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寒凉,月明星稀。

  宵禁的时间,北微月州城城门大开,迎接边境凯旋而回的国君和帝妃。

  月州城的许知州穿戴整齐,带着府衙上下的官员一同跪迎在马车前。

  湛缱从马车中露面时,许知州脸上划过一丝惊愕:“陛下安然无恙?”

  湛缱眉宇一蹙:“怎么,你希望朕有恙?”

  许知州连忙解释:“陛下恕罪!是微臣获得的线报有误。”

  湛缱问:“什么线报?”

  知州如实说:“最近一封线报是六日前传来的,线报中说陛下在望月谷遇险,微臣担心不已,如今见到君上安好,微臣才知那线报已滞后多日,还请陛下恕罪!”

  月州城临近北微国都,距离边境隔着八座城池,前线的线报在月州城没有及时被更新也算情有可原。

  “西狄都灭国了,你这里的消息竟还停在望月谷?

  马车里传出一道清亮的声音,云子玑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许知州:“边境的消息不够及时,难道国都的斩墨司也没有及时送来最新线报吗?”

  许知州方才见到湛缱的反应,分明是看到死而复生之人一般。

  官员如此,只怕月州城上下都在猜疑国君是否殉国于望月谷中,云子玑硌应这样的猜疑,语气也有些不悦。

  许知州忙向帝妃磕了个头:“帝妃恕罪,六日前国都送来的消息便是陛下在望月谷遇险,其后便没有新的线报传来,就连西狄灭国之事,微臣也是道听途说所得,确实未收到国都里的正式线报,是臣等失察,还请帝妃恕罪!”

  云子玑看他态度卑微诚恳,料想一个小小知州也不敢刻意犯这等错处,便饶了他,没有深究。

  如今已是宵禁的时辰,月州城的大街上除了迎接的官兵外再无其他闲人。

  离府衙安排好的客栈还有一小段路,湛缱牵着子玑走在这段路上。

  “你方才生气了?”他轻声问。

  “明明打了胜战,百姓竟以为你殉......”

  “殉国”二字,云子玑不想说出口。

  “也不知道二哥是怎么监国的,这么重要的线报都能滞缓?”

  湛缱心中也有疑惑,斩墨司是专门负责线报的机关,微末消息的遗漏或许有可能发生,但西狄灭国北微大胜这样的重大线报,怎么能滞缓六日还未传送到北微三十六城?

  “许是朕不在国都,斩墨司偷懒懈怠了。”

  “陛下竟不觉得是二哥的错?”

  “他是子玑的兄长,就算有错,朕也可以轻纵。”

  云子玑:“......”

  他想起之前云非寒在云家对他说的那些话,面对湛缱如今的信任与偏爱,他都觉得心虚。

  “如果真是二哥懒散懈怠,陛下不罚他,我罚!”

  转眼就到了月州城最好的客栈门口。

  他们只在月州城小住一夜,因此并没有让府衙大费周章,只选了客栈最上等的客房。

  客栈老板今早知道国君和帝妃要来小住一晚,直接闭店一日,把这间上等客房收拾得万分干净敞亮,一应被褥全换了上等丝绸,连泡茶的茶叶都是府衙珍藏的金瓜贡茶。

  云子玑的体弱之症已经好了许多,依旧不能受累,进月州城前还闹着要吃月州城最有名的东坡肉,等东坡肉做好了摆上桌,他只吃了两口就昏昏欲睡,连味道都没品出来就沉入了梦乡。

