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有福娃会种田>第82章 商量

  周里正思索半响,问道:“有把握吗?”

  周郡哪能说有把握,“阿爷,这世上做事就没有能万分周全的,现在我和赵雍只是小打小闹,挣钱要看以后我们能不能做大。”

  他対周里正说他们做皮蛋的事情,也说了他们找了两三家饭馆愿意收他们做出来的皮蛋。现在大家都养鸡,但是养的不多,他后续会需要更多鸡蛋,就问周里正愿不愿意加入一起。如果愿意加入,就出钱出力养鸡,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现在他们只在吉县境内售卖,但是与吉县相邻的还有安水镇和禹城,禹城边也有几个小镇,这些都是市场。他和赵雍肯定是忙不过来的,人多力量大,要是有人帮着送货跑商是很不错的。

  而且他也想让大家一起富起来,不然他一个人富起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眼红捣乱的。大家一起发财,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玩笑的。在下营村他们是一个团体,大家一起努力往前奔,才是最符合利益的。

  周郡继续说他的计划。周里正说豆芽已经能种出来了,还有那豆腐,蔡湖村的人吃过豆腐,街市上也有卖豆腐的,他们应该打听打听如何做豆腐,这样豆腐和豆芽也作为一种蔬菜,他们做的多了就可以卖。要是以后有人愿意种大豆,也不会亏,希望周里正能说下一种豆的好处。大豆可以做豆米做主食吃,也可以做豆芽豆腐豆皮豆干豆浆豆花,最不济还能喂鸡喂鸭喂牛喂羊。反正是好东西。后期做出豆腐和豆干豆皮可以直接去贩卖的。

  这年头虽说商人地位低,但是商人也是有钱的群体之一。只要能有办法有门路,肯定比种田要来钱快一点。而且他们又不抛弃农田,还是农户,闲暇时间做些买卖,有些进项是好事。

  周里正最后叫来两个儿子,周二贵没说话,憨憨的说听爹的,周大福说可以试试。周里正就说他去找郑村长,他们有宅基地,要是大规模养鸡养鸭,又需要建养鸡场。这还是要和村长沟通的,有了他的支持,会轻松很多。周里正一出马就说要大规模,说一百只太少了,起码要五百只才够用。既然他们有条件把这些皮蛋能卖的远一点,那么鸡鸭也能卖出去。周郡听到这里也是这样看法,可以做烤鸡烤鸭或者咸鸡干鸡卖。

  周郡又去找了路嫂子。然后周林也加入进来。周林和周林爹都很忙,但是周大婶娘有空,而且她年纪大了,地里的活计也都由父子俩劳作,她対于在家里养些鸡鸭什么的都很在行。

  路嫂子有钱,听说他们做出了那种皮蛋,能够卖出普通鸡蛋的一倍价钱,暗道这比烧炭轻松多了,她愿意出钱出力养鸡。周郡感觉这些人都敢想敢干,他以为他们会犹豫一些呢,没想到一提出大家都很有兴趣。

  路嫂子和他说,主要是他提出的是养鸡养鸭,这些农家经常做的,就算最后卖不出去,这些东西自家都可以留着慢慢吃,不会亏到哪里去。而且大家也都很相信他,还有赵雍。赵雍家是本地的,之前也是有名的富户,现在村里的赵礼等人也在村里,世世代代本地人,也不会去糊弄他们,听说他家还有亲戚嫁到城里去的,说不定有那么一些人脉。

  既然这样,他就和赵雍说一些了。他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了,秘方肯定是他们那边拿着的。但是鸡蛋和送货他们这边可以接手。这些利润分配就能够透明了。鸡蛋从他们这里收,不论大小一律两文钱,鸭蛋一律三文钱。这是批发价。

  市场价也是这么多,但是这些是零卖价,批发价是要便宜一些的,而且他们做到后期如果利润够大,那么谁开拓出来的利润还能够再分出一部分。対于赵雍那边这鸡蛋定要不是很有优势,但是胜在方便,不用他们挨家挨户去收鸡蛋了,而且送货也由他们,省事。赵雍暂时还不想放弃去采药,这毕竟他是做熟了的,是一项很稳定的收益来源。

  大家说做就做,趁着春耕还没开始,就先建造鸡窝。他们决定各家养各自的,大家有能力养多少就养多少,但是建造鸡窝要一起,这方便以后扩大规模。这件事周郡想着王家沟的那边该怎么办。周里正就说交给他。周郡打得就是这个主意,周里正会处理好这些小事情的。

  周郡就心安理得地回去做计划了。

  到了晚上,王虎媳妇和王寡妇同时敲开了他的门,一起的还有王满。王满在最后,这个汉子搓搓手,“你们先说,俺等着。”

