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推荐】夫郎家的赘婿首辅(穿越)>第127章 建设昭州27

  入冬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到了昭州第二年,黎大也穿起了夹棉袄了,坐在桌边说:“早前刚来时也不觉得这边冷,冬日里也不下雪,可时间久了,一到冬老觉得这风阴寒的很,往骨头缝里钻。”

  “老了老了,年纪大了。”

  顾兆笑说:“爹您胃口好着,昨个正午那大肉包还能吃五六个,哪里老了。”

  “我以前吃八个都还要再喝一碗稀饭。”黎大感叹说。

  顾兆:……

  爹以前胃口是好,敞开吃的量,他自愧不如,不过力气也大。爹是年纪上去了,算一算,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自是比不上年轻时。

  顾兆岔开了话题,“说起来,以前在京里一入冬爹爱吃锅子涮羊肉,明日便挑只羊,冬日事少,咱们一家好好吃个锅子。”

  “这好啊。”黎大是高兴应了声。

  黎周周说:“爹爱吃酸菜口的,厨房里有腌一些,再熬个骨头汤的底儿。”

  “那我再要一些鱼虾,做成丸子,这个下了也好吃。”顾兆越说越来兴趣。

  旁边福宝听着就差流口水了,手里捧得豆沙包都不如以往好吃。

  “阿爹,福福爱吃锅子。”

  “明日便吃。”

  结果中午便能吃了。顾兆现在作为一个州的同知,吃个锅子,寻常的肉菜,又不是吃龙肉,哪里需要以前那么折腾,买东西费事。早上一家饭桌上提起来了,黎春便去厨房安排,没多久外头送了两只羊进来,还有李家送的活蹦乱跳新鲜的鱼虾。

  厨房里头开始忙活。

  骨头汤吊着,另一个灶做酸菜锅子,洗洗切切,连着宰杀,一通收拾,中午时,黎春便回话说可以用了。

  福宝听的眼睛亮亮的,可以吃锅子啦。

  早知道他就不偷偷吃一块糕糕。

  “阿爹,我忘了,汪汪想多跑一圈。”福宝说完了就去院子里的狗屋叫汪汪,他脚步还没到,趴在屋里的汪汪便竖着耳朵听出是福宝脚步,直接跑了出来。

  福宝见了汪汪等他,顿时高兴,“汪汪,我就知道你也想我了!”

  于是一人一狗去后头花园溜达跑步去了。福宝想,等他多跑一跑,刚吃的糕便没有了,肚子就饿了,可以多吃点锅子啦。

  中午涮锅子,一家人坐在偏厅用餐。

  偏厅是敞开的,围着炭火炉子吃锅子最合适了。一家四口坐齐了,福宝吃的可高兴了,黎大见了孩子吃饭香,胃口也好,说:“还是在昭州好,自在许多,就是你们忙了些。”

  顾兆和黎周周还没说话,黎大又说:“忙了好,忙了身子骨才不会放懒了。”

  “是呀,我刚和汪汪跑了两圈,现在可快饿坏了爷爷。”福宝高兴说。

  黎大乐哈哈的笑,“是这个道理,胃口好身体才好,都说病怕三碗饭。”

  这虾滑鱼丸特别好吃,不管是什么锅里,味都好。一家人里头,福宝是最爱吃海鲜了,一口一个丸子,两颊鼓鼓的,高高兴兴的。

  “李家倒是听风声快。”顾兆说道。

  黎周周说:“身边伺候的没问题,可能是外头的杂役。”

  黎大听得一知半解,说:“你们意思咱们这府里头还有外头人的人?那干脆全都撵了,不然福宝在府里多不安全。”

