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搬迁到古代种田>第17章 第 17 章

  玩了一下午,两个孩子送回凌家立马就睡着了。

  再回到小竹屋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洗洗就睡。

  第二天是个难得的晴朗日子,简洺从清脆的鸟叫声中醒来,发现凌峰早就醒了,还把昨天的那套小桌凳给编好了。

  如果说第一个小凳子都叫粗糙的话,后面一个比一个好,比他在网上看见的更好几分,满满的田园风。

  “厉害!”简洺毫不吝啬的夸奖道,这进步何其明显,简直肉眼可见。

  简洺忍不住摸了摸,越看越喜欢,恨不得立马能有一棵树,将这桌椅摆在树下,在星星点点的阳光之下,喝茶话家常。

  被在乎的人夸奖,凌峰凌厉凶悍的脸也柔和了几分,动力更足,尝试着把简洺临睡前还在念叨的沙发底部弄出来。

  “先别弄了,我们出去一趟,今天要走的地方很多,迟了就来不及了。”简洺很感兴趣地蹲在凌峰面前,看他弄了好一会,直到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说道。

  家里什么东西都缺,弄点什么都不方便,在圆环集市吃完早餐,买了必须的锅碗瓢盆之后,去了县城,县城里的东西更加齐全。

  虽然很多店铺都在圆环集市里开了分店,但县城里的店铺也没有落下,街道依旧热闹。

  两人目标明确,一来到现场就奔赴卖种子树苗的地方。先买一些菜种,当然也没忘记简洺心心念念的果树。

  果树买了很多,根本不可能自己扛回去,最后请了牛车送你去。

  简洺打算将一棵枣树种在屋子前面一角,配上那套桌椅,以后休闲乘凉的地方就是那里了。

  而在屋子的侧后方,则种上一排的栗子数。

  而在两种树之间的那块,也就是屋子的旁边,则翻上几垄,种上几种蔬菜。靠近篱笆的地方,则搭一个架子,任由瓜果攀爬。

  简洺买完之后,立马在心里将院子的布置勾画出来,越想越美。

  买完之前打算好要买的东西之后,两人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简洺注意到街头巷尾上有许多小吃,很多还是他小时候曾经见过,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被市场淘汰了。

  两人举着零食,或者说,简洺吃,凌峰帮两只手都被占据的简洺拎着小吃,时不时被投喂几口。两人从街头吃到街尾,又买了一堆零零碎碎的小物品。

  回到村子发现村长正在门口等着。

  “村长,你怎么来了?”简洺放下东西,请人进来,刚刚弄好的那套桌椅刚好来招待客人。

  “今天过来是有事想要请你帮忙的。”

  “帮忙?”

  一问,原来今天就有人拿着竹制的小家具出去卖了,卖得极好,还有一堆人预定。

  村里的人听说之后都蠢蠢欲动,不就是做个小家具吗,这是他们的熟练活啊!

  但很快就有人想起自己之前卖东西的场景,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这块料的,就找上了村长家。

  在这么多做生意的人之中,村里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简洺和村长家的三儿子。

  简洺是第一个想到做生意的,做得也红红火火,但做到一半就突然不做了,其中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猜测,但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再加上村里的人和他不熟,也就没人找上门去,而找上了现在都生意不错的村长一家。

  作为村长,村长非常有责任感,闲暇的时候总是在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村里的人吃饱穿暖,活得更好一些。

  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帮助村里大部分人,就算这次他不挣钱,也愿意帮忙。

  但同时,村长也很清楚,这门生意他们能做,其他村里的人也能做,他们村里人手艺好,其他村里的人手艺也不差。再加上这并不是什么很难学的东西,看多几眼,甚至买一个回去拆来看看,很快就能学会了,到时候满大街都是,也卖不出什么好价格。

  做了这么久的生意,村长还是很清楚,要想生意好,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

  既然东西容易被人学去,那就多学几个花样,每次推出新的。既然别人也手艺好,那我们就要求更加严格,做得比别人更好。只有这样,生意才能做得更长久,更红火,不被别人挤出去。

