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子臻没有得到有关重生之事的答复,最后决定暂时将这件事情放下,考虑起有关乌蒙国军队的事情。

  乌蒙国那边始终没有太多动静,祁子臻考虑几日后还是打算主动出击,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凌朝西北边境相较京城要更北一些,冬日里温度更低。按照祁子臻这糟糕的身体状况,战事拖得越久对他来说越不利。

  他们最好是能够争取在寒冬之前结束。

  宋尧旭与汤乐远都明白这个道理,考虑过后最终决定等确认祁子臻身体真的恢复了就直接出发。

  祁子臻对此没有异议,但心底多少会有些别的思绪。

  他没想到真正上了战场,他反而成了他们三人中最拖后腿的。

  祁子臻没有将这样的情绪表露给任何人,只是在持续休养阶段中放任自己更多沉浸在相关史料记载当中,进一步再去了解剖析他们将要面对的那名将领。

  根据他的了解,那名将领名叫乌合图,与呼延阳夏并列为西南将军的左膀右臂。呼延阳夏擅武,乌合图则擅谋。

  此前汤乐远突袭封枢郡获胜,主要是靠突然性与投机取巧性。而他们成功夺回充平郡,也是凭借着呼延阳夏对他们的不了解和轻视。

  如今相互之间交过手,汤乐远又在乌蒙国边境转了一圈,想必乌合图对于他们的了解会更多一分,再要对付他就不再是封枢郡那次那般容易了。

  而且他们虽然是主动出击,但明显乌蒙国的准备要更充分些,说不定他们的出击就在他们规划的预谋当中。

  倘若到时战事真的拖到了寒冬时节,祁子臻多半无法再冲锋陷阵,唯一能帮得上忙的恐怕就只剩谋略了。

  也正因此,他必须要让自己对乌蒙国的了解多一些、更多一些。

  *

  八月二十九日夜晚,祁子臻翻过一本乌蒙国史册的最后一页,将整本书放到一边。

  明日早晨他们就要再度开始行军,他废寝忘食地翻阅史料、地图,总算是在今日之内将带着的所有相关内容都看完。

  他虽然做不到对这些内容过目不忘,但至少重要的部分都差不多记了下来,其余一些琐碎的也留下个印象,真要提起的时候也能更快翻出来。

  祁子臻轻吐一口气,看了眼还在悠悠摇曳的暖光。

  就在这时,他听见门口传来一个轻轻的敲门声,接着是宋尧旭的声音。

  “子臻,我可以进来吗?”

  祁子臻迅速将面前乱糟糟的书整理好,起身走到房门前去开门,就见宋尧旭手中还端着一小碟糕点。

  宋尧旭莞尔笑笑,温和地问:“要吃些甜食么?没有做得太甜,夜间稍微吃些也不妨事。”

  嗜甜的祁子臻当然不会拒绝,侧身一步让宋尧旭进来,关上门后就跟着走回去。

  宋尧旭将糕点放到桌面上,瞥见一叠整整齐齐的书后无奈一笑:“子臻又看了一日的书吧?”

  祁子臻没打算瞒他,乖乖点头后说:“到方才为止已经正好将国师给的书看过一遍了,我不想到时候因为身体不好给你们拖后腿。”

  不想拖后腿的心情宋尧旭比祁子臻还要明白,揉了一下他的脑袋后笑着说:“那以后已有情报方面的事情可就都要靠我们的小军师啦。”

  他的嗓音里浸着温润的笑意,听着很真诚,没有半点只是安慰的敷衍。

  祁子臻没忍住,上前一把抱住了他,任由浅淡的兰花味柔和地将他包裹起来。

  他把自己的头埋在宋尧旭颈窝中,闷闷地问:“殿下,今夜我可以同你一起睡吗?”

  今夜过后他们就要再度启程,也不知下一次再躺在床榻上安稳休息会是什么时候。

  宋尧旭在人抱上来的同时就伸手回抱住了他,听到他这话后轻笑:“当然,随时都可以。”

  说完,又在他的发梢上落下轻吻。

  悠悠暖光散落在室内的一方小天地中,映着桌边温柔的身影,还有桌上一碟被遗忘的小糕点。

  *次日卯时,天色依旧如墨般厚重的黑,充平郡还在夜幕中沉睡。

  而在充平郡的城门前,经历过前一日出征动员的大军整装待发,随时都能以十足的精气神向边界地带进军。

  考虑到乌合图手下的兵力,此次出征前他们三人特地又征召了一些降兵和充平郡、封枢郡中的壮丁,凑足了两万人马。

  浩浩荡荡的大军趁着夜色正式出发,经历过几次胜仗,其中大部分人都抱以极高的热情,尤以汤乐远为最。

  自从久右郡前的那次兵分两路之后,汤乐远就再没同大部队一起行军过。

  他习惯了少数精兵的机动游击,但同样也希望能够在大部队的谋略规划中冲锋陷阵,今日士兵大好的状态也有一半也得益于他昨日在出征宣誓中的慷慨激昂。

  可以说,汤乐远生来就注定会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而且只要有他的热血与激情在,士气都不用愁。

  从京城中出来时他有多郁闷忧愁,如今就有多兴奋期待,热情得当夜扎营休息时祁子臻都忍不住跑去问秦功这正不正常。

  秦功看着一边兴致高昂和宋尧旭聊天的汤乐远,神色中也有些无奈:“副将在之前去乌蒙国边境时也是这样的,每一日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士兵们大多也是受他感染,冲锋陷阵时没有一个人会露怯。”

  将领都跟磕了药似的兴奋,士兵们想必也很难萎靡得起来。

  祁子臻深有感触地点点头,然后裹了裹自己身上的斗篷。

  果然他还是不要和气血方刚的年轻人比热情比较好。

  秦功留意到他的动作,忍不住问:“那个,小的斗胆问一句,军师大人是身体不好吗?”

