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京郊温泉山庄里,苏汐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而卫云凌的房间里,暗卫正在低声汇报刚得来的情报:

  “……恭亲王正在暗中紧急调动资金到处求购物资,找的门路正如王爷您先前所料。

  我们的人已经布控完毕。只等他们再次交易的时候,就可以人赃并获。

  另外,您今日一出京,太后也如王爷所料召了五王爷进宫密议。”

  听到这里,一直没抬眼的卫云凌忽然放下手中的笔,冷哼道:“这次安排出京果然是对的,有些人已经蠢蠢欲动按捺不住了。

  该放的饵已经放出去,线也足够长了,希望很快能钓到大鱼……

  恭亲王府倒是财力雄厚,已经损失了这么些财物仍有余力,对西部边境的荣亲王真是情深意重啊……那本王不妨再推他们一把。

  来,去召几个说书先生,把他们家的丑事给宣扬一下。如此这般……”

  不一会儿,暗卫便乘着星月领命而去。

  没过两日京城中大大小小的酒楼里,忽然就流传起了恭亲王府的内宅密辛。

  恭亲王府共有四兄弟,老恭亲王去世以后,由于老王妃仍然健在,因此一直没有分家。

  老王妃最偏爱二儿子,自小便要星星不给月亮,早年便逼着老恭亲王立骄纵跋扈的现任恭亲王为世子。

  其实现任恭亲王无才也无德,就靠着那张会说话的嘴,哄得老王妃晕头转向。

  他为官处世之能,远远不如他大哥和三弟,甚至连庶出的四弟也比不上。可就是靠着老王妃

  如今整个恭亲王府划分为两部分。主宅是现任恭亲王一家人和老王妃居住,次宅则由剩下的兄弟们几家居住。两府之间由一道门相通。

  由于恭亲王本身能力低下,治府也不严,这些年整个府里从上到下就没有什么规矩,因此家中各种污糟事情层出不穷。

  这次在酒楼里面大肆传开的恭敬王府内的秘辛,四房人整整齐齐,一个都没少,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两件事便是:恭亲王和他的三弟新纳的第五房小妾苟且时,被他三弟亲眼撞见。

  还有一件就是恭亲王妃在出嫁前本来是与和大房老爷两情相悦。

  结果就因为老恭亲王改立了二儿子,王妃逼不得已只能含恨嫁给了如今的恭亲王。大房老爷至今还心中念着昔日佳人白月光。

  这酒楼里的说书先生们众口一词,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一样都不缺,其情节之曲折离奇令人惊叹,更是连细节都能娓娓道来,如亲眼所见一般。

  让所有听众们真是享受了一场试视听的盛宴!彻底点燃了大家的八卦之魂。

  而恭亲王府则彻底炸了锅。

  这些年来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虽说难免有些口舌之争,但明面上对外还是一家人。

  因为老王妃还健在,谁也不敢主动提出分家,承担不孝的罪名。

  再者各房也要依赖恭亲王的权势,恭亲王也需要各房兄弟们的金银供奉。大家各有所需,因此也能维持表面的和睦。

  可现在这事一爆出来,这几房的体面就被撕得彻底不剩了。

  各种吵嚷打骂,新仇旧恨全都被翻出来数落了一遍,就像市井里的小民一样闹翻了天,整个家就乱的如一团浆糊般,毫无簪缨世家该有的礼仪风范。

  开始时,大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个八卦来看,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还有所存疑。

  毕竟大家都知道说书人的嘴,那就是骗人的鬼,舌灿莲花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这事儿又没有证据,哪能信呢?

  可是接下来恭亲王府的这一番反应却让大家震惊了。

  第二天三房的小妾就暴毙而亡了,三房老爷也躺倒在病床上犯了急症。但是据大夫说他身上有青紫交加挨打的痕迹。

  而恭亲王也没有来上早朝。

  这明显是两兄弟干了一架,倒霉的小妾直接被弄死了。

  而大房夫人在得知自家夫君和王妃在成亲之前居然还有这么一段旧情,再想想平日里夫君对她总是冷漠无比,常常在书房里长吁短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下就整理了笼箱搬回了娘家,坚决闹着要和离。

  这一桩桩,一件件后续事件,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

  事实上,每一个世家大族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腌臜事和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秘辛。

  但是没有哪一家闹得像恭亲王府这般风风雨雨,满城皆知啊!

  这酒楼的说书先生们,每日里播报恭亲王府发生的各种奇葩事,很是大赚了一笔。

  他们在说完之后还会顺带的提一句:就连这恭亲王府的雍和郡主也是心胸狭小、惯爱嫉妒,平时嚣张跋扈,就爱欺负别家贵女。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大家真是要引以为戒,注意下一代的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