  “先不急,外围洒扫的杂役进不来后院,后院身边伺候的没问题就成,外头的留着,要是有什么信传一传也好。”顾兆说。

  如今他们自己势力还没起来,现在彻底清查赶出去了,之后换进来的谁能保证没有别人家的,先就这般吧。

  该买人了,还是自己人用着舒心。

  顾兆心里想完,而后略有些惊讶,是觉得自己一个现代人,如今的想法是越来越‘本土土著’了。以前刚穿来时,生活习惯这些小事不提,最大的感受便是思想上的痛苦。

  封建阶级的制度歧视还有人命不值钱。

  在村中府县中其实还好,阶层有,但阿Q想一想便能淡化,到了京里,一次八皇子修书,他和严二哥被卷进舆论风波,一次便是二皇子康亲王对老师的随意。

  皇权至高无上,摆布一个人很简单的。

  以前对买人,顾兆是‘孟见云几个都是难民,我买了是救他们’这般思想,能让自己好过一些,如今便成了‘我要势力,买的人性命我捏在手里更踏实放心’。

  这种转变,顾兆说不上来。

  在封建时代谈什么人权本身就扯淡。

  “羊肉多了些,咱家吃不完,这东西新鲜的好,我让人送镖师宅子一只。”黎周周说话闲聊。

  顾兆思绪被打断了,知道周周肯定看出来他刚才心不在焉,便不想了,说:“成啊,他们商量好了没?其实也不必急着,留在昭州过个年也成。”

  六位镖师决定开顾大人说的什么物流快递。

  当然‘物流快递’这四个字,镖师们不打算这般叫,给人家护送货物信件,如今这般的走,哪里能称得上‘快’字?再者,原先几个兄弟一起合伙开的镖局,如今不能砸他们手里。

  一大家子商量定了,最后决定和顾大人黎老板起的昭州商一般,取他们镖局原先的‘顺运’二字,要是昭州城的宅子,那便是昭州顺运,金都的便是金都顺运,如此分布挂牌子。

  要送货的信的,一看他们的牌子便也知道。

  之前孟见云苏石毅带了那么些银子从京中返昭州,原先回去的四位镖师也是仗义,怕两人路上出事,一直送了回来。如今六兄弟又在昭州碰了个头,不过这次也传了京里人口信。

  “大家说能做,我想着袁大哥的家属不要太劳动了,不好往南边跑,就安顿在京中?咱们年轻的能多跑跑如何?”

  袁大哥便是身子骨半残废的,如今底下还有俩儿子一女二,生活紧张。原先大家伙在京里大杂院一起过,现如今要分开了,自然是想把轻便好走的路给袁大哥安排上。

  京里他们已经住了十来年了,虽说没攀扯上什么大靠山,可底下的关系倒是摸得清,袁大哥一家是够用了,再者他们一走,地方空出来,袁大哥家的两个儿子也该娶妻生子,不好耽误下去。

  其他镖师都没意见,便这般定了。

  之后就是搬家,最艰难的便是昭州这个根据点了,要从京里走到昭州来。

  “幸好黎老板的商队人多护卫多,咱们明年还能借借力,只是其他的地方,须要咱们先过去打听好了,租了或是买了宅子,等家里人到了有地方安顿。”

  除了京里袁大哥那个六人做主定了,剩下的谁去哪里,原先还谦让,后来谁都说服不了谁,干脆抽签决定。年轻的自然是想让几位哥哥去中原、两浙这些富裕安稳的地方,他留昭州便可。

  昭州现在是有顾大人在,水泥路修的也好,可昭州百姓太穷了,怎么可能愿意多花钱送信件货物去中原?再者出了水泥路,之后的路便难走了。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顾大人本事大着,如今黎老板也起来了,这昭州以后肯定是出货送货的人多。”

  说来说去,那便抽签定吧。

  最后六位兄弟,不算京里的袁大哥。是两人一个根据地,几乎是一个布政司与另一个布政司,先是串了从昭州到唐州这一路,因为这路他们走顺了,根据地都安在布政司的州城中。除了昭州。南郡布政司的州城在鄚州。