  湛缱只好令客栈老板明日再做一道来,客栈老板万分荣幸,那厨子也十分激动,看样子为了让帝妃能吃上热乎的东坡肉,这两人今夜是不打算睡了。

  夜色渐渐浓重,明月被薄云遮掩。

  断成两截的软剑被放在桌上,湛缱自小在军中磨炼,也会些修复兵器的技巧。

  他并不觉得疲倦,趁子玑睡着,悄悄在深夜替他修这把软剑。

  软剑的剑刃锋利又有韧性,并不好掌控。

  剑是宝剑,宝剑一旦断裂,修复起来极为困难。

  就连军中最好的剑匠都束手无策,说剑既断,就不必再勉强。

  湛缱偏要勉强。

  若是一把普通的宝剑也罢了,可这剑是云非池送给子玑的,子玑视这把软剑如珍宝。

  端兰明安死后,湛缱再也不曾被至亲爱护过,此生他收到的礼物,除了子姝少时所赠的玉佩珠钗,便只有那一段银辉神木。

  他过去极少拥有,未来也不可能再获得至亲之爱,便只能帮子玑珍惜。

  剑终于在他手里合成一体。

  软剑的锋刃忽然割破了湛缱的指腹,血顺着手指蔓延滴落。

  湛缱胡乱扯过手帕,按着伤口简单止血。

  这把剑就像难驯服的野兽,只在子玑手里温顺听话。

  染血的指腹上忽然落了一朵微小的霜花,湛缱望向窗外,见深夜开始下起了霜。

  冰渣一样的霜花落在他掌心。

  今年的冬天来了。

  第二日云子玑推开窗,看到整座月州城银装素裹,大雪积了足有一个杯盏那么深。

  月州城东边就是齐州城,快马半个时辰就能到国都,本来今早就能回宫,如今只能等这场雪结束。

  “担心被风吹着。”

  湛缱取了一件云绸大氅披在子玑身上,他身上暖烘烘的,惹得云子玑想往他怀里钻,正在这时,窗外积雪上横插的一封信件引起了湛缱的注意。

  他搂过子玑,伸手将信件从雪中取了出来,信上并无署名,只写了“君上亲启”四个字。

  云子玑往窗外望去,他们住的客房在三楼,若要将这封信悄无声息地投到窗外的积雪上,必得有十分了得的轻功。

  湛缱拆了信封,里面的信虽然有被雪打湿的痕迹,但字迹尚算清晰。

  信中所言竟是状告月州城守将勾结燕氏残余逆党密谋造反。

  云子玑疑惑:“燕氏还能有什么逆党残余?”

  湛缱当日肃清的手段可谓狠绝,燕氏那些幸存之人,要么弃暗投明,要么废官剥权永不录用,这样一群苟延残喘之徒,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还有齐州城在,那里可都是忠心于湛尧的人。”湛缱神色凝重道:“子玑难道忘了吗?墨玺至今没有下落。”

  “陛下是怀疑那枚墨玺被逆党藏匿?他们贼心不死,还想借齐州十万兵马为齐王篡位?”

  湛缱:“信中确实有提及湛尧。”

  云子玑接过信件细看过去,这字里行间,就差挑明了说是云非寒监国这小半年里顾念私情,才让齐王一党死灰复燃。

  湛缱握住子玑的手道:“这信中是一家之言,不能尽信,朕没有疑云非寒的意思。”

  云子玑扶了扶额头,二哥曾在背后为了齐王说过诋毁湛缱之言,这封信里所言之事,也未必不能尽信。

  他真怕二哥为了齐王而犯糊涂。

  云子玑攥着信件道:“月州城是军备城,若真有守将私交党羽意图谋逆,此事就非同小可。”

  月州城和皇城相对,这中间隔了一个齐州城。

  齐州城是先帝用来掣肘皇城的要地,湛缱当年一登基就下旨将与齐州城位置相克的月州城设为皇城的军备城。

  若有一日齐州城起兵造反,那么月州城的守将便会从外围包抄齐州城,与皇城守军里应外合,便可化解齐州对皇城的威胁。

  当日若非湛尧及时撤兵,必会跟月州城的十万驻军打个照面。

  “看来这场雪下得正是时候,既然暂时回不了国都,朕也好久没有巡察月州大营了。”

  这一查才知,月州城十万驻军,早在一个月前就被国都调走了八万人。

  之所以还余下两万,是北微国法规定各州驻军不得少于两万,就算是勤王救驾调去皇城,也不能直接抽空城池里的驻军,防的是被敌方调虎离山。

  问及守将原因,守将说是京中往南边边境调兵所需。

  云子玑越听越怪:“南边边境一向太平,怎会突然要调兵?”

  许知州道:“南边小国挑衅,好像还炸了几座边境的城池,京中这才派兵镇压。”

  南边之事,湛缱和云子玑一概不知,连身边的几个武将也未曾听说。

  湛缱这小半年心思全在西征战事上,北微内政全权交由云非寒处理。

  边境风云多变,南边濒临国都,若说是南边那几个国家趁北微国君不在皇城坐镇来挑衅,也不是没有可能。

  今日在皇城中掌权的如果是其他人,湛缱早已起疑,甚至现在就能下谕旨回宫,人未到国都也能先剥了监国之人的权,但这人是云非寒,是子玑敬重的哥哥,是前世忠肝义胆的云家人,湛缱心中那点怀疑轻易被打消了。

  云子玑惴惴不安,湛缱扣住他的掌心,让他安心。

  调兵之事,云非寒自会给个说法,如今更重要的是查清军中是否有燕氏残党。

  大营之中所有握有实权的将领,不论品级高低都被湛缱的身边人秘密质询,军中轻功了得之人被一一比对字迹,如此调查一轮,雪未停,天色却昏暗了下来。

  一个小兵冲进主帅营帐,跪地道:“君上,帝妃!云丞相来月州城求见!如今人就在大营外!”

