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后我成了暴君的小白莲>第223章 奢靡之风

  活字印刷术自然又是在大胤引起了一片涌动,就如同当年刚刚推出造纸术一般,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官府的官员广而告之,而是变成了将其记录在《大胤十日报》中,在诵读的过程中叫更多的人知晓。

  之前《大胤十日报》的出版都是靠着国师府完成的,但是在活字印刷术出世后,白渺倒是有了新的想法。他想要将活字印刷术推广,就像是之前的造纸厂一般,官家与民间商贾合作,将其中的投入、收益可以做二八或三七分成,皇室自然是占据大头,而小的收益则是归商贾所有。

  白渺想到这个最开始的原因就是不愿将《大胤十日报》的事情一直抓在国师府中,毕竟他府中的人还要忙活着同他一起做别的工作,可此前每每一到报纸发行的前几日,整个国师府上的人基本都是在忙同一件事情——誊抄报纸。所幸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直接用工具代替了手动抄写,虽然还是需要人来操作,但是已经很大程度上节省力气和时间了。

  便是因着这个考量,白渺在同武帝商量了一番后,便在左右相的帮助下,同民间有名望的商贾私下联系,主要就是为了皇室出活字印刷术的技术支持,而商贾那边则是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而经过了一番协商后,便是三家冠有皇室名头的印刷厂即将在三方大商户的操作下在皇城中开业,而他们厂子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印刷《大胤十日报》,除此之外旁的书籍也可加入印刷的行列,从此往后便用这项技能代替了手抄译本,有了诸多便利。

  除此之外,活字印刷术还带来了一个白渺想不到的效果——书本的推广。最开始因为很多书册都是作者手抄的成果,所以大胤的书籍价格只高不低,也只有比较富庶的人家才能承担得起看书这个爱好,而在《大胤十日报》出世后,很多百姓在报纸的带动下逐渐开始认字。可当他们对于文字有了渴望后,才迟迟发现自己的家庭无法承担书册,这样的渴望便也只能不了了之,或是借用十日一次的报纸聊以慰藉。

  不过在活字印刷术出现后,尤其当几个印刷厂都建立起来,大胤书册原来高昂的价格几乎是垂直下降,原本那几乎要耗费寻常家庭半年生活费的价格变成了他们能够承担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愿意主动去买书、看书的人倒是越来越多。

  这样的变化是白渺意料之外的,但也是他希望看到的。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一点白渺从前世就深信不疑,毕竟上辈子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在历史书中看到了华国的改变,究其根本就是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因此现在的大胤也是一样。当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了,那么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才之士,人力资源丰富后才能带领时代发展。

  白渺深以为然,因此在大胤推广教育一直是他心中所确信的一个目标,早在两年前他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但当时的他也清楚的明白——时机不成熟。两年前的大胤只能说是处于一个比较平和的时期,虽然没有战乱,但是百姓们的日子也见不得多好、多自在,而只有在百姓们的生活好过后,教育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于是那两年的时间中白渺将自己的想法蛰伏在了心里,甚至于为了实现他的最终目标,白渺与容素一步步努力,通过很多细枝末节的小发明、创造来改变大胤百姓们的生活,虽然并不容易,可在两年后的今天,白渺知道曾经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我们干杯!”容素笑眯眯的冲着白渺举了举茶杯。本来她是想与学长好好喝一顿的,但是给她十个胆子,容素也不敢在武帝的眼皮子底下灌白渺,最终就只能退而求次,以茶代酒了。

  “干杯。”

  此时已经是夜间,白渺与容素正坐在国师府的凉亭里,今日白渺还特意告诉了武帝他将会迟点儿回去。

  “都已经两年了啊!”容素一脸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

  顿了顿,她忽然笑出了声,“两年前我们还愁如何在大胤发展教育呢,现在倒是因为老百姓们主动买书而乐呵得止不住。”

  “是呀,两年里改变了太多。”白渺也笑了,即使是现在回顾过去的那几年,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他竟然真的做到了带着一个时代发展,他见证了大胤走向繁华的模样。

  “难以置信。”容素大口喝下一杯凉茶,“上辈子我什么都没有,但这辈子我却什么都有了。”

  在大胤的这些年,容素有了朋友、有了爱人、有了事业,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她感受到了家的归属,果然是祸福相依啊!

