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后被死对头买回家>第137章 忠心

  “又是请辞大理寺?凌河又怎么你了?就跟他这么过不去?”

  虞帝就着于德喜的手看了一眼折子,气极反笑:“你再这样任性,就不怕朕怪到你爹和你姐姐身上?”

  他点点跪在阶下的柳重明,笑骂一声:“朕就是太惯着你了。于德喜,去宣阿正来,把重明带回去,好好管教一下。”

  于德喜应了一声,刚下台阶,便被柳重明牵住了衣摆。

  “皇上,”柳重明深深叩下头去:“臣并不是与凌少卿有龃龉,而是近日忽然顿悟了许多道理,才发现之前年少无知,走了许多弯路。”

  虞帝一笑:“看来没让你跟景昭一起胡混也是对,顿悟什么了?”

  柳重明直起身,目光平视,落在书案上,朗声应答。

  “臣从前目光狭隘,眼界浅薄,心心念念的只想着兄长遇害之事,甚至前往大理寺述职,也是为了兄长。可如今才想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先有国,后有家,臣读圣贤书,却始终没能体会其中真意。”

  “柳家蒙皇恩浩荡,才有今日的煊赫荣光。臣自幼得皇上指点提教,此身当为皇上死而后已。”

  “臣舍本逐末,有愧皇上栽培,又怎能仍厚颜在大理寺尸位素餐,故而今日特来向皇上请罪。”

  “你啊,到底还是个孩子,”虞帝被他的严肃逗笑:“不过你这模样,倒是让朕想起你爹年轻的时候,这心直口快的脾气,真是一样。”

  柳重明忙向前膝行一步。

  “皇上,臣并不是孩子气,也不是对谁都这般心直口快,只是一想到往日里让皇上失望,臣就如万箭攒心,恨不能向皇上剖心明志。”

  “罢了,哪就这么严重了,”虞帝向于德喜示意一下:“既然你不愿意呆在大理寺,几次请辞,折子先放在这里,改天朕跟你爹商量一下,再决定你的去向。去陪陪你姐姐吧。”

  “皇上,臣还有事上奏,”柳重明没有叩头谢恩,跪着不肯起,话中犹豫:“臣……不敢求皇上恕罪……”

  “什么大事,值得你吞吞吐吐的?”

  “去年潘公公随臣的船队跑船,臣虽交了出入账明细册子,却……却是一时财迷心窍……”柳重明低着头支吾:“瞒报了三十万两。”

  虞帝面色一冷:“柳重明,你真是好大的胆子,你可知,依大虞律法,在任官员若是贪了这么多银子,该如何处置?”

  “论罪当斩,”柳重明伏在地上不敢起身:“臣愿捐出四十万两,不敢求皇上原谅,只求留臣一条性命,愿为皇上鞍前马后!”

  不等虞帝呵斥,他忙接着说下去。

  “臣南边的铺子传了消息,说得了颗品相极好的灵枝草,臣听说太后娘娘近日身虚体乏,已令人一路快马不停送来京城,想必三日内就能到。”

  “臣还教人赶制了一批佛香,送去各地庙宇,乞求皇上和太后娘娘身体康健,福寿延绵。”

  “臣自知罪孽深重,忤逆不教,今日特来请皇上责罚。”

  柳重明以额头抵着手背,不知是真的入了戏,还是从未在人面前如此伏低,甚至听到自己声音中的哽咽滞涩。

  皇上八岁起养在太后名下,自登基后,尽心尽力服侍太后,始终以孝字当先,为大虞美谈。

  但凡提及太后,皇上总是要给些薄面的。

  更何况,他心中清楚,这无非是走个过场。

  若不是皇上知道他贪下潘赫多少钱,哪还会有之后的事呢?

  若不是皇上看中他的贪得无厌,又哪会将密不透风的墙上凿出点破绽,让他得以从中窥得一二呢?

  虞帝果然沉吟片刻,沉声斥道:“念在你诚心悔过,朕就看在太后的情面上,饶你一次。下次再犯,必然不能轻饶!”

  这第一道试探算是过了关,柳重明叩头谢恩,才又继续道:“皇上,潘公公他……”

  他欲言又止,御书房里因为他这几个字,陡然冷了下来。

  是故作不知?是立刻把他赶出去?还是……

  柳重明努力地调整着呼吸,过了许久,余光里见于德喜从他身边走过,去御书房外吩咐了几声,外面愈发安静下来,人这才回来。

  清了场,才是他们要真正谈起来的时候。

  “潘公公说……”他双手撑着地面,低头轻声说:“那两个人已经不在了。臣愿为皇上鞍前马后,翻遍大江南北,找齐这两个空缺。”

  御书房中翻动折子的声音骤停,柳重明在心中默默地数着数,并不急着立即开口。

  其实并不需要他多解释,皇上也该知道他在说什么,无非是震惊于这样单刀直入的开场。

  看似稀松平常的话,却已经说明,他什么都知道了。

  而以皇上的自傲,必然不会放低身份,来详细地问他究竟是如何得知这前因后果的。

  “这是无意识中的压制。”曲沉舟这样对他说:“罪生子既然对皇上很重要,他该是比你还迫切需要一个人,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

  “廖广明那样一味服从的蠢货已经不能满足皇上。”

  “你要让他知道,你背后有白柳两家,你足够聪慧,足够通透,再有一些掩盖不住的野心和贪婪,他才会有兴趣栓牢你,才会放心大胆地控制你。”

  “因为他觉得他可以。”

  “这也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该有的征服欲。皇上抵挡不了这种诱惑,我了解他。”

  他年轻,他聪明,他蓄满力量,他是柳家未来的当家,也将是大虞的中流砥柱。

  这是他会被皇上忌惮的原因,也是皇上急切地想要捕捉他的理由。

  皇上不会拒绝他,就像鬣狗不会拒绝送上门的肥肉一样。

  过了许久,虞帝缓声开口:“哪两个?”