  云子玑扔了手上的毛笔,冲出营帐,见云非寒撑着伞,一身素雅蓝袍,屹立于夜色下霜雪中。

  萦绕在子玑心头的种种不安与猜测在见到云非寒后荡然无存。

  “二哥?”

  云非寒朝子玑淡淡一笑:“子玑,到我这边来。”

  云子玑小跑到他的伞下,西狄灭国时他都没有这么高兴。

  “你来了?你来了就好!”

  云非寒今日来月州城,就说明他坦荡清白,月州城种种奇怪之处或许另有内情,但至少不会是二哥所为!

  云非寒见子玑反应如此之大,笑道:“数月不见,看来子玑很想哥哥。”

  这时湛缱从主帅营帐中走出,他对云非寒的到来并不惊讶。

  云非寒见到湛缱,将伞递到子玑手里,他恭恭敬敬地朝湛缱行了君臣之礼。

  云丞相温顺有礼,找不出丝毫错处。

  湛缱令他起身,因从未横加猜忌,所以问得也直白:“是你下令调月州城八万兵马去南边?”

  云非寒低眉顺眼道:“陛下出征后,南边各国想趁虚而入,炸毁了南边边境数座城楼,百姓死伤近百,为防南境生乱,微臣才斗胆调了月州的兵,若有不妥,请陛下降罪。”

  湛缱道:“攻打西狄,耗损了北微境内的大量驻军,若南边真有战乱,你调月州的兵也情有可原。至于南边之事如何裁夺,等朕回宫看过战报再说。”

  云非寒:“是。”

  湛缱信云非寒,却也没把燕氏逆党之事当面质问。

  此事若当真,云非寒难逃包庇之罪,届时夹在中间为难的只会是子玑。此事若为假,话问出口,君臣之间难免生嫌隙,更怕子玑因此伤心。

  权衡之下,湛缱索性不提此事,只暗地里着手去查。

  “对了二哥,你今夜怎么忽然冒雪来了月州?”云子玑才想起来问。

  云非寒神色一沉:“子玑,娘亲病了。”

  “什么?!”

  云子玑的心一下提了起来,湛缱也露出了几分关切之意。

  “听说你在边境受伤,娘亲日夜担忧,寝食难安,秋末的时候就病倒了,吃了多少药也不见起色,太医说这是心病,我想你既然已经在月州城,不如今夜就随我回国都见见娘亲,子玑是娘亲心病起源,自然也是最好的药了。”

  云子玑自责不已:“怎么会这样?娘亲在信里也不曾跟我说过!好,我现在就跟你回去!再把沈勾一起带回去给娘亲看看!”

  他看了看湛缱,湛缱上前握住子玑的手道:“朕明白,你先回去也好,两日后,军中事了,朕就回宫了。”

  云子玑抱了抱湛缱,在他耳边道:“陛下自己一个人要小心。”

  湛缱笑道:“傻瓜,皇城脚下,朕能出什么事?娘亲的病要紧,趁现在雪不大,快回去吧。”

  深夜风雪重,若要赶回国都,子玑身上的云绸大氅略显单薄,湛缱便进营帐中取了自己随身的狐毛大氅,看到大氅下放着那把修好的软剑。

  今日事多,一直没想起来给子玑这个惊喜。

  他走出营帐,将狐毛大氅披在子玑身上,又将这把软剑取了出来,轻声说:“我给你修好了。”

  月色下,软剑寒光凛然,雪花落在剑刃中央,顷刻断为两瓣。

  云子玑双眸一亮,惊喜地看着湛缱。

  湛缱将剑放进子玑掌心之中:“至亲之爱难能可贵,怎可轻易丢弃呢?”

  此后余生,湛缱都在懊悔今日赠剑之举。

  没有这把剑,或许子玑脖颈就不会落下那道疤。

  --------------------

  无论如何,子玑不会死。

  自刎情节开始加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