  基于这个原因,村长来找简洺,希望简明能够教给他们几种新的家具样式。

  “可是我其实并不太懂得这些东西,之前也是偶尔在……其他地方看见过。”

  简洺也很乐意帮忙,既然以后都要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下去,和其他人打好关系也很重要,但他对这个真的不熟。

  “这就够了,也总比我们自己摸索要来的得好。”

  这些东西主要都是卖给新村的那些人的,简洺哪怕对这个不熟悉也一定知道他们喜欢的类型,相对于其他村来说,这也是他们村子的优势。

  毕竟外来人口刚刚搬来,对于这边的人还不熟悉,很防备,其他村子的人去问,别人也不一定会告诉他们,哪像他们村,现成就有人问。

  想着,村长一脸欣慰地看着凌峰,不愧是村里小一辈的领头人,结的契弟都比别人厉害。

  “村长都这么说了,那我自当尽力。”

  最后,简洺冥思苦想,将自己看过信息全部说出来,再经过凌峰的手,还原出了记忆中的几套样式家具。

  简洺看见成品,对凌峰的手艺和理解能力更加佩服了,因为他说的信息零零散散,东一块西一块,自己都觉得乱。

  时间不等人,简洺弄好了当天晚上,村长就召集所有村民过来开会。

  “是这样的……”

  村长把这件事情告诉村民,想要学的人可以过来凌峰学,每个人意思的给三文钱当做学费。

  这是简洺定下的,他想要帮助村里的人,但是却不想白干活,免得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村里的人把他帮忙当做理所当然。

  “还有就是之前有村民说过,自己不太会做生意,希望我们家小杂货铺帮忙卖的。

  我仔细考虑过了,觉得可以,现在有两个法子供你们选择。第一,东西还是你们的,我们的小杂货铺子只帮忙卖,卖出一个收一文钱。

  第二,东西直接卖给我们,之后我们家能不能卖得出去,卖多少钱,都与你们无关。

  大家讨论一下,选择哪个方法更好。”

  村长把这一村的人当成自己的责任,是乐意免费帮忙的。但是,这件事情做起来,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就能做成的,还需要他的家人,特别是他做生意较为灵活的三儿子帮忙。

  自己愿意白干活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为了达成所愿,让自己的儿子无私奉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不是慷他儿子之慨,真的那么做了,他都不好意思让儿子叫他爹了。

  为了这件事情能够两全其美,那你儿子讨论了很久才想出这两个方法,至于怎么选,就看村民们的意见了,他们家是不可能再退步了。

  村长的话一出,下面立即议论纷纷。

  跟凌峰学东西要付钱,这个村民倒能接受,学手艺,哪个不用当学徒,给人白干一段时间的活。

  这个虽然谈不上是在学一门手艺,但也有点类似,而且价格也合适,基本卖一套就能赚回十几倍这个钱。

  但是村长那个代卖就要收钱,村民就不太能接受了,一直以来,别人建房搭把手,请人帮忙代买个东西,这些都是乡亲情,从没有谈钱的,村长这么做是不是太计较了。

  而第二个方法,他们的东西低价卖给村长,而村长什么都不干,转手一卖就赚钱,这不是赚乡亲们的血汗钱吗?

  “峰子,你觉得这两个方法怎么样?是不是都不太妥?”

  有人问向凌峰,因为众目睽睽之下,后面的话说得很低,周围的人也想要听听凌峰的意见,都看过来。

  “干活拿钱,没有不妥的。”凌峰简洁道。

  话的确是这么说。

  “但……”

  “村长帮你们卖东西,你们帮他什么?”

  被这么一提醒,村民们才发现是他们糊涂了,把这件事情和以前的情况混为一谈了。以前建房子买东西这种事情都是你帮我我帮你,基本有来有往。但这件事情是有来无往的,当然要付钱,总不能让人白帮忙。

  而跳开自己钻的牛角尖,就能发现村长这个价格就很低了,已经考虑到大家的乡亲情了。

  众人都很不好意思,没有人再说村长做法不对,纷纷选择了第1种方法。

  呃,他们对第二种的方法还是不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