  昭州、金都、宛南。

  如今就三个点,是一条直线贯穿上去。至于旁的地儿,镖师们不急,他们人手不多,慢慢来,先稳扎稳打,借了顾大人的东风一趟。

  留在昭州的俩镖师,一中年一青年,取名昭州顺运。定好了,买了宅子——不好在借住黎府院子了。两家人多,都要住,加上昭州房子便宜,便买了个大的,前头一个正院说话办事的地方,后头两个院子一个花园。

  加起来一百八十两,地段比不上黎府,光景也比不上。

  可买了宅子那便是在昭州彻底安了家,俩兄弟倒是很高兴乐呵,就等接家里人过来了。其他四位见了,不由心里羡慕,也算是定下来了,以后六兄弟便分开各过各的,心中自是不舍。

  “不过咱们走货送东西,一年总是能见到面的,勤的快两三个月一次。”有人玩笑解了离别愁绪。

  “这倒是。”

  四人要早早动身去各自的地方,不耽搁了。新宅子外敲门,一看是脸熟的黎府下人,推着推车,上头放了一只羊。

  “各位镖师好,我们府里多得了一只羊,大人夫人说送给各位镖师……”

  六兄弟当即也吃起了锅子,不由想到以前在京里时,一到冬日便吃羊肉锅子,人多热闹,可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生活一起总是有磕绊,男人们感情好,粗枝大叶的,对家里的母亲女儿妻子说的什么口角满不在乎,不就是多裁了一块布,少打了一次水么,这有啥的。

  可他们不知,女眷们早都烦了这般一起过日子的生活。

  长年累月鸡毛蒜皮的事情,快把情分磨光了。因此男人们一说要分开,办什么物流,女眷们听都没听懂,只知道分开过日子,当即同意。

  三十多口人挤在一个大杂院,放个屁都能听到响。孩子也大了,总不能大郎三娘几个一直挤一个通铺上,她们能凑合勉强忍了鸡毛蒜皮摩擦,可孩子们口角磕绊撕扯起来,当娘的能不护短吗?

  早该分了。

  吃完了羊肉锅子,第二天四位镖师背着行囊出发了。

  黎府办招商会了。

  即便是冬日,顾大人也没停下办公的脚步,只是事情缓了些,一件件的办。早先秋日黎周周送第二批大货去唐州,顾兆也没闲下来,百姓田里的庄稼、城外的荨麻,杨氏纺线机,还有盖厂盖官学。

  前期工作准备到位,如今就等运转开来。

  “咱们昭州城也要办招商会了,我之前就说了,那两个厂盖的不同,肯定是要办招商的。”

  “说来说去这招商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成吗?”

  “什么拿钱得股份,最后赚了得银钱。”

  “黎老板也要插一手?”

  “那是自然,黎老板不插手,你做买卖敢往中原卖吗?”

  这倒是。

  商贾们或是看好戏瞧热闹,或是心中叹气,这种情况下,要不了几年,昭州的三大商贾怕是黎家要坐都一把交椅了。陈老板如何不知,只是现如今进退两难,他倒是能使绊子让黎家生意做不下去——有的是污糟手段。

  可他陈家坏了黎家生意简单,如今黎家扯起来其他家一起做买卖,他坏了黎家生意,那就是得罪了其他人,人家肯定记恨上陈家了。

  再者还有官学,还有中原这条路,都是顾大人搭的关系人脉。

  要是对付黎家,那便真是处处不讨好,没有利益不说,他们陈家还要搭进去赔进去,不划算的,这亏本的买卖。因此陈老板是将局面看的一清二楚,可无能为力,下不去手啊。

  没办法。

  只能认了,想着民不和官斗,斗不过,也幸好顾大人不是贪官,黎家赚了大头,他们也能沾沾光,这便好。

  只是顾大人如今抬举王家,怕是想打压陈家。

  “老爷,招商会有您的帖子,黎府的人刚送到咱们府上了。”陈家小厮是跑来的,气喘吁吁,拿了帖子赶紧递上。

  陈老板本来是心里没指望,十分唏嘘,这会看到帖子,顿时喜出望外,拿了帖子,从腰间掏出碎银丢给跑腿的,“赏你了。”

