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35章 进学 ·

  第二日, 敏心找了个机会和江氏说了,她看白露可怜,伤口严重, 想给白露请个大夫到府里为她看病。

  江氏自然答应。

  敏心后面去亲自去看了白露几回,见她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上药,面上的创口渐渐愈合结痂了。只是痂还没落, 也不知具体恢复得如何。

  白露每次见着敏心,都谨小慎微地向她请安, 说话字斟句酌,好似如若出了差池就会被立时赶出府一样。

  敏心不以为意,只是每回临走时, 都要问她一句, 你可想好了?

  敏心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她有次不小心听到江氏和林妈妈的对话,知道白露原本是指给她父亲做通房的, 只是徐景行不愿意才作罢。江氏却因此惦记上了白露, 有些看眼中钉似的看她。如若不是这次白露回家探亲后毁了容貌,只怕她立时就要被放出府去。

  而白露自己,形貌秀丽, 性格沉稳, 做事妥帖,怎么看,都是做管事的最佳人选。

  有这样的背景前提,白露为了她自己, 就不得不考虑敏心给出的建议。

  过了几天, 快到五月, 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连夹衣都要穿不住了。

  照妆堂前的海棠花开得极为喧闹, 一嘟噜一嘟噜粉白相间的花朵挂在枝头,映衬累累绿叶,柔蔓迎风,垂英袅袅,一簇簇胭脂似的红云擎在枝头,远望有如晓天明霞。

  青雀立在堂前,正给一众丫鬟婆子们训话。自从白露因伤养病以来,青雀就接过了白露手上大部分的事情,照妆堂内的下人中,隐隐有了以青雀为首的趋势。

  敏心坐在窗下,由竹桃教着描绣样子,一偏头看到青雀正经八板训话的样子,转头对江氏嘻嘻笑道:“青雀姐姐越来越有范儿了呢。”

  江氏探头望一眼,嗔怪道:“仔细描你的绣样子!”

  那头林妈妈匆匆进来禀事,道是瑞萱堂有人来。

  江氏叫进了,只见兰初落落大方地进门施了一礼,笑道:“好教四夫人知道,咱们府里充作学舍的陶然居已经修葺完毕了,解先生那头也已备好教案。我们夫人叫奴婢来给七小姐送一套新书并笔墨纸砚,都是按照解先生列的单子去外头书肆搜罗来的。”

  江氏大喜:“烦劳大嫂为我们敏姐儿准备了!”

  兰初笑盈盈道:“我们夫人禀了太夫人、侯爷,翻了黄历,暂定上课的日子是四月二十日。”

  江氏点头,笑道:“好,我知晓了。”

  兰初就拍拍手,叫外头候着的两个才留头的小丫鬟把程夫人备好的东西呈上来。

  只见一人捧着成套的青纱襦裙,衣眉上斜绣了点点白鸥,里料入手爽滑,外罩衫轻淡如柳上青烟,却是松江白棉和江南绡纱制成的。

  另一人捧着一个孩童手臂长的竹制小书箱,外面镶着旧竹节做成的把手,掀开盖来,里面都分成了不同规格的格子,分别放有笔、墨、纸、砚和一本《论语》、一本《音律》;那笔是苏州狼毫湖笔,墨是松江陈墨,流光一闪泛着墨蓝色的光,纸是罗纹宣纸,砚是端砚,许是因为敏心年岁尚小,程夫人特地选了鱼戏莲叶图案的砚台,满是童趣。

  这两名小丫鬟得了兰初的吩咐,特地把托盘放低,好让敏心能够看到。

  敏心看过,仰头笑道:“麻烦兰初姐姐替我告诉大伯母,我很喜欢。”

  兰初含笑道:“七小姐满意就好。”

  江氏亦一一瞧过,对程夫人置办的东西无不满意,唯有一点有些疑惑,她指了指那套衣裙,问:“怎的大嫂还送来一套新衣?”

  兰初欠身答:“好教四夫人知道,这是解先生的主意。解先生说,府上诸位公子小姐们一同进学,纵使平常是兄弟姐妹,在学堂上终究还是性情各异。倘若能统一着装,统一用度,那不管各人进度如何,终会增加一些同窗的情谊。太夫人听了觉得有理,就命针线上人从去年解先生坐馆起,给府上进学的诸位小主子都赶制了这般制式的衣裙。九少爷谓之‘校服’。”

  “‘校服’?”江氏先是觉得惊讶,细想之下倒是觉得不无道理,“既然大嫂和太夫人对这位解先生如此盛赞,那便依他所言,等开馆那日,就给敏儿穿上校服送她去学堂。”

  兰初就领着那两个小丫鬟,笑着告辞了。

  等兰初她们出了门,江氏立刻就朝敏心招手:“我儿,快来试试这校服合不合身!”面上满是欢欣。

  敏心不想拂了母亲的意,就只好让竹桃带着去了里间换上新衣。

  等敏心出来时,江氏顿时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这青绿色真是充满了朝气。也不知是谁选的校服颜色,敏心穿上之后,宛如一支青翠的小嫩竹子。这衣裳极为合身,袖长刚好盖住手背,裙摆处往上折了两番,用针线纳住了,这是想着敏心还是幼童,长得快,防止衣裳跟不上敏心拔高的速度。衣襟处的白鸥刺绣平添了几分活泼,四指宽的玉色腰带束在腰间,更显精气神。

