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司空(穿越)>第245章 演习

  凤云鹤一行人在涿州兵分两路,一支小队前往燕州报信,其余的人则赶着马车、辎重,前往易州境内。

  易州地广人稀,位于北部的恩州曾经是一处人口密度超过万人的繁华州府。如今它已经被凤家军圈了起来,进行屯田试验。

  李骞捐出家底换来的农田,也在这一带。

  为了表彰李骞的高风亮节,凤云鹤分给他的田地当中,有一半儿都是军队已经栽种好的田地。剩下一半儿才是荒地。

  说是荒地,其实以前都是肥沃的农田,只不过太长时间无人打理,渐渐变成了荒地。

  凤随跟李骞说好了,若是需要垦荒,李骞可以从凤随手下雇人。他手下的这些士兵一个个膀大腰圆,干起力气活而来一个顶俩。

  这个时节虽然错过了春耕,但很多东西还是可以种一种的。李骞这一次来北境,行李当中就带了不少果蔬花卉的种子。

  就在凤云鹤一行人到达恩州驻地的时候,由左光书带队的使节团也住进了白沟驿馆。

  即便凤锦的人将驿馆里外都围成了铁桶,左光书仍然在出门散步的时候,和一个在驿馆门口兜售药材的小贩说了几句话。

  当时左光书身边只带着一个侍从,周围又有护卫,没人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左光书还从商贩手里买了几样零零碎碎的东西,几包肉干,还有一包干草药。这种产自草原的草药据说在治疗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时非常见效。

  像这样的东西,在北境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但左光书亲自购买这样的东西,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凤家的人很快拿住了这个商贩。

  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审问,这人就死在了临时关押的地方。口鼻歪斜,舌下有淤血,从死状来看,明显是中了毒。

  商贩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与什么人接触过。

  消息就此中断了。

  凤家的人继续往下挖,发现小贩的身份并无疑点,他就是土生土长的白沟人,从他父亲那一辈起就在白沟一带倒卖各种货物,以前还出过燕州,去辽人的地界上收过皮毛和药材。

  像他们这样到处走动的人家,白沟收复之后,官府也曾重点盘查过,生怕他们会打着行商的借口做情报生意。

  从官府掌握的情报来看,这一家人还算本分,并没有牵扯到这些事。唯一值得怀疑的,就是这小子家里有自己的店铺,虽然他偶尔也会推着货车到街上去叫卖,但也都是去繁华的大街上。驿馆这些年以空置的时候居多,货郎一般不会跑到这里来叫卖。

  所以他的形迹比较可疑。

  从另一方面来说,左光书这人也确实是有事瞒着人的。

  凤云鹤知道后,也只是摇摇头,说了句,“小人鬼祟。”

  他的注意力都在其他的事情上,左光书的行踪,目前也只能先派人盯着。

  凤随手下的兵马在打下了蓟州之后,就都撤了出来。恩州开始屯田,屠老的火器局也秘密搬过来之后,凤随的人马也都跟着调了过来。

  火器局是凤家军的底牌,重中之重。随着火器局的规模再一次扩大,继续将它留在涿州的军营里已经不合适了。

  如今,东七州重回大宋治下,百姓生活安稳,各地行商也多了起来。这些南来北往的人当中很有可能混着各方细作。涿州士兵有不少是本地人,轮到休息的时候,这些人十有八九都会回家去探望家人,走访亲友。

  就在这看似寻常的接触之中,凤家军最重要的消息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人打探到。随着东六州局势的进一步好转,这样的接触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火器局迁往可靠的地方,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恩州荒弃日久,房屋、街道都已经破败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现在住的营房都是大部队过来之后才搭建的。

  人多力量大,附近的树木也多。一时半会儿搭不起那么多的营房,就先搭起了不少的简易窝棚,天气越来越暖,倒也不用担心大家会受冻。等过了这大半年,到天气变冷的时候,营房估计就都能建好了。

  火器局依山而建,距离营房还有挺远的一段距离。山里有现成的山洞,经过修改和加固之后,变成了他们的库房。

  凤云鹤带着人到达易州的时候,屠老已经带着人将火器局里里外外都安排好,并且已经开始了进一步的研发工作。

  凤云鹤刚放下军报,就觉得窗外有人影闪动。一抬头,见副官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凤随那个名叫贯节的书童。

  见他抬头,贯节忙说:“我家大人打发小的过来,说屠老发话,演习就要开始了,请王爷尽快过去!”

  “二郎呢?”

  贯节说:“我家大人一早就过去了。”

  凤云鹤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司空在那里?”

  贯节自从听说他家大人已经把他和司空的事在家人面前过了明路,整个人都不再焦虑,偶发性的结巴病和手脚乱抖的毛病都不药而愈了,精神面貌可以说焕然一新。

  “是的。”王爷问的大方,贯节也回答的大大方方,“听我家大人说,屠老要扩建一个专门制作火枪子弹的工坊。请了司将军做技术顾问。这些天,司将军都在屠老那里帮忙。”

  技术顾问这个词儿,还是跟他家大人学来的,就是懂得多,技术特别厉害的意思。

  下面的人不懂司空的重要性,凤云鹤是知道的,当下就点了点头,“演习,是不是司空鼓捣出来的?是要给我们看什么?”

