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剧院之王>第90章 兰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爹!

  阿尔没有急着对刚到手的剧院进行什么大规模的改造。

  一来, 他身上实在没剩下什么钱了,哪怕是再去借,也借不出来了;二来, 这家小剧院虽然经营模式过于老旧,导致剧院整体发展趋势每况愈下, 渐渐有些入不敷出(这也是原老板同意转手售出的主要原因)。但剧院本身是有着多年历史的, 哪怕一时赚不来钱,可各方面的运转也都还相对完好、稳定。这时候, 如果一上来就仓促改变, 反而有些操之过急。最后, 不一定能改好,却肯定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内部混乱。

  所以,除了开除一批恶心人的存在外……

  整所剧院最大的变化, 仅仅是从某某剧院被正式更名为西尔维剧院了。

  剧院挂新招牌的那一天。

  阿尔还特地带着西尔维夫人过来看了看。

  “上帝啊,这是咱家的剧院了?”

  西尔维夫人彻底震惊,忍不住地问:“阿尔, 你现在到底,到底多有钱啊?”

  阿尔诚实地回答:“穷光蛋, 负资产。”

  西尔维夫人很生气地拍了他脑袋一下:“啊, 你这个天杀的坏孩子,我算是白养你了, 天天欺负我。”

  阿尔笑了笑,没再解释。

  他也不是故意逗西尔维夫人玩儿, 只是如非必要, 不喜欢养成‘对家人说谎’的习惯。

  但要是已经说了真话……

  对方选择不信,那可就不能怪他没把话说明白了。

  接下来,他专门跑去和米尔森先生签订了一份演出协议, 正式将《好色之徒》纳入到了这所剧院演出的节目单之中。

  从某方面来说,这份协议能签下来,完全是出于双方深厚的友谊。

  否则,以《好色之徒》当前还未逝的小热度,大可试着选择在一些更大规模(能容纳千人)的大剧院中演出,而不必选择这个四百来人的小剧院。

  但米尔森先生根本不在乎这个,还主动安慰说:“不用多想呀,在哪演出都是演出。而且,小场子有小场子的好处,起码,演员离观众更近,气氛更容易热烈起来!”

  然后,他那么开心地为这个少年剧作家如今取得的成绩而欣慰和赞叹:“了不起啊,阿尔!想想几年前你还……哎,太了不起了!说起来,虽然是不同的形式,但我们又能合作了。”

  阿尔能说什么呢?

  他恭恭敬敬地朝着这位‘世界上最好的老板’欠了欠身,微笑着说:“与您合作,这可是我的荣幸,是盼了好久才盼到的喜事呢,先生。”

  一听这熟悉的语气……

  米尔森先生便不由得笑了:“你呀,惯会哄人开心的。”

  除此以外,阿尔还在继续完善和各大院校的合作问题。

  他撒网的重点主要在于戏剧学校,但也没漏下普通院校中的校剧团、或者戏剧社一类组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小剧院生存太艰难,没有钱去邀请有名气的大演出团来登台演出;请得起的那些小演出团,一般节目又良莠不齐,有时候折腾一晚上,票都卖不出去几张不说,还得给对方分钱。

  这样一来,不如和选择学校进行合作。

  学生们能得到实践、或者说过戏瘾的机会,剧院哪怕最后不赚钱,也能赚点儿人气和好名声。

  基于此,针对格蕾丝大小姐的那部剧,阿尔心里就更重视了几分。

  不仅仅是因为那是自己的作品,还在于,他想将这部剧打造为‘剧院和学校合作’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模板。

  如果一切顺利且成功的话,以后再有类似的合作,就完全不用再多费心思了,直接比照这一次的模式运行就好。

  为此,他早早让人在剧院外头挂起了这部剧的宣传海报。

  第二天,校剧团集体来剧院熟悉舞台场地的时候,刚好看到了这幅海报。

  格蕾丝满脸惊喜地指着海报中的自己:“上帝,你们看啊!你们快看!那是我吗?”

  她先是和周边的好友同学乐着说了一圈,接着,又特别开心地试图同男主角兰迪一起分享内心的喜悦:“看,我们也像那些明星一样,出现在海报上了。”

  “不,只有你在海报上。”

  兰迪一直面无表情地打量那张海报,还在心里反复琢磨:‘这海报是阿尔自己设计出来的吗?’

  然后,听到格蕾丝的声音后……

  他便不由自主地幽怨说:“而我,只有一个头。”

  没错!