  江氏欢喜地左看右看,虽觉得眼前女儿样样齐整,却还是下意识地觉得缺了什么东西。

  还是青雀进来给江氏示下时,瞧见敏心的样子,随口说的一句“既然要上学了,该梳髻了”提醒了她。

  敏心是过了三岁生辰后才留的发,到上京时也不过才留到肩膀处,江氏就日常给她扎两个小鬏儿,绑上红绳铃铛,倒是可爱,可与这身小小的学子服就不相配了。

  江氏赶忙唤来青雀取来她那一套十三式的梳篦,再捧来妆奁,当下就这灿烂日光,给敏心解了头发,用小梳子细细通顺了,而后小心地挽成了双鬟髻。

  再插上碧玉簪,眼前这个小人儿,就是正经的进学弟子了。

  江氏看着敏心这番模样,心下想到早逝的丈夫,他是看不到女儿如今的样子了。就悄悄转过头去,拭去眼角泪珠,这才展颜微笑:“瞧瞧儿,这是谁家的姑娘的呀,真好看。”

  敏心自然看到,心里也黯然,却还是扮出一副天真的样子来,认真地回应江氏的话:“当然是娘亲家的姑娘啊。”

  母女两个就笑着搂成一团。

  随后几日,辛师爷陆续进府拜见了江氏几次,带来了外面几家铺子最新的消息。

  他眉开眼笑,只差没直接手舞足蹈了。

  最近一次来给江氏请安时,辛师爷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说:“……那群蠢货都没意识到您如今是永泰侯府的四夫人,程夫人派去的管事查账时,还囔囔着要见江老爷和苏太太,柳大管事一亮名帖,就一个接一个地呆滞跪下去了……”

  江氏乍听到江老爷子和那苏姨娘的名字,面上就有些僵硬。

  敏心一旁听到,也是蹙眉。她没有想过,母亲的陪嫁铺子据说都是她亲外祖母留下来的,又远在燕京,不曾想苏姨娘的手竟然这么长,都伸到京城江氏眼皮子底下来了。也就是江氏前几年都不在燕京,要不然不会纵容这群蠹虫趴在江氏的嫁妆上吸了这么久的血。

  敏心打断了辛师爷振奋的描述,直接问他:“那些人,他们是怎么服软把贪的钱吐出来的?”

  辛师爷没注意到敏心问话时措辞的细节,接上敏心的话头说:“永泰侯夫人先是选了侯府里几个精于算账的管事,装作是我的小厮,一家家铺子巡视过去。那些铺子在燕京开得久了,又同是四夫人的陪嫁,彼此之间就都有些牵扯,我把上次偷偷配的钥匙交给了他们,查出一家账目的问题,就牵连出其他家。柳大管事原先还想着徐徐图之,一看那把烂账,竟然做得粗糙至极,就花了几天功夫,在暗地里收集好证据,找了一日假借四夫人的名字召他们进府问话。各个掌柜的家眷和铺子也都派了人看守起来。

  “等那几个大掌柜一进府,柳大管事就拿了四夫人的手书,厉声诘问他们为何在账目上做手脚。他们一开始还不听,直到柳大管事说已经把证据送去了顺天府,把那几个蠢货的老婆儿子捆了带到眼前时,一个个才肯松了口。

  “顺天府那头接了咱们的状子,道既然是永泰侯府呈上来的,必要重视起来。已经把那几个损公肥私的掌柜收押了。现如今铺子那头是柳大管事点了几个得力的人带着支撑。”

  江氏听到后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原先听到消息时,一时竟以为天都要塌了,想这事若无个半年一载的定解决不了。如今半月不到,他们就均已伏法了。还是大嫂说得对,既有雷霆手段,何须与这些蠢货纠缠许久。”

  敏心则暗想,看来母亲已经初学到了一则:背靠大树好乘凉。

  她们如今依附在永泰侯府这棵大树上,永泰侯府给她们提供庇佑,她们则在相应的时刻作出贡献去回报永泰侯府。现今既然遇到了事,正是借用永泰侯府威名的好时机。

  辛师爷道:“听柳大管事说,顺天府尹那头已经打点好了,判决书都写好了,只等秋审后就押至午门问斩。那几个掌柜这几年来贪污的银子,等按照店里的真账算出来,就用他们各自的家产来弥补。做大管事六七年,中饱私囊,竟然能在燕京城里买上一座两进的宅子!这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他感慨道。

  江氏闻言,沉默了片刻,这才打起精神来:“这样也好。”

  这桩大事既然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几日,江氏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敏心进学一事上。

  她不仅派了林妈妈前去程夫人、二夫人那请教了好几趟,还私下里问了数次夏嬷嬷关于蒙童开蒙的事宜。

  夏嬷嬷道:“四夫人无需担忧,一是七小姐早慧,天然一股灵气,三字经、声韵启蒙老奴已教她认得七七八八了;二是解先生坐馆多年,从蒙童教到进士,这各种类型的学生他见遍了,以七小姐之明慧,不会和先生相处不来的。”

  江氏那颗心这才落到肚中。

  等江氏备好敏心上学所需的东西,又另外挪了一间书房出来专给敏心读书用时,白露面上的创口,已好得差不多了。

  四月十九日,陶然居开馆前一日,有小丫鬟匆匆来报,说照妆堂的白露,在侯府侧门口被人打了一掌,直扇得人旋到地上去。

  敏心那时正在试笔,一个大字将将写完,就听得这个消息。

  她喟叹一声,心道,还是来了。