

  张武亮从放杂物的屋里翻出了他家祖传的铜锅,看了看敲了敲,满意的点点头:好的,还能用。

  下午,四个人把贡品摆上供桌,给张老爹磕过头之后,回到暖屋,一人一边围到桌上。

  桌上正中摆着烧的正旺的铜火锅,四周围着已经处理好的菜:地瓜片、土豆片、白菜叶、豆腐泡、豆腐皮、猪肉片、鱼肉片、今天炸好的丸子以及张武亮之前买的海带和前几天用黄豆发的豆芽……满满一桌。

  蔬菜带着水灵灵,肉菜带着油汪汪,空气中弥漫着火锅汤料的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吃吧」随着赵大娘的一声令下,四双筷子猛然提起,抓住自己中意的那块食物,放进锅里,心里暗数,一,二……七……十一,十二……好了!

  瞬速夹出,等不及放凉,猛吹几口,放进嘴里,呼气吸气,几下咀嚼,眼睛顿亮:好吃!

  几个人顾不及说话,低头忙活着。直到这么吃了几回过后,动作才慢了下来。

  “呼,太好吃了。”张武亮又夹了一个地瓜片丢到火锅里,其他三个人不喜欢吃这个,今天这个地瓜片几乎是他一个人再吃。

  「嗯嗯」张振勇咬着一个肉片狂点头。

  然后又是一顿狂吃。

  赵大娘吃的少,早就停下来了,看着他们那个样子不得不说:“你们少吃点,别吃胀了肚子。”

  「嗯嗯,知道」张武亮虽然应了,但是动作并没有停下来,这才哪到哪啊。

  陈小年又吃了几口就停下来,然后张振勇也放下筷子表示自己饱了,最后只剩下张武亮一个人,还在继续。

  再等到张武亮终于放下筷子收了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外面的天色也变得暗沉,桌上的涮菜一扫而光,只剩下了一些丸子。

  赵大娘和陈小年见他吃完了,赶紧把火锅撤下,再摆上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等着村里的孩子们上门,张武亮把院子的灯笼都点上。而张振勇已经去找他们的小伙伴汇合了。

  村里的小孩儿分成几波,从这家窜到那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灯笼,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热闹一番。

  张武亮留在家里看着他们一拥而来,甜甜的叫人,说声新年好,再带着自家的零嘴相携而去,童言童语童欢笑,充斥着整个桃河村,撞击着人们的心扉。

  这是张武亮来桃河村之后,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孩子,差不多所有能跑能走的都在。

  张振勇很晚才回来,带着自己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说着刚刚发生的趣事,张武亮半卧在炕上听着,勾起了嘴角。

  赵大娘和陈小年拿着下午准备好的面和剁好的馅料走了进来,一家人开始围在一起包饺子。

  等午夜的第一声鞭炮响起的时候,张武亮也拿出自家准备的爆竹来到在院子里。

  赵大娘、陈小年和张振勇三个人站在暖屋门口看着他,张武亮点燃引线过后跑回他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听着空中传来的闷响,看着爆竹炸起的火花。

  在爆竹放完的时候,跟他们说新年的第一个新年好。

  放完爆竹就该回屋煮饺子吃了,一人一小碗,在包饺子时,赵大娘在几个饺子的馅里分别放了糖、花生、枣和栗子。

  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张振勇吃到了糖,象征着来年的日子更甜美;

  赵大娘吃到了花生,象征着健康长寿。

  而吃到带有早生贵子意思的枣和栗子的人是张武亮和陈小年。

  每个人都得到了祝福,尤其是在看到陈小年吃到枣的时候,赵大娘高兴的合不拢嘴,最后给他们每人一个厚厚的红封。

  张武亮无奈的笑了笑,接过了赵大娘给的压岁钱之后,连忙拉着陈小年回了自己的屋子,解救了早已羞得满脸通红的陈小年。

  至于张武亮会不会放过眼前分外娇羞动人的小夫郎,那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