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恭亲王府中,雍和郡主气的又砸碎了一个花瓶!

  “什么?今天贤王去城门口亲自迎接了一个姑娘?”

  边上禀报消息的下人吓得吞吞吐吐道:“也不能算是吧……贤王好像是奉旨去迎接回京的三皇子的,只是顺带和苏大人的女儿说了一句话而已……那姑娘应该也是第一次见贤王……”

  说着说着,那下人看着雍和郡主恶狠狠地瞪着他,吓得吞下了后面的话。

  郡主刚才听他说了那么多,居然就只注意到贤王和那位姑娘说话了,这注意点真是够与众不同的。

  “说一句话而已?你刚才明明说贤王还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呢!她就长得那么好看么?”雍和郡主气得上前踹了那下人一脚。

  “你还敢替她说话!一个小小三品官的女儿算个什么东西!穷乡僻壤之地而来的乡巴佬,就算被皇上封为乡君又如何?竟然也能得到贤王的重视!

  她不配!

  我若是不找个机会好好地当众教训教训她,以后大家提起来岂不是会说我堂堂雍和郡主,居然还比不上一个三品官的女儿!?

  这让本郡主颜面何在?”

  下人连忙附和:“那苏大人的女儿如何能和郡主您比!差远了差远了!”

  “哼!本来就是。要怪就只能怪她倒霉了,谁让她第一次进京就施展狐媚之术吸引了贤王的注意呢!本郡主倒要看看她长得有多么的倾国倾城呢~”

  雍和郡主一扫之前的颓唐模样,像一只斗志勃勃的母鸡一般摩拳擦掌起来。

  凤藻宫内,郑太后慢悠悠地用剪刀剪去了一枝多余的花枝。

  她的身边,文琪郡主郑玉霞正战战兢兢地站着,不敢说话。

  “今天六王爷居然跑去城门口迎接他的侄儿?他们叔侄的感情是不错,但是什么时候好到这种程度了?好像有点儿不寻常啊。”郑太后漫不经心地说。

  郑玉霞连忙说道:“似乎是皇上吩咐的。”

  “你倒是对六王爷挺关注的,不错,就是要这样,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女追男隔层纱,你只要找准时机来那么一下,就成了……

  对了,刚才好像说狄锐军的那个嫡子也在他们一群人中吧?”

  “是的,不过狄云后来被姜太傅派来的人接走了,狄大将军府里来的下人到得太晚了没有接到人。”

  郑太后哼笑了一声:“这男人啊,只要一被女人所控制就差不多算完了。这狄锐军还真是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连自个儿的后宅都管理不好,居然能宠妾灭妻,真是个蠢货。

  他娘也是个老糊涂,眼皮子只能看到眼前三尺地,所以教出个儿子也没有眼力见。

  倒是他这位夫人是个厉害的,一朝醒悟就果断和离出了狄府,转眼又被姜太傅收为了义女。

  不过,他们这一闹也好,至少姜太傅是不可能和狄锐军站到一个阵营里去了。这对于哀家以后行事倒是方便了一些。

  刚才你说,今天跟着三皇子一同进京的还有一位苏大人?这个人有何特别之处?”

  这时,地上跪着的侍者回道:“回太后,这位苏大人好像是由皇上亲自擢升为左副都御史的,还赐给了他一座西宁街上的宅子。

  还有他的女儿就是前些日子发现了土豆和红薯这两种作物,被皇上赐封为丰和乡君的那位女子。”

  太后放下剪刀,满意地打量一番自己修剪盆栽的成果,接过侍女呈上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我听说过,这红薯和土豆的发现确是利国利民,也难怪皇上龙颜大悦破格赐封这个姑娘呢。

  以前的确没有报告提到过这位苏大人和贤王有什么关联,我估摸着这位苏大人应该就是占了她女儿的光罢了。”

  郑玉霞却手中扯着帕子弱弱地说了一句:“可是据说贤王大人还特地走到丰和乡君面前和她说了一句话。贤王之前可从来没有主动和哪位女子说过话,这还是第一次呢!”

  “噢,居然有这事?”太后顿时来了兴趣,“王爷和她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