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对面的李齐瑞却又拉来了三位学子。

  有人看不过去发声问了:“哎,李齐瑞,你怎么还拉了帮手啊,不是你们俩比试吗?”

  李齐瑞狠狠瞪了那人一眼道:“说好比试规则由我定。我现在决定,每人还可以找三个队友,但时间缩短为四炷香。何况,那小娘不也请了他弟弟当帮手吗?她也可以再请两名帮手的。”

  既然不能写以前存好的诗,让他一个人写四首诗,难度就有点大了,所以李齐瑞灵机一动,拉来他三个平时成绩较好的狗腿子。

  有了他们帮忙,他就不信不能稳赢对面那小女子。

  说是可以请帮手,但是苏卓他们刚刚入学不久,对于诗词都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首好诗来呢?而且其他人谁敢出来帮忙?

  如此一来,他必定稳操胜券!

  围观的吃瓜群众又一次在心里大骂李齐瑞无耻,然而却没有办法。

  苏汐却心中又是一喜:这李齐瑞可真是个挖坑小能手,坑自己坑得欢快。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但四个草包加起来却是只能是个大草包啊,怎么可能斗得过姐?

  谁的帮手能胜过姐的帮手?她身后站着的那可都是诗仙、诗圣呢。小子哎,你今天死定了!

  夫子见苏汐没有提出异议,便点燃第一炷香,宣布比试开始。

  李齐瑞几人商量一番后,便站在那儿各自冥思苦想起来,很明显他们准备是一人作一首诗。

  苏卓几人心内愤恨不平,却又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担心地看向苏汐,苏汐却根本没有当回事儿。

  再来100个也不带怕的,她唯一要烦恼的倒是那么多诗,春夏秋冬各选哪一首好呢?嗯,让姐好好想一想。

  她一定要取得碾压式的胜利,把他们全都碾成渣渣,看以后还有谁敢欺负她苏汐的弟弟!

  苏汐知道,所谓诗以言志,诗以论世。

  作诗不同于写小曲小调,作的那是每个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写的那是每个人对当事者所关,最精妙却又最深刻的东西。

  这世上或许有生而知之的人能在年少时就有经沧海之感。又或许有天才横溢之人在少时便能知人论事。

  因而这些人能做出一些常人所难企及的精彩绝伦,横烁古今的诗作。

  这些学子就算胸有毓秀,但所言也多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没有数十年的人生积淀,没有足够的人生历练,如何能懂诗的精妙深刻?

  姐今天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大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令人惊艳的诗作吧。

  李齐瑞他们毕竟是每个人各作一首诗,因此大约思考了三炷香的功夫,四人便依次上前写下了自己作的诗。

  李齐瑞写完后便得意洋洋地看向苏汐和苏卓,谁知却发现苏卓早已放下了笔,纸上已经写完了四首诗,居然比他们还要快一些。

  这怎么可能!她一个人写四首诗,怎么可能这么快,要么是抄的,要么是胡乱写的!

  夫子先拿起李齐瑞四人写的诗歌,看完以后频频点头,又把诗传给周围的学子们看,大家纷纷议论,不一会儿所有人都看完了。

  夫子又拿起书桌面前的诗,仔细看了起来,谁知刚看第一眼,便惊得瞪大了眼。

  之后越看越激动,还一边忍不住摇头晃脑起来,嘴里不停念叨:好诗啊好诗!

  大家不由更加好奇了。这时刚才人群中一直插话帮苏汐的那个学子,名叫林苑的,第一个凑到夫子边上念了起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已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真是美好而又令人怅然若失啊,好诗好诗!”一名学子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诗真是语句清简而意味深长啊!写得太好了!”

  “是啊是啊!”

  没想到,区区一名十四五岁的小女子居然能写出如此好诗来,大家不由一边感叹一边又去重新打量始终淡定站立在那儿的苏汐。

  只见在日光下,那女子肤光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容貌秀丽,如今再加上这灿烂诗句的光环加身,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

  大家刚刚感叹完,夏季的诗又来了,林苑继续念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妙啊,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都在小字上,却能小中见大。荷苞虽小,却已有那蜻蜓懂得赏识……伯乐难得,这描写角度实在是妙啊!”

  大家又是一阵惊叹,纷纷不断地回味这两句诗歌,又开始在期待秋诗能写成什么样。

  林苑果然不负众望,又开始念出第三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诗里的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真是一副山水画。这诗中的秋季,没有大家常表述的萧瑟哀伤,而是写出了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英爽俊拔之气!这心胸不输给男儿啊!”诗品可见人品,大家不由啧啧称奇。

  林苑每念出一首,便引起周围的学子一阵哗然。这诗实在写得太好了,简直让大家惊为天人。

  李齐瑞他们作的诗和苏汐作的完全没有可比性,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都不需要评判,优劣已分。

  随着苏汐的诗一首一首地被当众念出,大家已经无暇顾及李齐瑞四人写的什么啦。所有人都如痴如醉地反复吟诵着刚才听到的诗。

  明明是浅显易懂平时常见的词句,但是表达出来的意境却是如此的深邃和鲜明,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故作玄虚的典故,这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姑娘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呀!

  ——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你们刚才猜到几首?来来来,在下面排队说一下。看谁最厉害!把第一名颁发给她。

  --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到《春晓》的,但是估计很多人第一个就能猜出来了。所以换了一首。这首我个人非常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