  祁子臻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大夫说是体虚体寒,比较容易怕冷。”

  说完他又补充一句:“你既是乐远认可的人,平素在我面前也不必端着那些繁杂礼仪,放松相处就好。”

  祁子臻在宋尧旭身边待得久,习惯了宋尧旭平时对比较亲近之人不拘礼节的相处模式。

  秦功不是过分拘泥礼节之人,顺畅地改了口继续说:“我娘亲平时身体也不好,所以我稍微懂一些调养身体的小偏方,军师大人要是信得过的话,可要试试?”

  说到这里他可能也怕祁子臻会误会他无事献殷勤,笑了下补充道:“军师大人与太子殿下对我们也算有再造之恩,我也想能够帮上你们的忙。”

  祁子臻没有推脱秦功的好意,平素冷淡的眉眼掺入些温和:“那就先多谢你了。”

  “军师大人不必言谢,能帮上军师的忙是我的荣幸。”秦功弯眼笑笑,在月色下的身形更显娇小。

  祁子臻自认自己在宋尧旭汤乐远和大部分士兵面前算是比较瘦弱的,但是秦功似乎还要更显小一些。

  他忍不住开口问:“你平时也是营养不良吗?我见你似乎也比较瘦弱。”

  秦功听到问题稍微愣了一下,半撇过头去避开了祁子臻的视线,不好意思地笑笑,回答:“确实有些吧,我们家乡比较穷,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

  祁子臻成功被她转移了话题,想起之前他教的那个谱子,好奇地问:“你应当不是中原人吧?”

  “嗯,我曾祖父辈原本是凌朝西南边境一个部落的。”秦功没有隐瞒,点头回答,“只是后来我们部落出了些事情遭到屠杀,曾祖父是小村落里的村长,就带着村里人逃到了凌朝来定居。”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继续:“曾祖父怕中原人不愿意接纳他们,就跑到了一座无人的山上定居,连带着也把我们小村落的技能一并传承下来。

  “然后从我祖父辈起,我们就陆续开始学习凌朝的语言和风俗,也有人到最近的城池中去谋生,得到了很多凌朝人的帮助。”

  祁子臻听完没有表露出什么别的情绪,又问:“那你怎么会想到去京城参军?”

  秦功半低着头,嘴角还带着浅笑:“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就是莫名对沙场的向往吧,还有希望能够为凌朝做些事情。”

  他继续提及到了曾祖父一辈流传下来关于曾经部落的事情,听说当时的部落首领对底下的人就非常不好,还得罪了另一个很厉害的部落。

  那个部落找来寻仇时,明明说好一致对外的部落首领却打算秘密将他们的小村落交出去作为奴隶,以他们的驭鸟术来换取他自己的生存。

  而且据说那个部落对待奴隶的方式很凶残,一旦成为奴隶,他们整个小村落的人都会备受折磨。

  秦功的曾祖父就是提前听说了这件事情,带着他们逃跑。而那之后首领又找了其他有独特技能的村落,最终被那些小村落们知道他的打算,在敌对部落来之前就因为内乱成为一盘散沙。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整个部落都被敌对部落屠杀殆尽,唯有首领的女儿和孙子成功出逃,下落不明。

  受到过背叛的曾祖父一辈不敢让凌朝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躲在深山里艰难求生。最后是秦功祖父辈的觉得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冒险下山去最近的城池求助于郡守。

  那个城池的郡守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马上禀报当时在位的历光帝,奉行开放友好相处政策的历光帝就命他好好安顿他们,还让他们正式入了凌朝的籍贯。



  秦功他们村落习惯了在山中生活,郡守就带着城里百姓给他们修了一段简易的下山路,方便他们往来于山上山下。

  然后一直到秦功他们这一辈时,他们的村落基本上已经与附近的那座城池相连,那儿的百姓也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时常还会有登高望远的诗人或是贪玩的小孩到他们村落中歇脚。

  这一切都得益于凌朝的接纳。因而秦功自出生起就被教导要学会感恩,又自幼向往战场,最后便在十五岁那年离家前往京城参军,到如今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

  祁子臻耐心地将故事听完,隐约觉得其中关于他们部落的事情有些熟悉。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细问,另一头的宋尧旭已经和汤乐远聊完了,走过来准备同他一起回营帐去,汤乐远也兴致勃勃地要拉秦功一道去练剑。

  祁子臻暂时将好奇按捺下去,和秦功简单告别后起身,与宋尧旭并肩往回走。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他还忍不住在一直回想秦功他们部落的事情。

  他依稀记得,当初乌蒙国的初任王与其母亲似乎就是从凌朝西南边境的一个部落出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