  “你这话说得,就像是老大爷回顾一生。”白渺乐了。

  “差不多,要是加上我上辈子的年纪,现在也是大娘级别的了。”容素看向白渺,“还说我呢,你也算是大叔了哈哈哈……”

  夜色微凉,最终是两人喝茶喝到膀胱快炸才各自回家。

  *

  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日子不大好的时候便想着要努力往上爬,可当自己真的站在了一个能够俯视旁人的高度后,却又逐渐染上了自己看不上的恶习,循环往复。

  这几年大胤算是飞速发展,民间、朝堂都是欣欣向荣,而在这一片和谐的表面下,有不少坐上高位的官员却开始蠢蠢欲动。倒也不是他们安了什么坏的的心思,只能说是被这滔天的权势、富贵迷了眼睛,以至于官越做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奢靡。

  通常而言,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一家基本都是在三十来口人左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他们各自的孩子……三十多口住在大宅子中也是绰绰有余,官员们的奉例还需要供家人们的日常开销。而不止男人们在前朝要交流,便是他们娶进门的正妻也要同旁的女子进行“太太外交”。

  至于这“太太外交”无非就是诗会、赏花宴、听戏看戏、喝茶等,亦或是几个官夫人坐在一起攀比攀比自己的珠宝首饰……这些事情免不了花钱,而一个官员的奉例再多,可在这样的日常下,这些银子就显得不大够用了,可是又有哪个男人愿意在自己的妻儿面前说自己钱不够呢?

  于是他们便只能想法子搞钱。

  可是又如何搞钱呢?

  在武帝的严查之下,贪污自然是没人敢想的,于是更多的官员们便将注意打到了户部——他们可以向国家借钱啊!虽然是打了欠条,可眼下国运昌隆、海晏河清,国库中也不缺钱,既然如此陛下一定不会急着追债,此时不借更待何时?

  有这样想法的官员可不止一两个,或许他们最开始都是观望的状态,但若是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还少得了第二个吗?少不了的,于是这段时间大胤朝堂上兴起了官员们向户部借钱的风向,在经过了初时的紧张后,众人逐渐习惯了这样的行为,并将其当做了大家心知肚明却不会明说的事情。

  一时间官员们借钱,他们的家眷便不晓得钱来的不易,这般恶性循环,也就导致了奢靡之风盛行。

  所以当武帝接到了魇龙卫递来的消息后不禁勃然大怒——短短半个月内,国库里的银钱被那一群官员们借得只剩下六成,同时也导致了这段时间极大的铺张浪费。

  这样的事情武帝如何能不生气?本来皇宫才是最奢靡的地方,但因为白渺的存在,武帝也逐渐改变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这样自是上行下效,宫中的人皆是不敢随意弄得太奢侈,可武帝没有想到的是,他宫中的下人都知晓什么叫做铺张浪费,可他的臣子们呢?却纵容一众家眷培养出了这奢靡的风气,简直是令人发笑!不配为官!

  眼下大胤虽然发展的很好,但是也经不起众人的攀比与浪费,且武帝深刻的知道这些年的成果有着白渺的心血,且那国库中半数的财富也是因白渺而来,所以他是万万不会容忍官员们做出这样的事情。

  于是在知道此事的第二天,武帝便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便是要逼迫臣子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将借条上的银钱补回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此刻借了钱的臣子却多半拿不出钱,毕竟他们借钱就是为了填补家用,借得基本都花了出去以维持富贵的生活,即使有所剩余也抵不上多少。不过武帝倒也不是真的要群臣们立刻还清欠款,他现在最需要的借此叫众人知晓一个界限——朕可以给你们权利、富贵,但是你们必须先认清楚,你们首要的是大胤的官员!该以大局为重!

  在武帝的怒火之下,多数人还是有所悔改的,毕竟当初入朝为官的时候,他们便发誓要追随陛下,那般坚定的念想怎么就因为两年的好生活而被腐蚀了呢?

  虽是想明白了,但这一事却还需要从长计议。

  作者闲话:  一更

  喜欢记得收藏推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