  这一下就是几钱银子,小厮乐坏了,顶了他几个月的工钱呢。

  众商贾纷纷道喜,巴巴脸想看看这招商帖子是什么样的?陈老板高兴摊开了让大家伙看,“只许看,可不准动手,别给我碰坏了。”

  众位:……

  还真是千金的帖子呢。

  拿到招商贴的统共就八位,陈家、黄家、王家、林家,还有其他四家,当初在捐银上露脸多些,家里的买卖多少跟着布料、刺绣沾点边,或是人品可靠正直。

  没李家。

  李家心里不是滋味啊,莫不是因为容管、吉汀两府县李氏一族势力太强了,可容管县令不办差,他们李家得了顾大人的令,已经跑前跑后去安排了,他家的好儿郎扎在容管几个月没回来,就差撸袖子亲身去修水泥路了。

  这还不成吗。

  李家老爷心里难受哇。

  “老爷莫伤心,您瞧陈老板之前也是,如今这次招商会上顾大人也惦记着没忘,小的想,咱们李家对着顾大人忠心耿耿的,顾大人要啥咱办啥,顾大人肯定记在心里的。”忠仆管家劝。

  李老爷问:“那你说,为啥这次没李家?”

  管家哪里知晓,答不出来,最后说:“是不是容管路修好了,现在那位李家姑爷能办事听话了,顾大人就想到咱家的好了。”

  又咕哝说:“吉汀能出椰货,容管也成,椰树不比吉汀少。”

  这倒是。李老爷动了些心思,顾大人要是不乐意拉着他们李家,那他们便自己做呗,只要跟花钱打点疏通,还怕什么关系攀扯不上?

  不成不成。李老爷歪心思刚动起来,可一想到顾大人之前的手段,还是觉得不成,那官学都盖好了,说好了年后开学府,李家容管修路办事妥当,给了李家两个名额。

  这可被顾大人捏在手里。

  李老爷为了子孙后代前程,当即是忍了,怂了。

  “唉,等吧,一切都听顾大人的。”

  管家说:“要不要让咱们家的人打听打听?”

  “都是些门外的杂役能打听到什么。”李老爷先是不抱希望咕哝了声,不过聊胜于无,摆摆手让管家自己去办,别烦他了。

  结果没成想,招商会前一天黎府杂役还真传回来口信了。

  “是苏石毅苏掌事说的,小的路过亲耳听到的,苏掌事同顾大人身边亲信孟见云说话,说:‘这算什么忙,等年后五个府县都要动起来,更忙了’,孟亲信没说话,苏掌事又说:‘岷章路难修,没橡胶,吉汀容管的海产也没办法做成罐头,不过沉甸甸的这些货大人说要走水路,你赶紧抓时间练练水性,要不要我教你’,孟亲信黑着脸说不用。”

  “两人便走了。”

  杂役是原话一字不落的说出来了。

  李老爷从椅子上站起,坐不住了,连连问:“咱们吉汀容管的海货,跟岷章有啥关系?没橡胶?这橡胶是什么?走水路,这往中原去都是土路山路,怎么走水路?”

  杂役是一头雾水都不懂啊。

  李老爷也知道自己心急了,可要是海货那就是他们李家的买卖,能不急吗。见杂役懵着,也没不快,甚至是大喜过望,跌回椅子中,高兴说:“好了好了,顾大人是没忘咱们李家……”

  之后没几天,在容管帮修路的昭州城李家大郎得了父亲一封信,其中还有护卫送了一小箱银子,统共一千两。信里说,容管路修的差不多了,你拿着银子去岷章一趟,说着一千两银子是李家帮岷章修路的,你修路有经验,过年便别回来了,留在岷章继续帮忙吧。

  李家大郎:???