  周郡把目光移向王虎媳妇和王寡妇,两人异口同声:“鸡蛋真的能收?”在大集上没有直接买鸡蛋的,大家都是拿鸡蛋换东西。但是现在他们的鸡蛋都是难得的,这东西比肉便宜,只要家养两只鸡,就能得到,这都是留着给自家吃的。鸡蛋水那都是好东西,难得的营养品。王柱现在家里还养不起鸡呢。

  养鸡是很容易,但是养多了也不容易。鸡要吃很多粮食,也很麻烦,要是一只鸡生病了,其余的鸡也会发鸡瘟,一下子就会全死掉。

  周郡点头,王虎媳妇挤进去,“郡哥儿,你仔细和我说说,那什么变蛋是什么样的,城里人真的爱吃?是怎么做的,你这里有吗,让我尝尝,你知道秘方吗?”

  周郡正在给他们倒水,“婶子们喝水。”

  “这个不急,你先和婶子们说道说道你们怎么卖出的?周家的说我们不能接触秘方,郡哥儿你有办法的吧?”

  这让他怎么回答?周郡只好推给周里正和赵雍,说自己不会秘方,但是他说城里饭馆的人愿意收皮蛋。他们的皮蛋还没腌制好,等腌制出来会让大家尝尝的。他还说养鸡这事不强求,大家尽力就好。

  王寡妇就追问道:“这真的能卖出钱,郡哥儿,那赵雍不会骗你吧?”

  路拾这个时候插话,“婶子,赵雍哥哥不会骗人的,我小时候就知道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赵雍哥哥就给我说会给我好吃的,他每次答应了都会给我带的。”

  周郡正在喝水,听到路拾说他小时候,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呛到了,“你小时候,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事?”

  他真的难以置信。都忘记了王虎媳妇两个不着边际的话了,只问着路拾。路拾理所当然的点头,“是啊,就是昨晚,赵雍哥哥说我耳朵冻坏了,心疼我,还说给我糖果,后来他果然就偷偷给我了。”果然,他不记得,他说的昨晚是很久之前了。

  他的耳朵那是年前冻坏的,赵雍见了补偿给他一小块那种糖,不是饴糖,好像是奶糖,路拾吃了之后念叨了三天,现在又提起了。还他小时候的事情。周郡笑着捏捏他的耳朵,路拾躲过去,很认真地対王虎媳妇和王寡妇说:“赵雍哥哥最讲义气了。”接着屁股朝她们,跑去帘子后面。

  王寡妇笑着说:“这小孩子说话就是古怪。”

  王满还在外面转悠,周郡喊着王叔,请他进来。王虎媳妇道:“郡哥儿,我们还有问题呢……”

  周郡见她们还想问,但是他不太想解释了,就道:“具体的我都和阿爷说过了,两位婶娘,你们回去在细致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再去问问周伯娘她们。我这边不得闲呢,哎対了,王婶娘,王叔的药吃完了吗,我家那炉子?”

  王虎媳妇道:“还有今晚这一副药了,明个一早我就给你送来。”

  “好的,王婶,哎呀,王叔,你喝水吗?”周郡把王虎媳妇送出去,王寡妇也跟着出去了,他又给王满倒水。

  “满叔,你也是问养鸡的吗?”

  “不,不,我不是,我是来问那大豆的,豆种的。”王满道,“俺今年春耕也想种大豆,想求一点豆种。”他搓着手,“俺用稻种和你换。”

  “满叔,你要多少?”

  “两斤。”王满笑呵呵地,“俺用五斤稻种给你换,周里正说你的豆种特别好,而且已经做出了那豆芽。俺想着也种。”

  “我给你拿。”周郡去年大豆种的多,留的也多,两斤豆种换五斤也行。价值没差多少。王满高兴地离开。

  他出去后见到王虎媳妇和王寡妇还在那嘀嘀咕咕地说什么,他也没打招呼,直接回屋了。王虎媳妇回去后和自家男人王虎说:“你觉得那个养鸡靠谱吗?”

  王虎说:“那周里正这么聪明的人都说要做?你还寻思什么?”王虎是紧跟周家周里正的,这是个大能人,跟着他不会错。

  王虎媳妇想的就多了,“我刚在在周郡那,问他半天,这小子滑头,什么也没说,他和那赵雍整天混在一起,难道真的不知道那秘方?”

  “你管人家秘方做什么?”王虎皱眉,“你还能把秘方抢过来,自己单独干?”别说她能不能抢来这秘方。自从来到这下营村,他媳妇走过最远的路就是去赶大集吧,连镇子上都没去过。她知道酒楼门朝哪开,能把他们做出来的那个什么变蛋推销出去?

