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汐和苏卓对视了一眼,对他点了点头。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苏汐觉得柱子几人性格纯良,都是可值得信赖的人,如今也是时候把自己的身世和接下来的计划告诉大家了。

  于是苏卓便把他们姐弟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大家听。

  得知苏汐姐弟竟然有如此可怜的身世,柱子、狄云都又是叹息不已,又是义愤填膺,二妮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破舅舅、破舅妈!简直丧尽天良,姐你等着,我将来一定给你出气!”狄云气得在地上来回踱步,恨不得那狼心狗肺的夫妇俩就在面前,可以痛揍他们一顿。 柱子、二妮也跟着点头。

  苏汐看着面前几人,虽然她不是原身,但看到大家的真情流露,不由也感到十分温暖和欣慰。

  经过一番商讨后大家决定:由苏卓和柱子两人出面,向辉城太守进献盘火炕的技术。

  辉城太守府正一片愁云惨淡。

  “大人,城内房屋坍塌共计209户,冻死400余人。城外房屋倒塌更多,死伤无数。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们无处栖身,虽然白日里有粥棚施粥,但是晚间实在难捱……”

  王太守的眉毛随着下属的汇报拧得越来越紧,越来越紧。这几日突发的雪灾简直让他焦头烂额。

  此次辉城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雪灾,房屋坍塌不计其数,百姓流离失所,周围县城的灾民也不断涌入辉城。每日里都有饿死冻死之人。这饥饿可以开仓济粮,然而这御寒之法却让他一筹莫展。

  这年代只有富贵人家方可以烧地龙或者炭盆。一般百姓冬日里只能一家人窝在床上盖上被子取暖。有些穷苦人家房屋漏风被子又薄,往年冬日都很难捱,何况如今又逢雪灾。继续下去辉城必将死人无数。

  这王太守乃是腾云历55年的进士,这十年来一路从县令安稳地往上升迁至太守这个职位,到辉城上任已有两年半,再有半年不到就是他回京述职的时候。之前辉城一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照此下去评定等级得个中上不是问题。

  谁知却在关键时刻突发如此大的雪灾,若此次处理不当死难人数众多,这报上去别说升职了,他头上这顶乌纱帽恐怕也保不住了。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突然下属来报,有人要进献御寒赈灾之法。

  “什么?御寒赈灾之法?”王太守一脸惊喜地站起身。真是喜从天降。

  “快快快,速速请进来。”太守连忙吩咐侍从。

  过一会儿侍从领进了两个人。

  太守抬头望去只见当先进来的是一名约十来岁的少年,身披兔毛滚边披风,一张小脸清俊隽秀,只是带着些苍白羸弱,一双晶亮的眸子却明净清澈,看了就让人心生喜爱之情。

  少年身后跟着一名年约二十的青年,身材健壮面容憨厚,约莫是他的侍从。这两人正是苏卓和柱子。

  对太守施礼落座后,苏卓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前越州太守苏利祥的嫡子,以取信于辉城太守。

  接着便让柱子呈上了火炕的结构图和施工流程图,“这盘火炕之法乃是偶然从父亲藏书里所得,如今卓不忍百姓受寒便献上,希望能尽绵薄之力。”

  辉城太守得知苏卓父亲苏利祥已因公殉职,不由感叹不已。他翻看了一番图纸,越看眼睛越亮。

  此法不需什么昂贵材料,仅需些普通的红泥即可,百姓家都能承担得起。工艺又不复杂,简单易行。只要家家盘了火炕,这冬日御寒就完全不成问题。

  “好、好、好!苏公子高风亮节,又有一位好儿子秉承其父之风,实在令人钦佩。此法能活人无数,真乃我辉城百姓之福啊!”

  苏卓起身拱手道:“大人谬赞了,小子这里对赈灾尚有几点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贤侄有何高见,快快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