  “我爹是得病了吧?”

  “老爷一切都好,来之前叮嘱小的,让大爷定要办妥,若是回去了,‘少不得一顿抽’,大爷莫怪罪,这是老爷的原话。”

  李家大郎:……???

  话说回来,昭州城黎府办了招商会,就定在正院。

  以前的长条硬板凳如今换成了椅子,统共就八个人。正院大厅按照现代的会议室准备的,长条桌子,椅子,茶缸,前头还放了个木架子,上头挂着卷福,是本次会议主题——昭州丝麻制品。

  四哥儿这段时间一直跟霖哥儿学字,四哥儿学一天就头疼,第二天忘了第一天学的字什么样,他是羞愧又怕被霖哥儿说笨,可霖哥儿耐心好,说话温声细语的温柔,一遍遍给四哥儿教。

  如今两个哥儿钻一起,关系亲近了不少。

  四哥儿说:“对不住,我之前还瞧不上你,觉得你整日爱打扮穿的花花绿绿的,人又娇气,做不了什么事,来老板跟前还要带个下人伺候太矜贵了……”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看不爽霖哥儿的点。

  “现在我知道你不是蛮横的人了,之前还有些轻视你。”

  霖哥儿小脸下巴尖尖的,抿着唇笑,唇是粉色的,十分好看,温柔小意说:“没关系,我家中男丁多,就我一个哥儿,还有个侄女,家里长辈都爱护我们,离了家到了生地方我害怕。”

  “没想到遇到了你,我高兴还来不及。”

  两人说开了,关系也亲近,毕竟在黎府中,就他们两个外姓的哥儿,福宝小少爷不算,两人住在后头小院子中,一个院子,吃一个锅的饭,没几天就熟络亲热起来。

  这日招商会,四哥儿忙起来已经熟练了。

  “前头人又不会吃了你,不是说好了,你教我认字,我教你怎么管事?还是你当初夸我厉害威风管事羡慕,是说来骗我的?”四哥儿问道。

  霖哥儿忙摆手,小脸急的,“不是不是,没骗你,就是羡慕你,可我害怕。”

  “怕啥,跟着我走。”四哥儿拉了霖哥儿就出去,“你整日关在后头小院子里多无趣啊。”就和他姨娘一般,被老爷纳进了门,半辈子很少踏出宅子里,活在那里头,人都养废了。

  光知道吃喝衣裳,旁的院子姨娘得宠得了什么。

  四哥儿以前听姨娘抱怨,只觉得心中烦闷,不知为何,如今跑出来见识了别的天地,才知道为何。

  年年日日说的都是那些话。

  霖哥儿都从他家宅子小院子里出来了,那要见识见识旁的东西和人。四哥儿拉着霖哥儿出了月亮门,后头李木急坏了,这、这咋还出去了,外头都是男人呀,这可咋办。急忙忙也跟上了。

  一出来,前院小厮忙活着,见了四哥儿便唤四掌事,还拿眼瞧霖哥儿,四哥儿说:“干你们的活去。”

  众人便忙起来,有的问四哥儿该怎么弄。四哥儿去忙活了。于是没人看霖哥儿,霖哥儿和后头赶来的李木都松了口气,直到有人问:“这一箱送来的丝麻,你检查下,没问题我走了。”

  “啊?我吗?”霖哥儿懵了下。

  孟见云见这面前这个是傻子,皱眉,“不然还能是谁?赶紧。”

  霖哥儿忙蹲下开箱检查,一打开伸手一摸质地,便眼前一亮,这料子软,十分特别舒服,比丝绸略硬一些,就是颜色不好,这样的质地,适合春夏的衣裳,颜色浅淡了才好看漂亮。

  现在颜色太重了,还有几分脏,没染匀。

  “好了没好?”孟见云催,这人蹲那儿摸了半天了。

  霖哥儿忙起身,小声说:“我做不了主,我帮你唤四哥儿过来,我还不是管事。”