  “你是能说会道,还是会算账?”王虎问的不客气,“你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你还寻思着秘方呢,你告诉我就算你有了秘方,你都把变蛋卖不出去?”不是他看不起自家媳妇。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里刨食的,不夸张地说一辈子没进过饭馆吃饭,和那些人打交道都害怕他们会坑人,每次去缴纳赋税,完粮,还要他们的里正帮忙计数呢。

  他自认为没那本事把这么鸡蛋卖出去,就昨天周里正来说那么多的话,他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就是知道一个道理,跟着聪明人学。周里正在他心底是能人,又是个厚道人,跟着他不会吃亏的。

  王虎媳妇被自家男人埋汰,脸色不好看,嘴里道:“你光说我做什么。我还不是想让咱家过好一点。才琢磨这些的。你看那炉子,周郡就能买得起炉子了,这钱哪来的,不还是他跟在赵雍屁股后头学着挣来的。我是不会算账还不会做买卖,但是咱家两个娃,大顺和二妞,这不是可以学吗?周郡也就比大顺大一岁,人家怎么就能成?要是给了咱大顺机会,说不定也能成事呢。”

  王虎说不过媳妇,只是道:“你既然有心要大顺多学学,你就不要老去打听这秘方的事。赵家人的秘方肯定不会给外人看的。就按照里正说得,我们养鸡,养它二三十只,多养一些。二妞人大了,亲事虽然还没着落,但是人要养起来了,现在晒得黑,以后就在家里专门养鸡,不下地了。大顺和我就忙地里,你和二妞多顾着家里。要是周郡那需要人帮忙,你就让大顺过去。这日子很快就能过好了。”

  王虎媳妇听他提到二妞的亲事,陡然冒出一个念头,捅了捅王虎,“哎,当家的,你说咱二妞说给周立如何?”

  “啥?”王虎掏了掏耳朵,“你说啥?”

  “周立和咱家二妞。”

  “拉倒吧!”王虎差点跳起来,“你倒是敢想,你那闺女配的上人家周立?”周里正家的大孙子,读过书长得不差,个子又高,周家虽然不是里正了,但是人家现在日子过得可比他们好多了。周里正现在还在打听周氏一族的消息,等到和族人联系上了。他听说周里正可是和本家有亲戚关系的,等缓过来周立还会再去读书,读了书人家什么样的闺女娶不到?

  他可不觉得他闺女能配的上人家。

  王虎媳妇不愿意了,“怎么配不上,合着是我闺女不是你女儿是吧?有你这样埋汰自家闺女的吗?你这当爹的你说说你家闺女差在哪了?”

  “俺家二妞人长得又不差,懂事的很,除了人懒一点,别的没毛病。”王虎媳妇很看好自家闺女的,“她没认字,是因为俺们没那条件,要是嫁到了周家,周立教教她,不也就会了。你看周郡家的周娇,不就是周郡有空的时候教她几个字吗?她不就学会了。咱二妞难道还不如周娇吗?”

  王虎心说还真不不如。他不是嫌弃自家闺女,但二妞在他这个当爹的看来还真的很懒,人家周娇一天到晚没闲着过,不是带着路拾就是在家里洗衣做饭菜园子里跑着。快春耕了人家也不闲着,每日去挖荠菜。而二妞呢,干一点活都说累,有了空就躺着,挖野菜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

  “周娇那孩子真不错。”王虎道。王虎媳妇听了道:“自然,人家没爹没妈的,当然要勤快辛苦一点。咱家二妞却是不要的,咱们还在前面挡着呢。”

  王虎也不是一味埋汰自家闺女,闺女也不是没有优点,孝顺是真的孝顺,听话也是真的听话,他道:“咱闺女也是好的,但是和周立比……总之,这亲事你别提,不然难堪的是二妞和咱家。”

  王虎媳妇琢磨琢磨周大福媳妇那人,撇撇嘴,“周立不行,你觉得周明怎么样?”她是一心想和周家结亲。攀上了周里正,他们家以后的日子肯定好过。王虎听她竟提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脸色难看起来,“你要不嫌丢人,你就去试试。”

  王虎媳妇撇撇嘴,“我也不想着咱家能好吗?”她近来琢磨着二妞的亲事,把临近的几个小伙子都考虑了一遍,念叨着。王虎听她念叨着王家的,周家的,连王冬嵩都念叨上了。

  王虎却突然道:“你觉得周郡怎么样?”王虎媳妇突发奇想,“周是也不错,虽说比咱二妞大几岁,但人靠谱,也有本事。可是带着三个娃娃,累赘太多,负担重。咱二妞嫁过去要拉扯几个小的,不值当,也没个公婆帮衬,不行。”

  王虎是觉得周郡有担当,可是媳妇说得也対,他负担重。他道:“行了,别想了,睡吧。”明个还要一起挖土方建鸡窝呢。

  春耕开始了,下营村有些种早稻的,秧苗就准备好了,而他们地里的草也该去拔了,土翻过一轮了,草一拔土一翻,就等着放水养地下秧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