  柳重明的回答很快:“十七,二十五。”

  罪生子们没有名字,只有排着顺序的编号,从皇上动手的第一年开始。

  得怀有双生子的妇人,得其中一人养着,而另一个没出生的孩子连同妇人一起死去,采血肉化为一碗羹汤。

  这许多被刻意造出的罪生子们,成了皇上的草替儿,担着皇上的先天罪,每年温药取血。

  虞帝哼笑一声:“什么十七,二十五?”

  柳重明的目光扫过面前的桌脚,慢慢抬起,只落在书案角的折子上,才一字一句地答道:“罪生子。”

  “于德喜。”

  虞帝平缓的声音中,于德喜两步上前,向柳重明一躬身:“世子,得罪。”

  柳重明未来得及开口,一个耳光重重地落在他的脸颊,紧跟着第二个、第三个。

  于德喜左右开弓,接连打了七八个,才重退回到虞帝身边立着。

  这几掌不留余力,柳重明的脸颊如被火燎烤,嘴里都是血腥味,却当即在阶前叩了三个头:“谢皇上恩典!”

  虞帝冷冷地俯视着他:“朕这是要告诉你,有些话,不可以乱说。”

  “臣谨记皇上教诲!”柳重明再拜:“必不负皇上所托!”

  “朕什么都没有说,”虞帝盯着他:“是你爹告诉你的?”

  柳重明知道这话的意思,如今他半只脚已踏进门里,能不能赶在门关之前成功进入,关键就在这之后的问答了。

  “回皇上的话,臣的确是从我爹那里知道当年算卦之事,只是之后关于潘公公的一切,都没有透露给我爹。”

  “原来阿正不知道,”虞帝冷笑:“重明,你还小,朕并不缺人用。”

  “皇上,古有十二拜相,臣明年便可加冠,并不小了,混沌荒唐这些年,已是惭愧,只望能补偿从前,而且……”

  柳重明微微抬起下颌:“臣是柳家未来的主人!”

  御书房中一时安静下去,在这一句话后,他仿佛变成了一团空气,无人理睬,无人注视。

  于德喜低眉顺目地在桌边研墨,虞帝舔饱了笔尖,专心批着折子。

  刚刚的对话仿佛呵在冷风中的一团气,转眼间消散得干干净净,像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柳重明仍跪着不动,脊背挺得笔直,没有半点退去的打算。

  因为他贪心,因为他所求甚多。

  房内掌起灯火,虞帝才在于德喜的搀扶下起身,路过他身边时,呵斥一声:“出去跪着。”

  柳重明叩头,跟着出了御书房,当真在门外老实跪下。

  天已经黑得看不清云彩的轮廓,夏天的夜里并不寒冷,可宫中独有的寂静却在风里裹了凉意。

  青石板像是接着地下的冷泉似的,膝盖以下渐渐麻木起来。

  他挺直脊背,盯着面前雕花木门上一个个空洞,觉得里面像是藏着一只只血红的眼睛,窃窃私语着,只等门开,便飞扑出来将他分食。

  子时过后,最先来看他的是柳贵妃。

  他自然不会起身,也什么都不肯说,僵持半晌,柳贵妃只得递了参汤过来,看他喝下,才不舍离去。

  柳重明看着姐姐渐行渐远,忽然有些理解曲沉舟曾经的沉默寡言。

  许多事无法宣之于口,越是面对重要的人,越是想去保护,越是想要站在前面,以身相替。

  他从不后悔贪下潘赫的那笔钱,甚至感激庆幸,能有机会让沉舟所说的那个恐怖前世不再重现。

  白柳两家不能再毁于一旦,姐姐不能再冤死宫中,而沉舟……他想与沉舟执手偕老,暮雪白头。

  所求甚多。

  如今只不过是付出一点尊严,算得了什么?

  柳重明知道,天亮之后,父亲来过,又很快离开,不知是不是去找皇上说了什么。

  他跪得太久,耳中隐隐有鸣音,听不真切,只沉默摇头。

  再之后,姑丈也匆匆赶来看他,宁王之后,怀王和齐王也都为他入了御书房。

  他心中有些想笑,看来人人都知道了,皇上素来恩宠有加的柳世子不知犯了什么错,在御书房门外罚跪。

  来看望他的每个人,会为他增加分量,让皇上心动的分量。

  起初,柳重明还有力气应对寒暄,可白昼和黑夜在面前枯燥地轮换着,也不知过了多久,饥饿和疲劳一点点剥去所有的力气。

  他汗出如浆,面前的木门活过来似的,左右摇摆,晃得他眼花缭乱,意识也在一点点溃散。

  一切身外事都仿佛被层层剥落的笋叶,恍惚迷茫中,他只想回家。

  他记得,自己答应过,在宫门落锁之前回家。

  家里有人在等他。

  那只倔强的小狐狸,一定也不肯去睡,固执地守在门口,几日几夜地等他。

  他想回家。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在他身边蹲下,轻声说:“世子若是想好了,请跟咱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