  “大人说了这一箱样板货没怎么动,你随意,我先走了。”孟见云还有的忙,说完拔腿就走。

  霖哥儿在后头喊,刚一声高声,又吓得捂着嘴,只能作罢。

  他搬不动东西,又不好指使其他忙碌的人,便咬着牙同李木一起,四哥儿回来瞧见俩人抬着一箱东西,忙说:“放下放下,你连穿衣裳都要人伺候,怎么抬这么沉的东西?”

  老板说了不是把霖哥儿当下人使唤的。

  四哥儿虎着脸,“是不是我不在,有人欺负刁难你了?让你搬的?告诉我是谁?”

  “没谁,是我自己想搬的。”霖哥儿小声说。

  李木出头,“才不是,是个同我们年岁差不多的男的,模样倒是清秀可老凶着一张脸,穿了一身黑衣,个头比我高半头。”

  四哥儿嘀咕:“……孟见云啊。”

  “那当我没说,我也怕这个人,他是顾大人身边的亲信,平时话少,我也不爱和他打交道,倒是苏石毅人挺好的,要是今日是他,肯定帮你把货搬到屋里去了,算了,我找人搬过去吧。”

  也不是什么大事。

  霖哥儿点头,进了正厅,四哥儿说:“我拆开一块看看,没问题了放好,明日老板开会要用这些料子给昭州城的商贾们瞧,还有我爹呢。”

  “这是新货吗?送到中原卖的?”

  “是。”四哥儿摸到手里了,便忍不住夸赞,“这料子好软,轻薄占不了多少重,一车能装许多货,定能卖个好价来。”

  霖哥儿说:“料子是好,就是颜色有些重,四哥儿你瞧,这样的轻薄料子适合做春夏衣,颜色重了现在打眼一看,是不是特别想秋冬里的厚衣?摸上去后才觉得不是。”

  “这倒是,不过颜色应该能调,回头我跟老板汇报一下,不对,这该你说,你发现的就该你去说。”

  霖哥儿摆手:“我不成的,这也是小事。”

  “小事不小事我们说的不算,老板说了做买卖要赚钱,小事也是大事,心细胆子大,反正你去说吧。”四哥儿一言定下了。

  当天黎周周就听霖哥儿说了,后来一看布料确实是像霖哥儿说的。

  “我当时没在,都是顾大人操心这个,他对穿上面不甚关心。你说的好,颜色浅显一些是好看许多,这料子软,加了丝,不是下苦力人穿的,这次的客人主要是有些银钱的后宅女眷夫郎,颜色嘛该改。”

  霖哥儿听夫人这般说也不紧张了,说:“夫人,染得颜色也有些脏乱,我想麻线染的时间和丝线肯定不同的,要是分开染丝线,颜色调在一起整齐许多,就没这么脏乱了。”

  这就跟当日黎周周做卤煮,猪蹄要多煮,鸭肠鸭肝不能煮的时间久,两者自然不能同时下锅一起煮,这道理是一样的。

  “还能各染不同色的线,颜色拼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布料。”黎周周也想到了,之前在京里时,莹娘身上穿的便是色不一样,打眼看瞧不出不同,只有站在阳光下,才能看出不一般。

  霖哥儿眼神亮的,他自小就爱漂亮,如今大着胆子,小声问:“夫人,要是出了货,我能买吗?”他看椰货在昭州都没有卖的。

  “我送你和四哥儿一人一身的料子。”黎周周许诺。

  霖哥儿还真是个小孩子,听到漂亮的衣裳就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

  昭州物流有了,顺运。丝麻布料也走上日程了,罐头这些要晚一些,走水路那得跟两浙打好交道,开了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