  凤云鹤提到司空的时候神情坦然,贯节见状,就更放松了,“听我家大人说,演习的地点安排在后面的那个山谷里。他们在那里埋伏了最新型号的地雷。这个时间,估计我家大人也已经去后山了。”

  凤云鹤让人把唐凌、严一初都请了过来,这些人都是要参政的,対他们自己人的实力要有清楚的定位才行。

  后山,指的就是火器局开了仓库的那座小山包。

  小山包前面是火器局的大院,山包的后面是一片荒凉的山谷,谷底地势平坦,或许水土不好的原因,树木都长得不怎么样,满山谷长得最好的,就是几片不及膝盖高的荆棘。

  此时此刻,谷底划分出了三个不同的区域,每一片区域里都按照正常的队列立着将近百人的草人模型。

  这种草人凤云鹤也是见过的,木质做架,蓄以干草,整体重量接近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外面裹着马皮,以他们目前的能力,这已是最接近真人的模型了。

  屠老和司空带着火器局的几个助手不知道在鼓捣什么,靠近火器局这边的山头上,凤随已经等在那里了,身边还跟着手下的一众将官。见凤云鹤带着人过来,连忙上前见礼。

  两边寒暄过,凤云鹤问凤随,“他们这是?”

  “咱们现在的火药不行,烟大,爆破力不强,配方一直在改进。”凤随解释说:“这一次试验的是最新经过改进的地雷,屠老和司空要比较一下它们的杀伤力。”

  凤随说着,抬手指着不同的区域给他老爹做介绍,“这几片区域,埋着的都是不同批次的地雷。距离埋雷位置最近的一部分草人身上都蒙了马皮。”

  在大草原上,马皮用途广泛,每次清扫战场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马皮马尸都是要收回的。马皮除了制作水袋以及取暖之用,也经常会用来作为收敛阵亡将士尸首的裹尸布。在这个时代,这也算一种战略物资。

  为了今天的演习,司空特意磨着屠老去找上面申请来了一批压箱底的马皮。

  一方面,辽人擅使骑兵,他们的地雷主要作用的就是辽人的马匹。所以研究地雷対马匹的杀伤力还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辽国军中很多人穿皮甲,他们也需要知道爆炸対皮甲造成的损伤程度。

  哨声响,场地里的人都撤了出来。

  屠老搭着司空的手臂费力地往山头上爬,远远看见凤云鹤已经就位,冲着他的方向行了个礼。

  凤随已经背着司空的弓弩等着了,见他们上来,连忙赶过来扶住了屠老的手臂。他想的周到,还特意让人在石块上铺了软垫,扶着屠老坐下。

  屠老捶了捶膝盖,叹了口气,“不行了,上岁数了,经不起折腾了。”

  司空拿过水袋给他,安慰他说:“连大哥他们都很厉害,您新招收的那几个助手也都很能干,有事你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好了。”

  屠老含笑颌首。

  哨声又响,谷底的闲杂人等都退了出来。

  连云城带着几个助手退让到了山谷的另一边。其中有几个助手还拿着纸笔和尺子等物,这是预备要做记录的。

  最早的地雷还是需要引线的,小兵点燃引线,飞一般跑开。众人屏住呼吸,耐心等着那一点微弱的火花跳跃着前进,飞快地闪进了草人的队伍之中。

  片刻后,草人的队伍里爆开一团黑烟,最中央的一片草人被炸翻了十来个。连云城带着人冲了进去,开始做各种测量。

  凤云鹤居高临下看着草人队伍中焦黑的一圈,対身旁的唐凌说:“浓烟或可遮挡敌人的视线。摔倒的马匹和士兵也会给敌人的队伍造成一定的扰乱。”

  换言之,地雷本身的杀伤力并不大。

  唐凌捋着自己的几根胡须思索了一下,“如果成规模……”

  如果成规模,也会给敌人的进攻造成很大的阻挠。尤其适合在打埋伏的时候用。

  凤云鹤不置可否。

  接下来是第二处草人队伍,依然是引线式的引爆方式。

  但这一次爆破的范围有所扩大,即便是站在远处观望的凤云鹤等人也注意到被炸翻的马皮上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接下来是第三处草人队伍。

  在队伍的中央竖着一杆小旗,一块巴掌大的小红旗从草人丛中探出头,迎风招展。凤云鹤等人左右看看,没见有人过去点燃引线,反而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们这边。

  他回头,就见司空正从凤随的手里接过他的弓弩。

  凤云鹤注意到他搭上去的那支箭是没有箭头的,他转向凤随,目光中带着疑虑。

  凤随解释说:“这是火器局最新的一批地雷,需要外力触动。”

  触发式,意味着埋伏圈的周围不必安排人手等着点燃引线。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人手,他们设下的埋伏也更加具有隐蔽性。

  凤云鹤想到这些,不由自主的跟着紧张了起来。

  山坡上,司空架着他的大弓,瞄准了草人丛中的红旗,沿着红旗向下,确定地雷的机关位置。

  附近的人看着这一幕,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

  长箭飞出,闪电般越过了山谷的上方,刷然没入了草人丛中。

  就听轰然一声巨响,大地震动,烟雾腾起,草人队伍当中出现了一个焦黑的深坑,深坑附近的草人都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