  在海报中,格蕾丝扮演的女主角半跪在地上,表情痴迷地望着双手捧着的一颗人头。

  而作为男主角的兰迪,仅仅出场了那一个头。

  然后,正下方是这部剧的名字,用相对大的字体写着——《迷梦》;

  更往下一点儿,用相对较小的字体写了演出信息,告知具体哪年哪月哪日演出什么的;

  最后是更小的字体,印了个简单的演员表,列了几个主要演员的名字。

  整体来说,是很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毛病的海报模板,但也没有什么突出特点。

  不过,女主角抱着人头这种图像,应该还是能吸引一波观众的。

  格蕾丝非常开心。

  一开始,她同意和阿尔合作的时候,还以为‘仅仅是租借剧院的场地,感受一番真正在剧院专业舞台上表演的氛围’就没了,本质和在学校里表演其实没什么区别,观众也依然只会是本校的那些学生们。

  但没想到,阿尔居然正儿八经地做起了宣传(其实只挂了个海报),把这部剧列在了节目单里(小剧院的节目本来就少,能上一个是一个),还卖起了演出票……

  也太正式了吧!

  这样一操作,她竟仿佛真成了戏剧女明星,内心深处那点儿小小的虚荣心终于得到了满足。

  想想吧!

  哪怕碍于家庭背景,自己没办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戏剧演员。

  可这一刻,却可以尽情角色扮演一番,过足了瘾,还不用有什么压力和负担,多么棒!

  格蕾丝大小姐真是太满意了。

  她默默给阿尔的服务来了个五星好评,心想:“不枉我之前那么认真地帮他。”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

  阿尔的‘服务’并不仅止于此。

  为了将这部剧的所有潜力和可利用的地方统统挖掘出来!

  他广发邀请函,亲朋好友全发了一份,诸如,汤姆柯蒂斯先生和画家罗伯特,再来琼斯夫人和宴会上认识的一堆朋友,还有米尔森先生、贝尔、吉蒂、克莉斯他们……

  最后,少不了还有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的记者和戏剧评论家们。

  当然,由于是没什么名气的业余学生演出团的缘故,评论家出于好奇可能来几个。

  但媒体方面,除非收了钱,否则,来得可能性不大。

  不过,只要确保能来那么一两个就行,给钱也可以。

  因为阿尔都计划好了,只要能有一个记者在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哪怕是只有几行字,类似“某某日,某高校校剧团在西尔维剧院的精彩演出,圆满落幕”这样的句子。

  他就可以把这么几句话给细心地剪下来,留着以后用了。

  比如,和其他高校谈合作的时候,这几行字就可以拿出来充当‘我们之前和某高校合作过,结果还很成功,取得了业内一致好评’的有力证据了。

  除了这些外,他还偷偷找了托儿。

  也就是贝斯特、比尔和巴瑞那一波人,并且,给他们提前做好了培训。

  等到演出的时候,这些人就可以分散着坐进观众席里,彼此装作素不相识的样子。

  但在该笑的地方率先哈哈大笑,在该鼓掌的地方,热烈、大声地鼓掌,以此来带动周遭观众们的情绪。

  这事不能常干。

  经常干被发现后,容易遭到同行们的取笑。

  但偶尔来一次却是无妨。

  毕竟,有一部分剧确实是属于那种‘乍一看反应不过来,可若是旁边能有人带动着,大家立刻就可以跟上’的特殊类型。

  这么安排了一圈后……

  阿尔总算对格蕾丝的这部剧放心了很多。

  他暗自寻思:“上帝保佑,这部剧就算不能被归为优秀作品,最低,最低,成为业余表演剧目中的优秀也可以!哎,我也不指望拿它赚多少票房了,关键是要给‘剧院和各大院校合作’项目,开个好头呀。”

  阿尔的这些情绪还在无意中影响到了时刻都关注着他的兰迪。

  这位从小跟着马特巡演,甚至五六岁就经常被不靠谱亲爹抱上舞台,在一片激烈摇滚乐中放声大哭,以至于长大后,几乎把上舞台当成回家,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紧张和害怕的金发少年居然难得地有了一点儿忐忑。

  “我不是怕自己演不好……

  “你紧张。”

  “我不可能演不好!”

  “你紧张。”

  “我只是怕有个万一,影响到阿尔的计划……”

  “你紧张。”

  “马特,你做个爹,行吗!”

  “好的,我的经验是穿皮裤,紧张到尿了裤子时,皮裤会比牛仔裤更包容。”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我上章评论竟然变成了平时的三倍……三倍!

  好的,我懂了。

  PS.戏剧界找托儿貌似是挺正常的一件事,雨果以前干过这事,他找的托儿有大仲马、巴尔扎克等等(好像还有一个大佬,但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大概就是三人坐观众席三个地方,彼此呼应,奋力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